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2单元 第1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2单元 第1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2单元 第1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2单元 第1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2单元 第1讲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 第2单元 第1讲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淄博一检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b当种群增长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t n0t,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识图能力。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最快,对应图乙中的f点,但ac段有环境阻力,不能看作“j”型增长,a项错误;乙图中g点种群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将不再增加,b项正确;c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可以保证持续高产,c项正确;模型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设定时间段前种群数量的倍数,故种群增长率为固定值,d项正确。答案:a22012南昌一模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为a、b、c,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解析: 本题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的实验,考查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a 项正确;从题意和图示都没提到温度的问题,不能说明 a 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b 项错误。由图示看出,酵母菌细胞数最大值b组最大, c 组最小,c项正确; c 组数目到第 3 天即为0,而 b 组则到第 9 天为0,说明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 c 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 d 项正确。答案:b32012南京一模关于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难度较小。种群“s”型增长和“j”型增长是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s”型增长不包含“j”型增长;“s”型增长在 k/2 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答案:b4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列有关种群说法不正确的是()a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型属于集群分布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及理解能力,难度中等。k 值指的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也就是说环境改变, k 值也会改变,自然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自然状态下的种群k值是变化的。答案:c5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死亡率如图曲线,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bb cc d.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及对图形信息的转化能力,难度中等。种群数量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的最大值,即 k 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在c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而c点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故c点时种群数量最大。答案:c6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抽样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显微镜下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计数室方格内的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中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推理的能力,难度中等。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时被标记的个体数目减少,从而使计算所得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大;样方法计数的方法是“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再加方格内的个体数”,只计数方格内的菌体数,会导致计算值比实际值小;在分布较密的地方取样会导致计算值比实际值大;以患者的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发病率比实际值要大。答案:b72012金版原创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生殖前年龄组个体数大于生殖后年龄组个体数,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增长 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繁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繁殖期个体数 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均匀分布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及分析判断的能力,难度较小。种群的数量不仅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错;虽然增长型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衰退型的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但不能反映出处于繁殖期的个体多少,错。答案:c82012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质检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地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d点时的水平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s”型曲线及解读曲线图的能力,难度中等。由图可知, b 点前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逐渐增大, b点后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逐渐减小,到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是零,所以该动物种群的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因此该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为“s”型;在 b 点增长速率最大,合理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此点;在 d 点增长速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答案:b92012合肥市高三质检一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属于理解层次,难度中等。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土壤中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的动物;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蚜虫的活动范围较小,且活动能力较差,应采用样方法;通过血球计数板抽样检测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答案:c102012郑州市高中毕业班质检一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15年种群呈j型增长b2030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c到2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d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解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的变化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从图中值可知,15 年该比值大于 1 且恒定,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呈“j”型增长; 2030 年之间该比值为1,种群增长率为零;在第 8 年时种群数量最多;1520 年之间该比值虽然在增加,但小于1 ,所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答案:c112012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卷如图所示为种群的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解析:种群数从达到 e 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环境阻力一直存在,只是c点后,阻力逐渐增大。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或淘汰的个体数量。 答案:a122011哈尔滨模拟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解析: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并不一定是新物种的形成。答案:d教师备选题12012长春模拟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解析:a项中,d处波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b项中,“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小于k/2,增长率低,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项中,灭鼠时杀死一半的老鼠,即剩余k/2,鼠群增长率很高,很快能恢复到原状。d项中,环境容纳量限制了c处种群个体数量的上升。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2分)13(14分)2012金版原创回答有关种群的问题。(1)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如图所示。三种分布方式是对种群_特征的描述。(2)据图分析,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_(填“正”或“负”)相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3)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_,具体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_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_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解析:(1)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描述种群空间的特征。(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图中可以看出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3)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利用计数室进行计数,酵母菌液不能直接滴入计数室内,而是滴在盖玻片的边缘,逐渐渗入计数室内。答案:(1)空间(2)正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3)抽样检测法 计数室 盖玻片14(14分)2012兴化模拟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的增长。(2)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_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_。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这是_的结果。(3)若“s”型曲线表示某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增长曲线,那么,k点以后,曲线出现平区的原因是_。(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对此,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解析:(1)没有环境阻力情况下,种群呈现“j”型增长。(2)有环境阻力情况下,种群呈现“s”型增长。(4)采取的措施应该是能够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可从减少栖息地以及减少食物供应方面分析。答案:(1)无环境阻力下(2)有环境阻力情况下 环境阻力导致的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 生存斗争(3)受食物短缺等因素的限制,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增加(4)老鼠种群的抗药性增强;毒杀一部分个体,剩余的个体数目在环境容纳量以下,会呈指数式增长,很快会恢复到原来数量原则上是降低环境负载能力,无污染,具可行性。如严密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生物防治,保护老鼠天敌等;硬化地面(其他方法,符合以上原则即可)15(14分)历年经典保留题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