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夹.doc_第1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夹.doc_第2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夹.doc_第3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夹.doc_第4页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编号41122414154005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 姓 名 单 位 任教学科 初中语文 填报时间 2014年11月 联系手机 一、我的个人专业成长规划(一)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党派职务职称任教年级学科参加工作时间联系电话QQ博客地址E-mail学历情况学历毕业时间所学专业起始学历豫西师范最后学历长江大学自我SWOT分析(优势、弱势、机会、威胁)(二)专业成长五年规划书(2014年9月 2019年9月)1、总体目标项 目目标选 项职称目标CA.初级职称B中级职称C.高级职称D特级教师德育工作目标CA.校级先进B.县级先进C.市级先进D.省级先进教学能力目标CA.校级骨干B.县级骨干C.市级骨干D.省级骨干班主任目标BA.校优主任B.县优主任C.市优主任D.省优主任2、专业理论学习目标(可以多选)自学理论书籍共(4)册A.教育理论( 2 )册B.学科知识(2)册教师专业培训BA.职务培训B.专业培训C.校本培训D.其它3、教育教学发展目标(可以多选)基本功达标BA市级达标B县级达标C校级达标D年级达标课堂教学CA.获省级奖B.获市级奖C.获县级奖D.获校级奖指导学生竞赛BA.获省级奖B.获市级奖C.获县级奖D.获校级奖指导培养教师CA.中级教师B.初级教师C. 特岗教师D.实习教师校本课程开发CA.3门B.2门C.1门D.0门学生满意度AA.90以上B、80以上C.70以上D.60以上信息技术DA.建资源库B.个人网页C. ppt课件制作D. 网络应用论文或案例县级以上3篇A. 国省级B.市级C. 县级D. 校级教科研成果县级以上3项A.省级以上B.市级C. 县级D. 校级4、阶段目标2014-2015学年度 :县级以上优质课;市级科研课题;论文或案例2篇;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9名。2015-2016学年度 :自学理论书籍两册。县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指导学生获得县级奖励;论文一篇;信息技术达到会制作网页。2016-2017学年度 :教学工作稳居全县前九名;自学理论书籍两册;指导培养青年教师;争做市级骨干教师;2017-2018学年度:晋升中学高级职称;成为市级德育标兵;成为市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2018 -2019学年度:向大师奋斗,成为一名研究型、管理型人才。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把握机遇,珍惜每次机会,刻苦勤奋,努力改变自己,实现理想。二、我的教学(一)工作量学 期担任班主任(班级)任教年级及学科周正课节数周自习课节数周工作量合计2014-2015学年上期七(1)班班主任七年级语文7节10节(二)教学效果学 期科目班级人数人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两个平均作比得分备注(三)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达标课记录时 间类别课 题班级地点听课人数举办单位效果描述三、我的学习(一)参加的培训(含学校组织的大型培训)日 期活动主题活动地点在何范围内参与活动组织者学时学分合 计(二)阅读的书目序 号阅读时间书目名称作 者备注读书心得附在此页后(三)教育教学故事或叙事序号撰写时间名 称备注撰写的教育教学故事与叙事附在此页后四、我的教研成果(一)发表的教研成果时 间类别题 目刊物名称备注(文章网址) (二)获奖的教研成果时 间获奖种类获奖题目级别等级获奖时间颁奖单位文章网址 (三)参与的课题研究时 间课题名称级 别本人角色研究成果(四)荣誉称号时 间何种称号颁发单位备 注 五、反思记录序 号撰写时间内容名称或标题备注撰写的教学反思笔记、自我的成长史分析、名师传记分析等附在此页后 六、评价记录时 间评 价评价人 七、指导记录(一)辅导学生获奖记录获奖时间学生姓名获奖内容获奖级别颁奖单位 (二)指导青年教师情况日 期姓 名指导内容及方式效果八、管理记录班级管理、社团管理或校务管理学 期管理内容考核结果九、教师特色成果(本栏目记载教师处了教育教学以外的特长项目成果,比如书法、乐器、篆刻等)日 期成果名称获奖项目 十、荣誉及其他记录 20142017学年获奖证书复印件粘贴处 20172019学年获奖证书复印件粘贴处十一、学校考核结果 2014-2015学年度成长目标学校考核结果 :学校盖章年 月 日2015-2016学年度成长目标学校考核结果 :学校盖章年 月 日2016-2017学年度成长目标学校考核结果 :学校盖章年 月 日2017-2018学年度成长目标学校考核结果 :学校盖章年 月 日2018 -2019学年度成长目标学校考核结果 :学校盖章年 月 日附件2卢氏县中小学专任教师专业成长学年度考核评价表姓名性别第一学历毕院校最后学历毕业院校任教学段及学科现任职务现职称及评定时间权重自评得分校评得分局评得分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或QQ号一荣誉奖励情况5二学历进修情况6三参培各类培训学习情况7四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情况5五承担各类培训讲座情况5六承担各类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情况7七承担市级以上教改实验或教育科研情况5八CN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其它情况5九学历证资格证聘任证任教学科四统一情况5十本人担任主学科全年四次县级统考成绩时段班人平分县人平分得分班优秀率县优秀率得分两项得分小计上半年段考上半年期考下半年段考下半年期考四次人平分得分合计四次优秀得分合计十一任职学校考核得分及校内等次或位次 学 校盖 章 年 月 日十二县教体局审核意 见 学 校 盖 章 年 月 日附件3卢氏县中小学专任教师专业成长学年度考核评价标准(一)荣誉奖励情况(5分)级别获教师节表彰的省级、市级、县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文明教师,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致先奖,感到崤函十佳人民满意教师,三八红旗手,巾帼英雄等获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获县教体局单项奖励,年度考核优秀,乡校模范、培训时获优秀学员或班干部得分543(二)学历进修情况(6分)层次研究生课程班本科或正进修本科专科或正在进修专科学历中师高中学历得分6543(三)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情况(7分)级别参加国培计划置换脱产或短期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获2008年以后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获国培远程培训获合格证或获教育部颁发的教育技术初级合格证书有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班学习结业证书获县教育技术机考合格证得分76543(四)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情况(5分)工作量周课时达15节以上,学校领导达7节以上周课时达14-12节,学校领导达6节以上周课时达11-9节以上,学校领导达5节以上周课时达8-5节以上,学校领导达4节以上得分5432(五)承担各类培训班讲学及辅导任务(5分)级别担任国培计划班主任或辅导教师或到县以外讲学承担县级各类培训班专题报告或经验交流一次(1小时左右)承担乡校级专题报告或经验 交流一次(1小时以上)得分543(六)承担各级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送教下乡课情况(7分)级别讲授过市级以上教研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一节讲授过县级以上教研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一节教研室及包校股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或对口交流观摩课、示范课课讲授过乡镇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一节得分7654(七)承担各级教改实验、课题研究、教育科研情况(5分)级别国家级,省级立项并获课题成果市级立项并获成果一、二等奖市级立项获成果三等奖或县级一二等得分543(八)教学或管理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情况(5分)级别在CN刊物发表一篇以上获省级论文奖项一次以上获市级论文奖一次以上获县级论文奖一次以上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得分54.543.53.532.52.521.5(九)学历、资格证、聘任证、任教学科统一情况(5分)级别学历证、资格证、聘任证、所教学科四统一资格证、聘任证、所教学科三统一副科学历证及资格证教主科主课学历证及资格证证教副科得分5432(十)教学工作成绩(50分)非统考科目在市县各类业务竞赛活动中获团体奖奖或学校综合评定等次一等奖或优秀二等奖或良好三等奖或合格得分403020统考科目四次得分之和为负分得0分四次得分之和为非负分=30+四次得分之和,总分不超50分 卢教文字201492号 关于建立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通 知 各乡镇中心校、各初中,局直各学校: 为科学记录全县中小学教师第四轮专业成长历程,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和教师业绩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经研究,决定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认真执行。 