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1页
河南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2页
河南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3页
河南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4页
河南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睢县二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信 息 技 术 教 案学校:睢县第二中学 年级: 八年级 课目: 信息技术 教师: 吴 丹 微 机 室 规 章 制 度纪律注意事项:(1) 在教室里不要大声喧哗,要爱护设备 (2) 在老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不准玩游戏 (3) 在任何时候,禁止浏览不良网站 卫生注意事项:(1) 进教室要套鞋套 (2) 不要将雨伞等非学习用品带入教室 (3) 不准将饮料、袋装食品、口香糖等带入教室 第一章 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内容:第一节 拟定创作方案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并能说出什么是多媒体作品;2掌握创作多媒体作品的步骤;教学重难点:创作多媒体作品的步骤;教学准备:一个成品的多媒体作品;教学过程:一、展示准备好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对多媒体作品有个基本的感知。与单纯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表达同样的主题,多媒体作品就有了明显的优势,因为它的表现形式使其本身有了更丰富精彩的内容,并使观看者对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多媒体作品是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中任何几种的有机组合。二、1、在制作一个作品之前,必须知道你要做什么,也就是首先必须确定主题。今天我们就先以教材上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基础知识为主题,来介绍多媒体作品制作的基本步骤。2、确定主题之后,就要大致画出一个框架,怎样去做这个作品,就像写文章之前列一个提纲一样,介于我们制作的多媒体作品是一个用于教学的课件,所以就应该从作品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易用性等方面考虑。这就是书上提供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品结构图:作品内容作品欣赏作者简介标题作者简介代表作品生平内容及朗诵3、大致的框架确定之后,就需要用各样的素材开始制作,搜集有用的素材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只有找到更多可利用的有效资源,才能做出好的作品。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素材的归类和管理,不同的素材,比如文字、图像、视音频、动画等都应该各归其类,有条不紊。同时也要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一些简单的修改,以备用。4、素材的整合是整个作品制作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之前设计编写的脚本把各种素材有机地组合起来,也需要选择一个多媒体制作工具,比如说PowerPoint、Flash或者其他的软件。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可以用心地去整理、安排各种素材,是作品达到更好的效果。5、在作品完成之后,首先要完整地预览一遍,检查一下中间是否有什么差错或需要修改的地方,自己检查过之后,需要拿出来让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一个人的想法毕竟还是很有限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一些宝贵的建议,一定要虚心接受,不足之处要努力改进。6、经历了那么漫长和艰难的制作过程,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不要独吞了,同学们彼此间拿出来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学会分享,我们都可以得到的更多。 另外,也可以将作品发布成网页,实现在线演示。板书设计:1 要做什么?确定主题2 准备怎么做?制作脚本3 用什么做?采集素材4 素材怎么用?素材整合5 哪里需改进?作品测试与评价6 与人共享作品发布教学内容:第二节 采集素材学习目标:掌握素材采集的基本方法。学习内容:1、文字素材的采集;2、图像素材的采集;3、声音素材的采集;教学重点:怎样从网上或从其它地方收集素材;教学难点:怎样收集声音素材。教学过程:一、 文字素材的采集一般而言,文字素材比较容易采集,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到需要的文字资料,再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对文字素材进行预处理。试试看 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的内容输入,并处理成如图12所示效果。二、图像素材的采集图像素材的采集可以通过外部采集和计算机内容采集的方法获得。