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小区自评打分表.doc_第1页
绿色生态小区自评打分表.doc_第2页
绿色生态小区自评打分表.doc_第3页
绿色生态小区自评打分表.doc_第4页
绿色生态小区自评打分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1 小区规划与设计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选址合理,无不良的环境影响,与周边关系协调,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选址位于渝北回兴宝圣湖旁,三面邻水,一面邻路。环境优静,满足要求。2将有害辐射性物质对小区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并不低于国标要求小区周边无有害辐射物质3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充分考虑我市地理气候环境,有效地防止滑坡、山洪及江河洪水、雷击等地质和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到上述灾害的应对措施1本地块所处位置无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在规划设计时,考虑了临湖水岸的边坡处理,结合边坡设计和景观绿化,采用生态种植袋进行围堰设计,在保证边坡结构稳定的条件下,达到了环保和生态效果。14选址应充分考虑小区空气环境,空气质量宜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1本小区所处的渝北回兴镇区域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中规定的二级空气质量标准15尊重自然地貌,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宜深挖高填,不应对小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本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原始地貌,充分利用地块南底北高的地貌特征进行竖向设计,避免场地破坏,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保护周边生态环境。16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2小区呈半岛型,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点式布置五栋高层住宅建筑,设施配套齐全27建筑密度高层建筑应20%,多层建筑应25%18有效地使用地上与地下空间,节约土地资源1有效利用地形高差,合理规划地下车库及地上主体,节约土地资源。19建筑形态、体量、尺度与外部空间和周围城市肌理相协调1规划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沿半岛方向点式布置高层建筑,形态、体量、尺度与环境及周边城市肌理相协调。110尊重和发掘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小区建设具有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2突出渝北新开发区的文化特色,结合宝圣湖原生态环境,规划环保、生态、健康型岛居特色的现代高尚住宅区。+211重视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环境和文物、建筑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合理整合古树、大树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建设期间不得破坏非施工区域的植被+2小区内无古树、名木和文物等,项目地块内无成形植被。小计8+494.2.2 交通组织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道路交通顺畅便倢,分级明确,与城市道路衔接合理,与外界联系方便,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道路本项目车行、人行道路沿岸呈环向布置,交通顺畅便捷,人车分流,与城市道路宝桐路衔接合理,无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2小区内道路及公共室内、外空间通道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规定1道路及通道设计符合无障碍设计的规定13小区道路便捷、顺畅,无交通干扰,能满足消防、救护、抗灾及避灾等要求0.5符合0.54机动小汽车停车位:别墅每户不少于1辆,普通住宅不少于0.6辆/100m2,公共建筑不少于0.7辆/100m2,地面停车位不多于其总量的10%1本项目住宅面积1044982,公建面积30622,总停车位为1021辆,其中地下停车位为915辆,满足停车位要求。15交通视角良好,符合规范,标志牌位置恰当、统一、清晰且为汉英双语(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6露天停车场布局合理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0.5露天停车场沿宝桐路设置于小区公建北侧,与住宅距离达70。0.57停车设施技术先进,可在有限的面积内停放更多的车辆+0.58小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站点衔接关系良好,小区内提供公共交通服务(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9完善小区内的步行系统,至公共服务部分的步行距离以500米以内为宜+0.5小区内步行系统完善便捷,每栋楼至公共服务区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米。+0.5小计4+23.54.2.3 建筑设计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住宅的综合间距应符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住宅高层建筑间距符合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规定2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四明(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最多只能有1个卫生间未设外窗),并保证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m22本项目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全部设外窗全明,并保证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窗地面积比大于1/7,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大于地面面积的1/10,并大于0.6m2。主要房间开窗朝向户面,视野开阔。 23生态小区内60%以上的建筑主要建筑物的主要开窗面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宜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5至南偏西15范围,不宜超出南偏东45至南偏西30范围14套型设计应以居住生活规律行为为准则,设计结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室内空间,满足居住者生活、生理、心理等需求,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条件1本项目户型平面设计中合理组织套内功能空间。做到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合理处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就餐空间与居寝空间、居寝空间与工作空间、便浴空间与盥洗洗涤空间的关系。室内交通组织短捷,不穿行主要功能空间,符合人的生活行为规律。