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右图中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a.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b.由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c.曾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解析:由图中毛泽东等人的穿着,可判断该服装属于中山装,而中山装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辛亥革命后,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中山装的有关史实相符。答案:a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社会变革的推动“欧风美雨”的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a.b.c.d.解析:与中国女子服饰日趋现代化直接相关,但属于原料和样式方面的因素,不符合题干中“社会原因”的限制条件。答案:c3.下列历史现象反映了近代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洋葱进入老百姓的饭桌b.粤菜等四大菜系的形成c.中国人开始经营西餐馆d.中餐与西餐并行于中国解析:洋葱、卷心菜等进入百姓餐桌是西方饮食文化对我国传统食俗产生影响的直接表现,与c、d两项比较,a项更符合题意。答案:a4.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解析:20世纪30年代前后,上海等沿海城市出现了以中西合璧为典型特征的居室建筑,上海石库门里弄就是其中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答案:b5.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解析:题干材料中“男女之请离婚”等信息,说明妇女逐渐摆脱了“三从四德”传统观念的束缚,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答案:a6.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时人已经穿着西装礼服中国已经出现西式婚礼传统婚礼已经销声匿迹高官显贵都不愿穿长袍a.b.c.d.解析:由蒋介石的上身服装可判断正确,由宋美龄身穿婚纱可说明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均与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其基本内涵不符,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解析: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式婚姻因强调仿效西方、删繁就简而更为流行,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8.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辫线斜拖三尺短”是留辫的典型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体现了婚姻和服饰的近代化,d项反映了女性放足的结果,均与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直接相关。答案:c二、非选择题9.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我国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说明我国近代前期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妇女地位变化所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中“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等信息,从婚姻变革、接受教育、步入社会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中的“社会原因”可依据材料二中“救亡图存的需要”等信息,从思想观念、政治状况、教育事业等方面进行概括;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联系妇女地位变化的相关史实,从社会发展、人性解放、政治民主等方面进行思考。答案:(1)变化:反对包办婚姻,追求婚姻自由;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2)社会原因:自由平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需要。(3)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社会日益趋向开放;人性日益获得解放;政治民主不断加强。10.识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为了“与欧美同俗”,他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1);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见图2)。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提炼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目的。(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服饰演变的基本趋势及其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我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变化的认识。解析:第(1)问中的“基本主张”可依据材料一中“请禁妇女裹足折”等信息进行归纳,“目的”需要结合“易人心、成风俗”等信息进行思考;第(2)问中的“趋势”应结合材料二中“毛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等信息进行概括,“原因”需要从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围绕“近现代社会习俗变化”的限制条件展开思考。答案:(1)主张:放足、剪辫、易服。目的:革除固有陋习;启发民众智慧;学习西方文明;推行变法新政。(答出其中3点即可)(2)基本趋势:由单一性到多样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