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地理高考卷.doc_第1页
2014福建地理高考卷.doc_第2页
2014福建地理高考卷.doc_第3页
2014福建地理高考卷.doc_第4页
2014福建地理高考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聚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答案】:1A2D【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城市管理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使城市发展合理化,城市最主要的功能为服务功能,所以智慧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服务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读图回答34题。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3、A4、C【解析】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根据图示判断冰川面积在减小,冰川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4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说明该流域冰川面积进一步缩小,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所以干旱程度加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5、D6、B【解析】5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显著上升,说明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与性别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较小;医疗水平的变化这之间变化较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6根据图示201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超过了少年抚养比,人口老龄化突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与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关系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图4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7.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D.非洲北部8.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更加便捷B.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中国需求扩大D.非洲农业技术提高【答案】7、A8、C【解析】7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图中显示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为非洲东部的索马里等地由出口为主地区变为进口为主地区,马达加斯加由进口为主地区变为出口为主地区;非洲中部和西部变化较小,非洲北部基本无变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8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非洲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所以A、B选项错误;非洲农业技术较为落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淤B.于C.盂D.榆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答案】:9B10D【解析】:9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本题图表阅读的关键是要找到各地1月和7月的对应点。图示地纬度约为6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5-10m/s;地纬度约为20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15m/s;地约为5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10m/s,1月风速0m/s;地约为5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2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m/s;所以通过比较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0图示反映全球风速和方向随纬度的变化。选项中与风速、风向变化密切相关的洋流分布,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低纬度地区主要为东风,洋流向西流;地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形成季风洋流;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形成西风漂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毅51忆S76毅58忆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图6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泰山(36毅N,117毅E)旭日东升B.东京(36毅N,141毅E)夕阳西斜C.纽约(41毅N,74毅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毅S,18毅E)夜色深沉12.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答案】: 11B12C【解析】:1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当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泰山站(7658E)地方时为12:00,泰山117E为下午;东京141E 为下午16:20左右,2月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于夜,所以夕阳西斜;纽约74W为凌晨2:00前后;开普敦18E早晨8:00前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2次日为2月9日,相比于2月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泰山站位于南半球,2月8日未出现极昼,2月9日白昼变短,所以该地未极昼,日出东南;太阳高度变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156分)必考部分(115分)37.(37分)图13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材料二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2)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11分)(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12分)(4)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冶,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冶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答案】:(1)位于30N附近;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2)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3)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4)观点A:有利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观点B:不利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2)本题考查区位条件分析。区位条件的分析应该从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等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劳动力、交通、市场及技术等方面分析。(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结合都市农业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重要信息进行作答。(4)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回答本题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分析。选考部分 (41分)40.(15分)地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2海洋地理图14为世界某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图示地区的海岸特点,简析其形成的外力作用。(9分)(2)简述该地保护海岸带环境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基岩海岸,岬湾相连(岬角延伸入海,湾内沙滩面积较大)。岬角向海突出,海水侵蚀作用显著,形成岩岸;湾内风浪较小,海水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沙滩。(2)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的游客数量;完善环保设施,防治污染;做好合理利用的科学规划;开展海洋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解析】(1)图示半岛为朝鲜半岛,其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常有突出的海岬,在海岬之间,形成深入陆地的海湾,岬湾相间,绵延不绝,海岸线十分曲折。该海岸发展海滨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岛屿、地貌景观、海滩、阳光、生物、气候等方面来回答。(2)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态破坏和全球变暖等方面。【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海岸类型、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条件和海洋生态环境问题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摇摇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根据图示图中6月-9月河流和湖泊的水位都较高,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所以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洪涝灾害的防治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工程措施有修建分洪工程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等。C.选修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