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市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明细说明(养老保险).doc_第1页
1广州市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明细说明(养老保险).doc_第2页
1广州市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明细说明(养老保险).doc_第3页
1广州市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明细说明(养老保险).doc_第4页
1广州市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明细说明(养老保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社会劳动保障版本制作:人力资源部制作时间:2010年9月目录养老保险待遇简介41基本养老金71.1享受条件71.2计发办法72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须知102.1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办法102.2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12.3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金122.4退休后死亡待遇122.5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122.6非本市城镇户口参保人员,未达到退休年龄前离开本市时,一次性申领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个人缴费部分132.7非本市户口离退休(职)人员申请邮政发放养老金需提供的材料133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社会保险业务办理简介143.1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保登记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参保登记的受理部门及需提供的资料 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参保登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到所属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各社保经办机构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见下表:143.2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日常业务的办理163.3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的核定173.4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173.5农村养老保险与“被征地”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193.6农村养老保险与“农转居”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193.7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及转移194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介194.1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称“个人账户”)的建立194.2个人账户的管理194.3个人账户的转移204.4个人账户的支付204.5个人账户的继承204.6退休人员死亡待遇204.7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215视同缴费账户简介215.1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对象215.2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办法215.3视同缴费账户的管理226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办理指南226.1受理条件(范围)226.2需提供的资料236.3办理程序236.4办理时限236.5收费标准236.6办理政策依据246.7领件须知246.8市劳动保障行政受理部门247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办理指南247.1受理条件(范围)247.2需要提供的资料257.3办理时限257.4收费标准257.5办理政策依据257.6办理程序257.7领件须知267.8市劳动保障行政受理部门268因病提前退休审批办理指南268.1受理条件(范围)268.2需要提供的资料278.3办理时限278.4收费标准278.5办理政策依据278.6办理程序:278.7领件须知288.8市劳动保障行政受理部门289被征地人员养老社会保险业务办理简介289.1参保登记289.2社会保险日常业务的办理319.3“被征地”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的核定329.4养老保险待遇339.5“被征地”养老保险与“农转居”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369.6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及转移3610.广州市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办事指引3610.1适用范围3610.2参保人员分类与缴费标准3710.3参保登记办法3710.4缴费方法3810.5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金领取办法3810.6其他业务办理38广州市社会保险说明 广州市社会保险共分为五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简称五险)。养老保险明细说明如下:养老保险待遇简介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特点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参保意义养老保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全国养老保险暨社会保险局座谈会有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缴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组成部分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安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此,我国的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或层次)组成。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的法规政策强制建立和实施的社会保险制度。 企业和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并办理退休手续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退休职工支付基本养老保险金(也称“退休金”)。 全国养老保险暨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 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企业补充养老保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它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层次和功能上的不同,其联系主要体现在两种养老保险的政策和水平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单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应选择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机构经办。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有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和完全积累制三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可由企业完全承担,或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承担,承担比例由劳资双方协议确定。企业内部一般都设有由劳资双方组成的董事会,负责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事宜。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职工跨地区流动,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随之转移。职工未到退休年龄而死亡,记入个人账户的储蓄性养老保险金应由其指定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2跨省转移2009年12月29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办公厅28日发出通知,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养老保险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3,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12%单位缴费,办转移不用到处跑。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过去,参保人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只转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单位缴费。从实践情况看,转入地要承担将来发放转入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责任,完全不转单位缴费,长期支付的资金压力较大。综合考虑转入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金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单位费率为工资基数的20%,少部分地区低于20%。这样规定,单位缴费的大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入地,减轻了转入地未来长期的资金支付压力;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用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支付。如果让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自己往返不同地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费时费力。