外部采集是利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从外部采集图像数据;内部采集是利用抓图工具软件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中抓取图像,也包括从网络上、素材光盘上间接取得图像素材。对于采集到的图像,还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画图等进行处理。试试看 在/yxzduiyue.asp中下载如图1-2-2所示图片。三、声音素材的采集有了声音的多媒体采集有了声音的多媒体作品,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声音素材既可以从网络、素材光盘上进行获取,也可以使用Windows中的“录音机”进行采集及预处理,“录音机”窗口如图1-2-3所示。采集时,首先应将麦克风正确连接与设置,然后依次单击“开始”“程序” “附件” “娱乐” “录音机”,打开“录音机”程序,再左图为录音机窗口 单击 按钮开始录制,单击 按钮结束录制。最后,依次单击“文件”“保存”,将录制内容保存下来。试试看 请用Windows提供的“录音机”程序录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录音。多向思维 动画及影像素材如何采集?下面两个网址提供与课文相关的素材:/art/wenxue/enjoy/poem/200207/120704801158.html.tw/shenghg/pg-ci0360-drkaskmon.htm小结:1、文字素材的采集方法主要有网上下载、查找素材为、录入等。2、图像素材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外部采集和计算机内部采集。3、声音素材的采集方法主要有网上下载、从素材光盘上获取、录制等。思考与练习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采集素材的途径?教学内容:第三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一)学习目标:了解PowerPoint的窗口界面和功用。学习内容:1、掌握多媒体文稿的设计方法和创作过程。2、了解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3、掌握标题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标题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多媒体文稿的设计方法和创作过程。教学过程:PowerPoint是一个多媒体文稿制作和演示软件,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能够方便地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影片等多种媒体形式集成在一起,在产品发布、教学演示、科学报告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章,我们以PowerPoint2000为例介绍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一、标题的制作依次单击“开始” “程序” “Microsoft PowerPoint”,可启动并进入PowerPoint的第一个界面,如下图所示。在此界面中,主要有“空演示文稿”和“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两种方式供我们选择。下面,我们先创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品的标题。1、选择幻灯片类型 2、单击确定按钮 -“新幻灯片”对话框 ,选择“空演示文稿”打开 “新幻灯片”对话框,从中选择第一个即“标题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返回PowerPoint窗口。单击文本框,添加标题“水调歌头”,副标题“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结果如下图所示。 添加主、副标题及作者 小结:掌握幻灯片创建方法,类似于;打开后,选择标题版式,就进入了标题幻灯片的创建。思考与练习思考PowerPoint窗口与Word窗口的区别。教学内容:第四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二)学习目标:1、了解PowerPoint2000窗口的结构;2、认识PowerPoint的视图按钮。教学重点:掌握五种视图按钮。教学难点:窗口结构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打开 PowerPoint2000窗口 试试看 :指出PowerPoint2000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状态栏和工作区。多向思维: PowerPoint窗口与Word和Excel窗口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智多星 :在PowerPoint窗口的下方,有一排小按钮 ,它们从左到右依次是“普通视图”按钮、“大纲视图”按钮、“幻灯片视图”按钮或“幻灯片视图”按钮,可以对幻灯片内容进行编辑;单击“幻灯片浏览视图”按钮,可以同时观察多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可以观看幻灯片的放映效果。学习参考网址:/pc/pcketang/office/pp2k/pp2k0501.htm/teach/teacher/duomeiti/jiaocheng/powerpoint/200104/20020403020313.html小结:本节课学习了PowerPoint窗口的结构,以及五种视图按钮,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牢。思考与练习:PowerPoint窗口与Word和Excel窗口的异同之处。 