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能源植物规模化实验种植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2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实验概况 . 1 1.1.1 实验名称 . 1 1.1.2 实验单位 . 1 1.1.3 实验建设规模、内容、目的 . 1 第二章 实验必要性 . 2 2.1 实验依据 . 2 2.2 试验目的 . 2 第四章 实验技术方案设计 . 3 5.1 制定目的 . 3 5.2 制定原则 . 3 5.3 对比内容 . 4 5.5 技术路线 . 4 5.5.1 实验地块选择 . 4 5.5.2 实验品种选择 . 4 5.5.3 实验区域分布 . 7 5.5.4 实验种植处理 . 7 第六章 实验技术方案组织实施 . 9 6.1 地块选择 . 9 6.2 整地 . 9 6.2 种子处理 . 9 6.2 播种 . 10 6.3 定苗间苗 . 10 6.4 打顶 . 10 6.4 合理追肥 . 11 6.5 病虫害防治 . 11 3 6.5.1 虫害防治 . 11 6.5.2 病害防治 . 11 6.6 实验数据收集 . 12 6.6.1、植物学、生物学特性观察 . 12 6.6.2、生育期记录 . 13 6.6.3 抗逆性观察 . 14 6.6.4 品种及区域经济性状对比 . 15 第七章 实验工作进度安排和组织管理体系 . 16 7.1 实验工作进度安排 . 16 7.1.1 1000 公顷土地开垦工作进度 . 16 7.1.2 1000 公顷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种植工作进度 . 16 7.2 试验工作组织管理体系 . 17 第八章 . 实验费用、收益估算及考核指标 18 7.1 规模化实验种植费用估算 . 18 7.2 资金使用计划 . 18 7.3 实验经济收益估算 . 19 7.4 实验考核指标 . 19 第九章 实验风险评估 . 20 9.1 品种适应性风险 . 20 9.2 气候风险 . 20 9.3 病虫害风险 . 20 9.4 中耕管理风险 . 20 9.5 产品回收安全风险 . 21 9.6 劳动力风险 . 21 1 第一章 总论 1.1 实验 概况 1.1.1 实验 名称 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实验 1.1.2 实验 单位 老挝中汇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1.1.3 实验建设 规模、内容、目的 ( 1)实验建设 规模 : 开发建设 2000 公顷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实验,其中: a、公司开垦土地 1000 公顷,并发包给承包方经营管理。 b、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种植 1000 公顷蓖麻。 ( 2) 实验 建设内容 : a、 1000 公顷的土地开垦工程,以及相应基础工程设施建设。 b、 1000 公顷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规模化种植实验 地建设 。 ( 3) 实验 建设目的 : 根据老挝境内的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以及蓖麻的生物学特性,如何选择适应于老挝境内规模化“三高一低”栽培的蓖麻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播种密度,以及 如何因地制宜制定蓖麻综合产业开发技术方案?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蓖麻规模化种植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生理生化变化,才能筛选出适宜于老挝栽培,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以及因地制宜制定蓖麻综合产业开发技术方案。 2 第二章 实验必要性 2.1 实验 依据 ( 1) 根据公司 2007 年 8 月 30 日会议纪要 ,制定本实验技术方案。 ( 2) 根据蓖麻的生物学特性 , 结合老挝的气候及土地资源 , 制定本实验技术方案。 ( 3) 借鉴中、泰两国的蓖麻生产经验,以及中国农业产业化开发运作模式,制定本实验技术方案。 2.2 试验目的 ( 1) 老挝目前没有蓖麻良种 ,很有必要进行品种引进 ,并通过种植实验,筛选出适应于老挝本地特点的蓖麻品种。 ( 2) 通过规模化种植实验, 积累规模化种植经验并培训老挝本土农业技术人员,为 大规模 的 蓖麻种植 奠定基础。 ( 3) 通过规模化种植实验, 探索适合老挝本地特点的蓖麻种植技术路线,为 因地制宜的制定有效的农艺技术措施提供 依据 。 ( 4)通过规模化种植实验,探索出老挝“以短养长,长促发展;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以示范带发展”的“公司 +基地 +农户”运营模式,为有效制定符合老挝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特点的能源植物产业化开发运营模式提供依 据。 总之,本规模化种植实验,可为公司的能源植物中期开发战略提供决策性依据。 3 第 四 章 实验技术方案 设计 5.1 制定 目的 根据老挝境内的自然地理及气象概况,以及蓖麻的生态特性,如何选择适应于老挝境内规模化“三高一低”栽培的蓖麻品种,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制定蓖麻综合产业开发技术方案?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蓖麻规模化栽培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其生理生化变化,才能选育出适宜于老挝栽培,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以及因地制宜制定蓖麻综合产业开发技术方案,并有效降低和避免因品种不适应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 5.2 制定 原则 本项目技术方案是根据蓖麻的生态特性和老挝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在通过广泛调查并筛选出宜开发种植区域的基础上,借鉴中国蓖麻多年科研与种植生产实践的经验,参照中国和泰国蓖麻杂种优势利用与技术规程,因地制宜制定。 实验方案制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良种选择与高效栽培技术结合原则 要想获得蓖麻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不仅要选择优良品种,还要有“良法”,即高效的栽培农艺技术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良种优势,满足规模化发展需要。 所以,选择优良品种的同时,探索出较“优化”的栽培技术“组合”,是很有必要的。 (2)因地制宜原则 4 根据蓖麻不同品种所特有的特征特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老挝生态环境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域的生产潜力,实现“三高一低”的栽培要求。 (3)结合老挝农业现状利于合作与推广原则 本实验充分考虑到老挝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老挝的耕种习惯,制定符合老挝发展现状、易被老挝农民接受的种植方法进行实验。 5.3 对比 内容 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开花期株高、开化期离地 10 高 茎 杆粗度、开花期分枝数、结果期、单株花序数、花序挂果数、花序结实率、单穗粒重、单株粒重、抗病抗虫性、耐旱耐涝性、产籽量、出 油率。 5.5 技术路线 5.5.1 实验地块选择 试验地的选择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 生活基础条件好,地势高岗,坡度在 10 15之间, 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通透性好,土壤肥力中等, PH 值在 6-8 之间 ,向阳,沙质土壤的地块 为宜 。重盐碱地、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地不宜种植。 