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数码摄影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摄影的内涵和外延摄影的内涵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phos(光线)和 graphis(绘画、绘图)或 graph,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摄影的外延摄影是?“第三只眼”因为摄影,也彷佛拥有了第三只眼。那是一只被无形的观景窗给框住,并且娓娓穿越过好几层玻璃透镜望出去的眼。 盖瑞温诺格兰德就曾指出看见和摄影的视觉经验是不一样的。因此他才会说:我用摄影来发现事物被拍摄过后,看起来是什么样子。透过第三只眼,一切看起来都变得不再一样,而且千变万化,因眼而异。它每次一眨眼,我们都听到背景里彷佛响起相机快门的一声咔嚓!黛柏拉柯恩 说自从我当起摄影师之后,我的记忆就成了扁平的四角形框框。当你学会了如何利用观景窗把画面框住,无论你是否在摄影,你都会开始框住眼中所见的一切,甚至加以分门别类。 摄影是 现实摄影是虚幻 超现实摄影是 赖以糊口的工具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是物质世界的表现也是心灵的写照摄影是人类的“第三只眼”摄影是历史也是现实摄影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摄影是一种精神也是赖以糊口的工具摄影是 视频:摄影的真谛 思考:摄影是?2、 摄影的发展历史 摄影是将画面装上画框,要框入什么,又要放弃什么,可还远不止此,它通过某种直觉,叙述着画面之外的故事。 摄影诞生(1839年)年来,它使我们愉悦,为我们服务,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愤怒,偶尔也会让我们失望,但最重要的是,通过揭示世界表象之下的神秘的陌生,它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这就是摄影真正的魅力。摄影的由来与光的学说暗箱的发明与演进 感光材料的发明 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1839年)摄影器材走向工业化生产时代感光胶卷的演进彩色摄影的演进无机盐、电子摄影时代来临计算机摄影时代3、 摄影家的眼力 “摄影家的眼力”:能在周围世界中发现和捕捉到美好画面的能力。(尤金史密斯) 追求什么”的三个基本原则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2.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3.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1) 鲜明的主题 姿态 周围环境 周围气氛好照片起码要显示出 主题是什么,并且确保 让观赏者也能一目了然。 这是你拍摄幅照片时 必须树立的一个基本目标。对于真正的杰作要有进一步的要求。它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的主题,还要能表现普遍性的主题.培养并训练摄影技艺 学会摄影技术与器材 培养观察、发现、选取周围世界各种主题的能力。 “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从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普遍性寓意?” “能表现该寓意的又是什么?”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打算按下快门,必须提醒自己的第一问题: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2) 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通常,为了表现主题,一幅作品中要有一个主要的趣味中心。这个被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东西或者一群人或一组事物。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呢? 不论你怎样理解,主题就来自这一瞬间集中在这头小牛身上的不可转移的注意力。怎样做才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怎样布光,怎样运用快门和光圈 两个问题: 第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第二、 我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引过来(三)画面简洁所谓简化就是要去掉那些分散注意力、削弱主题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统统去掉。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题,它们就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去掉四、观察你周围的世界怎样才能在周围的平凡事物中寻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必须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观察你周围的一切应该开始用旅游者那种新奇感和陌生感重新去进行观察。把其当作拍摄主体来观察。五、认识数码单反相机(一)为什么叫数码单反相机数码单反相机:数码单反相机,全称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为DSLR。数码单反相机是指使用单镜头取景方式对景物进行拍摄的一种相机,摄影者使用位于相机背后的光学取景框进行取景,通过安装在相机前端的镜头所提供的视觉角度的大小进行拍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数码单反相机的品牌的有佳能、尼康、宾得、索尼、奥林巴斯、宾得和富士等。它们的最大特征是可以更换镜头。(2) 数码单反相机优点数码单反相机是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性能上要大大优于普通的家用数码相机。(卡片机、微单) 1.