办法规定流动就业人员离开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一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县级以上所有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自己的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信息。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这样有助于消除过去由于地区之间职责不清,个别转出地和转入地常有相互推诿的现象。总之,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一个江西的农民工,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城镇就业,参保缴费各5年。当他达到国家法定待遇领取年龄时,由于累计缴费年限满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由于他在3地参保都不满10年,就由他的户籍所在地江西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而3地社保机构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江西省。但如果他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之前,已把户籍转到了最后参保地浙江,那么就由浙江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其他两省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浙江省。中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年度缴费工资要与最后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这既保证了全国政策的统一,又是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对回乡后不再返城就业的农民工,办法规定的总原则是,其在城镇参保缴费的记录和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如果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本养老金;如果没有满足规定条件,也可以把城镇参保的相关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之是不让他们已有的权益受损。但鉴于新农保制度刚刚开始试点,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城乡间的具体衔接政策,国家将另行研究制订。 1基本养老金1.1享受条件1、退休年龄2、缴费年限参保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1)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的;(2) 1998年6月30日 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13年6月30日 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7月1日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应参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998年7月1日以后办理参保补缴手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1.2计发办法1、按月领取(1)基本养老金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C.按规定建立视同缴费账户的参保人,在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a. 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20;b. 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2006年6月30日前已具有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1202006年7月1日后开始具有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年限的: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视同缴费账户总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D 2006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7月1日 后申领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再计发地方养老金: 地方养老金(本市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本人 2006年6月30日前 缴费年限1 注:关于a的取值: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大于等于0.6时,a1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小于0.6时,a本人平均缴费指数0.6其中: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月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视同缴费指数计发方法:A、普通人员按1.201;B、特殊群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的,由我省安置到企业的复员转业军人、流动到企业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改制前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视同缴费指数退伍时全国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转业前、离开机关、事业单位或单位改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基本工资退伍时、离开机关、事业单位或单位改制时对应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大于3.0的取3.0;视同缴费月数为按国家规定的视同缴费月数与1993年12月31日前的实际缴费月数之和; 实际月缴费月数为1994年1月起的实际缴费月数之和;实际月缴费指数计算办法:A、 一般情况的计算办法 实际月缴费指数1994年1月起本人月缴费基数对应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若是补缴(包括差额补缴)所欠养老保险费的月份补缴月份的实际月缴费指数补缴时段的月缴费基数补缴时(办理补缴时间)对应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B、 早期离开国企一次性缴费的人员一次性缴费的实际月缴费指数一次性缴费的月缴费基数2000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视同缴费账户及个人账户的计发方法详见视同缴费账户简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简介。 (2)过渡期计发办法设置5年过渡期(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过渡期内实行将粤府(200696号文计发办法(下称新办法)与省原养老金计发办法(下称省原办法)对比按差额计发基本养老金。 A、如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省原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的,其差额部分作为补差计发; 补差省原办法基本养老金新办法基本养老金(含地方养老金);B、如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省原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的,其差额部分按下列方式处理:应发基本养老金省原办法基本养老金(新办法基本养老金(含地方养老金)省原办法基本养老金)M;M的取值: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待遇的,M取10;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待遇的,M取30;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待遇的,M取50;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待遇的,M取70;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首次领待遇的,M取90;2011年7月1日以后不再对比,按新办法计发。(3)省原养老金计发办法注: a01、a02a05为2001年至2005年社保年度本市过渡性养老金调整比例,分别为:17.1%、6、5.4、5.3%、2.93%; 计发系数:首次领取待遇时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为1.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9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临界指数1(93年12月前视同缴费月数93年1月前实际缴费月数)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的实际缴费月指数之和 (1993年12月前视同缴费月数1993年12月前实际缴费月数1994年1月至2001 年6月实际缴费月数) 实际月缴费指数参保人的月缴费基数对应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2、一次性领取养老金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未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 其中,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1998年7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养老保险费全部由个人缴交的参保人,还可享受一次性老年津贴。一次性老年津贴标准为: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须知 用人单位应在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为职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申领退休手续。办理时请提供以下资料: 2.1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认证办法 广州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每年定期对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核查,对没有提供有效生存证明的,从当年7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 一、广州市定居(不含番禺、花都区)对本市定居的离退休人员每年由参保单位(或区退管办)对本单位离退休人员进行资格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采取抽查核实。 