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1页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2页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3页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4页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市场对于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精度、多功能、低功耗,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窗帘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 万用遥控器存储有很多家电遥控器的编码,最大缺点是灵活性差,即使是采用同一遥控芯片的遥控器可以选取不同的识别码(客户码)和命令码(数据码),从而构成几乎无数种具体的用法。新的遥控编码组合随新的家电机型层出不穷,导致采用专用集成电路( ASIC)或掩模型单片 机( MaskROM MPU)制作的万用遥控芯片总会对一些设备,而且是越来越多的设备无法起作用。学 习型遥控器是将原家电遥控器对准学习型遥控器的接收器逐一按键,从而准确地记录该遥控器的波形,应用时再将这一波形再现、发射出去。这样的优点是通用性强,缺点是遥控器内存储器的容量极基有限,一般只能记录数十人键的波形,更换设备就更重新学习。 家电控制器不象万用遥控器那样具体到芯片的每一种应用以及每个码的功能,也不需要象学习型遥控器那样机械地记录每个按键的波形,而是综合了遥控编码方式的诸多因素形成特征字,将需要改变的部分数 据编码分离出来由 PC 机软件去处理,极大地节省了数据存储量而又完全不失通用性。这样一来就具备了二者的优点而克服了相应的缺点。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红外控制。随着窗帘红外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窗帘控制器应运而生。 红外线窗帘遥控控制器是 最新研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它不但取代原有的无线遥控窗帘控制器,而且工作可靠, 4 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任意选择,数字自动测试环境亮度,整点报时,电机工作鸣响提示,数码时钟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II 目 录 摘 要 . I 第 1 章 绪 论 . 1 1.1 窗帘红外遥控器设计目的 . 1 1.2 窗帘红外遥控器完成的功能 . 1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 第 3 章 硬件设计 . 4 3.1 红外接收电路 . 4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 . 5 3.2.1 单片机简介 . 5 3.2.2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 6 3.3 显示电路 . 7 3.4 报警与控制电路 . 8 第 4 章 软件设计 . 10 4.1 主程序设计 . 10 4.2 数据处理子程序 . 12 4.3 1602C 显示子程序 . 13 第 5 章 安装调试与结果 . 16 第 6 章 总 结 . 17 致 谢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一、电路原理图 . 20 二、 PCB 图 . 21 三、源程序 . 21 四、实物图 . 27 1 第 1 章 绪 论 1.1 窗帘红外遥控器设计目的 随 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和通讯、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住宅提出了挑 战,社会、技术以及经济的进步更使人们的观念随之巨变。人们对家居的要求早已不只是物理空间,更为关注的是一个安全、方便、舒适的居家环境。 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市场对于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精度、多功能、低功耗,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窗帘的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研究的主导设计方向。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红外控制。随着窗帘红外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 不同场合的窗帘控制器应运而生。 红外线窗帘遥控控制器是我厂最新研制的一种高科技产品,它不但取代原有的无线遥控窗帘控制器,而且工作可靠, 4 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任意选择,数字自动测试环境亮度,整点报时,电机工作鸣响提示,数码时钟等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窗帘红外遥控器完成的功能 本文介绍一款使用微电脑管理的、红外遥控器控制的多功能窗帘控制器。该窗帘控制器采用 89c205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控制一个 220v 的可逆、变速电动机控制窗帘的拉开和关闭。窗帘控制器可以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远程手动开、手动关和手 动停控制;可以执行事先输入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进行时间控制;还可以根据室外环境亮度实现环境亮度光控。