适合多种拍摄题材的镜头群可以更换镜头,最大优势每个单反相机品牌都为自己的单反相机配备了数量庞大的镜头群,从广角到长焦,从鱼眼到微距,各种功能的镜头应有尽有。单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需要,为相机选择合适的镜头。2.更快更准确的对焦系统3.优异的高速连拍功能高速连拍是数码单反相机的重要特征。使用高速连拍,能够在1秒钟内拍摄多张照片,更加轻易地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配合高速存储卡的使用,尼康D3和佳能E0S-1Ds Mark III已经能够达到最高每秒11张的超高速连拍,使得数码单反相机更加适合野生动物摄影、体育摄影和新闻摄影等领域。4.更好的画面质量5.方便而卓越的手控功能 手动调节6.丰富的配件很强的扩展性,附加镜片、镜头、专业闪光灯及其他一些辅助设备(大功率闪光灯、电池手柄、定时遥控器等)6、 数码单反相机的定位第二讲 取景与构图(上)1、 画面造型三要素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是画面造型三要素,每一幅画面中都包含这三个要素。(一)景别以人物来划分: 四分之一为大远景,四分之二为远景, 四分之三为全景。膝部以上为中景,膝部至胸部之间任意一处镜头为中近景,胸部以上为近景,脖子以上的镜头为特写,人的某一局部镜头为大特写。景别的划分依据拍摄内容而定1、 远景 远景:从远处拍摄,以表现整体气氛为目的的画面。反映一个完整的事件,首先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环境 。这个任务就由远景或者全景来完成。远景的特点: (1)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体气势,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2)适合表现自然景观和群众活动场面。 远景处理要求:从整体入手,注重大关系,忽略小细节。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欣赏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此时,摄影者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对于自然远景的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者侧逆光的形式,有利于表现画面的层次和显示空间透视效果。2、 全景 全景是以表现主体全貌及其环境为目的的画面运用全景应注意的事项: (1)保留主体外部轮廓线的完整。 (2)在主体周围保留适当的空间。全景描写一般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数码单反摄影过程中,全景描写经常用到的镜头为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全景画面能够完整的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其不仅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此时的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和陪衬的作用。除环境人物外,全景也比较适合自然风光的描写。但是,在进行风光摄影时,摄影者要注意全景画面内各元素的搭配以及主题的表达。3、中景 中景是表现局部的状态、情节或动作的画面,对环境只是象征性的交代。中景的特征:(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2)这是最常用的景别,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注意事项:注意表现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以人像摄影为例,中景是人物主体膝盖以上部分都出现在画面上,欣赏者能够看清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中景描写常用到的镜头为标准镜头。在中景拍摄时,摄影者要注意,构图要新颖优美,注意抓取人物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和动作。把握住物体内部最富表现力的结构线,用画面表现出一个最能反映物体总体特征的局部。4、近景近景是以表现神情或质感等细节为目的的画面。近景的特性:(1)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里活动。 (2)常用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不利于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5、特写在摄影中,长镜头和微距镜头是用来描写被摄体特写的常用镜头。对于人物特写,在表现人物主体肩部以上的头部或某些细节的画面时,摄影者经常会利用长焦镜头来虚化背景,从而更加突出人物主体。通过镜头特写,欣赏者可以清楚看到人物的头部、眼睛等细节,并且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物主体的瞬间表情、情绪等。而对于其他物体的特写,比如花朵、昆虫、饰品等,摄影者经常利用微距镜头来对其进行细节上的描写。在进行特写时,画面构图力求饱满,对主体形象的处理宁大毋小。小结小结: 你要以“势”感人,你就用远景或者全景;你要以“神”感人,你就用近景或者特写;你要以“情节”感人,你就用中景。“远取其势,近取其神”思考: 1. 确定景别的依据 2.各景别的特点 3.中景的叙事优势(二)拍摄高度1、平拍指相机与被摄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镜头光轴与地面平行时拍摄的画面。造型特点: 画面不易产生夸张和变形效果,表现自然,感觉亲切,易于接受。但画面平淡,缺少变化,容易造成地平线平分画面的现象。2、 仰拍 照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体,镜头光轴向上指向被摄体拍摄的画面。仰拍结构造型特点、适用范围:被摄体透视变化强烈,利于强调被摄体的高度, 具有夸张的效果。 适于表现高大建筑的雄伟气魄和英雄人物。3、 俯拍 指相机高于被摄体,镜头光轴向下指向被摄体拍摄的画面。 造型特点: 形象高度被压缩,但能使前后景物得到展开,画面深远辽阔,有利于表现气势和范围。俯拍结构适用范围:适于表现集会、游行等大场面的景物以及由田野、公路所构成的线条图案。 