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定风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定风波1、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3、掌握、运用诗词鉴赏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 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全词,并背诵全词。【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湖北)。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与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二、反复诵读 :诵读要求:1、读准字音同行xng 吟啸xio 芒mng鞋 料峭qio 一蓑su 烟雨 萧瑟s2、把握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读 出 情 感 感情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无论轻读重读,长读短读,升调降调都是为体悟情感服务。要读出词句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合作交流】1、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目标检测】背诵并默写全词高一语文 必修四 主备 :贺美玲 审核:罗志辉 使用时期:2012年 月 日 班级: 组别: 组号: 姓名: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运用鉴赏诗词的两种方法去鉴赏词2、 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自主学习】一、悟:鉴赏诗词的两种方法1、披文以入情:从语言和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2、知人论世: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理解作品的主题。【知识链接】苏轼一生遭遇坎坷,他在晚年曾用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一生: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宋神宗时,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黄州(湖北)。宋哲宗时,他又因反对全部废除新法而被贬惠州(广东),最后到偏远的儋州(今海南)。“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多少坎坷,多少忧愤,尽含其中,却以自嘲的语气平淡地说出,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以一种坦荡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 【合作交流】:一、谈谈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参考答案:作者用“莫听”二字表明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在。 “何妨”“吟啸”活现了抒情主体的泰然自若的心态。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参考答案:“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可是却比骑马轻快。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 “任”见出作者自若、自信的襟怀。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参考答案: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参考答案:只要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这是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心理体验。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体现了作者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二、对这首词,现代人有以下看法:夏承焘: 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幻想“也无风雨也无晴”胡云冀: 词里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你的看法是什么?观点+分析(结合作者生活经历具体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目标检测】1、小结思想内容借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体现作者藐视政治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胸襟。2、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抒情、议理于一体。3、表现手法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