三种工作方式可以方便地进行选择,当选择时间控制的方案时,数码管还能显示当时小时和分钟时间,不过时间数据只能顺序显示,显示一遍后,略等片刻再显示下一遍时间。另外、电机拉动窗帘的工作的时间长度,电机工作的时候是否有鸣响提示,以及光控状态下环境亮度的控制参数的调整等等都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设置。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2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 这次设计题目为 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 在很多的电子产品中也用到了红外控制。随着 窗帘红外控制器应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多样,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窗帘控制器应运而生。 实现这种控制目的的方案有 3 个。 方案(一) 自动 控制系统。(采用 A/D 转换器) 方案(二) 模拟集成控制器自动 控制系统。(采用 V/F 转换电路) 这二 个方案都是采用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模块 LCD 显示。 方案(一)的系统框图如图 2.1: 图 2.1 方案一的原理框图 AT89C2051是 一款采用 ATMEL 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 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的单片机,其主要性能特点有: ( 1)高性能、低功耗的 8Byte 微控制器, RISC 精简指令集机构,指令功能强大,且多数为单周期指令,具有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控制模式、 5 个中断源、两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等功能。 ( 2)片内集成 4KB 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可进行 1000 次以上写 /擦循环操作,数据保留时间可达 10 年 , 支持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 3)丰富强大的外部接口性能: 32 可编程 I/O 线,可编程串行通道,片内振 3 荡器和时钟电路。 采用 LG28 显示模块 41BH 数码管,动态扫描, 8550 三极管位选驱动 , AT89C51微处理器 P0 口直接段选实现小时、分钟显示,具有显示亮度强、稳定性能好、显示误差 少等优点。 方案(二)的框图如图 2.2: 图 2.2 方案 二 的原理框图 该窗帘控制器采用 89c205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控制一个 220v 的可逆、变速电动机控制窗帘的拉开和关闭。窗帘控制器可以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远程手动开、手动关和手动停控制;还可以根据室外环境亮度实现环境亮度光控。以及光控状态下环境亮度的控制参数的调整等等都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设置。 该红外遥控窗帘可谓是一款多功能的窗帘控制器窗帘控制器原理图 。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4 第 3 章 硬件设计 3.1 红外接收电路 笔者设计的这款红外遥控器,不仅能设置控制对象 的给定值或控制参数,并通过红外线发送给对象,而且能接收并显示对象通过红外线反馈回的实际值,这是它不同于普通红外遥控器的地方。因此,实际应用中,红外遥控器和控制对象上都装有红外发送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红外遥控器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电源模块、键盘模块、液晶模块、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总体硬件框图如图 1 所示。由于 MSP430、红外发送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都可采用 3V 电源,所以电源模块采用两节 1.5V 电池供电即可。键盘模块采用 44 行列扫描式键盘。液晶模块由 MSP430F413 直接驱动。因为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距离与其发射功率成正比,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距离,必须提高它的发射功率,也就是使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用硬件方法,即设计脉冲电路来产生占空比尽量小的脉冲载波信号;另一种就是用软件来控制MSP430F413 的输出端 P2.1,让其输出即为 占空比较小的脉冲信号 。 这里利用软件来实现这个功能。即在需要输出高电平的时候,让程序定时把 P2.1 口输出状态反向,其中定时时间是由指令数和指令周期来决定的,每条指令的指令执行周期是固定的,所以如果想让反向频率高一些,则让指令执行的少一些, 反之就让指令多一些。可见输出信号占空比可以由定时时间的长短来决定,这样就可以在高电平时输出占空比尽量小的脉冲信号。因为接收头对 38KHz 的光信号转换能力比较强,所以把高电平的频率设置为 38KHz。在需要输出低电平的时候,控制 P2.1 口一直为低就可以了。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波形如图 3 所示。先发一段前导码,以检验这组码是否为想要的码。前导码由一个 9ms 的高电平和一个 4ms 的低电平组成。然后再发 32 位数据代码,其中高电平为 0.5ms,低电平为 0.5ms 的一个周期为代码 “0”;高电平为 0.5ms,低电平为 1.5ms 的 一个周期为代码 “1”。