一、充分认识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重要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收集教师进步的材料和专业学习的成就,是教师年度取得各项荣誉、教育教学业绩、教育科研成果、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累进步的个性化的鲜活的历史见证。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有助于教师在收集材料、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努力方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助于教师及时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挖掘和反思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有助于学校形成爱岗敬业、静心修业、干事创业的育人氛围;有助于学校的自组织建设和内涵发展,形成教师发展学校的良好态势。二、明确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原则多元性原则: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多元特点,重点反映教师在师德修养、班级管理、业务培训、高效课堂、教育科研、教学资源整合、校本研修、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实用性原则: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记录栏目的设计应体现实用性的特点,项目设计内容与职称评定和骨干教师考核条目相吻合,让教师愿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评价性原则:为教师自我评价提供了统一的量化依据,能让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乃至全县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学科教师队伍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为学校体现让数据说话的管理理念提供依据,为学校的评模评优、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提供参考数据,对学校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供实践探索。三、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内容设置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内容设置应将常规性内容与当前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结合起来,应能清晰地反映教师一段时期内在某一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实现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收集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可能涵盖的板块 1、规划(教师作为设计者的角色) 2、教学(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 3、学习(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角色) 4、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5、反思(教师作为反思者的角色) 6、评价(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角色) 7、指导(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8、管理(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二)每一个内容板块可以表现的主要作品 1、规划版块 (1)教师的基本信息;(2)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2、教学版块 (1)教学工作量; (2)教学效果; (3)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记录。 3、学习版块 (1)参与的学历进修、校本研修或培训活动; (2)正在或已经阅读的书目及读书心得或摘抄; (3)从同伴、管理者或专家那里获得的经验; (4)教育教学故事与叙事; (5)随笔与杂记等。 4、研究版块 (1)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及项目); (2)研究成果荟萃(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及摘要);(3)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取得成果。 5、反思版块 (1)教学反思笔记; (2)自我的成长史分析; (3)名师传记分析等。 6、评价版块 (1)阶段工作的自我总结评价; (2)学校管理者的评价及对学校管理者的评价; (3)同行的评价及对同行的评价; (4)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评价; 7、指导版块 (1)指导学生; (2)指导教师。 8、管理版块(1)班级管理;(2)社团管理; (3)校务管理。 (三)每一个内容板块作品呈现的基本格式 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有两种形式:电子文件夹和实物文件夹。学校给教师制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电子模版,提供制作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规范化的格式,鼓励教师自己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格式创新。实物文件夹类似于职称评定时整理的各类基础性证件(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职评两证、继教证、教育技术能力证、普通话证等)和业绩类证件(各级各类荣誉证、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证、专著、CN发表文章、论文证、课题成果证、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成果证书)。四、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各学校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好对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建设、使用和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设置内容可参考附件格式,由教师本人收集整理材料,所在学校应指定内设机构和专门人员进行指导、核实、使用和管理,学校要以学年为单位,形成规范的一人一档纸质档案夹和电子档案夹。各学校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使这一评价方式日臻完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忠实伴侣。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把成长档案变成单纯的业务档案、资料袋。县教体局将把各校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建立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的内容之一纳入评估,各学校要把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先树优的内容之一。五、具体要求1、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的对象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正式教师、特岗教师及局认可的顶岗代课教师。民办学校可按此要求对准备长期聘用的教师建立档案。2、为使全县第四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料规范齐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夹从今年开始建立,设计使用周期为5年(201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