5.5.2 实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原则:选择引进品种原地方自然条件与老挝当地自然条件近似品种,其纬度、海拔、种源气候等几方面可以作为参考因素。选择同纬度地区品种作主栽品种,主要包括泰 TCO202、泰 208、 淄蓖 101、淄蓖 5 号等。 各品种简要介绍如下: ( 1)泰 TCO202 5 泰 TCO202 是多年生有刺类型,原产于中美洲,由法国阿图公司所属蓖麻部的育种基地育成, 1997 年泰国从法国引进亲本,在国内进行杂交制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性状稳定,抗旱耐瘠薄,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 特征特性: TCO-202 株高 200-250 厘米左右,主穗位高 55cm,株型较紧簇,茎杆紫色,叶色深绿,果穗塔型,平均有效果穗 9 个,平均果穗长 85cm,子粒椭圆型,种子灰褐色,百粒重 50 克左右,种籽含油率55.4%,种仁含油率 65%,蓖麻醇酸 含量达 88.3639%。由于主穗较大,所以产量的构成以一级、二级分枝为主。高肥力土壤每亩定苗 400 500株(土瘦每亩可定苗 700-800 株)一般亩产 200 公斤 -260 公斤,高产栽培 300 公斤以上。 2005 年贵州宏宇蓖麻产业有限公司在老挝北部省份琅勃拉邦种植100 公顷,其生长情况良好,表现产量在亩产 200 公斤以上。 ( 2)泰国 208 泰国 208 属一年生矮杆早熟品种 ,一般出苗后 40 50 天开花, 110 120 天采收第一批, 180 天采收完毕,单产 1.5 2 吨 /公顷。其突出特点是生长期短,从播种到采收结束只需要 180 天,在泰国常用来与玉米、稻谷、花生等作物轮作,或与泰 101 等多年生蓖麻间作。 ( 3) 淄蓖 101 淄蓖 101 品种是山东淄博农业科学院 1996 年利用泰国引进品种资源中抗病矮杆变异株,经连续 6 代系统选育,育成的中晚熟、特抗旱、耐肥水、耐湿热、中穗大粒型蓖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生长势强、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 1999 年在海南三亚粗沙地 100 6 天不降水的恶劣环境下,其它品种全部干枯死亡,淄蓖 101 仍有部分产量。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 150-200 公斤,高产栽培可达 300 公斤。单株生产潜力1000g,在我国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浙江、湖北、广西、海南等地表现出耐湿热、抗病虫、高产、稳产等特点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 118 天。幼茎紫红色,主茎紫色,腊粉较多,株高 180厘米,分枝 4-5 个,单株成穗 5-7 个。果穗宝塔型,蒴果紧密有刺,雌花不凋,穗长 30-40 厘米。种子椭圆型,有棕褐色花纹,百粒重 44 克,出仁率 76%,种籽含油率 48.8%。苗期生长缓慢,现蕾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耐湿热,不落果,不裂果。 ( 4) 淄蓖 5 号 山东家祥蓖麻研究所所长黄家祥用育成的大穗型绿茎杆、早熟蓖麻雌性系做母本,外引种质资源育成的 红茎杆、大粒型、高抗病、特抗旱自交系做父本,采用“二系法”杂交配制的高产优质多抗蓖麻杂交一代种。一般亩产 300 公斤,高产栽培亩产 400 公斤以上, 2000 2003 年全国区域实验产量第一位。单株生产潜力 1500 克。淄蓖 5 号杂交一代种属中熟品种,从出苗到主果穗成熟 90 天左右。茎杆浅紫色,叶片深绿,株高 220 厘米,主茎高 50 厘米左右,分枝 4 6 个,结穗 5 9 个,果穗塔型,穗长 50 110 厘米,蒴果密集有刺,种子椭圆型有棕色花纹,百粒重 41 45 克,种籽含油率 53.14%。根系发达,特抗旱、怕渍涝、耐盐碱。成熟后不 落果、不炸果、不早衰。 7 其他可供引进老挝进行试验性种植的品种有: 中晚熟型法国蓖麻杂交种“ CS-R6.181”、 稼祥一号、稼祥二号、淄蓖 108 品种(原名无刺青)等 5.5.3 实验区域分布 实验区域的分布遵照以下原则: ( 1) 实验区域应相对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政府关系相对稳定,后续开发土地资源充足,可争取国内替代种植补贴的地区。 ( 2) 试验区域的分布还应具有地域的差异性,形成从北到南的种植带, 以 达到区域差异试验的效果。 ( 3) 试验区域还应相对分布在当地野生蓖麻资源丰富或人工蓖麻种植情况较好的地区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制定公司 2008 年 规模化实验种植的实验区域分布见下方表格 1 和表格 2 表格 1 公司开垦 1000公顷土地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 :公顷 省份 万象省 甘蒙省 沙湾拿吉省 巴色省 合计 县份 撒拉康县 万荣县 澎洪县 面积 50 400 300 100 50 100 1000 表格 2 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种植 1000公顷区域分布情况 单位 :公顷 朗勃拉邦 万象省 万象市 甘蒙省 沙湾拿吉省 沙拉湾省 巴色省 合计 100 300 150 100 50 200 100 1000 5.5.4 实验种植处理 实验区均用种子直播种植,株行距及用种量见表三。 8 表格 3 各品种种植面积及用种量 品种 株行距 (m) 塘数 (ha/塘 ) 千粒重( g) 种植面积( ha) 每公顷用种 ( / ha) 用种量() 单价(元 /吨) 金额 (万元 ) 泰国 208 0.5 0.75 26655 333 500 9 4500 20 9 泰国 202 2 2 2490 500 300 4 1200 15 1 8 法 181 0.8 1 12495 320 10 8 80 20 0 16 稼祥一号 0.8 1.2 10410 450 10 14 140 60 0.84 稼祥二号 0.8 1.2 10410 410 10 13 130 60 0.78 淄蓖 5 号 (家祥蓖麻研究所) 0.8 1.5 8325 410 50 11 55 60 0 33 淄蓖 5 号 (淄博农科院) 0.8 1.5 8325 400 100 10 1000 30 3 淄蓖 7 号 (淄博农科院) 0.8 1.5 8325 332 10 9 90 30 0.27 淄蓖 8 号 (淄博农科院) 0.81.5 8325 428 10 11 110 30 0.33 泰国 101 2 2 2490 440 1000 4 4000 10 4 合计 2000 11305 20 51 9 第六章 实验技术方案 组织实施 实验技术流程 : 地块落实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定苗、补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总结 6.1 地块选择 实验地应选择交通便利,劳动力便于组织,生活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地块要求 地势高岗,坡度在 10 15之间, 土层厚度在 3 米以上,需要有 30 厘米 以上 的耕作层 , 疏松肥沃,排灌方便 。 保水 、 保肥 、 通透性好, PH 值在 6-8 之间 ,向阳 的 沙质土壤地块 为宜 。 6.2 整地 对于新开垦的荒地,要在 12 月底以前完成砍坝工作,然后经过两个月的晾晒,在 2 月底以前完成烧荒工作,目的是保证草木能充分烧尽,减少人工清地成本,同时也为蓖麻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机养料。 对于成熟的耕地,要在 2 月底之前完成土地的翻耕和细耙等准备工作。 6.2 种子处理 ( 1) 选种 选择新鲜、籽粒饱满、大小色泽斑纹一致,富有光泽、无病斑的种子。 ( 2) 晒种 蓖麻种子经太阳晒后,能促进种子内酶的活动,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 晴天将种子摊在草垫上晒 3 天至 4 天,勤翻动,使种子各部分受热均匀。 ( 3) 发芽试验 10 在批量蓖麻种子中均匀混合的取出一定数量的种子作为芽率试验样品,用 25-35 温水浸泡 24 小时后捞出 , 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温润的细纱土中, 一般 5 天即可统计发芽率。 ( 4)药剂 处理 蓖麻种子通过药剂处理,能消灭蓖麻种子所带的病菌,减少发病,还能起到对土壤部分的消毒 作用,减轻地下害虫对蓖麻种子的危害和因土壤带菌而引起的某些苗期病害。