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红细胞检查.doc_第1页
教案---红细胞检查.doc_第2页
教案---红细胞检查.doc_第3页
教案---红细胞检查.doc_第4页
教案---红细胞检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案(首页)课 程名 称实验诊断学总计: 32 学时课 程类 别公共基础课学分2讲课: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上机: 学时任 课教 师职称授课对 象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基 本 教 材:诊断学(人卫出版社,第八版)主要参考资料:临床检验基础(人卫版,第四版)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人卫版,第四版)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人卫版,第四版)教和学要目求的掌握临床各类标本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掌握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熟悉各类标本检测方法及原理;熟悉各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重 点重点:1. 血液学,分泌物及体液检查指标及参考值范围;2. 血液学,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结果异常的临床意义;3. 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难点:1. 各类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2. 凝血系统(APTT、PT、TT等)指标检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实验诊断学 课程教案课次第1次课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课时安排2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红细胞检查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值、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沉测定,掌握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血细胞比容测定的方法,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3)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计算,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4)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沉测定的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 难点(1)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计算,正常参考值和临床意义。(2)红细胞形态、染色变化的临床意义。教 学 基 本 内 容方法及手段第一部分:概论定义: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主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映、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已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和病因等客观资料主要内容: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病原体检查排泄物及体液的检验应用范围: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 为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进行社会普查 开展健康咨询发展趋势:自动化 手动-半自动-流水线标准化 ISO15189分子化 PCR、质谱个体化 个性化治疗床旁化 POCT手段:讲授方法:多媒体(10min)以不同科室检验化验单为例,讲述实验诊断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一)原 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全血稀释至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二)方 法 显微镜计数法。(三)参考值 成年男性 4.0-5.5 1012/L 成年女性 3.5-5 1012/L 初 生 儿 6-7 1012/L(四)临床意义1、红细胞减少: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参考值的下限。(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和血容量的增加常导致造血原料的相对不足,如未能注意补充可致贫血。 妊娠,特别是中、后期妊娠,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导致血液稀释及造血原料相对不足均可导致贫血。 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而出现贫血。(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寻致的贫血,如造血原料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等。2、红细胞增多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的上限。(1)相对性增多见于血浆中水份丢失过多血液浓缩而使其有形成分相对增多。如大面积烧伤、连续多次的呕吐、腹泻、多汗、多尿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长期不能进食等。(2)绝对性增多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加。 生理性增多多与机体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等有关。见于高原生活、胎儿和新生儿、剧烈的体力劳动等。手段:讲授方法:多媒体(20min) 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先天性法鲁四联症、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血容量持续不断地增加,红细胞数可达(7-10)1012/L,血红蛋白可高达170-250g/L之间。血红蛋白测定(一)原理 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氰结合形成稳定的棕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光系数,据此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二)方法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三)参考值 成年男性 120-165g/L 成年女性 110-150g/L 初 生 儿 170-200g/L(四)临床意义 同红细胞计数。但在各种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第三部分: 红细胞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各种贫血时,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成熟红细胞常可出现大小、形态、染色等形态学方面的改变,这些变化对于推断贫血的原因有一定参考价值。(一)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方面1、红细胞大小方面正常红细胞(normocyte) 平均直径7.5m小红细胞(microcyte) 直径10m巨红细胞(megalo cyte)和超巨红细胞(extra megalocyte)前者直径15m,后者20m。红细胞大小不等(anisocytosis)指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悬殊(相差一倍以上)的情况,常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2、血红蛋白含量方面正常色素性(normochromic)红细胞经瑞姬氏染色后呈淡琥珀色,中心1/3处着色较淡为生理性中心淡染区。低色素性(hypochromi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低,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形红细胞。高色素性(hyperchromic)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多或正常,但由于细胞厚度增大其生理性中心淡染区常消失。嗜多色性(polychromatic)为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残存核糖体和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故染色后红细胞全部或其一部分呈灰蓝色.正常人血片中不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时常易见。3、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表贫血类型常见疾病正细胞正常色素性急性失血、再障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大细胞正/高色素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慢性病性贫血如尿毒症、慢性炎症等手段:图例方法:多媒体(25min)以正常血涂片中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为基础讲解红细胞异常的临床意义(二)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即spherpcyte) 红细胞直径缩小(常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也可见到。2、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 红细胞长径增大、横径缩小呈椭圆形或长柱形.正常人血片中可见少数.椭圆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常25%)、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也可见到。3、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 红细胞周围深染,中心淡染区呈一狭长裂隙,宛如微张的鱼口。正常人血片中口形红细胞9231320-360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如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正常细胞性82-9227-31320-360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单纯小细胞8227320-360见于慢性感染、中毒等如慢性炎症、尿毒症等小细胞低色素性822710%。(2) 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2、网织红细胞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手段:图例方法:多媒体(15min)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红细胞的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血流中的红细胞由于胞膜表面唾液酸所具有的负电荷而使其相互排斥,彼此分散悬浮而下沉缓慢。影响血沉增快的主要因素在血浆、而血沉增快的关键是红细胞之间排斥力减小而导致的缗钱状形成。已知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促进缗钱状形成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而白蛋白则相反,红细胞大小、形态等也可影响血沉。(一)原 理 将抗凝全血于特制的血沉管中室温直立于血沉架上l小时,读取红细胞下沉后暴露出的血浆段高度。(二)方 法 Westergren法(三)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四)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1) 妇女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的破损及出血血沉多有略有增快。(2) 妊娠三个月以上可由于其生理性贫血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加而使血沉增快。(3) 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因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而血沉增快,可达30mm/h。2、病理性增快(1)备种炎症 急性细菌性炎症由于血中急性期反应物质迅速增多,于感染2-3天即可出现血沉增快。 慢性炎症如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于活动期每见血沉增快,病情好转时血沉减慢,非活动期血沉可正常。(2)组织损伤和坏死 较大手术创伤可致血沉增快如无合并症多于2-3周内恢复正常,心肌梗塞时于发病后一周可见血沉增快,并持续2-3周,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常,因此可借血沉对二者加以鉴别。(3)恶性肿瘤 血沉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普查筛选试验。通常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每增快.而良性者血沉多正常。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或治疗较彻底时血沉可趋于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均可见血沉增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肝硬化、慢性肾炎等。(5)稀血症(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因红细胞数量稀少下沉摩擦阻力减小而致增快.因此,明显贫血的病人测血沉时应进行贫血因素的校正,报告其校正后结果。(6)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沉每见增快。3、血沉减慢 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如相对性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DIC的晚期。(五)注意事项及方法学评价1、Westergren法最适温度为18-25,并须于采血后二小时内测定完毕。夏季天热时血沉每增快,须进行温度校正后报告。2、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