为了提高发射功率,实际工作时,发光二极管的高电平用 38kHz 的载波信号载波,低电平则一直为低。红外发送程序流程图如图 4 所示。即先发出前导码,然后再按发出的是 0或 1来发出不同的数据码,每发送完一位,就让码长计数器 num 加 1,直到num 加到 32 时,发送停止 。 5 3.2 单片机控制电路 3.2.1 单片机简介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机,又称为嵌入式微控制器 (Embedded microcontroller)。它的诞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 单 片机的发展 单片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 4 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 1974 1976 年):单片机初级阶段。因工艺限制,此阶段的单片机采用双片的形式而且功能比较简单。例如仙童公司生产的 F8 单片机,只包括了 8 位 CPU,64 个字节的 RAM,和两个并行口,需要加一块具有 1KB ROM、定时器/计数器和两个并行口的 3851 芯片才能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第二阶段( 1976 1978 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此阶段的单片机已成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但内部资源不够丰富,以 Intel公司生产的 MCS-48 系列为代表,片 内集成了 8 位 CPU、 8 位定时器 /计数器、 RAM 和 ROM 等,但无串行口,中断系统也比较简单,片内 RAM 和 ROM 容量较小且寻址范围不大于 4KB。 第三阶段( 1978):高性能单片机阶段。此阶段的单片机内部资源丰富,以Intel公司生产的 MCS-51 系列为代表,片内集成了 8 位 CPU、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串行 I/O 口、多级中断系统、 RAM 和 ROM 等,片内 RAM 和 ROM 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可达 64KB。有的型号内部还带有 A/D 转换器。 第四阶段( 1982): 8 位单片机得巩固发展及 16 位、 32 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6 位单片机以 Intel公司生产得 MCS-96 系列为代表,在片内带有多通道 A/D 转换器和高速输入 /输出( HSI/HSO)部件,中断处理和实时处理能力很强。 目前单片机的品种众多,其中性能优良的 8 位单片机在今后若干年内仍然将是工业检测、控制应用领域中的主角。 2) 单片机的特点: ( 1) 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能利用它方便地组装成各种智能式测控设备及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很容易满足仪器设备既智能又微型化的要求。 ( 2) 可靠性高、适用的温度范围宽。单片机芯片一般是按工业测控要求设计的,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这一点是 其他机种无法比拟的。 ( 3) 易扩展、控制能力强。通过单片机本身或扩展可以方便地构成各种规模地应用系统及多机和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 4) 指令系统相对简单,较易掌握,且指令中又较丰富地逻辑控制功能指令,能较方便地直接操作外部输入输出设备。 由于单片机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好和价格便宜等独特优点,已成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更新换代的理想机种,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单片机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6 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以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以单片机(微电脑)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3.2.2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1) 时钟产生电路 片内电路与片外器件就构成一个时钟产生电路, CPU 的所有操作均在时钟脉冲同步下进行。片内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非常接近晶振频率,一般多在 1.2MHz24MHz 之间选取。 C1、 C2 是反馈电容,其值在 20pF 100pF 之间选取,典型值为 30pF。本电路选用的电容为 30pF,晶振频率为 12MHz。 振荡周期 s121 ; 机器周期 sSm 1 指令周期 s41 。 XTAL1 和 XTAL2:片内振荡电路输入线,这两个端子用来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在石英晶体的两个管脚加交变电场时,它将会产生一定频率的机械变形,而这种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上述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机械振动的振幅,还是交变电场的振幅都非常小。但是,当交变电场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振幅骤然增大,产生共振,称之为压电振荡。这一特定频率就是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也称谐振频率。