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7水和溶液练习.docx_第1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7水和溶液练习.docx_第2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7水和溶液练习.docx_第3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7水和溶液练习.docx_第4页
北京市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7水和溶液练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七)水和溶液(限时:30分钟)1.2018海淀二模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果粒橙B.牛奶C.豆浆D.蔗糖水2.2018苏州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C.把水加入生石灰中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3.2018海淀期末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4.2018西城一模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Z7-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Z7-1A.X是溶剂B.X只能是固体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5.2018东城一模向盛有5 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 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B.11.1%C.10%D.5%6.2016延庆一模某温度时,将2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7.2018朝阳一模高氯酸钾(K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B.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时一定有晶体析出C.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7.3%D.20 时,向2 g高氯酸钾中加入98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2018长春在实验室里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3)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A.将10 g NaCl 固体与100 g 水混合溶解B.向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 g水9.2018呼和浩特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Z7-2请回答下面各题。(1) 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填“”或“=”)乙。(2)m的取值范围。(3)40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原4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C.若再降温到20 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再降温到2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0.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实验一 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步骤1步骤2实验操作图示实验操作及现象振荡后静置:(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3)由所示现象可知:碘(填“不”“微”或“易”)溶于水(4)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填“强”或“弱”)反思与应用 (5)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填“分层”或“不分层”)。“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二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和食盐,每10 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冰糖保持为块状,其余冰糖和食盐研磨为粉末状,按表设计进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温度 20 80 20 20 20 20 溶质种类冰糖粉末冰糖粉末冰糖粉末冰糖块状冰糖粉末食盐粉末溶质质量10 g10 g10 g10 g10 g10 g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水水溶剂质量10 g10 g10 g10 g10 g10 g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所研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2)该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其中第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若将该设计中的改为后再进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3)观察第三组实验发现:冰糖全部溶解,食盐有部分剩余,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参考答案1.D2.B3.A4.D5.C解析 溶质质量分数=5 g(5 g+45 g)100%=10%。6.D7.D解析 A.由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高氯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40 ,有晶体析出,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6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 g,所以该温度下,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 g(7.3 g+100 g)100%(2)2 g乙,故A错误;因为4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等量的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乙大于甲,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故C正确。10.(1)紫红(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3)微(4)碘的汽油溶液强(5)不分层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性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性解析 (2)KMnO4溶液与汽油互不相溶,所以会出现分层现象。(3)由中的“淡黄色”可知碘微溶于水。(4)由中出现“紫红色”,比中的“淡黄色”颜色深,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5)由于碘易溶于酒精,水与酒精又能互溶,所以将实验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不分层;由实验二可知,由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远远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所以可用汽油从碘水中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