15充分利用本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及特殊地形环境气流,组织和创造良好的小区和建筑单体自然通风环境1小区三面邻水,周边无大型遮挡物,通风状况好16低层和多层住宅屋顶,提倡采用坡屋顶设计,注重平屋顶的空间利用和女儿墙、檐口的造型设计(终审不填写该项)1本小区为高层住宅7建筑平面和立面设计应考虑空调采暖设备和冷凝水排管的位置,既不影响建筑立面景观,又便于清扫和维护室外换热器,应能保证良好的通风,其排放的凝结水不得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生活(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8建筑的外立面上无光污染的高反射面;无光污染的广告牌及其他干扰居民视野和私密性的设施(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9地下车库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装置1设有自然通风和通风装置1小计955.2.1 环境绿化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生态住宅小区绿地率应不小于35%。绿地配置合理,位置适当,布局有序,绿地内植物种植面积(含水面)不小于绿地面积的80%本小区绿地率为44.64%,绿地配置合理,位置适当,布局有序,绿地内植物种植面积(含水面)不小于绿地面积的80%2公共绿地布局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充分体现小区居民使用公共绿地的均好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小于2m2;人均绿地面积不小于10 m22小区环境合理分布,绿地面积除规划红线内的12032.64,红线与自然湖线之间的绿地面积14000,人均绿地面积为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23应提供有利于邻里交往、居民休息娱乐的室外活动场地的绿色环境,同时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1环境设有三个大型绿色广场,同时每栋楼下设置休闲聚会小广场,做为居民的休息娱乐场地.14植物配置合理,乔、灌木树种按4:6比例搭配,常绿树与落叶树树种按1:1比例搭配;乔木量不小于3株/100m2绿地,复合层次种植群落占绿地面积不小于20%;草坪面积占绿地面积应不大于2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25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及环境效益科学地选择树种,重点栽培适合重庆地区气候与土壤的乡土植物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植物,植物品种不少于70100种。禁止移植其它地区或森林中的大树、古树,破坏其它地区或森林的生态环境(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6应对建设用地中已有的古树、名木及已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植被采取原地保护措施;无法原地保留的采用异地移栽保护(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7种植设计具有艺术感染力、富于季相变化1植物选择以本地树种为主,注重季相搭配,种植设计丰富、有层次,设计讲求功能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则。18配置设施完善的儿童、老人等不同年龄段居民休闲、文娱、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安全,位置适当2小区分为儿童区、老年区及高尔夫练习场、棋牌室、健身场等多种休闲健身设施,设施位置合理,安全。29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它硬质铺地宜采用透水地面,并应采用大树遮荫;室外透水地面面积不小于45%(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0坡地、堡坎、护坡应实施垂直绿化,以形成植物屏障和植被景观(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1西、南向墙面(含挡土墙)、屋顶等部位进行垂直绿化,计入绿地率的架空平台绿化覆土应不小于1.5m1符合112植物种植土符合重庆市园林土壤标准,植物无明显病虫害,注重枯枝落叶的重复利用(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3小区绿地内生物多样性较高,野生动物有一定出现频率(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小计13+176.2.1 建筑节能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居住建筑的体型系数、不同朝向窗墙面积比及窗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以及重庆市现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 50-071的规定,并应有建筑热工计算书;如不能满足,则应进行建筑能耗动态计算,并应有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其计算结果必须符合重庆市现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 50-071的规定(终审不填写该项)本项目设计符合本要求2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3级水平;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的4级水平本项目设计符合本要求3东、西、南向外窗设有遮阳设施,其外窗的遮阳系数SCw,夏季不大于0.20,冬季不小于0.6514分户墙(包括与楼梯间的隔墙)保温隔热,其传热系数K不大于2.0w/m2K;户门的传热系数K不大于3.0w/m2K;分户楼板保温隔热,其传热系数K不大于2.0w/m2K1本项目加强楼地面、分户墙的保温隔热处理,分户墙与分户楼地面的传热系数不大于2.0/2,户门的传热系数小于3.0/。15底层地坪采取良好的保温防潮措施0.5底层地坪采用架空及防水保温措施0.56屋面、外墙的表面采用浅色处理,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0.5外墙面采用浅色外墙涂料,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0.57小区平屋顶采用种植屋面节能措施(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8居住建筑体形系数符合如下规定:不大于3层,不大于0.45;46层,不大于0.40;79层,不大于0.35;不小于10层,不大于0.30(终审不填写该项)1本项目居住建筑体形系数为0.35-0.4 9当室外干球温度不大于28时,设有采用通风降温的措施和方法(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10东偏南45至东偏北45,西偏南45至西偏北45范围设置有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活动外遮阳装置便于操作和维护+211采暖和空调的年动态计算能耗不高于国家标准以及重庆市现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 50-071规定值的90%+2符合+2小计5+446.2.2 能源的利用与优化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采用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的住宅,应设置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热)量计量设施2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预评审不填写该项)3居住建筑采用户式中央空调或集中式空调时,其建筑冷热负荷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的额定制冷量与设计图纸所选用的空调制冷设备的额定制冷量之比,不应大于110%(终审不填写该项)4居住建筑采用房间空调器(热泵)、转速可控型空调器或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时,其能效比(EER或SEER)、性能系数(COP)或综合性能系数(IPLV)不应低于现行国家相关产品能效(或综合性能系数)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规定的3级(预评审不填写该项)25居住建筑采暖空调系统采用冷水(热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时,其能效比或性能系数符合重庆市现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 50-071的规定;采用燃气进行采暖时,其燃气取暖器(机组)的热效率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26生态小区有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17分体式房间空调器或空调机组的室外机位置和风口等设施布置合理,不妨碍室外换热器的进、排风,不对邻户住宅形成二次热风(冷风)污染;冷凝水单独有组织排放1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外机布置合理,不妨碍室外热热器的进、排风,不对邻户住宅形成二次热风(冷风)污染;冷凝水单独有组织排放18燃气炉具热效率不小于60%,电炊事器具等标准效率不小于80%、家用电冰箱能源效率等级不低于3级1要求在业主进行设备采购选型时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并进行指导。