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东-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ppt_第1页
高晓东-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ppt_第2页
高晓东-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ppt_第3页
高晓东-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ppt_第4页
高晓东-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反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晓东 2020 1 24 2 您所理解的医院感染监测 查阅每月出院病史病区医护人员填写报表所有病房进行空气采样所有病房进行物体表面采样所有的消毒剂日常浓度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3 Goal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特定目标 了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措施 4 监测的方法 消极VS积极回顾性VS前瞻性观测VS调查过程监测VS结果监测 5 监测类型 全面性监测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现患率调查 6 7 8 医院感染全面性监测nosocomialinfectionsurveillance 长期 系统 连续地收集 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 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 为医院感染的预防 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9 10 2020 1 24 CA 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A UTI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 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 ICU医院感染专项监测 三种导管相关感染监测的制度化 ICU目标性监测 2020 1 24 插管相关尿路感染CR UTI 插管相关血流感染CR BSI 12 调查部门与时间调查部门 全院所有住院病人调查时间 2009年10月27 28日到病房调查 收集10月27日0至24点期间住院病人 以及是否存在医院感染等信息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汇报 向医院领导汇报 并与相关职能科室如医务处 护理部协调 争取全方位的支持 预告 在调查开始前4 7天 向相关临床科室发出通知 说明调查目的 要求各科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 组建队伍 3 4人为一组 每组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 病区各组主治及以上医生和病区兼职护士组成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任组长 培训 开会集中培训 包括调查方案 诊断标准 调查表项目填写说明等 13 现患率调查 调查程序与方法调查组成员首先得到该病房住院总人数及名单 包括10月27日的出院病人 但不包括10月27日的新入院病人 填写 附件3 2009年10月上海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病区一览表 每调查组中选出一人 最好是医院感染控制医师或内科医师 到病人床旁以询问和体检的方式进行调查 每一病人至少3分钟 其余人员按名单逐一查看病历记录 每一住院病人均应进行调查 并由调查组成员填写 附件2 2009年10月上海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个案登记表 感染判断与诊断标准 病原学检查 抗菌药物使用目的填写完整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 要仔细检查每一调查表是否填写完全 14 现患率调查 Dr HELixian 15 医院感染现患率 全市71所医院对10月27日0点 24点住院病人共50361例住院病人进行了现患率调查 查实率为99 53 符合卫生部规定 95 50361例住院病人 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4 39 较2008年5 4 有所下降 符合卫生部规定 10 平均住院天数为18 37 Dr HELixian 16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Dr HELixian 17 抗菌药物及标本送检 2020 1 24 17 抗菌药物使用目的 治疗用药微生物标本送检 监测的五大要素 疾病定义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及表达数据分析和解释反馈给相关部门 18 疾病定义 根据症状和体征制定病例定义根据病原体制定病例定义根据感染部位进行定义根据调查目的进行定义 19 资料收集如何收集资料 什么时候收集 多长时间内收集 20 收集资料时需注意1 首先确定调查目标 2 积极发挥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的作用 3 简化资料收集量 收集的资料仅限于调查目的所需 4 注意分母 在调查中重视分子 轻分母 导致资料不能分析 不能说明问题和信息 人力的浪费 21 如何正确分析调查资料 如进行不同组间的比较 不同时间的比较 不同人群的比较或不同危险因素的比较等 也可以选择多个因素进行比较 对监测或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 向有关部门报告 同时针对得到的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22 调查资料分析 临床资料分析症状和体征的频数分布表疾病进展的描述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感染的时间分布感染的地点分布感染的人群分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室资料分析总结报告 23 数据的分析与解释 粗感染率不同部位的感染率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定危险因素的感染率 VAP 不同病区的感染率手术切口相关感染 24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25 2020 1 24 Dr HUBijie 查堵漏洞 严防重大医院感染恶性事件 吸取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暴发的教训 提高认识 保持警惕 查堵漏洞发现的部分隐患ICU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9所医院供水系统军团菌污染10所医院麻醉机内部管路采样中央空调出风口曲霉菌污染 2020 1 24 Dr HUBijie 我市ICU环境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严重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28 2020 1 24 推行科学的监测方法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09年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用量 29 国外文献报告 ICU快速手消毒液24 75ml d 床 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30 2020 1 24 Dr HUBijie 31 抗菌药物手术室带入率 进一步规范围术期抗感染药物预防性应用 抗菌药物应用 3天比例 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监测 2020 1 24 常见手术类型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天数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33 2009年ICU 共分离688株细菌 注 ICU包括外科监护室 外科监护室A 急诊监护室 CCU 心外科监护室 2009年金葡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 注 MRSA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监测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36 锐器伤全国调查 过去1年发生过多少次锐器伤所发生锐器伤中暴露源已知次数暴露源已知中含血源性传染病次数如果发生过锐器伤 请回答以下问题锐器伤涉及器械 穿刺针 手术刀等 锐器伤发生场所 手术室 普通病房等 锐器伤的时机 穿刺前 穿刺后 针头入锐器盒等 是否把锐器伤报告给主管部门 你是否接受锐器伤培训 区别不同工作列别和工作年限下锐器伤情况 37 总体情况 陕西省11所医院调查8328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人员为3149名合计发生锐器伤次数12232次暴露源已知次数3446次血源性传播疾病次数941次合计开放床日数2966399每百床年发生锐器伤150 51 与epinet数据比较 1993年美国为40 每百床年 38 锐器伤的年人均发生次数 39 美国2004年调查数据为0 4例 人年 锐器伤暴露源已知所占比例 40 锐器伤上报率 41 医生锐器伤发生时机 42 工作1年之内人员锐器伤时机 43 护士锐器伤发生场所 44 工勤人员锐器伤所涉及的器械 45 锐器伤发生率 46 锐器伤基线调查发现问题 上报率偏低近70 无法确定暴露源27 3 暴露源已知锐器伤含有血源性传播疾病锐器伤的发生率仍为护士占第一位 人均年发生次数为1 9次护士多发于普通病房 回套针帽和针头入锐器盒过程中发生率高医生手术室内发生最多见 以手术缝针和手术刀分别占第1 2位头皮钢针 一次性注射器和手术缝针是导致锐器伤做多的器械 47 职业暴露监测上报系统 监测时间 2009年7月 2010年3月血液体液暴露共58例锐器伤380例暴露后追踪271例2009年二甲以上医院合计床日数37 000 000 按照西安数据约150例 每百床年锐器伤计算 上海二甲以上医院1年锐器伤约为15万例 48 锐器伤 发生场所 49 锐器伤 锐器的初始用途 50 锐器伤 锐器伤发生时机 51 锐器伤 锐器伤发生时手套佩戴 52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系统 53 初步完成职业暴露系统管理基线调查系统管理手卫生用品耗量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逐步开放现患率调查ICU目标性监测抗菌药物监测 54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系统 55 数据的反馈 Surveillanceisnotcompleteuntiltheresultsaredisseminatedtothosewhouseittopreventandcontrol 56 领导层反馈开发专业队伍监 控 管结果发动基层医护人员反馈 专业队伍工作 美国医院感染专业人员活动时间构成 Source BJCHealthCare2000 58 某医院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 全院共出院的2011例病例 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 结果表明 医院感染率1 04 例次感染率1 09 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 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 05 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 09 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 51 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 24 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 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 30 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 30 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 25 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 25 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 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 神经系统疾病类 例次感染率10 28 内分泌类疾病类 例次感染率2 30 循环类疾病 例次感染率0 98 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 例次感染率1 39 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 例次感染率1 15 各危险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