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评比获奖论文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doc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评比获奖论文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doc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评比获奖论文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doc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评比获奖论文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doc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初中科学教育教学评比获奖论文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探究题复习方法初探摘要: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实验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而且在中考试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中考探究题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关键词:中考 探究能力 复习方法科学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实验探究已作为科学课程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而且在中考复习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中考非常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试卷中力图体现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和再现实验的真实场景,让那些能动手的学生真正的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分数、受到启发。在这里,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对近几年部分地区的中考科学(或物理、化学)试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考科学探究类试题,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的展示在试卷上;二是稳定中求创新,继承中求发展。由于受纸笔测试条件所限以及考虑到在大规模考试中考查一个完整探究过程的困难,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是部分地进行。也就是说,在一道题中只是侧重于考查学生某一个方面的探究能力,而不求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考科学探究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这也是当前中考实验探究试题的特点 。如二00六年浙江湖州科学卷第三十题: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蚂蚁的左右两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1)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3)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以及设计探究过程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探究能力。二、创设探究情境,考查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这类题型是当前中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如二00六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物理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为测量一只标有6.3v 0.3a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10的电路图。现有实验器材为:电压表(量程03v,015v)一块,电流表(量程00.6a,03a)一块,“10 2a和50 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电源(电压恒为12v)一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实验时,甲同学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50 1a的;乙同学认为电压表应选用大量程,电流表应选用小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10 2a的。请你对两位同学器材选择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填在下面的表中(如合理,不需说明理由;如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之处和产生的后果)。是否合理不合理之处不合理产生的后果甲否(不合理)电压表量程太小电压表无法指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可能损坏电压表)乙否(不合理)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小灯泡实际电压总是超过额定电压(可能损坏小灯泡)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对题目中的实验探究过程的分析,评价题中所设计的探究方案与结论是否合理,并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要求学生不但自己能设计探究方案,而且对已有的方案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三、考查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实验中所发现的科学规律解决新的问题。这也是当前中考试题的亮点 。如二00五年江苏宿迁化学卷中有这样一题: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co2naoh溶液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 ,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了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气球co2naoh溶液软塑料瓶anaoh溶液去壳熟鸡蛋co2bcco2a现象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 (填序号)。(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应用从探究中得到的规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中考试卷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验探究试题的命制主要是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实践,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和各种探究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针对近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目的考查特点,我们在复习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重视基础、落实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探究能力: 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科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科学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定性实验(如物质的检验、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等)和定量实验(如溶液的配制、欧姆定律等)。对于与各种探究相关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只有这样,在加强训练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如在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基本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对物质鉴别、鉴定、推断的训练。对实验探究题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中,常考的知识点如co2性质与制法、金属活动性、金属生锈及防锈、cl-、so42-、co32-等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等,要给学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对于实验探究中经常出现的如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等基本知识点,要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在中考探究题的考查中,相当数量的题目考查的都是基本知识点的运用,只有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灵活的运用。如二00六年南通市中考物理卷第二十五题:小明和小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用加长的饮料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在瓶的a、b处各扎一个小孔,观察其后发生的现象。(1)他们发现从小孔b中射出水流的速度比小孔a中的大,你认为其原因是_ (2)经过反复的试验,他们发现从小孔中射出水流的射程s (从小孔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oa)跟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s与h、h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饮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边缘,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s越大。你认为根据图示的现象能否得出上述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3)测量水流的射程s,需用_ (填测量工具)。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水流射程起点o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方法。(4)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小孔高度hm小孔深度hm小孔深度的平方根 m1/2水流射程sm106401604006420640360600963064064080128410016040080510036060120610064080160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小孔高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与_成正比。 本题考察了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及有关测量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因小而失大。二、采用探究式的复习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精髓,以加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如:复习酸、碱、盐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方案进行复习: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分别命名为“酸1组” “酸2组” ,“碱1组”“碱2组” ,“盐1组” “盐2组” 。 2为每组提供必需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要求每小组先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或写出化学方程式),最后分别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这样的复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体会了实验探究的过程,而且明确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复习效率。三、通过探究能力的循序渐进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逐渐培养的,除了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外,在复习中我们也应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循序渐进式的培养,从而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行。如二00六年甘肃兰州市中考化学卷第三十五题: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反思与应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样的性质?_应如何保存这些物质_。 当同学们在做这道题的时候,在建立假设的时候,都能想到这种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碳酸钠,但在进行实验验证时就不能设计出合理、简单的实验方案。如有的同学就设计为取样品加水溶解后,滴加酸碱指示剂这样错误的方案进行鉴别。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先明确碳酸钠与氢氧化钠在性质上有那些不同点,通过哪些方法才能更加清楚简单的区分它们。培养他们逐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加强规范的实验用语、灵活的表述方式训练,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表达能力:实验探究题大多考查对实验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描述操作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猜想和假设、为验证猜想和假设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的步骤、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等这些都用精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实际答题中往往对所要表达的内容不能准确的表达,甚至出现错误的表达。同时还会对一些科学中的专用字词出现错误的书写。学生答卷中常见的科学专用字词的错误如下:正确错误正确错误水蒸气水蒸汽汽化气化天平天秤升华升化汞贡溶剂溶济熔化溶化、融化伸入深入催化剂崔化剂二氧化碳二氧化炭炭化碳化粉末粉未摩擦磨擦粗糙粗造、粗糟文字书写答题应要求学生做到: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书写工整。在同学们的语言描述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表达不清楚或不准确的语言,这也是同学们在探究题中最容易疏忽而失分的地方。如描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时,同学们经常会写成移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在对某些现象和结论的表达中,有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写了很多的话语,但就是答不出关键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地加强实验用语的规范性训练,不能降低对学生语言表达和书写方面的要求,更不能迁就于学生。五、抓好典型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在进行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时,应加强对典型习题的训练,灵活的变化题目的形式,起到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某白色固体由bacl2、na2co3、na2so4中的部分或全部组成,将其用足量的水溶解后液体呈白色浑浊状。你对原白色固体组成的猜测是:猜测1:原白色固体可能由 组成;猜测2:原白色固体可能由 组成;猜测3:原白色固体可能由 组成;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猜测,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你想验证的猜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原白色固体可能由 组成原猜想成立针对这一习题,在讲解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