俯拍结构不利因素:大角度俯拍不利刻画人物表情变化,在性格的描写上显得无力。摄影高度的变化对画面结构的影响(1)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2)远近景物的展开程度。 (3)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和透视效果。(4)主体特征的表现(三)拍摄方向1、正面拍摄造型特点:无方向性,可使被摄体的横向和竖向的线条充分显示。适用范围:适于表现对称结构的被摄对象。镜头光轴指向被摄主体正前方拍摄的画面。缺 点:不利于表现活泼气氛、运动姿态。动物的前后肢重迭,会掩盖形体特征。2、侧面拍摄向被摄主体侧面拍摄的画面。 造型特点:利于表现人和物的轮廓以及运动的姿态。是具有动感和方向性的构图形式。适用范围:人物侧面结构具剪影式的效果。适于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利于发挥摄影特有的追拍、慢门拍摄等表现手法。 缺 点:不利于表现深度空间。3、斜侧面拍摄向被摄主体斜侧面拍摄的画面。造型特点: 具有很强的空间感。适用范围:适于表现人或动物的运动姿态,尤其是表现人物躯干的各种扭曲变化;适于表现立体;适于表现空间。 4、 背面拍摄 造型特点: 以形体刻画为主,整体感强,表现手法含蓄,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小结摄影方向变化对画面结构的影响(1) 影响主体的外轮廓形式。 (2) 影响主体与背景关系。 (3) 影响透视效果。 (4) 影响明暗的配置。 (5) 影响立体感的强弱。二、画面构图七要素从广义上说,摄影(像)构图贯穿着摄影(像)创作的整个构思和再现过程。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摄影(像)画面的布局、结构而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以比现实生活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段,把客观对象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里,使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构图就是拍摄者对画面结构、布局的设计。构图的目的是用画面完美地、生动地表现主题或某种感情。画面构图有七个要素: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均衡、动感。(一)主体画面的主体 主体是一幅画面中主题的中心,是表达内容的中心,画面结构的中心,一幅画面失去了主体就谈不上主题的表现。 为了更好的突出主体,我们在构图时,一定要把主体安置在兴趣线、兴趣点上或者附近,这样才能突出主体。(二)陪体陪体的作用 1、陪体深化主体的内涵。 2、画面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说明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典型性。 陪体的作用 3、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由于画面布局有轻重主次之分,所以陪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只需要留下能够说明总是的那一部分就够了。陪体全,主体会削弱,不要贪大求全,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取舍有分寸感。4、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和间接处理,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的情况,陪体虽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画面上主体的动作神情是与画面以外的某一对象有联系,这对象虽然没有表现在画面之上,却一定会出现在观赏者的想象之中,这种表现我们叫作陪体的间接表现。 (三)前景 前景: 位于拍摄主体之前,靠近镜头的人或物,称之为画面的前景 。前景的作用1、利用一些富有季节性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作前景,能够进一步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前景能够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3、前景能够突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在表现一些内容丰富的事物时,将所要表现的事物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放置在前景位置上,能够进一步加强画面所要突出的内容。4、运用前景与背景景物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主题。5、前景给予人们一种主观的地位感。比如,用门、窗、建筑物等鲜明特征的景物作前景,让其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位置,能够使欣赏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6、前景的运用能够增强画面的均衡感。7、对前景进行一定的虚化,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四)背景位于主体之后,渲染烘托主体的景物,称之为背景。 选用背景时应注意:1、背景要起到突出主体,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背景最好与主题思想有关,能与主体构成情节;2、背景要与主体形成影调、色调的对比,也就是与主体在影调、色调上要有区别,要比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3、构图时,不要把地平线或者建筑物的横向线条卡在人的头上、脖子上,担在人的肩上,也不要将一些垂直线条与人重叠,形成树长在人的头上或者肩上等,物体顶在人的头上等,这样破坏了画面的美感。(五)空白主体之后,由一种颜色呈现出的背景,称之为空白。 空白可以是“黑的”、“白的”、“亮的”、“暗的”,也可以是一种颜色的背景或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是空白的主要任务,一幅画面,有时可以没有前景和陪体,但画面空白却经常存在。 (六)均衡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美感。达到画面均衡是人们审美的基本要求。均衡是画面构图中应特别关注的一个因素,它是以视觉上均衡画面,美化画面的有效方法,均衡的因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影调和色调(七)动感摄影照片的动感产生于小光圈、慢速度的拍摄,它能够表现出主体运动的速度感,而局部虚化的艺术使画面产生了动感。第二讲 取景与构图(下)构图法构图就是拍摄者对画面结构、布局的设计。构图的目的是用画面完美地、生动地表现主题或某种感情。摄影构图方式和绘画是相通的。绘画中,经典构图表现手法包括黄金分割、简化三分法、视觉中心与中心的强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变化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把这种比例关系应用到摄影构图中,在主体位置的安排上具有参考价值。实践证明,无论绘画、摄影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黄金分割的画面排布可以给作品带来愉悦的视觉感受,它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黄金分割理论指出,画面中主体两侧的画面长度比应该为0.618,使用这一比例构成的画面是最完美的。(1) 三分法快速有效的构图手段 三分法也被称作九宫格法、井字构图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快速有效的构图规则。把画面纵向和横向平均分为三份,分割线相交产生的交叉点就是摄影中通常说的视觉中心。把重要的人或物放在“视觉中心”附近,能够自然增强视觉上的吸引力。将拍摄主体放置在“视觉中心”附近,构图显得更有活力。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会显得呆板,缺乏生气。(2) 水平线条表现宽阔的大场面因为地平线的存在,水平线构图的方法是风光摄影中应用最多的构图方法,水平线构图能够为照片赋予左右方向上的视觉延伸感和宽阔、稳定、大气的照片整体气质。水平线构图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主要用于表现壮阔、宽广的大场面。如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山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垠的草原、大海、日出、远山等,都可以用水平构图来表现。(3) 垂直线构图(4) 垂直线构图主要用于拍摄高山、建筑物、瀑布等主要由垂直线条组成的景物。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垂直线能增强纵向伸展的气势,表现出威严感和崇高感。(四)对称构图结构规整的形式美对称式构图属于比较传统的构图方式,所拍摄的内容在画面上左右或上下大致对等。该构图使画面布局平衡,结构规整,蕴含图案美。(五)斜线构图斜线构图能够很好地表现和强调运动、变化的动感。倾斜角度越大,主体的动感和速度越强烈。同时,斜线构图也具有很强的指向性,能够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6) 汇聚线构图人眼与相机镜头具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特性。强烈地透视感和空间感。很好的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的主体。(七)放射线构图强烈推出视线焦点放射线构图是指主体处于画面中心,而四周景物向外发散的构图方式。放射线构图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同时,画面也充满节奏和律动美。(八)三角形构图-稳定而富有层次没三角形构图是指将三个孤立的对象以三角形的形式安排它们的位置。也可以从景物的轮廓、形态中截取明显的三角形特征并加以突出,常用于拍摄山景和建筑等。画面具有稳定、均衡的特点。寻找合适的元素,在画面中组合成正三角形的造型,可以传递一种安定、均衡的画面情绪,在稳重、简洁的同时给人大气之感。 寻找合适的元素,在画面中组合成正三角形的造型,可以传递一种安定、均衡的画面情绪,在稳重、简洁的同时给人大气之感。 (九)S形构图流畅优美的韵律感适合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如弯弯的河流、羊肠小道、夜晚蜿蜒的路灯和车灯移动的轨迹(十)框景式构图曝光控制是运用框景构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技术要点,框景内景物和框景本身的光照条件不同,在测光时要以框景内的光线为准,保证画面中心的曝光正确。封闭式构图VS开放式构图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表现手法迥然不同。封闭式构图是传统摄影、美术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它提倡作品本身的功能性和完整性。封闭,就是通过构图把拍摄对象限定在取景框中,不让它与外界发生关系。封闭式构图适用于要求完美、通俗、严谨、均衡的摄影题材。和封闭式构图相比,开放式构图是更加灵活且不要求画面元素完整性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方式在操作时往往不会刻意把拍摄主体或其陪衬体取全,而是留下被切割的不完整印象。这种构图方式长应用于拍摄近景、特写等情况。封闭式构图封闭式构图的摄影作品要有完整性、均衡性,而且所表现的内容只限于画面之内。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落点都在画面之外,这就暗示了他们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因素,才导致人们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 1.均衡与严谨不再成为画面的主导,而原来画面内的形像元素也不再要求完整,那些有意排斥更能完整地说明画面的表达可以被提倡,观众透过那些不确定因素,来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2.