二、异地定居 每年3月至6月20日,由参保单位(或区退管办)向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本单位离退休人员居住地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国内定居的:出具居住地公安机关证明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确认意见; 、国外定居的:出具我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使馆证明;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出具居住国所在地公证机关证明; 、香港地区定居的:出具“香港民政总署”或“香港工会联合会”的证明; 、澳门地区定居的:出具“澳门民政总署”或“澳门工会联合会”的证明;、台湾地区定居的:出具当地公证机关证明; 、从国外或港、澳、台等地区回国探亲的离退休人员,可提供相应的定居证明与入境证明。 以上第 2、3、4项境外定居人员所出示的定居证明中包括本人定居时间和当年的年龄。 三、已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死亡之后,其亲属应在7日内向所在街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报告,并由街退休人员服务机构同时报所属的区退管机构,区退管机构接到报告后20日内向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尚未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亲属应在7日内向死者原单位报告,原单位获得死者亲属报告20日内向社会经办机构报告。 四、离退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停发或暂时停发其基本养老金: 1、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提供本人居住地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 2、下落不明超过6个月,其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员申报失踪或户口登记机关暂时注销其户口的; 3、未达到退休年龄前出境定居但未办理终结养老保险关系手续,在达到退休年龄又办理了退休手续的; 4、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期间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发生以上第1、2项情形的离退休人员停发基本养老金后提供有效证明或经确认仍具有领取基本养老金资格的,从停发之月起补发并恢复发放基本养老金;发生以上第3项情形的离退休人员,经发现后即停发基本养老金,退还已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后社保经办机构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及建账前个人缴费本息退回本人,终结养老保险关系。发生以上第4项情形的离退休人员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按服刑前或劳动教养前最后一次领取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2.2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 2、退休人员申请表或职工提前退休(职)审批表及复印件; 3、如有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 4、广州市职工连续工龄审批表及复印件; 5、军转干部除提供上述资料外,还需提供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及复印件。 2.3一次性领取基本养老金 1、如有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手册或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 2、本人申领的: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户口簿及复印件、本市开户的工、农、建行结算帐户活期存折及印有帐户的页面复印件或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及开卡申请表(原件及复印件)。 3、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 2.4退休后死亡待遇 1、殡殓证明(或注销户口)的原件及报告书(或死亡殡葬证)的复印件; 2、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3、需要供养直系亲属的,按不同的供养对象提供如下资料:(1)供养配偶A、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及市劳能力鉴定部门的证明。 B、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无生活来源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及社区居委会证明。(2)供养子女 A、未满16周岁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B、满16周岁后仍在读高中或职中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学生证原件、复印件,以及在读学校证明。 C、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的证明。 (3)供养父母A、死者为独生子女的:提供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和街、镇以上计生部门的证明。 B、死者为非独生子女的:提供供养人劳保卡(需加盖公章)或医疗费报销凭证。 (4)供养其他直系亲属的:提供供养人劳保卡(需加盖公章)或医疗费报销凭证。 2.5退休前出境定居或死亡 1、如有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手册或广州市职工劳动手册的一并提供; 2、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两份; 3、出境定居需提供: (1)公安机关确认的出境定居证明;派出所注销的户口、护照(非中文版的,提供职工本人的书面申请); (注:提供上述资料之一及复印件) (2)本人申领时,还需提供本市开户的工、农、建行结算帐户活期存折及印有帐户的页面复印件或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及开卡申请表(原件及复印件) ;他人代办的:除了提供上述资料外,还要提供代办人身份 证及公证机关确认的 委托书(非中文版的,需公证机关翻译确认); 4 、死亡需提供: (1)死亡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殡殓证明或死亡报告书等); (2)由继承人申领时,还需提供户口簿原件(户口簿无法证明申办人享有法 定继承权的,需提供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公证书);他人代办的,还需 提供继承人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委托书。 2.6非本市城镇户口参保人员,未达到退休年龄前离开本市时,一次性申领个人帐户储存额或个人缴费部分 1、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手册或经社保经办机构盖章确认的参 保人员缴费情况明细表; 2、职工本人在本市开户的工、农、建行结算帐户活期存折及印有帐号那一页 的复印件或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及开卡申请表(原件及复印件); 3、职工本人签名确认的农民合同制职工退保申请书; 4、单位经办人身份证、非本市城镇户口人员一次性待遇表一式两份。 5、职工本人办理申领手续的,除提供 1、2、3点资料外,还需提供本身份证 原件及复印件。 2.7非本市户口离退休(职)人员申请邮政发放养老金需提供的材料 1、国内市外退休人员邮政储蓄发放退休养老金表; 2、邮政储蓄存折印有帐户的页面复印件; 3、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 4、参保单位办理一切社会保险业务须携带社会保险登记证。 3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社会保险业务办理简介 3.1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保登记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参保登记的受理部门及需提供的资料 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参保登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到所属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各社保经办机构的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见下表:所属区 社保经办机构名称 社保经办机构地址 电话 越秀区 越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德政中路龙腾里10号 37632679荔湾区 荔湾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20号之一 81806841白云区 白云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景云路22号三楼 26090986海珠区 海珠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137号金龙大厦11楼 84398175天河区 天河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东路137号七楼 38897996 黄埔区 黄埔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大沙北路110号二楼 82383606 萝岗区 萝岗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志诚大道333号办证中心 22322805 南沙区 南沙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南沙区环岛西路社区管理局 84987246番禺区 番禺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镇平康路48号 84610909 花都区 花都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广州市花都区公益大道兰花路2号 86969866增城市 增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增城市荔兴路18号广发广场 82642583从化市 从化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从化市河滨南路碧溪新村六巷四幢 87965308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参保登记需提供如下资料: 1、营业执照副本或批准成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基本存款帐户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或开户银行出具的开户核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地方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加盖公章的农村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一份; 6、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一式两份。