19居住建筑采用的通风用风机,水泵的效率,符合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1和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的规定1在设计及设备采购选型时使用高效节能产品,符合此规定要求。110车库通风系统,根据使用情况设置有风机定时启停(台数)控制或使用双速风机1在设计时已考虑,在设备采购时考虑采用设置有有风机定时启停控制或使用双速风机。111充分利用建筑场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通过热泵等先进技术取自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20%+2充分利用项目紧临宝圣湖的自然条件,绿化浇灌直接利用湖水,景观水利用湖水经过滤净化后循环利用,消防用水也考虑采用湖水,节约有限的水资源。+212住宅采用带热回收装置的新风换气机或房间的排风、新风设备是带冷、热量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113住宅小区设有对住户冬夏开窗通风提示系统+1小计9+407.2.1 室内、外空气环境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生态住宅小区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0的规定;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本项目设计及施工符合此技术要求2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厨房及卫生间能自然通风或设置有通风换气装置,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每套住宅的通风口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5%所有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均设置外窗可直接通风采光,窗地面积比均大于1/7,每套住房的通风口面积均大于地面面积的53生态住宅小区无集中污染排放物,分散污染物(如汽车尾气、抽油烟机的排烟等)的排放量不超标,不明显影响小区的大气质量,小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4居住小区内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应比周边地段低1以上(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5厨房烟气集中排放系统采用竖向系统或水平系统,应保证排气效果;采用竖向系统应设置脱排油烟机、止回阀、排气烟道等设计;采用水平系统应设置脱排油烟机、水平排气风道、外墙风帽等设施,景观效果好(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6居住房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相邻居住单元应避免对视。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最多只能有1个卫生间未设外窗(终审不填写该项)0.5所有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均设置外窗可直接通风采光,窗地面积比均大于1/7,每套住房的通风口面积均大于地面面积的5;主要房间开窗都具有良好的视野和景观,并避免对视。0.57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8采暖空调期间,在外窗密闭情况下,设有可调节的新风换气装置,满足室内有1.0次/h换气次数的新风量(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9用燃气的房间应设置燃气报警装置,其信号与单体建筑或小区的可燃气体报警安全系统联络,并有声光报警信号(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0卧室、起居室(厅)使用蓄能调温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材料(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1制冷空调设备采用对大气臭氧(O3)层无破坏作用的制冷剂(如R134A、R410A、R407C等)或采用吸收式制冷(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小计6+20.56+28.2.1 室外声环境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生态小区内等效噪声级:白天不大于5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生态小区内等效噪声级:夜间不大于4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生态小区内等效噪声级:偶然噪声级不大于55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2对小区外界噪声采取了适宜的隔离措施,临街或道路居室的噪声污染不超过国家标准1本项目东北方向临宝桐路,为降低道路交通工具噪声的影响,规划设计时,将本项目公建部分设置于临道路一边,使住宅建筑与道路的最近水平距离达到70以上,通过公建部分建筑及商业裙房形成遮挡,同时,采用高大植物的种植,使小区住宅声环境达到最低的噪音影响。噪音污染不超过国家标准13生态小区内的道路系统应尽量避免各种交通工具给居民带来噪声干扰0.5主要交通工具为家用轿车,发动机声音小,区内路面全部采用沥青路面,加设减速装置,最大限度进行降噪。0.5小计41.548.2.2 室内声环境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墙体隔声:含窗外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墙体隔声:分户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墙体隔声:套内分室墙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2楼板隔声:楼板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65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楼板隔声:楼板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5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3户门隔声:户门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4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建筑不小于30dB(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5管道噪声:排水管道采取有效降噪措施,管道位置设置合理0.5对室内设备,如排油烟机、座便器等,要求业主按低噪声设备标准进行购置,并注意安装的降噪处理。室内排水主管均砌筑有管井,卫生间采用下沉式,水平支管安装在板上下沉区域内,避免排水管噪声对业主的影响。雨水立管及均布置在室外,对业主无噪音影响。0.56电梯、水泵、风机空调设备等当安放位置对住户有影响时,采取减振、消声和隔声措施0.5电梯、水泵、风机盘管的选择将噪声指标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均选择为低噪音设备,同时,进行减震、降噪处理,设备间尽量布置在远离住宅区域。