学习内容:第五节 制作多媒体作品(三)学习目标:1、掌握为作品设置背景和设置幻灯片间切换的方法。2、在背景设置的过程中,比较PowerPoint与Word设置背景的异同,掌握前后联系、沟通比较的学习方法。2、在背景设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设置切换效果的学习体验电脑效果的神奇,培养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背景设置和设置幻灯片间切换的方法。教学方法:自学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作品的美观与否,背景的设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作品设置恰当的背景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Word中是如何设置背景的?(Word背景设置:格式背景其它颜色/填充效果)二、自学“为PowerPoint作品设置背景”相关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为PowerPoint作品设置背景。因为它的设置与Word的背景设置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我们通过自学课本P2528页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自学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如何打开“背景”对话框?2、“填充效果”对话框有哪几个选项卡?(四个选项卡:过渡、纹理、图案、图片)3、过渡的填充效果的底纹样式有哪6种?(横向、纵向、斜上、斜下、角部辐射、从标题)4、在“背景”对话框选择了背景填充效果后,单击“应用”和“全部应用”两个按钮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5、“应用设计模板”一般用在什么地方?(作品风格统一时)6、如果希望“应用设计模板”与“自己设计背景”两种方法混用于一组作品中,该怎样做?7、PowerPoint与Word在设置背景上有什么异同?三、学习为作品设置切换效果。由此可知PowerPoint与Word及Excel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而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却是PowerPoint所特有的,它的使用可以使幻灯片按照设置的效果,依次呈献,这样可以增添伤口的可观赏性。打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幻灯片,依次单击“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打开“幻灯片节换”对话框,分别进行“切换效果”、“切换速度”、“换页方式”和“切换声音”的设置,完成后单击“全部应用”或“应用”即可。这时选择“全部应用”或“应用”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呢?“全部应用”是将设置的切换效果应用到文件的每一张幻灯片,而“应用”只是将这种切换效果应用到当前选定的这一张幻灯片中。这一点与“背景”设置对话框中的“全部应用”和“应用”是相同的。四、学习幻灯片的编排。幻灯片的编排视图模式操作方法添加幻灯片幻灯片浏览视图 确定插入位置,单击“插入” “新幻灯片”删除幻灯片幻灯片浏览视图 选中幻灯片,按键移动幻灯片幻灯片浏览视图选中幻灯片,拖动到目标位置松开鼠标键即可复制幻灯片 幻灯片浏览视图 选中幻灯片复制定目标位置粘贴拓展:(这点内容作为灵活内容,视时间而定,如果时间不太充足的话,不再讲)在其他视图模式下,也能进行幻灯片的编排吗?学生尝试后回答(在幻灯片放映视图模式下不能对幻灯片进行编排,在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这三种模式下,要在左窗格进行操作才有效。五、操作练习教师下发练习文件,学生根据第一张幻灯片上的操作要求进行练习,完成后提交作业。操作要求:1、在第二张幻灯片后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输入“作品欣赏”的艺术字。2、为第二张幻灯片设置蓝色背景。3、给第三张幻灯片设置为预设的“雨后初晴”的填充效果。4、给第四张幻灯片设置自选的“纹理”填充效果。5、把第四张幻灯片移动到第三的位置。6、删除第一张幻灯片(操作要求这一张)。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两幅学生作品,进行集体展评。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1、设置背景可以用“填充效果”和“使用设计模板”两种方法。2、设置幻灯片的节换效果时,可对速度、换页方式和声音进行设置。3、常用复制、移动、删除和添加四种方法对幻灯片进行编排。七、课外作业:课后自学课本后面的“幻灯片配色方案”。八、关机下课。教后反思: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作品(四)教学目的:1、掌握PowerPoint2003中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2、掌握PowerPoint2003中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3、掌握PowerPoint2003中放映方式的设置。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PowerPoint2003中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超级链接的概念及合理性。教学过程:一、建立超级链接,实现交互式放映多媒体作品可以实现信息的交互,这是它的优势之一。