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词语彰显本色gg.doc_第1页
品味词语彰显本色gg.doc_第2页
品味词语彰显本色gg.doc_第3页
品味词语彰显本色gg.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味词语 彰显本色 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高勤香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多的是人文的熏陶,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似乎少了很多,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激情满怀。但一阵热闹过后,学生得到了什么?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的确,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词语教学就是阅读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口”。一、在生活中 感悟词语的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的。语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会对情感产生相应的作用。有些词语单独理解起来较难,但是,如果将其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教学片断一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幸福”一词的教学:师出示例句: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幸福”一词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也很难下定义,更何况是二年级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体会“幸福”一词,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师:“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最幸福?”(教室里竟然没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课堂可不能就这样下去,我灵机一动,举了一个例子:)师:“每天早上,高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听到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时,我最幸福。什么时候你最幸福呢?”(这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开始回答了:)生1:夏天的时候,坐在院子里边乘凉边听奶奶讲故事时,我最幸福。生2:星期六爸爸妈妈不上班时,带我去公园玩时,我最幸福。生3:我高高兴兴上学时,最幸福。快乐就是幸福,健康就是幸福,平安就是幸福,一家团聚就是幸福。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例子,孩子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幸福”。二、在画画中 领悟词语的内涵如:教学荷花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这一词的意思,我首先出示一大幅荷塘的画(画面上有几片荷叶,几朵荷花),让学生观察一下,说说看到了什么?就这么一幅画,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个个迫不及待地要来回答。他们有的说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荷塘,有的说看到了绿绿的荷叶,有的说看到了粉红的荷花看大家这么兴趣盎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把事先画好的“荷叶、荷花”贴到画上去。然后引导学生说说经过自己的巧手装扮,荷塘变成什么样了? 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莲塘里的荷叶变多了;变得热闹起来了,有的荷叶像迷一样,躲在下面,荷花也变得更美了等等。 我就连忙总结出画上这样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就可以用 “挨挨挤挤”这个词来表示。课堂上,学生通过看图说话、动手贴图,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挨挨挤挤”这个词,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三、在表演中 直面词语的意象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因此,让学生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比一味地“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肯定,心灵得以放飞。教学片断二酸的和甜的“迫不及待”一词教学师出示句子:小猴子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师:小猴子来了,他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句)哎,这句话掉了哪个词?(填上“迫不及待”)加上这个词以后有了什么变化呢?老师请同学们来演一演。生1:(表演第一句:不慌不忙的爬上树)生2:(表演第二句:迫不及待地飞快地爬上了树)师: 谁能把第二位同学扮演的小猴子的动作、表情说出来?生1:小猴子一抬头看到葡萄,馋得口水都快要流出来啦,它赶紧爬上树去摘葡萄。生2:小猴子好象闻到了葡萄的香味,它恨不得马上吃到葡萄,迅速施展它爬树的本领,飞快地爬上树。师:大家把那迫不及待地想吃到葡萄的小猴给演活了、也说活了!四联系上下文 感受词语的温度。探究词语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语言环境为依托,只有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词语,才会让词语充满生命的色彩。在文本的语境中品味词语,从而感悟我们语文教材用词的艺术,从中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感受、理解能力。 教学片断二假如“遥远“一词的教学师:(出示词卡:遥远)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师:字音读得真准!谁更能干,能把词的意思也读出来?生:(读得慢而长)师:真聪明!谁还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把这个词送回到课文里再去读一读。(指名读,比赛读)师:(相机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寒冷的冬天,鸟妈妈为了让孩子不挨饿,它四处寻觅食物,飞过了一座座高山,飞过一片茫茫的森林,飞过一条宽宽的大河一直不停的寻找着。咱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学生一起声情并茂地朗读)文字不是无情物,一词一句总关情。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的理解可以融入到人物的角色体验中,与文本对话,通过对话体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感悟到“遥远”的本义,而且透过“遥远”感受到鸟妈妈觅食的艰辛,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本的阅读。五、在比较中 品味用词的精妙。在比较中品词赏句,这是我常用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容易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例如,燕子中有这样一段:“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这段话中的“痕”字用的很准确、生动。在理解这个词时,我在黑板上写下“根”“条”,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痕”表现出来的隐隐约约的感觉。从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学生品出了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的语文味在不知不觉地从这里滋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词在儿童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