种子消毒的 采用的方法是 :用 40%的福 尔马林 1 份加水 300 份混均,洒于种子上搅拌均匀,而后闷种 3 小时 ,或 用 50%的多菌灵 500 倍 液 浸种 24 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洗净 待播 。 6.2 播种 ( 1)播种期 根据老挝的气候 特点 ,借鉴泰国的播种时间 经验 ,确定实验播种期为 4 5 月份。 ( 2) 播种深度 根据不同的土壤墒情确定播种的 覆土 深度, 深度 选择在 3-5 厘米 之间 。 ( 3)播种密度 根据不同蓖麻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同,确定播种密度。各品种的播种密度见 表格 3 各品种种植面积及用种量 。 6.3 定苗间苗 在蓖麻长出 第 4 片真叶后,进行定苗,如果间苗 、 定苗不及时会产生高脚苗 、 瘦苗,直接影响蓖麻植株的生长。 6.4 打顶 对于蓖麻品种泰国 101 和 202 播种密度为 2 2 的品种, 在有 7-8 片 11 真叶是,掐掉主茎顶芽 , 可控制蓖麻生长的高度,抑制徒长,促进早熟,该措施能有效地促进 侧 枝的发育,使单株产量和群体产量有机的结合起来,获得优质高产。 对于其他密植型的蓖麻品种不安排此技术环节。 6.4 合 理追肥 蓖麻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大量肥料,追肥分 3 次进行。第一次在定苗后,追提苗肥;第二次在打顶后,追果枝肥;第三次在开花时,追壮果肥。第一、二次看苗的长势来决定追肥,蓖麻苗瘦弱,可追含氮较高的复合肥,第三次追磷肥和钾肥 , 每亩每次 5 公斤左右。 6.5 病虫害防治 6.5.1 虫害防治 蓖麻的虫害一般较少发生,但也有一些常见害虫如 铃虫 、 蓖麻四星尺蛾 、 蓖麻夜蛾 等危害蓖麻。在发生蓖麻虫害时, 应及时 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止: 喷洒 80敌敌畏乳 1000 1200 倍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800一 900 倍液 , 还可 油 喷洒 30乙 酰甲胺磷乳油 1000 倍液。 6.5.2 病害防治 蓖麻的病害发生较少,一般不需要防止。但在特殊年份,比如降水过于集中导致土壤积水或空气湿度过大,可诱发蓖麻 枯萎病 、 灰霉病 、黑斑病 等蓖麻病害的发生,对于蓖麻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艺措施 . ( 1) 蓖麻 枯萎病 防治方法 a、 农业防治 : 中耕锄草,增加土壤通气性; 如发生积水时,及时排水防涝 。 b、 化学防治 12 种子消毒: 详见第六章 6.2 种子处理 土壤消毒: 用 50%多菌 灵 可湿性粉剂 , 每亩 4 公斤混入细干土,拌匀后施于 蓖麻播种 穴内。 (2)蓖麻 灰霉病 防治方法 : a、 农业防治 : 在发病初期,结合整枝打杈及时摘除病叶、病穗、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严防乱扔,造成人为传播。 b、 化学防治: 在病害始发期使用 5%百菌清粉尘剂或 10%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 1000 克喷粉, 9 天一次,连续 2 3 次。 还可 使用 45%灰霉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 倍, 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 600 倍等, 要 交替使用上述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 3) 蓖麻黑斑病防治方法 a、 农业防止: 加强田间 管理, 及时追施肥料 ,提高 植株 抗病力。 d、 化学防治: 可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 剂 1500 倍液 等。 6.6 实验 数据收集 蓖麻生长期间要及时观察记载,具体需包括以下几项: 6.6.1、植物学、生物学特性观察 依据蓖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收集数据,其标准见表 4: 表格 4 蓖麻种质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内容 标准 特征 备注 1.