所谓的交互式放映是指以观众希望的节奏和次序进行放映,打破幻灯片原有的播放顺序,实现有选择地播放幻灯片。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张幻灯片的“作品内容”建立超级链接,使其链接到第三张幻灯片,使作品增加交互性。其方法为:打开幻灯片,并选中第二张幻灯片,再选中第二张幻灯片中的文本“作品内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动作设置”命令,打开“动作设置”对话框。在“动作设置”对话框的“单击鼠标”选项卡中,依次选择“超级链接到”“幻灯片”,打开“超级链接到幻灯片”对话框中。在“幻灯片标题”列表框中选择“幻灯片3”,两次单击“确定”就完成了超级链接的建立。超级链接建立后,超级链接的文本由下划线,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超级链接后如果不清晰,可以重新设置背景。放映时,鼠标指针移到“作品内容”上就变成“手”形,单击时就会跳到第三张幻灯片。二、设置放映方式放映是制作演示文稿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目的。不同的放映方式,可以适应不同的放映情况,提高放映的效果。下面,我们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设置放映方式.打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依次单击“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打开“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放映类型,一般选择“演讲者放映”。“幻灯片”选择“全部”项。选好放映方式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要对放映方式进行控制,就需要单击鼠标右键,使用快捷方式。放映时,在幻灯片上书写的方法如下:单击“观看放映”命令,当放映到书写位置时,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指向“指针选项”下的“绘图笔颜色”,选择一种颜色即可。绘图笔颜色选择好后,鼠标指针呈现笔形,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可在播放的幻灯片上书写。按键可以以绘制直线,按E键可以擦除书写内容,按键可继续放映幻灯片。拓展内容:网上发布作品作品完成后,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可以将作品发布到网上。现在,我们就将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发布为网页。方法如下: 打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依次单击“文件” “另存为Web”,打开“另存为”对话框。设定文件的保存位置和文件名,如果想更换网页的标题,可以单击“更改标题”按钮打开对话框进行设定,这里以默认的名称显示,然后单击“发布”按钮,就会弹出“发布为Web页”对话框。在“发布内容”中,可以选择完整演示文稿、幻灯片的任意几张或是某个自定义放映;如果要显示备注,就选中“显示演示者备注”复选框;在“浏览器支持”选项组可以选择合适的浏览器,我们选第二项。在“发布一个拷贝为”选项区中,系统给出了一个缺省的文件名称贺路径,也可以自己重新设定。要看效果,可以选中对话框底部的“在浏览器中打开已发布的Web页”复选框。如果没有其他改动,就单击“发布”按钮,稍等片刻,系统将调出浏览器来打开这个网页文档,幻灯片就变成网页形式了。思考练习:1、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利用自选图形建立超级链接。2、比较在文本、图片上建立超级链接与使用动作按钮建立超级链接各自的优缺点。3、以其他学科知识为素材,自命题目,制作一个学科复习的幻灯片作品。第二章 程序设计与算法教案 【教 材】 第一节程序设计与算法。 【教学课题】 程序设计与算法。 【教学内容】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对程序、算法、及程序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2、弄清构成程序的两个要素,明确在程序设计中: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3、掌握QBASIC的启动方法,会输入程序,会运行程序,会分析程序结果的正确性,。 二、方法与过程 1、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公式“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的含义及在程序设计中某个变量为另一个变量赋值的问题。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关系。 2、程序设计中给变量赋值的问题。 3、QBASIC语言的书写格式。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自学探究式。 【教学准备】 具有广播教学功能的局域网,教学所需相关文字及图片。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切和计算机是密不可分的。