0.57对不可避免的噪声源,采用有效隔声防噪措施+1对不可避免的噪声源,尽量布置在远离住宅区域,同时,采用景观高大植物的遮挡及吸收作用,降低振噪影响。+1小计4+129.2.1 给水排水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生活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小区生活饮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在管道设计采用无负压供水系统,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和PP-R管,在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时与污水管网、生化池等按规范留有一定的间距,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2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排水采用了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网中,雨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室宝圣湖中。3给水系统的水质、水压和水量,均具备有效的保障措施,符合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57的有关规定1小区生活饮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在管道设计采用无负压供水系统,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和PP-R管,在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时与污水管网、生化池等按规范留有一定的间距,低区用水采用市政直供水、中区和高区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水量设计符合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相关规范。14水箱应设在建筑物房间内,容积、材质及密封方式设计合理,给水管材对水质无污染,防止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0.5小区采用无负压供水,设有专用的生活水泵房,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卡箍连接或法兰连接和PP-R管,在室外给水管道施工时与污水管网、生化池等按规范留有一定的间距,防止水质二次污染。0.55采用节能无负压设备或节能型二次供水设备(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6杂用水水质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的规定,再生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水水质GB/T 18920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的规定;当再生水需同时满足多种用途时,其水质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再生水工程设计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的规定1环境景观、小区绿化浇灌和消防用水都采用宝圣湖水源经提升过滤净化后使用。杂用水利用宝圣湖水源,经净化处理符合相关要求。再生水经净化后,符合相关的要求。17根据环评报告的要求,当住宅小区内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时,应设置小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节能、节地、安全的原则。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的规定,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应具有配套的有效处理措施,宜结合小区绿化进行适当处理和综合利用1小区污水经生化池处理净化达到市政排放标准后,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网中,生化池产生的废气经专用排气管排至屋顶,生化池产生的污泥尽量用作绿色的养护肥料,生化池周边配以绿化。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符合本规定要求。18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净化回收利用有完善的措施,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关水质标准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938的规定1雨水经收集、净化后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938的排放标准后排到宝圣湖中。19有地下温泉条件的小区宜采用温泉热水,但必需保护性开发利用,节约地下热水资源(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10分质供水措施,分别供给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符合瓶装饮用纯净水GB 17323的规定+0.511有直饮水系统,直饮水水质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的规定+0.512有独立的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指标+0.5小计5+24.59.2.2 景观、绿化及其他用水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根据消防规定设置消防栓和消防水池,水压水量符合消防要求室内设置了消防栓和消防水池,水压水量符合消防要求。2人造景观水体及绿化用水的水质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中C类水质及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中V类水质的规定1景观及绿化用水采用净化后的宝圣湖水,水质达到相关的标准13有效组织雨水、达到绿化、景观用水的梯级使用(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4生态小区内游泳池使用技术先进的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及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14的规定1游池用水采用净化后的宝圣湖水,有先进的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水质符合相关规定15注入地下的水无有害物质,不会对地下水形成污染(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6景观用水为流动循环水,应设置循环水净化装置,如有人工湿地,必须经常监测化验,清除腐败植物,防止水质恶化(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小计4+129.2.3 节水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实际得分预评估结果1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必须达到100%,使用的用水器具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规定,禁止使用重庆市明令淘汰的便器水箱、管材和有关的附属器具(预评审不填写该项)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禁止业主使用明令淘汰的卫生器具和管材等相关的附属器具。2合理规划回用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消防用水、地下水补给等)(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3污水、生活中水和雨水的回用率宜达到小区用水量的20%1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游泳池用水、洗车用水和消防用水都采用宝圣湖水和收集的雨水,并循环使用。