幼苗茎色 4 片叶时观察 ,分青、绿、紫、浅紫、红色,也可按实际颜色记载 2.主茎颜色 主茎果穗成熟时观察, 按红、紫、绿或浅绿,也可用色谱实验实际进行 3.茎粗 选取有代表性植株 10-12 株,求平均值 a.一年生植株取地表至果轴节之间 1/2 测量 13 b.多年生植株取地表至最后一个分枝之间1/2 处测量 4.株高 植株停止生长时,从地面量植株株冠最高处,以厘米为计算单位 5.叶片大小 主果穗变型后,取主茎叶片 5-10 片,量主脉长度与主脉垂直的最突出处,以厂宽厘米为单位表示,求平均值,同时测量叶柄长度 6.叶裂 叶片缺刻数和叶裂深度,在主果穗定性后观测其功能叶,叶裂缺口长度超过主脉长度 1/3为深裂,不足为浅裂 7.叶色 在主果穗定型后进行,记录叶片的正面,分青、绿、紫、浅紫、红色,如有特殊的,记录叶片背面和叶脉颜色 8.主茎节数 一年生植株从基部真叶开始数至主茎最后一个节为止,多年生可不记 9.分枝状况 有分枝及个数 10 花色 分别记录主轴花序的雌花和雄花颜色,有变异的详细记录 11.蒴果刺 a.密刺,蒴果有刺 30 枚以上 b.稀刺,蒴果有刺 30 枚以下 c.无刺 12.果穗形状 塔 形、柱形、纺锤形 13.主穗位高度 从地面量至果穗基部的高度 14.种子形状 按卵圆形、扁圆形、椭圆形、近方形等,也可量种子长径、横径和厚度 15.种皮色彩 根据种子种皮上实际色彩和花纹记录 16.蒴果密度 以单株主茎上蒴果记录,测量果穗上的蒴果个数 17.裂蒴性 分裂与不裂 依照以上标准可以进行同区域,或不同区域品种间形态和生物性状对比。 6.6.2、生育期记录 ( 1) 记录标准: a、出苗期 14 出苗日数:从播种到 50%以上幼苗出土,子叶平展并离开地面的天数 出苗状况:分整 齐( 7 天出苗率 90%以上)、中等( 70-90%)、不整齐( 70%以下) b、现蕾期:从播种到 50%以上植株主轴花穗出现花蕾的天数 c、开花期:从播种到 50%以上植株主花穗的雌花开始开花的天数 d、成熟期:从播种到 50%以上植株主果穗的蒴果成熟的天数 e、收获期:最后采摘的日期 f、全生育期:从播种到成熟所需天数 表格 5 蓖麻 生育期调查表 实验 区域 品种 播种日期 出苗期 出苗率 现蕾期 开花期 成熟期 采收期 6.6.3 抗逆性观察 对各品种的 抗病虫害、抗寒、抗早、耐涝、抗倒伏等抗性 进行 调查分析。包括: a、 病害情况:在蓖麻的全部生育期中,根据发病情况,分别记载病名、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发病症状、发病级别 等,并 计算发病率和感染指数。 b、 虫害情况:根据害虫的为害情况,分别记载害虫名称、为害部位、为害规律、发生时间、生活习性等。 c、 抗旱性:在干旱期间,根据植株枝叶枯黄萎蔫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d、 耐涝性:蓖麻地如为下湿地,或下暴雨被水淹,可 根据植株枝叶 15 的表现,对蓖麻的耐涝性分为强、中、弱三级。 f、 耐盐碱性:在苗期,根据抗盐碱程度分强、中、弱三级。 g、 倒伏程度:分以下四级: 不倒伏:全部植株直立不倒 倒伏轻:倾斜度不超过 15 倒伏重:倾斜度不超过不 45 倒伏严重:倾斜度超过 45 表格 6 蓖麻品种抗性情况表 实验区域 品种 抗病性 抗虫性 抗旱 耐涝 抗倒伏 耐盐碱 6.6.4 品种及区域经济性状对比 对各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对比 分析,最终确定最优品种、最宜种植区域。 表格 7蓖麻品种经济性对比表 试验区域 品种 含油率 产量( t/ha) 产值(元 /ha) 成本(元 /ha) 效益(元 /ha) 16 第七章 实验 工作 进度 安排 和 组织管理体系 7.1 实验 工作进度安排 7.1.1 1000 公顷土地开垦工作进度 ( 1) 2007 年 11 月完成土地 和承包方的 选择工作。 土地选择的原则 和区域分布 参见本报告第四章第 5.5 技术路线 。 承包方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进行:承包方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基 础;承包方必须具备完成承包项目的劳动力组织能力;承包方必须按时组织实施公司安排的技术环节。 承包对象包括具有以上条件的个人、公司和集体,如老挝国防部在各地的驻军、老挝公安部的犯人以及村集体等 。 ( 2) 2008 年 2 月完成 土地开垦和围栏建造 工作。 