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doc_第1页
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doc_第2页
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doc_第3页
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doc_第4页
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国际避税对策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渗入,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外资大量涌进,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但是,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发展,国际避税问题变得日益普遍和复杂,企业滥用国际避税的问题不容回避。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有效防止国际避税十分重要。但是但是我国开放时间短,反避税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从国际避税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入手,论述了当今跨国公司避税的主要手段,中间穿插了一些案例,分析了我国应对国际避税的原因,以及我国相关制度的现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要遏制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反避税法规的立法经验和实践经验。目 录一、 国际避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4(一)国际避税的概念4(二)国际避税的特征4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成功避税的主要手段分析4 (一)跨国公司内部化及内部化优势4(二)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差异以及税收优惠政策5 三、 跨国企业避税对中国的影响6(一)给我国造成巨额税收损失6(二)违背税负公平原则6(三)负面效应大,增加了反避税的成本6(四)将我国的民族企业推向困境6四、我国反国际避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6(一)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涉外税收法规6(二) 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作7(三)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素质7(四)实现内外企业所得税的统一7(五)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避税中的健康发展7(六)建立和完善国际反避税工作管理体系7一、 国际避税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一)国际避税的概念所谓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差异或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采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手段,来减少或规避其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二)、国际避税的特征 关于国际避税的概念,在对各种论述进行综合分析后,可概括出国际避税概念的一些共同之处,即它的法律特征是:1.国际避税的主体是跨国纳税人,更确切地说是跨国应纳税人。因为在一个税收管辖权下的符合此管辖权标准范围内的每一个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都是此税收管辖权的应纳税义务人,而不论其是否负有实际应纳税义务。我们知道,每个纳税人都是一个税收管辖权下的应纳税义务人,但反过来则不一定都是。2.国际避税的目的是:减少纳税义务,少交税,或逃避应向有关国家缴纳的税。避税主体所规避的,不仅指应纳的税额,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说,是纳税义务的大小,但其最终结果会造成应缴纳税款的减少。3.国际避税凭借的是利用各国税法规定上的差别、漏洞或不足。4.国际避税采用的是合法或正当的手段,通过人和财产在国际间的合法流动进行。二、跨国公司在我国成功避税的主要手段分析在国际避税的实践中,跨国纳税人可说是方法无奇不有,机关算尽,高招百出,且越来越具有隐蔽性。但不论其招数如何变幻莫测,就其根本仍是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来源是否能在不同国家税收管辖权范围之间得到转移为宗旨。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之所以能大规模成功避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跨国公司内部化及内部化优势,使税务机关在避税与反避税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鲁格曼(Rugman)把内部化定义为“在企业内建立一个内部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市场取代外部不规则市场,并且由行政命令来解决企业资源配置问题。企业组织由内部价格(或转移价格)来调节,并且使内部市场像潜在的规则市场一样具有效率”。跨国公司内部化是该定义的延伸,即当内部化的范围超越国界时就形成跨国公司内部化。由于现实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许多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企业总会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国际市场上众多的贸易壁垒和其他程度更高的市场不完全,使跨国公司的内部化倾向更强烈,而内部化结果使跨国公司形成内部化优势。跨国公司内部化优势表现为:一是避免或减少通过外部市场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可以控制要素市场而增强竞争优势;二是形成跨国的内部化转移生产要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企业特定优势,同时可以避免或减少政府的干预,避免或减少汇率风险,利用不同国家税收政策的差异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机会;三是内部化所形成的子公司网络中,不同子公司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市场,以便分割市场,并利用价格歧视获取垄断利润,同时,也可以获取规模经济的利益。内部化市场的最大优势亦即重要特征就是转移价格的运用,在股权控制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运用转移价格可灵活地、优化地配置公司要素资源,以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利润最大化。要建立内部化优势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高内部化的程度。跨国公司内部化产生的基本动因源于:逃避税收和外部控制、获得垄断力量以及增加效率。其中逃避税收和外部控制,更多的是与贸易活动的内部化相联系。(二)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差异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世界各国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且还有为数不少的避税港存在,以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为吸引投资而进行的税收竞争,甚至是有害的恶性竞争,为跨国公司内部化充分运用转移价格和信息不对称优势最大限度地避税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跨国公司在国际避税与反避税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 利用税收制度差异转移利润,跨国公司一是可以延期纳税,无偿使用该部分资金;二是以后年度若母国实行减税改革,还能享受减税改革带来少缴税的好处。据说在加勒比海上有一个仅有15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被称为“避税天堂”的英属维尔群岛汇集了35万家公司,目前仍以每月2000家的速度增加,其中居然有1万多家与中国有关。 有人想不通,为什么中国税收优惠如此优厚,还有那么多的三资企业要转移价格进行避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大多数国家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规定,汇回投资公司母国的利润,只有按所在国税法规定减免的所得税才能得到饶让。由于办理已征税款抵免很繁琐,且依法减免的税款才能得到实惠,若因被投资国税率低于母国税率而少缴的税款要补征,因此,无论从母国或公司利益出发,还是减少抵免烦恼出发,转移价格的运用都符合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核算利益的需要。可以说转移价格运用有些是刻意避税,有些不全是刻意避税,而是内部化运作的副产品。例如西班牙一家服装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一个机构,此机构负责为该服装公司搜集北欧国家纺织服装的信息。西班牙政府与荷兰政府的税收协定中规定,此类搜集信息、情报的机构为非常设机构,不承担纳税义务。然而,该机构在实际运作中执行的职能已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搜集信息,并为服装公司承担了有关借贷和订货合同的谈判和协商,但因为该机构未在合同和订单上代表服装公司签字,因而荷兰税务部门无法据以对其征税。这是运用假办事机构的办法,滥用税收协定的例子。通过设立办事机构,同时避免充当常设机构,既可获利,又逃脱了一部分税收义务。 是由于避税港的存在,以及利润汇回才征税的规定必然诱使跨国公司刻意将利润转移到避税港公司,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宽松的税收优惠规定为跨国公司调节利润实现时间与地点提供了可能。