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课时训练 苏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笃信( ) 宽宥( ) jing( ) 然不同 y ( ) 日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处于此种境地: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欲夸夸其弹;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悠柔寡断。路上,遇见一位牧童,正在吹着一根木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着,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开,使木管发出了那种响声,婉然喈喈鸟语,不过发音方式窘然不同。错别字改 正3仿照例句,再写三个你最“语文”的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_,让人_。语文是_,让人_。语文是_,让人_。4综合实践。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问:“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答:宋朝的铁木真。问:“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答:秦朝。李世民。问: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答:黄河、长江。 (据2008年4月10日文摘报)(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你怎么看? 二阅读理解、分析。(一)这时他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了,可他捉到一只蝉后,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何愕然之中:无论堵住蝉口还是按住蝉翅,他都甚至无法减弱蝉那极其尖锐的鸣叫声,而不见蝉颤动躯壳或其他什么部位。他把蝉体翻转过来,看见胸部下方有几片硬而薄的软骨,以为声音发自软骨的振动,便将其折断,欲止住蝉鸣。但是一切终归徒然;乃至他用刺针刺透了蝉壳,也没有将蝉连同其声音道窒息。最后,他依然未能断定,那鸣声是否发自软骨。从此,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此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像的方法。5“笃信 ”是什么意思? 可以用“相信”替换吗? 6他在认识蝉鸣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那些变化? 7为什么细致描写他寻蝉的发声原理的过程?从中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8“他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问他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坦率地说知道某些方法,但他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照应上文哪句话? (二) 汉语遭遇“喀斯特”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石头不断地造成侵蚀,日积月累,就把石头给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这种理解是对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这种理解就不对了。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广。在我国,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积占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岩反应,生成了新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水滴不断地滴下来,不断地溶蚀石灰岩,并把溶蚀的物质冲走,这个过程称之为喀斯特作用。水滴石穿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化学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过程。化学反应的进行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长江三峡地区就是一个石灰岩地区,仅靠水流的机械冲刷和磨蚀作用,四川盆地现在恐怕还是泽国。一定是发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峡切穿了,让四川盆地的众多水系有了一个出口,夺路而出。对于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汉语言有着精妙的解说。古人举着火把进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给人深不可测的感觉,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见解的深刻、深邃,这就是“洞见”“洞晓”。然而“洞开”“洞庭”中“洞”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洞开”是大开、大敞之意,如“门户洞开”;“洞庭”中的“洞”字有宽敞、开阔之意,洞庭湖就是广阔的湖的意思。为什么“洞”字可以表达大开大敞的意思?读一下古人游记中对洞穴的描写,似乎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大多有“先经过一个狭小的口子,接着见到一个豁然开朗的大厅”的细节。洞穴中多大厅,有的大得不可思议。比如广西乐业的一个洞中大厅红玫瑰大厅长300米,宽200米,最高处达260米,这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当然可以说“洞开”啦。洞中的大厅是怎样形成的?原来洞穴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岩层中有夹层,岩性不一样,或岩层有各种节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倾斜的角度,这样洞穴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重力作用,洞顶的岩石会发生塌陷。随着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断地运走塌下的物质,洞中的厅堂就越来越大,大厅就形成了。洞中的厅堂继续发展,洞顶越来越薄,最后彻底塌陷,大厅露出地表,这时大厅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谓“天坑”。说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我猜想武陵渔人进入的“桃花源”应该就是一处天坑吧。 (作者单之蔷,有删节)9本文巧妙地借助“ ”一词说明了什么是喀斯特作用;介绍“洞开”“洞庭”等词是为了引出对 的说明。10文章第段举长江三峡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11第段写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12第段对汉语词汇的解说生动形象。请你借助想象推断古人是怎样创造“洞达”一词的。帮帮你现代汉语词典对“洞达”的解释:透彻地理解。 13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1d yu 迥 翌2弹谈 悠优 婉宛 窘迥3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 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4(1)有些歌手的文化素养堪忧。(2)示例:歌手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因为歌手也可算是“公众”性人物,理应具备起码的文化素质。对歌手进行综合素质测试是必要的,但所测试的“综合素质”不宜偏难,因为顾名思义,“歌手”就是擅长歌唱的人,评价歌手的主要标准自然是歌唱好不好。5“笃信 ”,忠实地信仰,比“相信”的程度深,反映了他的深刻认识,所以不可替换。6以为自己无所不晓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之中;无能为力;笃信还会有上百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7表现他的探索精神;探求知识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或科学是无止境的。8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欲夸夸其谈;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优柔寡断。9水滴石穿 洞中大厅成因10具体地说明喀斯特作用的速度比机械的磨蚀要快得多。11示例:“相当”表示红玫瑰大厅和人民大会堂的规模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故不宜调换。12示例:古人在山洞中摸索前行,当他到达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