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局201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目标_第1页
生态环境局201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目标_第2页
生态环境局201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目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环境局2019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目标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大气、水环境保护等生态领域专项工作,强化环境执法,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意见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一、2019年主要工作回顾(一)思想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重要论述,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全区各项工作之中。全年,共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生态环保问题各6次,上半年,组织召开生态环保委员会议,重新调整了环委会成员组成,进一步明确部署抗霾攻坚、中央生态环保督查“回头看”整改工作等全区工作重点,严格考核奖惩,统筹推动生态环境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区政府关于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首次接受了部分人大代表的关于环保工作专题问询,人大代表表示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表示满意。(二)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结合实际,印发了*区2019年抗霾攻坚作战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将方案中的46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区27个相关责任部门,并及时交办市第三方专家组巡查通报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污染天气管控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和启动污染天气管控。2019年我区共启动级(蓝色)、级(黄色)、级(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各1次,3次级(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实战演习)工作,应急持续期23天。应急期间,各有关单位成员积极响应,共出动7493人次,960车次,检查家数9612家,发现问题133个,责令整改131个。加强在用燃煤锅炉监管,多次对燃煤企业现场检查并指导工作,XX供暖公司柳条湖锅炉房原有1台40吨、2台20吨民用供暖锅炉完成燃煤锅炉并网改造工作,重点推进XX供暖公司3台大型燃煤锅炉脱硝升级改造工作,我区大型燃煤锅炉全部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装置。(三)加快水污染防治进度。严格贯彻落实“水十条”,扎实开展河流水体达标工作,按照关于落实市监察委员会对违规排放和超标排放污染物加强监管的建议的要求,对照区域内河流的污水排放口、雨水口、混排口等各类排口清单开展了巡查工作,特别加强对北运河及卫工河*段重点污染源、排污口巡查。并按照责任分工建立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对重点水源地XX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及其毗邻区范围内的汽修、加油站、餐饮等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同时,积极主动作为,协调水务集团、区城管局、区城建局等有关部门对北陵、中医、XX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涉存在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的6眼水井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毕。此外,加强怒江北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和监测,确保达标排放。(四)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成立了*区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分别召开专题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17项整改任务,已经整改到位,但仍需长期坚持。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6项任务均已达到序时整改进度要求。目前,所有信访转办案件均已整改完毕,全部具备销号条件,并按要求开展复查,确保案件不出现反弹。(五)扎实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出动人员3700人次,开展汽车修理企业及4S店喷涂有机废气、餐饮油烟、“散乱污”、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累计立案处罚17家,移送公安机关1家,查封扣押8家,有力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燃煤锅炉“一炉一策”要求,加大12家供暖企业燃煤锅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监管力度,依法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安装、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开展了双随机执法检查,采取定期检查、跟踪巡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20家重点污染源和201家一般污染源监察全覆盖。开展对*中医等医院污水处理站防治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的监督执法检查60余家次,均正常运行,未发现超标,无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区内27家重点企业及加油站都按照要求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确保辖区环境安全。按照市局排污许可证工作的安排部署,2019年办理了*国新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万方热力供暖有限公司等15家锅炉、水处理等行业排污许可证。同时,督促已办理许可证的企业按照时限完成各项污染物指标的管控和监测工作。(六)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和水平。贯彻落实推行环评审批“先批后审+全周期服务”改革 建立“1+6”环评审批服务新模式若干举措相关文件,在全区推行“1+6”环评审批服务新模式,提高环评审批服务效能。主动向企业和个人、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等宣传介绍“1+6”审批服务新模式、新举措,对区内的56个重点项目,实行包保专员制,目前为止,已经完成52个项目的审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平台”联合审批,联批联审工程建设类项目,切实解决建设项目单位办理审批手续多次跑的局面。努力完善政务公开工作,积极推进阳光政府建设,通过“三卡一屏”和“四个延伸宣传”等宣传方式,努力拉近生态环境工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不断提高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质量,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均已办结,代表、委员对我局的答复情况的非常满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结合*区教育强区实际扎实开展“6.5”宣传活动,6月3日组织XX五校同学赴*市环境中心监测站开展“大手拉小手,争当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发挥环境监测技术支撑作用,完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质量监测,开展污染源监督监测。利用第三方的技术优势,开展联合执法监测66次,出具报告66份,为执法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开展区域河流加密监测,完成9个断面13次采样总计351个数据,为水体达标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督促区内12家供暖企业全部完成自动监控设施的安装联网工作,开展在线监测的有效性审核及验收工作,并及时在自动监控平台审核企业相关情况,确保在线设施的有效运行。督促2家涉水重点企业安装废水自动监控设施的安装联网工作。(七)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保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及数据质量,加强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区普查办根据*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及*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及质量核查评估质控方案,开展普查入户及质量核查评估工作。经过国家普查办两轮13批审核、省普查办4次集中会审、市普查办5次集中审核及多次自审修改,已完成全区434家工业源、19家移动源、9家生活源锅炉、4个入河排口、1家集中式,共467个污染源的数据统计、信息采集、档案整理、数据录入、修改、核算等入户调查工作。(八)切实解决百姓身边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化解百姓身边信访问题,接到民心网、12345市区两级平台、生态环保110平台、12369热线、生态环境部微信、微博网络、智慧城管等平台的信访投诉案件总数为4209件,咨询案件627件,均按规定进行了转办、查处和化解,确保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群众举报渠道畅通,环境信访问题稳定,同时,高质量完成及“两会”等信访维稳工作。二、2020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1、按照省、市督察整改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整改工作任务,明确整改责任和要求,推动我区的督察整改工作,确保全部案件整改到位,不出现反弹,达到销号要求。2、扎实推进抗霾攻坚工作,继续推进VOCs综合整治、燃煤清洁化替代、煤炭质量管理、扬尘防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柴油货车整治等工作。推进煤炭质量管理以及污染物排放管控,削减臭氧主要前体物氮氧化物排放,有效控制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大环境监察工作力度,开展监督性监测,持续开展餐饮油烟、冬季烟尘整治。3、强化水污染治理工作,全面落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2020),开展水环境专项执法,落实“河长制”,加强对新开河及卫工河的监察力度,加大对XX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监管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造化排支断面水质达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4、加大环境监管工作力度,开展监督性监测,持续推进散乱污治理及餐饮企业油烟整治等相关工作,结合“双随机”执法规定要求,加大对重点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