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不上交。第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在评述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自我封闭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2.水浒群豪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动不动就来两斤牛肉,其实宋代是不允许随便宰杀牛的,宋代规定:屠牛者判一年半,发配一千里。水浒传里描述吃牛肉只是体现了梁山好汉的造反精神。宋代禁止吃牛肉反映了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宋代落后的生活习俗3.2012年6月29日,在福建省霍童发现商周农业文明遗址,一批青铜锛、陶器等残片被发掘出土。青铜器的制作使用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此次发掘,为中原文明已经在商周时期进入闽东提供了有力佐证。据此论断正确的是 a青铜生产工具成为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b铁犁牛耕已成为当地的主要耕作方式 c远古闽东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最早发源地 d对研究远古闽东农业文化具有极高价值4.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a耕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d农民过着富足悠闲的生活 5.民谣是历史的缩影。“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十三四岁年少时,告别亲人跑码头。”这则明清时期安徽徽州地区一直流传着的民谣主要表明了 a徽商注重维护职业道德 b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c徽州地区开始形成商帮 d明清时商业发生剧变6.2012年7月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中惊现青花热水瓶,成为一时的“奇谈趣闻”,对此文物的真假专家们目前也没有定论。若该瓶确为文物,则其产生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东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其中“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包括a产生“柜坊”和“飞钱” b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c江南都市商业特别发达 d出现地域性商人团体8.清朝后期 “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上述材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 b禁止走私贩运 c闭关锁国 d保护林、渔资源9.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也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10. 1492,征服天堂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只剩下生命无限光芒。这是电影哥伦布的主题曲,下面对其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a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 b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 c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 d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11. “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上述历史学家对于新航路开辟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革命史观 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12.马克思说“荷兰它是l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展示出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残杀,和卑鄙行为的绝妙图画”。据此可知,马克思强调 a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b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 c荷兰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3.右图是“l77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图中英国 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不足 b万能蒸汽机的发明和投入使用 c英国成为殖民帝国,煤的供应量剧增 d电的发明和应用使煤的需求量增加14.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工人的处境最糟: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区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 b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15.下表是1750-1860年英、美、中三国不同时期所占世界工业生产份额的比率。对此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英国1.94.39.519.9美国0.10.82.47.2中国32.833.329.819.7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迅猛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造成中国工业发展迟滞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16.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大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大模式”是依靠a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b科学技术发展c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d殖民扩张发展17.阅读下表中的民国初年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区域情况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673793775720581596462421购买(%)267327207225280419404538579a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b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1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曾在奏折中说:“庶几取外人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有事可以御侮,无事可以示威”。以下实践活动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设计制造军舰 c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d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19. “龙山刘氏”是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从1910年创办福州电气公司开始,刘家将发展实业的抱负逐一付之实施。到20世纪20年代,几乎控制着当时福州城民族工商业的命脉,被福州百姓誉为“电光刘”。这段时期“龙山刘氏”迅速发展的内因主要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20.每年高考作文题目一公布就会引起网友的热议,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事件是 a五年超英、十年赶美 b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人民公社好,吃饭不要钱21.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谈到:“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邓小平的谈话起了舆论的引导作用 b邓小平这段谈话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当时全国对于包产到户认识高度统一 d实行包产到户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2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第二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a邓小平南方讲话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23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引起如此反响是因为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2419931994年,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密集颁布。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生产经营行为b保障企业合法地位c建立民主法治国家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5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大,其中某“开放行动”被国际舆论评价为“这是新中国成立35年以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卷共4题50分。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6.(14分)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具有不同的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材料三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主张。(2分)简要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原因。(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帝的一纸命令”指的是什么?(2分)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 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材料三 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由于工业产品的增长幅度暂时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结果导致价格、利润的普遍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的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都是为了调节生产而建立的。最后,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也更为有利。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1)材料一认为全球化的开端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怎样的特征?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垄断组织对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作用。(分)28.(13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追寻近代化的道路上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一直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材料一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18361838年1894年数量(万担)价值(万两)数量(万担)价值(万两)内销16514141711467外销457691933317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状况一览表 (资本单位 银两)行业种类厂数创业资本总额平均资本企业地区分布船舶与机器制造1610000625上海12家,广东2家,津、京各1家。缫丝97372399038392上海8家,广东88家。烟台1家。轧花431500078750上海3家,宁波1家棉纺织12480000240000上海12家,火柴1141520037745上海1家,广东3家,其余分散。面粉34000013333上海、津、京各1家。印刷810000012500上海6家,广东、杭州各1家。材料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依据材料一回答:中国茶叶产销量和产销值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2)材料二反映了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的哪些特点?出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什么?并分别指出它们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如何?(4分)29(11分)人类的梦想始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农梦材料一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汉代谚语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唐)孟郊织妇词 图一救国梦材料二 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入世”梦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只有开放兼容。经济全球化符合我国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诉求。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姜智红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图一反映了古代农民的什么梦想?(4分)(2)面对19世纪60、70年代的“机遇期”,清政府采取了什么对策?有何影响?(4分)(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5第卷: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 cbdbb 6-10 dbcaa 11-15 cabda 16-20 bdbdc 21-25 caddb第卷: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1)主张:提倡节俭,反对浪费。(2分) 原因:小农经济,生产力低下。(2分)(2)现象:土地为财富的象征(工商业者获得利润后往往用来买田置地)。(2分) 原因: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分) 影响:妨碍了工商业者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政策: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2分)没有需求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27(1)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影响:人类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2)特征: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