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中图版.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中图版.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中图版.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中图版.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8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过关检测 中图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北京东城模拟)富营养化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2015年1月香港近海频现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a农药汇入 b近海养殖c近海捕捞 d石油泄漏2香港1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冬季气温降低 入海径流减少近海降水减少 沿岸洋流减弱a bc d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人为原因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导致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近海养殖需要向海水中供应鱼食,从而导致营养物质进入海水,形成富营养化。第2题,富营养化关键在于营养物质的浓度过大,1月降水少、入海径流少,则等量的营养物质使海水中营养物质浓度较大;同时香港处于亚热带而水温较高,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答案:1.b2.c(2016成都二诊)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34题。3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4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第3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缓和。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数据可看出,在1 300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4题,图中显示,在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较2000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答案:3.a4.b(2015高考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o和po的浓度数据。读表,回答56题。河流no(mol/dm3)po(mol/dm3)32.90.678.51.617.50.2121.00.45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a bc d6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和po的浓度()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cno减少po增加 dno增加po减少解析:第5题,比较四条河流,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工农业生产落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最少,农业化肥使用量也最少,因而河水中的no和po浓度最低,对应表中的河流,故选c。第6题,黄河下游以“地上河”闻名,河床高于两岸,两岸地表径流难以汇入黄河,因此,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后,no和po的浓度均不会增加,故选b。答案:5.c6.b(2016吉林一中月考)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读我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78题。7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a0.1 b0.3c0.5 d0.98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差别却很大,主要原因是()a地地势高b地植被覆盖率高a地工农业活动多b地人口密度大a bc d解析:第7题,依据等值线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判读a地aod数值为00.3,b地aod数值为0.60.9,则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大于0.3小于0.9,故c项正确。第8题,图中a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空气稀薄,气溶胶含量小;b地位于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因人类活动多而气溶胶含量大。答案:7.c8.d“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911题。不同类型资源在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资源类型主要分布省区gdp平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少/%平均资源丰度比全国平均多/%耕地资源黑龙江、吉林、宁夏、云南、西藏、甘肃、青海0.5666.24矿产资源辽宁、四川、湖北、山西、云南、安徽、贵州、湖南、江西0.024能源资源山西、云南、四川、陕西、贵州、西藏0.115.68森林资源西藏、黑龙江、吉林、云南、四川0.271 496.599四大资源都多于全国平均值而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省区是()a黑龙江省 b云南省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10上表中对经济发展的“诅咒”最明显的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c能源资源 d森林资源11我国“资源诅咒”最不明显的区域是()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解析:第9题,表中所列的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都属于资源丰度高于全国平均值,但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地区,则若某省区在表中四大资源主要分布省区中都出现,说明该省区符合题意,云南省符合条件。第10题,表中能源资源丰富的省区,大多是我国经济落后的省区,说明能源资源的丰富并没有大力促进其经济发展,而是成为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即“资源诅咒”最明显。其他几种资源丰富的省区中,都有些省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说明其他资源诅咒不是很明显。第11题,表中西北地区的省区很少,说明西北地区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大体呈正相关关系,则资源诅咒不明显。答案:9.b10.c11.d二、综合题(共46分)12读我国某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该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属于_。(4分)(2)通过对以上模式分析,将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填入下图中。(9分)(3)在上面发展模式图中描述出其中一个恶性循环,并针对其设计一个调控方案,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良性循环。把调控方案的措施填入下图中。(9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生产属于粗放式经营,且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属于传统发展模式。第(2)题,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系统,从图中对应找出所属的内容。第(3)题,描出的恶性循环即为生态环境恶化而反馈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剧当地社会经济问题,阻碍地区发展,措施应具有解决各系统问题的针对性。答案:(1)传统发展模式(2)上: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淤积加重(3)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进行科学规划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右:恢复并改善生态系统13(2016江苏常州十校质检)土壤水是维系作物生长发育、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最主要的水分源泉。读下图,回答问题。(24分)(1)结合材料,分析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变化的影响。(12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秸秆覆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12分)解析:第(1)问,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地表环境条件下,覆盖秸秆的土壤中含水率和水储量都要高于不覆盖秸秆的土壤,从大气运动的原理角度分析即可。第(2)问,应该从水、肥、气、热角度分析土壤水的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