该表需由农村经济组织及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盖章确认; 7、加盖公章的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预/趸缴申请表一式两份。 注意事项: 1上述资料的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 2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完参保登记后,社保经办机构会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以后办理任何社保业务,均需出示社保登记证原件; 3村集体经济组织于办理新参保登记的次月10日前,必须到所属区(市)的地税部门签订缴交社保费的缴款协议。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办理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注销、停业、解散、破产、撤销等情形时,须在当月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手续。 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终止社会保险关系手续需携带如下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社保经办机构需收回原件; 2地税局或是国税局、工商局出具的注销受理回执或注销证明,或主管部门批准撤销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办理当月的社会保险费银行托收凭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如有欠缴社保款,需缴清欠款,并提供缴款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填写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办理全部人员减员手续; 6填写并加盖公章的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一式两份。 上述资料的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保登记资料变更的办理 当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资料发生变更时,需在变更的当月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单位资料变更手续。 以下为办理变更各项基本资料时需携带的材料: 变更事项 需携带的材料 单位名称 1、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变更后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单位类型 农村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单位地址 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地税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邮政编码 纳税人编码 法人 帐户名称 新开户银行的核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开户银行 行号 银行帐号 联系人 无 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 如果变更了开户银行资料,应在变更的次月到地税部门重新办理缴款协议。 上述资料的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 上述资料外,还需携带社保登记证原件,填写参保单位基本资料变更登记表(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四)参保人被征地后选择转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办理 1、全体参保人整体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农村经济组织“被征地”时、全体参保人员统一选择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村经济组织需提供以下资料: 被征地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 2、部分参保人被征地后选择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农村经济组织中部分参保人“被征地”时选择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村经济组织需提供以下资料: 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被征地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广州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均加盖公章一式两份。 (五)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村转居”的办理 农村经济组织实施“村改居”、全体参保人员统一选择参加“农转居”养老保险。 村集体经济组织需提供以下资料: 农村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两份,加盖公章。 (六)社会保险登记证的有关业务 1社会保险登记证的领取 村集体经济组织办理完新参保登记后,社保经办机构会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以后办理任何社保业务,均需出示社保登记证原件。 2社会保险登记证的遗失补发和到期换发 遗失社会保险登记证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书面申请,陈述遗失经过,向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补发。 社会保险登记证到期需要换领新证的,需持原证,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年审的同时提出申请,由办理年审机构予以换发。当年年审结束后才到期的,可以继续使用,至下一次社保年审时换发新证。 3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年审 在所属区的社保经办机构或劳动监察支队办理。 年审的时间、所需材料以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通告为准。 4社会保险登记证的注销 村集体经济组织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的,在办理完相应手续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回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作注销处理。 3.2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日常业务的办理 (一)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增减变动的办理 农村养老参保人员发生增、减变动的,需在当月的月底前办理相应的增员、减员手续。办理时需提供以下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一式两份,该表需送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审核并盖章确认。 说明:办理减员手续无需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盖章。 (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个人资料变更的办理 当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社保基本资料发生变更时,需在变更的当月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个人资料变更的手续。 以下为办理变更各项社保个人资料时需携带的材料: 变更事项 携带的材料 姓名 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及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户口性质 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复印件需复印户口簿首页及本人资料页 个人缴费档次 无 注意事项: 上述资料的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办理,需携带社保登记证原件。 除上述资料外,还需填写参保人员个人资料变更申请表一式两份,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办理的,需在表格上加盖公章。 (三)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预缴养老保险费的办理 经济条件许可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申请预缴社保费。申请预缴社保费时需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应手续。 需提供以下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填写并加盖公章的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预/趸缴申请表一式两份。 预缴期满后,如没有再次提出预缴的,自动转为按原申报的标准,继续按月缴费。 (四)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趸缴养老保险费的办理 对于符合趸缴社保费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经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审核批准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向所属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趸缴社保费的手续。 1适用人群 (1)在广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施时年满45周岁,正常缴费到60周岁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农村户籍人员。 (2)在广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施时年满60周岁的农村户籍人员。 