有意使画面的四个角中的内容都变得不完整,尤其是部分近景、特写,都对其进行大胆切割,被裁掉部分就自然成为悬念。3.画面的构图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似乎是随时随地没有准备的一次快门,画面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具有现场真实感。对于这样随意性很大的画面,观众对画面中呈现的内容会产生信任感,虽然不精美但更真实,所以开放式构图适合于表现动作、情节、生活场景为主题村内容,尤其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中更能发挥其长处。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反,在画面中并非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而是某些元素或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也或者有完整形象,但其运动状态或某种指向有向画外发展的趋势,让人产生对画外的联想,就是说画里画外发生了某种微妙联系,人们看到的不止是作品方寸画面,而是头脑产生更大更广的画面。可以说,封闭式构图注重的是画内完整表达,而开放式构图则是在画内增添了无形的画外信息。这种构图观念很适合用于人文纪实类的题材,或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现场感生活小品等。因为它有很大的随意性,拍摄思维可以放得更开更广,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耐人寻味的效果。附2:紧凑的画面变焦近些,让被摄体的脸填充满整个景框。变焦足够近,让人物的头顶或者侧面(耳朵)超出景框之外,给人紧凑的感觉。附3:构图不要从关节处切断当你从取景器里取景时,不要从任何人的关节处切开(也就是说,不要让景框的底部从肘部或者膝盖处切割;景框的两边不要从手腕或者肘部切割)。一般来说,要避开关节处。如果必须从手臂或腿部剪掉,尽量靠近手臂或腿部中间裁剪,跳过关节处。第三讲 认识镜头佳能、尼康、索尼等厂商为自己相机生产的镜头被成为原厂镜头适马、腾龙、图丽等厂商,没有自己的相机品牌,专门为其他品牌的相机生产镜头,其生产的镜头被成为副厂镜头。变焦镜头是可以调整焦距的镜头。例如“小绿” (佳能EF 70-300mm),其变焦范围是70mm到300mm,这就是这款镜头的“焦段”。变焦镜头可以通过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调整焦距,这样,我们就可以站在同一位置,轻松拍摄较远和较近的对象。定焦镜头是指焦距固定不变的镜头。“大眼睛”的佳能EF 85mm定焦镜头,这款镜头的焦距固定为85mm。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因此想要改变视角和画面大小只能靠人为走动调整。定焦镜头可以达到很高的成像质量,其最大优点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画质细腻,测光准确。如果以拍摄静物、人像题材为主,或者经常在弱光环境中拍摄,定焦镜头是最佳选择。三、常用镜头的分类及其性能(一)定焦与变焦单反镜头按照焦距是否可变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种。如果摄影目的仅是记录生活或普通娱乐和旅行拍摄,“一镜走天下”的镜头是首选。它携带方便,能够满足日常拍摄需要,避免更换镜头等问题。如佳能EF-S 18-200;尼康尼康AF-S DX 18-300mm变焦范围大焦段覆盖广角、标准、长焦小巧轻便对于画质较高的摄影者来说,选配镜头时就要注意镜头的变焦不宜太大,体积不要过于小巧,因为这些优点都是以牺牲成像质量或降低制造成本为代价的。一、镜头结构变焦环:变焦镜头具有用于改变焦距的变焦环,调整变焦环可改变视角,定焦镜头由于焦距固定,无法进行变焦。对焦环:旋转对焦环时,内部的镜片将移动,可实现对焦,手动对焦也如此进行,对焦环的位置因镜头种类不同而异,可能位于镜头的前部或者后部。距离刻度:在表示镜头伸出量的同时,显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刻度标记,这在风光摄影时当需要对远处的物体进行拍摄,并希望使用手动对焦时很有用。透镜:镜头的内部包括组合结构复杂的多枚透镜,根据玻璃材质、加工方法等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种类的透镜,由于组合形式不同,最终画质也有所差异。光圈叶片:位于镜头内部,用于调整通光量,光圈叶片的数量和位置因镜头种类不同而异。二、镜头口径在相机镜头口的位置都存在着明显的螺纹。这圈螺纹的口径就叫做镜头口径。由于成本、售价、焦距和产品定位的不同,数码单反镜头拥有的口径规格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配备滤镜,数码单反镜头口径被统一为几个常见的规格,分别是58mm、62mm、67mm、72mm、77mm相82mm。在购买镜头时最好统一规格,只有相机滤镜和相机镜头口径规格统一,才能够直接连接。如果规格不一致,可以通过转接环来转换镜头口径。只要把转接环安装在镜头上,再把滤镜安装在转接环上就可以了。3、 镜头光圈 在不同的镜头上,光圈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定焦镜头拥有单一的最大光圈设定,而变焦镜头则有随焦距变化的非恒定最大光圈设定和全焦距段恒定最大光圈设定之分。 比如当镜头标识为1635mm F/2.8时,就是指该镜头在1635mm焦距段都可以使用最大F2.8的光圈值来拍摄;如果镜头标识为1118mmF/4,55.6时,就是指在11mm焦距时最大光圈能使用F4.5,而到18mm焦距时则最大只能采用F5.6的光圈值。4、 镜头的焦距和转换系数 镜头的焦距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也是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1)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视角大小,成像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当镜头的焦距较短时,镜头拍摄的视角较大,被摄物体相对成像较小,画面的景深较大,透视感强,收取的画面内容更广阔丰富;当镜头的焦距较长时,镜头的拍摄视角逐渐缩小,被摄物体相对成像较大,画面的景深较小,透视感较弱,收取的画面内容也随之变少。