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双向触发二极管.doc_第1页
DB3双向触发二极管.doc_第2页
DB3双向触发二极管.doc_第3页
DB3双向触发二极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双向触发二极管原理是什么FEATURESVBO:32V and 40VLOW BREAKOVER CURRENTDESCRIPTIONFunctioning as a trigger diode with a fixed voltage reference, the DB3/DB4 series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riacs for simplified gate control circuits or as a starting element in fluorenscent lamp ballasts.A new surface mount version is now available in SOT-23 package, providing reduced space and compatibility with automatic pick and place equipment.此型号器件提供多种品牌的品种双向触发二极管DB3工作原理:二极管、晶体二极管为一个P型和N型半导体半导体PN结的形成及其形成两边的界面空间电荷层,并建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不存在,是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流所造成的,同时漂移,并在平衡状态。当外面的世界有着积极的偏压,外电场与电场的相互自我抑制的作用,在消除承运人增加,从目前的扩散正向电流。当外面世界的反向偏压,外电场和电场,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某种形式的反向电压和反向偏置电压值无关的反向饱和电流i0 。当反向电压应用到一定程度, PN结的空间电荷层的临界电场强度值承运人乘法过程中,大量的电子空穴对,有相当部分的数值反向击穿电流,击穿现象被称为二极管。 该类型的二极管 有许多类型的二极管,根据半导体材料的使用,可分为锗二极管(葛管)和硅二极管(硅管) 。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探测器二极管,整流二极管,二极管调节器,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根据该核心结构,可分为点接触二极管,接触式平面二极管和二极管。二极管是一个联络点,与一个很小的金属丝压在清洁表面上的半导体芯片,一个脉冲电流,导线接触到年底晶片牢固烧结在一起,形成一个 PN结 。点接触,只允许通过较小的电流(不超过几十毫安) ,适用于小型高频率电流电路,如无线电探测器。接触二极管的 PN结面积较大,允许更大的电流(几的数十个) ,它可以用来变换交流电源到直流整治电路。平面二极管是一个特别设计的硅二极管,它不仅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而且性能稳定可靠,以及更多交换机,以及高频率脉冲电路。双向触发二极管主要参数和工作原理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属三层结构,具有对称性的二端半导体器件。常用来触发双向可控硅 ,在电路中作过压保护等用途。图1是它的构造示意图。图2、图3分别是它的符号及等效电路,可等效于基极开路、发射极与集电极对称的NPN型晶体管。因此完全可用二只NPN晶体管如图4连接来替代。双向触发二极管正、反向伏安特性几乎完全对称(见图5)。当器件两端所加电压U低于正向转折电压V(bo)时,器件呈高阻态。当UV(B0)时,管子击穿导通进入负阻区。同样当U大于反向转折电压V(br)时,管子同样能进入负阻区。转折电压的对称性用V(B)表示。V(b)=V(bo)-V(br)。一般V(B)应小于2伏。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正向转折电压值一般有三个等级:20-60V、100-150V、200-250V。由于转折电压都大于20V,可以用万用表电阻挡正反向测双向二极管,表针均应不动(RX10k),但还不能完全确定它就是好的。检测它的好坏,并能提供大于250V的直流电压的电源,检测时通过管子的电流不要大于是5mA。用晶体管耐压测试器检测十分方便。如没有,可用兆欧表按图6所示进行测量(正、反各一次),电压大的一次V(br)。例如:测一只DB3型二极管,第一次为27.5V,反向后再测为28V,则V(b)=V(bo)-V(br)=28V-27.5V=0.5V2V,表明该管对称性很好。图是双向触发二极管与双向可控硅等元件构成的台灯调光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2,可以改变双向可控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