即用来连接 8051 片内 OSC 的定时反馈回路,如图 3.5 所示。石英晶振起振后要能在 XTAL2 线上输出一个 3V 左右的正 弦波,以便使 MCS-51 片内的 OSC 电路按石英晶振相同频率自激振荡。通常, OSC 的输出时钟频率 fOSC 为 0.5MHz-16MHz,典型值为 12MHz 或者11.0592MHz。电容 C1 和 C2 可以帮助起振,典型值为 30pF,调节它们可以达到微调 fOSC 的目的。 2) 单片机复位电路 图 3.6 为单片机复位电路。单片机在开机时都需要复位,以便中央处理 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都处于一个 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单片机的复位后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在时钟电路工作后,只要在单片机的 RST 引脚上出现 24 个时钟振荡脉 冲( 2 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便可实现初始化状态复位。 MCS-51 单片机的 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例如:若 MCS-51单片机时钟频率为 12MHz,则复位脉冲宽度至少应该为 2 s。 7 图 3.1 时钟 电路 图 3.2 复位电路 3.3 显示电路 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次使用的是 字符型液晶 模 块 1602C,该模块是一 种用 5x7 点阵 图形来显示字符的液晶显示器, 能够显示2 行 16 个字符。 1602 采用标准的 16 脚接口,其中 : 第 1 脚: VSS 为地电源 。 第 2 脚: VDD 接 5V 正电源 。 第 3 脚: V0 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 “鬼影 ”,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 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 图 3.3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8 第 4 脚: RS 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 5 脚: RW 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 为低电平 R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 6 脚: E 端为使能端,当 E 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 7 14 脚: D0 D7 为 8 位双向数据线。 第 15 16 脚:空脚 ,也可以 15 脚接 5V 正电源 16 脚接地,控制 LCD 背景光。 3.4 报警与控制电路 该部分是单片机和外部报警与控制的接口部分,主要起报警、执行和电气隔离作用,其电路图如图 3.4 所示。 继电器采用 SRD-D6VDC-SL-C 型, 240AC 通断 TA 的 电流。其直流线圈电阻95 欧,三极管 Q1 采用 KTC9012, 输出 电流 IC 为 150mA,放大系数为 60 至 1000范围内,若取为 200 则 Ic 在 5V 下为 50mA 左右,则基极电流为 0.25mA。只有P0 口在高点位输出时才能达到这样大的电流值。因此把这两个口分别用 P0 和 P01代替。由于 P0 口属于三态输出输入口,因此,必须接上拉电阻,其阻值大小可计算为: ( 5 0 . 7 ) 170 . 2 5 V KmA 我们取 10 千欧的电阻让 Q1 在高电平时饱和导通,此时,基极电流为 0.44mA。 二极管 D1 主要起保护作用,在 Q1 关断时续流,以免电感线圈断路时产生过压损坏三极管。 图 3.4 继电器、报警与执行电路 由于 DS18B20 自带了存储器,能够将设定的温度报警值自动存入 DS18B20 9 的 EEROM 中,永久保存,因此每次开机时系统都会自动从 DS18B20 的 EEROM 读出温度报警值 .两个继电器中, K1 接的是降温装置, K2 接的是加热装置,当实际温度大于 TH 的设定值时,蜂鸣器响,表示超温,此时继电器 K1 吸合,接通降温装 置进行降温;当实际温度处于 TL 与 TH 的设定值之间时,继电器常闭。 总的原理图和 PCB 图见附录 1、附录 2 所示。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张淑海 10 第 4 章 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 设计 主程序完成系统初始化及各个程序之间的联系任务 ,如下图所示 。 11 4.1 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说明: 电路分为 8 个部分,分别是电源部分、显示部分、鸣响提示部分、红外线接收部分、数据储存部分、光控电路测光部分、电机控制执行部分、单片机主控器件部分。 电源部分通过外接插座输入交流 12v 或者直流 13-14v 电 压,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出电压为 12v 的 vdd,为控制继电器提供工作电压。同时经过 3 端集成稳压器 ic2 稳压后输出 5v 电压 vbb,为讯响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显示电路提供电源, 5v 电源经过二极管 d4、限流电阻 r18 后,为单片机提供 vcc 电压, e1 是直流供电电源,电压为 3v 3.6v,在本电路中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两节 5 号普通电池,c6 和 c7 是单片机电源滤波电容。平时交流电正常的情况下, 5v电源为单片机供电的同时,也为电池浮充电,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当交流电停电的时候,电池仅为单片机供电,单片机在掉电状态 下维持时钟的正常走时, vbb 供电被 d4隔断。