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浓浓的语文味吮淡淡的本色香gg.doc_第1页
品浓浓的语文味吮淡淡的本色香gg.doc_第2页
品浓浓的语文味吮淡淡的本色香gg.doc_第3页
品浓浓的语文味吮淡淡的本色香gg.doc_第4页
品浓浓的语文味吮淡淡的本色香gg.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浓浓的语文味 吮淡淡的本色香浅谈在小语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 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高勤香 (07103561165)课改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有些语文课“语文味”不浓,语文课的本体性特点不明显,课堂上教师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现象较为严重。著名小语专家杨再隋教授曾撰文呼吁,让“本色语文”回归课堂。我认为“读写结合”是其重要途径之一。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钟情的语文课堂,也许课如玫瑰,激情四射;也许课如桃花,清澈明净;也许课如柠檬,有滋有味;但在我心中,一节好的语文课,恰如茉莉,看着平淡无奇,品着却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更是余香萦怀。读写结合训练,正如茉莉的丝丝花蕊。近年来,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在深钻文本,更把着眼点放到了读写结合训练中,因为我想在这片黑土地中,寻找到浓浓语文味,更想在这幽幽的茉莉中,去吮吸淡淡的本色之香。 一、“本色语文”回归呼唤“读写结合” 全国小语会崔峦会长曾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当前我们的一些阅读公开课重读轻写,泛人文化的倾向较严重,学生“得意忘言”,在阅读课上应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1“读写结合”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阅读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读书,还要教学生习作。2“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特级级教师于永正说:“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读写结合”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搭建了语言实践的平台。 3“读写结合”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叶圣陶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说:“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他提出了“读写结合,以用为主”的观点。特级教师沈大安所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二读写结合的训练方法初探1仿写练笔。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模仿中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搬硬套,它是在读懂范文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 (1)仿语言。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语句,从修辞上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从句式上有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等。积累并运用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语言驾驭能力,这种练笔看似简单,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起点,我们应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学生认真读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后,引导理解:句中哪些词写出了漓江水的独特,这些句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很快学生就体会到了排比句的写法。我因势利导,设计了小练笔:“家乡的水真清啊,清得家乡的水真甜啊,甜得家乡的水真凉啊,凉得”通过练习写这几句短短的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写法的理解。而后,又让学生触类旁通地再写几句。由于及时给孩子们提供了模仿与借鉴的对象,所以写的效果很好,孩子们有写校园的:“校园真美啊,美得如花园;校园真净啊,净得没有一点儿纤尘;校园真好啊,好得哪儿也比不上。”有写小河水的:“小河的水真清啊,清得仿佛是晶莹的钻石;小河的水真柔啊,柔得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小河的水真甜啊,甜得像一罐清香的蜜糖。”还有写荔枝的:“荔枝真圆啊,圆得像十五的月亮;荔枝真红啊,红得似火;荔枝真甜啊,甜得简直就是蜂蜜。”练习中,学生们写作兴趣盎然,所写的内容百花齐放。可见,读写训练相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仿表达方式。即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例如经典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段,虽然这段话只有4句话,第一句总写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然后再介绍有各种各样的鱼。这种先总说,再分别介绍的段落对于写作刚起步的小学生来说,有很强的示范性。于是教学到这儿,我让学生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由谈谈读了这一段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觉得那里写得好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到:“用上了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让我们觉得鱼确实很多。”有的学生说到:“课文里还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觉鱼的样子就在我们面前。”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趁热打铁:现在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当当小作家,观察一下我们学校中亭里的小菊花,看看这些菊花的花瓣、花蕾的形状、颜色、味道,再以“小菊花盛开了,多么美丽呀!”为总句,按照观察顺序把菊花的形、色、味具体的说一说。学生有例子模仿,效果非常的好。把这些小菊花写得非常生动、美丽。我想通过这样的练习,这种总分式的段落表达形式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了根。作文难关不攻自破。(3)仿构思。即模仿范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如课文我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采用自述的形式,讲述了水是如何变成云、雨、雪、冰雹以及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灾难。学生模仿这种自述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我是枯叶蝶我是小课桌等,创编了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 2拓展练笔。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因此可让他们适度拓展练笔。 (1)于教材简略处拓展。有些课文,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如:三年级语文课太阳是大家的,在第二节诗中写到:“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在这节诗中有一个省略号,对于这个省略号千万不能轻易放过,因为它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有”,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符号,让孩子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充分展开想象,看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请接着往下写几句诗。孩子们有感而作,写出了他们的想象,同时又深化了主题。(2)于情感升华处拓展。文本中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我组织学生反复品读文本,让他们在领略文章内容的同时,不断地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在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我让学生说说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有的说想去圆明园中游览,有的说想把那些美景全拍下来,有的说想去亲眼看看、亲手摸摸那些奇珍异宝很显然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在学习了“火烧圆明园”那段屈辱历史后,我让学生说说这把大火到底烧毁了什么?用上“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的句式,然后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是辅佐朝政的大臣、是清朝军队中的一名守城士兵、是旁观的一位老百姓,面对侵略者的丑恶行径,你会怎么说?你会怎么做?学生的思维、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他们顿时激情澎湃,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不少见解都很有新意,很有深度。“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不会 受欺侮”。这些道理学生自己领悟出来,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要深刻得多。结束新课时我再让学生思考:假如现在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有什么话要说?让他们去写读后感,水到渠成。“水本无痕,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被激活。老师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让学生能直接与文本对话,学生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扎实的语言文字,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同步的提升。(3)于文本空白处拓展。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有的文本,作者在创作中留有“空白”,故事情节有所跳跃,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留下空间。教师可充分利用文本“空白”,巧妙设计话题,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触摸春天一文描写了一位盲女孩安静用自己神奇的灵性拢住一只蝴蝶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命与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流连”一词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但文章作者并没有对此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进行练笔的一个空白点,我就抓住“流连”一词,让学生思考:每天流连在花丛中的安静会做些什么呢?她会遇到怎样的景象呢?孩子们眼中的画面是丰富生动的:“嗅花香、与小草谈心、听流水叮咚、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虫子唱歌、听蛙鸣”学生在“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文本空白点尽情地想象着,倾吐着,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将一位热爱生命、享受自然的可爱的盲女孩形象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3变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为内化文本语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采用变式练笔来达成此项目标。 (1)续写练笔。一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学习了小摄影师之后,学生明白了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崇高品质。教师可以启发:如果小男孩再次来找高尔基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小男孩又会怎么做呢?学生受到启示之后驰骋想象,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的崇高品质也得于继续再现。(2)改写练笔。有些课文语言优美、写作特点明显,在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积累文本语言,学习文本的写作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改写。如改变叙述人称、语言表达形式、文章结构等等,从而达到积累语言、学习写作的目的。小学古诗内涵深刻,言近旨远,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的练笔方式也是提高读写能力的好方法。如教学古诗村居,在学生了解诗意,学完古诗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趋东风放纸鸢” 展开想象,把儿童争放风筝的情景写出来。很快,有学生写道:“一群小孩子嬉笑着、追逐着奔到草地上,手里拿着各色风筝。不一会儿,一只燕子扇动着翅膀,晃晃悠悠飘上了天空”学生参与训练很投入,积极性也很高。 (3)缩写练笔。缩写能力是学生概括能力强弱的一种体现,适当的缩写训练,能促进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表达更为简洁。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短篇小说及小说节选,文章篇幅往往较长,学习此类课文即可进行缩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