土地开垦工作包括 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2007 年 12 月完成砍坝工作;第二阶段, 2008年 2 月完成烧坝、清坝和围栏建造工作。 ( 3) 2008 年 4 月完成 1000 公顷蓖麻实验地播种工作。 7.1.2 1000 公顷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种 植工作进度 ( 1) 2008 年 1 月完成 1000 公顷地块 的 落实工作。 土地选择的原则和区域分布参见本报告第四章第 5.5 技术路线 。 ( 2) 2008 年 2 月 发动农户做好播种前的 土地 准备工作,需要垦荒的地区 发动农户 及时 垦荒。 ( 3) 2008 年 5 月完成 1000 公顷替代种植 +带动农户种植蓖麻实验地的 播种工作。 17 7.2 试验 工作 组织管理体系 整个 实验区域划分为万象省以北的北部项目区和甘蒙省以南的南部项目区,其中北部项目区承担 万象省土地开垦项目 750 公顷,万象省、琅勃拉邦两省替代种植项目共 550 公顷;南部项目区承担甘蒙省、沙湾拿吉省、巴色省三省土地开垦项目共 250 公顷,甘蒙省、沙湾拿吉省、沙拉湾省、巴色省四省带动农户种植项目共 450 公顷。 项目总负责人: 张海峰 技术总负责人:游树田 翻译:王月 文件办理及合同管理:李雪珠(老) 北部项目 区 : 项目负责人:陶新 项目助理:明光(老) 技术负责人:冯怀松 技术员:张兴福 南部项目组 :项目负责人:汪小刚 项目助理:潘光环(老)、阿力(老) 技术负责人:游树田 技术员:刘琴 18 第八章 实验费用 、收益估算 及 考核指标 7.1 规模化实验种植 费用估算 表格 8 规模化实验种植 费用估算 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计算期 月 13 2 建设 月 13 2.1 生产期 月 13 2.2 项目定员 人 5 3 计时工费用 万元 150 1500 元 /公顷 4. 固定资产 4.1 开垦费用 万元 150 1500 元 /公顷 4.2 围栏 万元 3 建长 5 ,6 元 /米 4.3 生产工具 万元 5 5 管理费 5.1 土地租金 万元 10 100 元 /公顷 5.2 水电费 万元 6 60 元 /公顷 5.3 车辆使用费 万元 3 6 原材料 6.1 种子 万元 20.51 购种量见表三 ,包括带动农民种植用种量 6.2 化肥 万元 150 1500 元 /公顷 6.3 农药 万元 45 450 元 /公顷 7 不可预见费 万元 20 合计 万元 562.51 7.2 资金使用计划 7.2.1 2007 年 11 月底 前 支付土地租金 10 万元; 7.2.2 2007 年 12 月底 前 支付购种费用 20.51 万元; 7.2.3 2007 年 2 月底 前 支付 土地 开垦费用 150 万元; 7.2.4 2008 年 2 月底 前 支付围栏费用 3 万元; 7.2.5 2008 年 4 月底 前 支付播种人工费 50 万元; 7.2.6 2008 年 5 月份支付化肥、农药 195 万元。 7.3.7 其余计时工费用主要用于施肥、除草、喷药、采收。 19 7.3 实验 经济 收益估算 表格 9 实验经济 收益估算 表 品种 种植面积 ( ha) 2008年 10底单产(吨 /公顷 ) 2008 年 10 底总产量(吨 ) 单价 (元 /吨 ) 总产值 (万元 ) 泰国 208 500 1.2 600 2000 120 泰国 202 300 1.5 450 2000 90 法 181 10 1.5 15 2000 3 稼祥一号 10 2 20 2000 4 稼祥二号 10 2 20 2000 4 淄蓖 5 号 50 1.5 75 2000 15 淄蓖 5 号 (淄博农科院) 100 1.5 150 2000 30 淄蓖 7 号 (淄博农科院) 10 1.5 15 2000 3 淄蓖 8 号 (淄博农科院) 10 1.5 15 2000 3 泰国 101 1000 1.5 1500 2000 300 合计 2000 平均产量 1.43 2860 572 7.4 实验考核指标 本试验确定以下考核指标: 7.4.1 截至 2008 年 10 月的一个实验周期内,实现实验费用和实验经济收益的收支两平。 7.4.2 在整个实验周期内,为保证实验技术方案的各技术环节能够及时实施,确保实验数据及时有效的收集, 每周一各实验区报一次 工作进步报告和 蓖麻生育期调查报告。 20 7.4.2 在各实验区域普遍进入花期时进行一次中期核查。 7.4.3 在整个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