在控制器设置成手动控制时,单片机除执行任务外,均处于睡眠状态,遥控器信号的到来,单片机从睡眠中唤醒,恢复正常工作,所以手动状态下当交流停电时,电池的耗电电流更小。 显示电路使用一个 0.56 英寸的共阳高亮度数码管,限流电阻取用 11.5k. 鸣响电路由单片机的 p1.0 兼用,除驱动数码管的数点之外,兼用音频信号输出,音频信号通过 r20、 c10 输入到三极管 v6 的基极上,三极管驱动发声器发声。二极管 d3 用来提供 c10 的放电回路,保证交流信号的正常耦合。发声器发出的声音有单 片机软件来实现和控制,不同的情况下发出不同音调、不同时间长度的鸣响来,也可以编制乐音声音发声。 红外线接收电路使用一个集成红外接收器,型号是 hs3008,静态时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当接收到红外信号后,按红外信号的数据波形输出负脉冲数据信号。红外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的 p3.2 ,该口对应的第二功能是外部中断 0 (int0),利用该口的第二功能,一旦红外线信号到来, p3.2 被拉低,单片机中止当前的工作转移到接收、处理红外信号。开启中断功能的目的,既减轻了单片机的工作负担,又保证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的完整性,同时在手动工 作状态下,单片机进入睡眠后,利用外部中断功能完成对单片机的唤醒。 光控电路有 gm1、 c5、 v3 组成,利用了单片机的 p3.4 和 p3.5 完成对环境亮度的测试工作。 gm1 可以使用光敏电阻或者光敏二极管,本电路中使用光敏二极管。 c3 和 gm1 组成 rc 充放电回路, p3.4 处于高电平的时候, p3.4 的高电压用过gm1 的正向电阻向 c3 充电,当 p3.4 被单片机拉低后, c3 通过光敏元件放电,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电压状态下,此时环境亮度决定了光敏二极管的光阻值,光阻值大, c3 放电速度慢,反之放电速度快。适当控制 p3.4 的拉低脉冲 宽度,使得 c3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12 放电工作在线性比较好的一个工作段上。 p3.5 用来检测 c3 在 p3.4 拉低期间放电的电压状态,当 c3 电压下降到 1/2vcc 以下后, p3.5 测得数据 “0”,反之测得数据 “1”,为了减小 p3.5 对 c3 充放电的影响, c3 充放电电压通过三极管 v3 组成的射极输出器连接到 p3.5 上,射极输出器的高输入阻抗减小了 p3.5 对 rc 充放电电路的影响。 电机执行部分完全受单片机的控制,通过单片机的 p3.0 和 p3.1 完成。单片机复位状态下 p3.0 和 p3.1 输出高电平,三极管 v1、 v2, v4、 v5 截止,两个继电器j1、 j2 释放状态,方向可逆的电动机因无电源供电而停止。当 p3.0 或者 p3.1 其中有一个被拉低后,两个继电器便会有一个导通,例如 p3.0 拉低后 v1 导通、 v4 导通, j1 吸合,电机得电转动,当只有 p3.1 拉低后,电机则反方向转动,实现了窗帘的拉开和关闭。 两个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受单片机控制,在同一个时间内两个继电器仅能有一个吸合。即便是在电机工作期间,操作了反向转动按键,单片机也是先释放当前工作的继电器,并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吸合另外一个继电器,防止了电机正反工作线圈同时通电的冒险。 单片机是本电路中的核心器件,担负整个电路的 管理。电路中使用 p1 口的 8个 i/o 口分别驱动数码管的 7 个笔划和数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at89c2051 用于本电路中,其 i/o 口比较富裕,这样的驱动显示节省一个显示驱动电路,同时显示的数字和字符完全通过软件编写的,可以编写更多的字符。所以数码管除显示 0 9 数字外,还可以显示软件编辑的任意字符,数点用来指示工作状态和不同的设置状态。单片机的复位脚使用 c1、 r14 组成上电复位电路, k1 是手动复位按键,实践中得知本复位按键用到的时候很少。 数点控制脚兼用鸣响信号输出端,输出的音频信号通过 r20、 c10 输入到 v6的基极 ,放大后推动发声器 y1 发声。 d3 是 c10 的泄放电阻,保证交变信号的正常耦合。 单片机的 p3.3 和 p3.7 口作为 iic 储存器的总线,本电路使用 at24c02 完成对设置状态和设置数据的储存。 4.2 数据处理子程序 数据处理部分使用的器件是 MCS-51 系列单片机 AT89C51,它自带 8K 的FLASH 程序存储器,它的核心处理单元为 8 位。数据处理主要是对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并进行逻辑判断,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输出到 LCD 显示和使继电器动作。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主要由三个子程序来完成,分别为GETWD、 DATA-PRO 和 ZTBJ。从这个子程序读出的数据由两个字节组成,高字节为 35H,低字节为 34H,数据格式如表 4.3 所示。 处理过程如框图 4.2 所示。 13 首先,把高位字节不带进位位 Cy 左移四位,再与 F0H 相与,最后把低四位置零,高四位保持不变,将所得结果存储起来。低位字节的处理是:先将该字节高低四位相互交换,存储该字节在 R3 中,然后将这个数据与 0FH 相与去除高四位,最后将这个低位字节与处理后的高位字节相或,将高低位字节最后处理为一个字节,除去最高位符号位,后七位就是要显示的数据,存储在 36H 中。最后把R3 中数 据取出,带进位位左移一位,判断其进位标志位 C 是否为“ 1”,若为“ 1”则把数字 5 存储在 37H 中,供 LC D 显示测量值小数部分。否则把 37H 中置零。到此,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到此结束。 