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医科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1页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医科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2页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医科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3页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医科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4页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医科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Heredity and Variation)第一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的基因组 重要的概念:1、遗传(heredity)2、变异(variation):基因型变异、表型变异表:基因型变异与表型变异之间的区别(一)Bacterial chromosome细菌染色体是单一的环状双螺旋DNA长链,附着在横隔中介体上或细胞膜上。(二)Plasmid概念definition: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分子的,闭合的,双股DNA片段,带有控制细菌某些性状的基因组,可在细菌体内自行复制,传代,也可在细菌之间转移,是细菌生命活动非必需的遗传物质。根据质粒编码的性状分类:1. 致育质粒或称F质粒(fertility plasmid)。2. 耐药性质粒l 接合性耐药质粒又称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通过细菌间的接合进行传递l 非接合性耐药质粒:可通过噬菌体传递。3. 毒力质粒或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如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耐热性肠毒素4. 细菌素质粒:编码产生细菌素,如Col质粒编码大肠埃希菌产生大肠菌素。5. 代谢质粒:编码产生相关的代谢酶,如沙门菌发酵乳糖的能力常是由质粒决定的质粒DNA的特征有:1. 质粒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2. 质粒DNA所编码的基因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如致育性、耐药性、致病性、某些生化特性等。3. 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4. 质粒的转移性。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5. 质粒可分为相容性与不相容性两种。(三)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1. 大小:噬菌体很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2. 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3. 结构: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n 头部:内含遗传物质核酸n 尾部:有尾板、尾刺和尾丝,尾板内有裂解宿主菌细胞壁的溶菌酶;尾丝为噬菌体的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体表面的特殊受体。有的尾部很短或缺失。4. 分类:1)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2)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或溶原性噬菌体(lysogenic phage):概念: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见下图:(四)转座子Transposon(Tn) 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 分子上的一段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分类:1.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长度不超过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插入后与插入位点附近的序列共同起作用。2. 转座子(transposon Tn):长度一般超过2kb,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序列外,还带有某些结构基因;因此当Tn插入某一基因时,可引起细菌性状的变化。3. 转座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座功能的溶原性噬菌体。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一、基因的突变与损伤后修复(一)突变(mutation)1. 小突变或点突变(point mutation)2. 大突变或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DNA序列改变:1. 转换(transition):不同嘌呤之间或不同嘧啶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2. 颠换(transversion)嘌呤与嘧啶之间的相互交换则称为颠换。3. 移码突变(traneshift mutation):当DNA序列中一对或几对核苷酸发生插入或丢失,必将引起该部位其后的序列移位,移位必导致密码的意义发生错误。基因突变的特点1. 自发性和不对称性2. 稀有性:突变率:自然突变率:1061093. 可诱导性:诱导突变率:104106:高温、紫外线、X射线、烷化剂、亚硝酸盐4. 突变与选择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5. 独立性:独立发生,不影响其他基因的突变率。6. 稳定性:可以遗传给后代7. 可逆性:回复突变野生型(wild type)-突变株(mutant)。8. 正向突变: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回复突变(backward mutation):突变株经过又一次突变可恢复野生型(二)DNA的损伤修复1. 光修复:经紫外线照射后,细胞DNA上形成T-T二聚体,导致突变。 如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将细菌暴露于可见光下,则受损的DNA可修复,细菌的存活率大大提高。2. 暗修复:切除修复-由核酸内切酶将损伤的片段切除,再DNA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下,将缺少的部分补齐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外源性的遗传物质包括供体菌染色体DNA片段,质粒DNA及噬菌体基因等由供体菌转入某受体菌细胞内的过程重组(recombination):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一)转化(transformation):是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转化现象 举例:Griffith(1928)用肺炎链球菌进行试验(二)接合(conjugation):是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1)F质粒的接合: F质粒进入受体菌后,能单独存在和自行复制,但有小部分F质粒可插入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中,与染色体一起复制。整合后的细菌能高效地转移染色体上的基因,故称此菌为高频重组菌(high frequency recombinant,Hfr)。见下图:(2)R质粒的结合::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性的基因突变及R质粒的接合转移等有关。R质粒由耐药传递因子(resistance transfer factor,RTF)和耐药决定子(r-dir)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单独存在,也可结合在一起,但单独存在时不能发生质粒的接合性传递。R质粒决定耐药的机制是:使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类R质粒控制细菌改变药物作用的靶部位。如链霉素和红霉素R质粒可控制细菌细胞对药物的通透性(三)转导(transduction):转导噬菌体(transducting phage)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根据转导基因片段的范围可分为以下两种转导。(1)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转导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故称为普遍性转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中R质粒的转导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转导有两种结果u 完全转导:外源性DNA片段与受体菌的染色体整合,并随染色体而传代u 流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外源性DNA片段游离在胞质中,既不能与受体菌染色体整合,也不能自身复制(2)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或称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所转导的只限于供体菌染色体上特定的基因。举例:如噬菌体进入大肠埃希菌K12 半乳糖基因(gal)和生物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