(2)转换系数传统135相机使用的是35mm胶卷,其长、宽分别为36mm和24mm,即常用的标注为3624mm。而数码单反相机由于数字化的缘故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其自身所采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装配同一款镜头进行拍摄时,除了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画面范围同传统135相机一致外,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就只能收取比全画幅感光元件或者传统135相机更狭窄的画面范围。也就是说,当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与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装配同样的镜头,拍摄同样的物体时,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中主体更大。当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使用某一传统镜头时,需要将镜头的焦距乘以一个转换系数,来得到一个与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或者传统135相机等效的焦距。这个公式就是:APS-C画幅数码单反等效焦距=镜头焦距转换系数(尼康为1.5,佳能为1.6)。5、 镜头常见词汇(1) 佳能镜头常见词解(EF、EF-S、L和USM)EF是Electro-Focus(电子对焦)的缩写,表示EOS原厂镜头的系列名称和佳能EOS相机的卡口名称。EF-S是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专用的电子卡口。这是佳能专门为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只能够应用在APS-C画幅的佳能数码单反相机上,其显著的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L是Luxury的简写,译为奢侈,这里主要是指佳能EF镜头中使用了萤石(Fluorite)镜片或非球面镜片。这种镜头的标志是镜头前端的红色标线,它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IS是Image Stabilizer的缩写,译为影像稳定器,即镜头防抖系统。佳能第一只防抖镜头是1995年发布的EF 75 300mm F4 5.6 IS USM,这也是世界上首款防抖镜头。USM是Ultrasonic Motor的缩写,译为超声波马达,主要表示佳能镜头使用的对焦马达类型,利用频率在超声波区域振动源转动的马达,它是实现安静、高速AF的主要部件。(二)尼康镜头常见词(AF、AF-S、ED、VR和DX)AF是Auto Focus的缩写,是自动对焦的意思。因此,AF相机是自动对焦相机的简称。AF-S表示镜头是以超声波马达(Silent Wave Motor)来对焦的。这种镜头的特点是对焦速度非常快,可以全时手动对焦。ED是Extra-Iow Dispersion的缩写,表示镜头内含ED镜片组。ED镜片为超低色散镜片,能使影像不会出现色散的现象。 VR是Vibration Reduction的缩写,是尼康的防手震镜头的代号。带有VR标记的镜头在手持相机拍摄,并且采用低速快门时,能够加强画面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手的震动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DX是指尼康旗下的专门为APS尺寸感光元件设计的镜头。在实际使用中,镜头的焦段要乘以1.5倍的镜头转换系数。由于DX镜头是专为APS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所以,如果用在传统胶片单反机或者尼康全幅数码单反D3上,会由于感光器的关系,使胶片或者感光元件四角得不到曝光而造成暗角。(三)适马镜头常见词解(EX和HSM)EX是Excellence的缩写,译为优秀,该系列镜头属于专业类镜头(适马专用),特征是镜筒为EX涂层并有EX的标记。HSM是Hyper Sonic N/lotor的缩写,译为超音波马达,由数控超音波马达驱动的自动对焦系统(不适用于美能达和宾得接环),配合AF/MF全时自动手动对焦,使镜头操控起来更加高速、简易。镜头分类(1)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指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画幅不同的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也就不同。如画幅为24X36mm的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画幅为56X56的120相机则是75mm,画幅为13X17mm的110相机则是20mm标准镜头是视角为50左右的镜头总称。其焦距一般为40-55mm,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尽管不同画幅的标准镜头焦距不同,但它们的视角却是类同的,都与人眼视角接近。因而,标准镜头的成像效果,诸如摄取景物的范围、前后景物的大小比例带来的透视感等,都与人眼观看效果类同,画面影像显得较真切、自然。对于35mm胶片,通常认为40-60mm之间的任何镜头都是标准镜头。对于其他尺寸的胶片也是如此,近似等于上面所列出焦距的镜头都可以认为是标准镜头。(2) 长焦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长焦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视角小于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分为普通长焦镜头和超长焦镜头两种。普通长焦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长焦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单反相机为例,镜头焦距从85-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长焦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