图 4.2 数据处理子程序 4.3 1602C 显示子程序 液晶显示器采用目前使用的比较广泛的字符型液晶显示器 1602C。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 CGROM)已经存储了 160 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 如大写的英文字母 “A”的代码是 01000001B( 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 41H 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 11 条控制指令,如表 4.1 所示 , 它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说明: 1 为高电平、 0 为低电平) 指令 1:清显示,指令码 01H,光标复位到地址 00H 位置 。 指令 2:光标复位,光标返回到地址 00H。 处理测量数据高位 数据保存 字节合并 处理测量数据低位 返回 开始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14 指令 3:光标和显示模式设置 I/D:光标移动方向,高电平右移,低电平左移 。 指令 4:显示开关控制。 D:控制整体显示的开与关, 高电平表示开显示,低电平表示关显示 C:控制光标的开与关,高电平表示有光标,低电平表示 无 光标 B:控制光标是否闪烁,高电平闪烁,低电平不闪烁 。 指令 5:光标或显示移位 S/C:高电平时移动显示的文字 低电平时移动光标 。 指令 6:功能设置命令 DL:高电平时为 4 位总线,低电平时为 8 位总线 N:低电平时为单行显示,高电平时双行显示 F: 低电平时显示 5x7 的点阵字符,高电平时显示 5x10 的点阵字符 。 表 4.1 控制指令 指令 7:字符发生器 RAM 地址设置 。 指令 8: DDRAM 地址设置 。 指令 9:读忙信号和光标地址 BF:为忙标志位,高电平表示忙,此时模块不能接收命令或者数据,如果为低电平表示不忙 。 指令 10:写数据 。 指令 11:读数据 液晶显示模块是一个慢显示器件,所以在执行每条指令之前一定要确认模块的忙标志为低电平,表示不忙,否则此指令失效。要显示字符时要先输入显示字符地址,也就是告诉模块在哪里显示字符 。 表 4.2 是 DM-1602 的内部显示地址 。 表 4.2 DM-1602内部显示地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0D 0E 0F 第一行 指令 RS R/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清显示 0 0 0 0 0 0 0 0 0 1 光标返回 0 0 0 0 0 0 0 0 1 * 置输入模式 0 0 0 0 0 0 0 1 I/D S 显示开 /关控制 0 0 0 0 0 0 1 D C B 光标或字符移位 0 0 0 0 0 1 S/C R/L * * 置功能 0 0 0 0 1 DL N F * * 置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 0 0 0 1 字符发生存储器地址( ACG) 置数据存储器地址 0 0 1 显示 数据存储器地址( ADD) 读忙标志或地址 0 1 BF 计数器地址( AC) 写数到 CGRAM 或DDRAM 1 0 要写的数据 从 CGRAM 或 DDRAM 读数 1 1 读出的数据 表 4.4 1602 控制指令 15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A 4B 4C 4D 4E 4F 第二行 初始化子程序的框图如图 4.3 所示。在初始化子程序中,操作非常简单,主要是对 LCD 发出初始化控制命令,然后开显示器,写入数据,初始化过程就算完成。 图 4.3 LCD 初始化子程序 初始化子程序说明:首先开始,然后清屏并光标复位,单片机发写命令,再液晶显示应答。如果回答否,再回到清屏并光 标复位, 开始以为是继电器坏了,经检查,原来是没有给控制加热和降温装置的继电器供电,后来接上电源后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单片机发写命令,再液晶显示应答,如果回答是,再准备写入数据,最后执行显示命令 。 执行显示命令 清屏并光标复位 液晶显示应答否 单片机发写命令 开始 准备写入数据 否 是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16 第 5 章 安装调试与结果 红外遥控按键的功能分为三部分,直接操作部分 窗帘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操作。设置部分 输入定时打开窗帘的时间;定时关闭窗帘的时间;输入当时的时间;开关整点报时功能;开关电机工作的时候声音提示功能;设置电机运行的时间长度;选择定时、光控、手动控制的方式;查询现在预设工作状态和预设定时时 间以及光控级别等。第三部分是系统复位,不论在任何的工作状态下,总复位操作能将窗帘控制器恢复到开始状态下。 工作方式的选择是选择时控、光控和仅仅手动控制方式之一,在时控和光控状态下,手动控制仍然有效,在手动状态下仅能手动遥控操作。手动状态下的单片机非工作期间进入睡眠状态。 电机工作时间长度设置,是根据用户窗帘的长度不同,设置对应的电机一次运行时间,保证在时控和光控状态下窗帘拉开或者关闭到位。 测试环境亮度是根据不同用户窗帘安装位置处的环境亮度不同,以及用户光控拉开和光控关闭窗帘的环境亮度的要求不同,让用户自 行选择环境亮度。 声音开关是开启或者关闭电机在运行的时候,鸣响器是否配合运行发出一种“嘀 嘀 嘀 嘀 ”的断续提示音,以便用户听觉感知窗帘的工作。 当工作在时控和光控状态下,并进行当时时间校正以后,内部的时钟开始走时,而且时间数据在一个数码管上,按时分方法顺序显示当时时间的小时和分钟,显示一遍之后,停止 1 秒钟,以便区分一个完整的时间显示完毕。在此时如果开启整点报时功能,一旦时钟到达整点,鸣响器发出声音报时,长声音表示 10 个点,短促声音表示一个点 。 