比如:(1)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可从获利年度起,第一、二年免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可从获利年度起”开始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的宽松规定给企业留下筹划空间。推迟获利年度而不影响享受“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待遇是造成来华投资外国企业账面亏损面长期高居6070的重要原因之一;(2)在投资总额内购买国产设备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已缴纳的增值税,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还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所得税中抵免,可诱使外国投资者人为调节基年与抵免年的应税所得额;(3)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当年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准,除按实际发生额据实税前列支外,还可以按当年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可诱使外国投资者通过关联交易,高价进口技术开发设备材料,甚至虚列技术开发费,以牟取更多利润。四、 跨国企业避税对中国的影响(一) 给我国造成巨额税收损失转移定价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中方企业的收益,通过转移定价,跨国公司使大量的利润汇回母国,最后其帐面利润降低,为零,甚至可以是亏损,从而使所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大大减少,中方的合作者分得的利润也降低,经济利益受到侵蚀。(二)违背税负公平原则成功进行避税的企业其实际税负远远低于其正常税负的标准,这样相当于减少其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诚实守法的经营者税负较高, 在竞争中往往失利。违背了公平原则,同时也打击了缴税企业的积极性。(三)负面效应大,增加了反避税的成本一旦避税成功,便会产生示范效应, 激发其他未避税的纳税人纷纷效仿, 使诚实守法的纳税人也开始避税, 这一现象被称为“纳税人道德沦落”。同时政府就需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反避税,从而增加了支出,等于间接地减少了财政收入。(四) 将我国的民族企业推向困境外企利用各种途径避税,使内资企业的赋税相对较重,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税负更重。非常不利于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再者,国有企业交的是增值税,增值税的发票还可以抵扣一些税款,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不交增值税,交的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发票是不能抵扣的,这也给名企造成了极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四、我国反国际避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我国的反避税工作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在跨国公司日趋复杂的避税策略面前,我国的反避税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通过的避税行为, 给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打击。(一)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涉外税收法规 面对具有丰富避税经验的跨国公司,怎样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税法尊严,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完善税收制度,制定反避税法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在反避税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操作程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立法来看,虽然1991年4月经全国人大通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首次涉及了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问题,同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对此也有所规定;1992年国家税务总局又制定了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对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作出了规定;2002年10月15日颁布实施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53条确定了预约定价制度,对企业年度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申报以及提供价格资料等均作了程序上和内容上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对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来讲,仍显法律支撑不够。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际间交往的日益扩大,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反避税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以打击避税行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二) 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作与外国加强联系,增加信息交换频率,防止国际偷税漏税,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可以由国际组织牵头签订多边国际避税防范措施。例如在WTO 的相关法律中一直没有涉及避税这个问题,因此可以尝试在各个成员国中进行协商,建立一个多边的反国际避税公约,加强反避税的力度与强度。(三)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素质。无论多么完善的税法,无论多么具体的反避税措施,离开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的贯彻执行,都不过是一纸空文。所以,税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征管水平,防范避税现象发生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税收征管力量十分簿弱,新手多,经验不足。国家应当尽快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过硬的税收队伍,在这方面,应做的工作:一是提高税务人员对反避税工作的认识;二是严把税务人员质量关,提高招收税务人员的标准;三要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使税务人员不仅要熟悉税法,还能通晓财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广泛的必要知识;四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强化对税务人员的激励。(四)实现内外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我国成为WTO成员国以后,税收待遇原则必须逐渐趋于“中性化”,逐步消除税收歧视。因此,当前内外企业分别适用两套不同所得税法的状况必须加以改变,使我国的所得税征收更趋透明和公正,也使一些所谓低税点和滥用税收优惠的现象自然减少和消除。考虑到经济情况的复杂性,也可以采取“特定优惠法”,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的经济行为给予适当的税收政策的倾斜,避免不分层次和范围“一刀切”的做法。 (五)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避税中的健康发展目前国际互联网贸易及其引致的国际避税问题已成为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有关电子商务和国际互联网贸易等电子贸易形式的税收问题还在继续研究、协调、完善之中。参照当前世界各国的做法,我国应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首先,应通过对一些概念、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对现有税制的修补来处理网络贸易引发的税收问题。其次,目前对电子贸易来说,现行国际税收原则还不够明确,所以各国在运用现有国际税收原则征管时,要尽可能相互协调取得一致。再次,税务部门必须改进管理,采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并全面提升人员的征管能力和专业水平。第四,在条件成熟时,适时推出“网络信息传输税”(即比特税Bis Tax), 对全球网络信息传输的每一个数字单位征税,并同时适用于增值的数据交易。当然,对于尚处起步阶段的电子商务要给予更多的政策鼓励,开征“比特税”应慎重,以免影响甚至阻碍网络贸易的发展。(六)建立和完善国际反避税工作管理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避税港的增多,跨国公司内部化优势的蔓延,国际税收管理的跨国协调与合作也在扩大与加强。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与80个国家实行双边税收协定,协定中也都有关于交换税收情报的规定,这就要求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去协调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有必要成立“国际税收管理中心”,负责日益繁重的国际税收决策、立法、司法管理以及税收协定的情报交换,从组织上保证国际税收管理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