回用率宜达到小区用水量的20%。14有收集处理和利用屋顶雨水与地表径流雨水的系统,雨水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关水质标准的规定1设有雨水处理和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的设施,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相关水质标准再利用。15采用管理简便、运行可靠、节约能源、成本低廉的给排水系统和处理工艺,投资少,效益高1采用了简便、运行可靠、节约能源、成本低廉的给排水系统和处理工艺,并配合有利的宝圣湖收集利用。16公用设施中的卫生洁具采用感应自闭式水咀或阀门等节水器具,必须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小计5310.2.1 光环境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节能灯具的使用率必须达到10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小区的公共照明及环境照明都采用节能灯具。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卫生间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预评审不填写该项)本项目设计符合此要求3走廊、楼梯、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住宅楼梯间的公共照明应采用红外控制或声光控制等措施(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4居住建筑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及照明标准值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5室外照明设有能手/自动控制夜间和白天照明的控制装置(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小计3011.2.1 建筑材料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生态住宅小区建筑严禁采用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中所列的淘汰产品本项目设计施工符合此要求2生态住宅小区工程验收时,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0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本项目设计施工符合此要求3建筑材料满足现行标准对其节能性能的规定(终审不填写该项)本项目设计施工符合此要求4采用通过国家有关质量检验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认证的,并达到国家标准的环保型、节能型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和可再生建筑材料使用率不小于6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55就地采用的建筑材料使用率不小于小区所用材料的7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 6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0.5本项目建筑设计选材时优先使用含再循环材料的金属、玻璃、木材等。建筑设计选材时使用可再利用的砌块、砖石、钢材等建筑材料,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利用材料使用总量占同类工程建筑材料重量的10以上。0.5 7在保证安全和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的30以上(终审不填写该项)1本项目在保证安全和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材料的建筑生产材料如玻璃、加气混凝土砌块、回填用煤渣等,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的30以上。1 8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其资源化利用率不小于3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9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等耐久性材料1本项目建筑结构材料合理的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并使用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和新级钢。110选用遵循模数协调原则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废料(终审不填写该项)0.5根据建筑施工流水线和建筑结构相近的特点遵循模数协调的原则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耗损和施工废料。0.511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0.512室内装饰装修中使用的木地板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焦油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室内装饰装修所采用的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质苯及混苯(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3室内装饰涂料安全性指标应符合以下标准:a 急性吸入毒性 实际无毒;b 急性皮肤刺激 无刺激;(预评审不填写该项)c 急性眼结膜刺激 无刺激;d 至突变性(Ames试验) 阴性114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砂、石、水泥、砖、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内照射指数(IRa)不大于1.0;外照射指数(Ir)不大于1.0(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15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终审不填写该项)+116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性材料(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17使用改善小区环境(热环境、光环境)性能的材料(预评审不填写该项)+0.5小计10+23.512.2.1 垃圾及废弃物管理与处置序号技术要求应得分实际实施要点自评得分预评估结果1应设有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全部采用袋装收集,并及时清运或处理,对环境无污染本项目小区内东北侧设有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全部采用袋装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处理,对环境无污染。2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物流进行有效控制(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3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均匀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其间距不大于80m,摆放位置适宜,且垃圾箱防雨、密闭、整洁、美观、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T 27的规定(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4住宅楼设置垃圾袋存放处,垃圾容器应密闭,并有严格清洗措施(预评审不填写该项)15小区内垃圾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运输,严禁垃圾暴露、散落,运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