而计算机的一切工作都是由程序来控制的,程序设计也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节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个简单的编程工具QBASIC,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程序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如何才能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在我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它的工作过程和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很相似,人们只要事先把解题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然后计算机就会自动按预先安排好的步骤完成计算。这种事先编写好的解题步骤就是程序。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揭开程序的神秘面纱。 二、探究新知: 第一步:程序的概念。 计算机是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而执行,从而完成人们为其规定的工作,并得到所需要的结果的。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编写的指令的有序集合,叫做程序(program).计算机的运行机制是: (1)将需要计算机完成的任务编成一条条指令,输入计算机,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 (2)计算机工作时,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然后再执行它们。 三、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企业管理、自动化控制等各个方面。无论用计算机来解决哪一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必须把实际问题的解决归结为计算机能够执行的若干个步骤,然后再把这些用一组计算机指令进行描述,最后交给计算机来执行。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在认识程序设计这一个环节里有两个知识点: 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其过程分为以下四步:1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2确定数据结构和算法;3编制程序;4调试程序。 (1)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做什么,有哪些已知条件,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分析问题是用计算机解题的出发点。 (课本P45的例子:交换饮料的问题) (2)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为了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设法用数学方法来描述或模拟实际问题。我们把对实际问题简化抽象,并用适当的数学公式来描述的过程,称为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反映问题本质的数学表达式。 交换饮料过程是一个存储和交换存储的过程,以变量a表示甲杯,以变量b表示乙杯,变量c表示丙杯,以数字1表示可乐,数学2表示果汁。这样甲杯中放果汁,乙怀中放可乐可表示为: 1=a 2=b 将甲杯中的饮料倒入丙杯表示为:a=c 将乙怀中的饮料倒入甲杯表示为:b=a 将丙杯中的饮料倒入乙怀表示为:c=b 四、算法设计: 算法(Algorithm)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在确定好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解题步骤(即算法),并用算法描述工具将算法描述出来。 交换饮料问题的算法如下: S1: 1=a S2: 2=b S3: a=c S4: b=a S5: c=b S6: 在屏幕上输出a,b的值。 还可以用画流程图的方法进行描述: 五、编写程序 将用算法描述工具表示的算法转换成用计算机语言过程。 用QBASIC语言来编写模拟交换饮料问题的程序: LET a=1 (将常量1赋值给变量a) LET b=2 (将常量2赋值给变量b) LET c=a (将变量a的值赋值给变量c) LET a=b (将变量c的值赋值给变量b) LET b=c (将变量c的值赋值给变量b) PRINT “a=”;a,”b=”;b 让学生初步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常量可以为变量赋值,变量可以给变量赋值,而变量不能给常量赋值,常量也不能给常量赋值。 六、上机调试及结果分析: 经过以上步骤得到的程序并不能保证其正确性,只有通过上机调试,才能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更正。即使 程序调试通过,得出运行结果,仍不能说明程序是正确的,还要对结果进行分析,看输出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要求。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 七、动手练习: 将上面谈到的程序在QBASIC上运行调试,初步获得编程的经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场的演示和指导)。 八、课堂知识汇总: 1、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而编写的指令的有序集合叫做程序。 2、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叫做算法。 3、编程实际问题的步骤是: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确定计算方法、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结果分析。 