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a.东汉b.北魏c.隋朝d.唐朝2.(2013临沂高二检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 d.汉族的反抗3.在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进行探讨时,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统治者恰当地处理了民族关系b.统治者注重学习汉族政治文明c.北魏统治者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d.拓跋部拥有骁勇善战的民族性格4.(2013临沂高二检测)透过右图能获知北魏()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a.b.c.d.5.北魏统一北方后,对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 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 d.社会矛盾缓和6.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 b. c. d.7.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8.(2013海淀模拟)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9.北魏冯太后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的是()a.本民族的典章制度 b.儒家经典c.汉族历朝的典章制度 d.佛教文化10.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具备的有利条件有()北魏完成统一,民族融合加强冯太后掌握实权,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落后的深刻认识鲜卑贵族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北魏社会局势安定,社会矛盾相对缓和a.b.c.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材料二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宋书谢灵运传材料三北魏冯太后死后谥文明皇后。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她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对北魏的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什么问题的出现?(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思考,冯太后为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哪些促进作用?12.(2013南京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但是,此后各地起义仍时有发生。请回答:(1)材料一所叙述的内容中蕴含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2)材料一、二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认为其改革的根本目的何在?答案解析1.【解析】选b。从“五胡乱华”可知是五代十国时期,可排除a、c、d,“拓展农业基础”“后汉”“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王朝是指北魏。2.【解析】选a。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故选a。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注意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统一黄河流域的原因”。在北魏统一的过程中,统治者主要依靠的是武力征服,通过征服强迫其他民族服从统治。而当时的北魏无论是政治模式、政府政策还是社会经济,都是比较落后的,各民族间也是矛盾重重。所以a、b、c都是错误的,故选d。4.【解析】选d。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反映了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由图是无从得知的。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导致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6.【解析】选d。本题实际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孝文帝亲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统治的黑暗、租调徭役的繁重、阶级矛盾的尖锐等,均是正确表述。答案为d。【规律方法】北魏前期统治危机的本质和影响北魏前期的政治、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制度与中原先进的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这固然是拓跋贵族所不了解的,可是基于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统治危机却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而正是由于各族人民的斗争才迫使他们进行改革以求摆脱危机。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意思是拓跋贵族有战争时,让汉人为肉墙,说明采用民族压迫、歧视的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尖锐。8.【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立三长苞荫之户可出”可知,三长制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的社会现象。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9.【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冯太后很早就认识到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深知汉文化的精髓,所以在孝文帝小时候就开始督促他学习汉文化的精髓:儒家经典。因此选b。10.【解析】选b。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政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与北魏民族矛盾尖锐,不能当作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由此导致了北魏政权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所以排除了含有的选项。11.【解析】第(1)题从材料“尽非我国人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一信息进行分析“反映的问题”;“影响”主要从激化民族矛盾方面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从经济方面对人民进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来回答。第(3)题在回答时要从其为改革提供有利条件方面考虑。答案:(1)问题:北魏采取民族歧视政策,在战争中驱使其他民族作战。影响: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严重威胁北魏统治的巩固。(2)问题:北魏赋税剥削繁重,必将导致阶级矛盾尖锐。(3)作用:冯太后与孝文帝一起掀起了北魏的改革;她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改革前她所采取的措施为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2.【解析】第(1)题应从道武帝入主中原后对汉族先进文明的汲取所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