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农业措施是余粮收集制,b项符合题意。答案:b2下图为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d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是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行。答案:b3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春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主要依据是()a1922年苏俄农民无偿获得了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b农民享有优先支配农产品的权利c苏维埃政权免去了农民的赋税d农民能够自由支配交纳国家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2年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得到农民拥护。答案:d4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征收固定粮食税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解析: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答案:c5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解析: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选d。答案:d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1922年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政府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政府无力开发的油田b出现了私人开办的中小型企业c卢布作为货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d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将其余全部粮食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解析:注意题干时间限制:1922年,这时新经济政策已经实施,而a、b、c三项都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体现。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的内容,故选d。答案:d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促进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a、b、c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答案:d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解析:“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通过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济模式,可见材料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是推行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苏联史材料二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请回答:(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政策?(2分)(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6分)(3)据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分)(4)材料四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概括“1918年”“实行余粮收集制”可得出答案;第(2)问概括材料一、二得出;第(3)问据“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可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由此得出答案;第(4)问依据“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解答。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