九、课堂作业: 1、阅读、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说明这个程序的意义。 LET r=5 LET Pi=3.14159 LET S=pi*r*r PRINT “r=”;r,”s=”;s END 改变r的值并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2、阅读、输入并运行下面的程序: LET a=88 LET b=8 IF ab THEN LET c=a LET a=b LET b=c End if Print a;b End 多次改变a,b的大小(如a=10,b=20或者a=25,b=25),并运行程序,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内容:第二节 程序的输入、保存和调试教学目的:1、了解QBASIC程序的输入方法。2、掌握保存程序的方法。3、了解运行和调试程序的方法。教学重点:1、程序的输入、修改和调试。2、程序的调试。教学方法:先理论后实践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输入、运行和调试程序,我们需要学会QBASIC编辑器的使用。在QBASIC中,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使用鼠标,更多地是使用键盘来进行程序的输入、修改、运行、跟踪等。对于一些复杂的程序,可能会由于一个小小的输入错误,而导致程序不能运行或运行结果不正确,我们需要不断地运行程序、修改程序,再运行、再修改,直到最后成功。例1 在QBASIC编辑区输入以下程序并运行之。原题:第一年把五件礼物发给五个孩子,第二年又把同样的五件礼物分给这五个孩子,而每个孩子的礼品与第一年不同,请找出所有方案。CLSFOR a1=2 TO 5 FOR a2=1 TO 5 IF a2a1 THEN FOR a3=1 TO 5 IF a3a2 AND a3 a1 THEN FOR a4=1 TO 5 IF a4a3 AND a4 a2 AND a4a1 THEN FOR a5=1 TO 4 IF a5a4 AND a5 a3 AND a5a2 THEN a5a1 THEN IF a11 AND a2 2AND a33 ANDa44 AND a55 THEN PRINT:PRINT PRINT “a1=”;a1;”a2=”a2;”a3=”a3;”a4=” ;a4;”a5=”;a5 END IF END IF END IF NEXT a5 END IF NEXT a4 END IF NEXT a3END IFNEXT2 END IF NEXT a1NEXT a1ENDIFEND一、输入程序在输入上面程序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FOR,TO,IF,THEN等词,在输入完以后按空格键或一行输入完毕按回车键,无论输入是大写或小写,这些词都会自动调整为大写,我们称QBASIC的这些词为保留字。QBASIC在执行程序的时候是不区分大小写的(输入、输出语句中用双引号括起来的除外)。在上面的程序中,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小写a都改为大写A,计算机执行的结果是相同的。QBASIC程序是由若干行组成的,在上面的程序中,上下行之间并没有对齐,这并影响程序的执行。程序行这样的缩进排列,对我们读懂这个程序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逐渐了解它。二、保存程序我们最好将输入的程序保存到磁盘上,以备将来使用,或防止因为意外而使我们的工作前功尽弃。保存方法是:第一步:按+键.第二步:用方向键移动黑色亮条至“Save”并按下回车键。第三步:在打开的“Save As”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然后按Tab键,将光标移至“OK”处。第四步:按回车键,文件将保存在默认的磁盘位置。三、运行程序我们可以通过按+执行程序,也可以通过菜单命令来执行程序.其方法如下:第一步:按+R打开“Run”菜单.第二步:按方向键移动黑色亮条至“Start”命令.第三步:按回车键.在“Run”菜单中,“Restart”命令的作用是重新开始执行程序;“Continue”命令的作用是继续执行程序,如果程序没有开始执行,则从头开始执行程序,这时其作用同“Start”。四、单步跟踪执行程序一个很长的程序,难免在输入过程中出现错误,为了查找出错点,更好地调试程序,QBASIC为我们提供了单步执行命令“Step”。其快捷键为键盘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通过按键,单步执行程序,每按一次键,程序执行一行,执行到的行可以高亮度显示.五、设置断点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想知道程序执行的结果或中间结果,这时我们可以将本例中的PRINT“a1=”;a1;.设置为断点,设置方法如下:第一步:将光标移动到要设置断点的行。第二步:按键(或按+D,执行“Debug”菜单中的“Toggle Bread point”命令)。被设为断点的行,以红色高亮度显示。设置断点以后,可以重新执行程序,当程序执行到此行时,自动停止,我们可以按键执行这一行,然后再按键查看运行结果.自 主 补 充:READ语句后面的变量数之和应小于或等于DATA语句后的常量的个数,计算机每执行一次READ语句,即从DATA语句按顺序开始读数,可以在这个READ语句前执行一个RESTORE语句即可。RESTORE加行标记可以使其后的READ语句从行标记所指定的DATA语句的开始读数。 本节,我们介绍了怎样输入QBASIC程序、保存程序以及执行程序、单步执行程序、设置断点等调试程序的知识。教学内容:第三节 顺序结构的程序教学目的:1、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2、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3、掌握三种为变量提供数值语句(LET.READ/TATA,INPUT)的用法。