2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趸缴社保费,需提供以下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填写并加盖公章的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预/趸缴申请表一式两份; (3)属于趸缴第二类人群的,还需填写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一式两份。 社保经办机构审核趸缴材料后,属于政府资助部分的社保费由各级财政部门支付,不属于政府资助部分的社保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 3.3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的核定 (一)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范围 1.年满16周岁以上本市农村户籍人员(含渔民、牧民等)。 2. 目前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未享受基本养老金。 (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模式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社保经办机构负责核定应缴金额,所属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社保费。农村养老参保人个人缴费部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扣代缴。 社保经办机构当月核定次月的社保费应缴金额。 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欠缴社保费或当月划扣不成功的,应直接到所属地税部门补缴欠费。 (三)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费的缴费标准 第一档 第二档 第三档 第四档 第五档 缴费、资助办法 参保人 30507090110参保人选择其中一档缴费 经济组织 1020304050经济组织统一选择其中一档为全体参保人缴费,可选择暂不缴费 如果经济组织无经济能力,暂不为参保人缴费的,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并在农村经济组织社会保险登记表中予以明确。 3.4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一)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申领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1申领条件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1)领取年龄 年满60周岁 (2)缴费年限 缴费满15年,包括预缴与趸缴年限。 2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利息)1393申领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需提供的资料 符合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在达到申领条件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其向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如在达到申领条件时已符合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中规定的退休条件,由所在企业为其办理申领手续;若属失业的,则由其户口所在地的退管办代其向所属社保经办机构申领基本养老金。 申领基本养老金需提供以下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加盖公章的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一式两份; (3)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申领一次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1申领条件及类型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不满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前出国或出境定居、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前死亡、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后死亡的,均可申领一次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一次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 不满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一次性退还参保人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 死亡、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前出国或出境定居:一次性退还参保人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和经济组织缴纳部分。 3申领一次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提供的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加盖公章的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一式两份; (3)参保人(参保人死亡的,可提供继承人)本市开户的工、农、建行结算帐户活期存折及印有帐户的页面复印件或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及开卡申请表(原件及复印件)。 (4)除提供上述资料外,另分别按以下3种情况提供资料: 不满足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需提供: 领取人的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前出国或出境定居的需提供: 公安机关确认的出境定居证明、或派出所注销户口的证明、或护照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果是非中文版的护照,还需提供参保人本人书面申请; 按月领取待遇前死亡和按月领取待遇后死亡的需提供: 1. 由医院出具的殡殓证明或公安机关已对死亡人员的户口进行注销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及由殡仪馆出具的死亡殡葬证或死亡报告书复印件一份; 2. 由继承人申领的,还需提供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户口簿无法证明申办人享有法定继承权的,需提供经公证机关公证的申办人享有法定继承权的证明;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继承人经公证机关确认的委托书。 (4)以上材料的复印件请用A4纸复印。 (三)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申领按月享受老年生活津贴待遇 1申领条件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在广州市农村社会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施时年满60周岁,个人可选择领取老年生活津贴。 2老年生活津贴待遇 80元/月 3申领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需提供的资料 符合按月享受老年生活津贴的参保人,在达到申领条件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其向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领手续。 申领基本养老金需提供以下资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 (2)已加盖公章,并在备注栏注明“领取老年生活津贴”字样的广州市农村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增减员申报表一式两份; (四)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的形式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上述养老保险待遇分别有以下2种发放形式: 1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社保经办机构将其待遇发放至参保人(继承人)提供的银行帐户上。 2按月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老年生活津贴的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保经办机构将其待遇直接发放至申领人的个人养老金发放银行账户上。 社保经办机构在核定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待遇后的次月,向参保人发放养老金银行存折、发放养老金。 养老金银行存折需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凭社会保险登记证及经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在办理参保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次月16日后代为领取。 对于居住异地的,可以通过邮政储蓄进行异地发放养老金。领取时需提供以下的材料 : 1、国内市外退休人员邮政储蓄发放退休养老金表; 2、邮政储蓄存折印有帐户的页面复印件; 3、身份证及户口簿复印件; (五)按月领取养老金、老年生活津贴的人员,需每年进行生存认证 经济组织每年3-6月份,应对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老年生活津贴的被征地农民进行生存情况的检查,对没有提供有效生存证明的,社保经办机构将从当年7月起停发基本养老金、老年生活津贴。 1.广州市定居(不含番禺、花都区) 对本市定居的按月领取养老金及老年生活津贴人员每年由经济组织对进行资格核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采取抽查核实的形式,对于抽查到的参保人,经济组织应携带参保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生存认证手续。 2.异地定居 每年3月至6月20日,由经济组织出具证明连同按月领取养老金及老年生活津贴人员户口簿、护照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提供居住地有关部门出具的以下证明材料到所属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资格认证。 (1)国内定居的:出具居住地公安机关证明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确认意见; (2)国外定居的:出具我国驻该国大使馆或领使馆证明;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出具居住国所在地公证机关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