17 第 6 章 总 结 本次设计 让我学到了许多知 识,培养了我的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理论分析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实践技能,达到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 统一,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毕业设计 ,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在学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设计知识在实际工程设计环节中必不可少,这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优势及不足,觉得平时的知识积累的还不够,仍然有好多东西等着我去学习!今后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认识到实践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环节,只有不断地通过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毕业设计作品。本次设计 使我对课 题在理论上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研究,开阔了自己的设计 思路。最后我感谢在本次设计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和同学。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18 致 谢 在此次的设计过程中,周全老师对我精心辅导与严格要求,使我的设计得以顺利完成。她 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让我知道了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如何做学问、如何合理的设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要 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给我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我还要向关心和支持我学习的朋友们表示真挚的谢意!感谢他 们对我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并在此感谢我们实验室的同学的热心帮助,在他们的协助下我圆满完成这次毕业设计。 19 参考文献 1 杨恢先 ,黄辉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 阳宪惠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 张友德 ,等 .单片机原理应用与实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4 李朝青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6. 5 阎石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998. 6 陈玉宏 ,向凤红 .自动控制原理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 7 杨帮文 .新编传感器实用宝典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8 郑啊奇 .Visual Basic 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 杜文洁 .电路基础 .科学出版社 ,2007. 10 俞志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07. 11 王法轮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07. 12 于安红 .简明电子元器件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13 杨爱琴 .数字电子技术 .科学 出版社 ,2007.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20 E1 3VC6 0.6uC120.001uC4 30p C3 30p1 2B112VD4 DIODED5 DIODED8 DIODED6 DIODED7 DIODEC7 10uC9 1000uC8 10uC1147uC5 1uC1010uC1 22uVin1GND2Vout3U8 VOLTREGR185kVCCVDDVBB12345678IC324C01VBBR1110kR191k1 2 3H1 HWFSVBBR1 1kR2 1kR3 1kR4 1kR5 1kR6 1kR7 1kR151kVCCR162kR172kR8 10kVCCV3 9015Y1 CRYSTALR141kVCCK1SW-PBVBBR9 10kV5 PNP1VCCR131kQ5 NPN1J1 4098J2 4098D2 DIODED1 DIODEVDDVDDQ4 NPN1R121KQ1PNP1VCCD3 DIODEQ6 NPN1Y5 15VCCP1 PLUGACMALE12IN 220VD10PHOTOR1010K1202193184175166157148139121011IC189C2051abfcgdeDPY1 2 3 4 5 6 7a b c d e f g8dpdpDS1DPY_7-SEG_DP附录 一、 电路原 理图 21 二、 PCB 图 、 、 三、 源程序 PUSHACC PUSH PSW 窗帘红外遥控器的设计与制作 22 CLRTR1 MOV RM TLEN, TH1 、 MOVTH1, #00H MOV TL1, #00H SETBTR1 MOV A, RMJLEN JNZ LBL RM DAT BIT MOV RM ADDR #00H MOV RM RADDR, #00H MOV RM DAT, #00H MOV RM RDAT, #00H MOV RM BIT_CNT, #00H CLR RM OK CLR RM GUI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