教学重 点、难 点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顺序结构流程图的画法。3、三种变量赋值语句教学过程:QBASIC程序在运行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逐行执行各个语句所规定的操作,我们把这样的程序称为顺序结构的程序。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将程序的基本流程归纳为三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控制结构,下面看几个例子。例1.鸡兔同笼,已知鸡兔总头数为h(heads),总脚数为f(feet),求鸡兔各有多少只?(1)分析问题:本题只给定两个总数,需要求出具体的个数,要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2)建立数学模型:即找出处理此问题的数学方法,列出有关方程。设鸡为x只,兔为y只,总头数为h,则x+y=h;由于鸡有2只脚,总脚数为f,因此2x+4y=f.由此可得本题的约束关系为:x+y=h 2x+4y=f故y=(f2h)/2X=(4h-f)/2(3)确定算法:S1:输入总头数h,总脚数f.S2:计算鸡和兔的只数x,y.S3:输出鸡和兔的只数x,y.S4:结束。其中,S2还可进一步细化为:S2.1:计算鸡的只数x.S2.2:计算兔的只数。(4)根据算法编写程序(根据流程图用QBASIC语言写出程序)。程序如下:REM 鸡兔同笼 REM 为注释语句,不参与程序的运行CLS 清屏INPUT“输入鸡兔总头数和总脚数:”;h,fLET x=(4*h-f)/2 计算鸡的只数PRINT“h=”;h,“f=”;fPRINT“鸡=”x“兔=”;y 分别输出鸡和兔的只数END 结束(5)将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运行,结果如下:输入鸡兔总头数和总脚数:16,40h=16 f=40 鸡=12 兔=4 (6)检验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经检验:12+4=16 12*2+4*4=40 结果正确。1、在QBASIC中,INPUT为键盘输入语句,计算机执行到这条语句时,即停下来等待用户从键盘输入数据。用户输入完毕后,计算机自动执行其后的语句。INPUT后用双引号括起来的部分为提示信息,计算机执行INPUT语句时,先显示该信息,给用户以提示,分号的变量列表用以存放从键盘输入的数据。 2、程序中每行的单引号“”及其后面部分为程序的注释,是为读程序而加的说明,输入程序时可输入也可不输入。 例2,、输入5名裁判员对某运动员的评分,求平均成绩。 分析:对于少量的或随机的数据,可以使用INPUT语句,用户从键盘输入数据进行运算,但是对于大量的数据或已知的数据,如果提前将其存入,则计算机可以自动运行并显示结果。这里,我们使用QBASIC的READDATA语句。将5名裁判员的评分放在DATA语句中,然后用READ语句读到变量中,再进行计算。 程序如下: CLS 清屏 DATA 85,90,80,95,90 置数 READ S1 ,S2 读数 READ S3,S4,S5 读数 LET aver=(s1+s2+s3+s4+s5)/5求平均值 PRINT aver 输出平均数 END 结束 小结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基本结构,它是按语句的先后顺序执行的。2、QBASIC语言有三种为变量提供数值的语句,分别是LET,FEAD/DATA和INPUT.教学内容:第四节选择结构的程序教学目的:1、掌握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2、能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3、能画出选择结构程序的流程图。重 点、难 点1、IF/THEN/ELSE结构。2、运用条件语句正确构造选择结构。3、语句的嵌套。、选择结构程序流程图的画法。教学过程:一、选择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因具体条件的需要判断下一步所进行的操作。例如,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d=0的实根,由键盘输入方程的三个系数a,b,c,根据求根公式计算方程的根,但是需要根据=b2-4ac的值来决定求根的结果,如果 =0,则计算并输出两个实根;否则,输出“没有实根”。其算法可用流程图描述。例1、铁路对托运行李的计费方法是:若行李重量W(weight)不超过50千克,则每千克运费为d元;若行李重量w超过50千克时,则其中50千克按每千克d元收费,超过部分每千克运费为1.5元。试编写计算运费的程序。分析:由于题中未给出每千克运费d的值,所以可以用语句通过键盘输入,再根据的值分两种情况计算运费显然,这是一个选择结构。算法如下:输入行李重量:根据的值选择不同的公式计算运费:输出运费对上述算法中的进行细化,得:如果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0,则方程有两个实根若0,则方程没有实根.编程序必须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防止某些情况出现时程序出错,这就是程序的健壮性,即程序必须经得起考验,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当a=0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根。像这种在选择结构中还有内层选择结构的结构,叫做嵌套的选择结构。小结: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的成立与否执行不同的支路。教学内容:第五节 循环结构的程序教学目的:1、掌握循环结构的执行过程。2、掌握循环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