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H1人口的数量变化.doc_第1页
【备战】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H1人口的数量变化.doc_第2页
【备战】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H1人口的数量变化.doc_第3页
【备战】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H1人口的数量变化.doc_第4页
【备战】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H1人口的数量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1 人口的数量变化【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8)】h1 h2 2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市人口迁移数据,据表可判断a各省、区、市均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b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呈扩大趋势c上海对外地人口吸引力在减弱 d人口迁移加剧广东老龄化进程【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老龄化。【答案解析】2、b 解析:各省区迁入率有的大于迁出率,有的小于迁出率,所以均为净迁入地区说法错误,a错。上海迁入率远大于迁出率,且从27.45增加到43.79说明吸引力在增强,c错;广东由于经济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以青壮年为主,所以大量的迁入人口缓解了老龄化现象,d错。【思路点拨】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文综地理卷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模拟卷(一)(201405)】h1 m237、(22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014岁(含不满15周岁)占总人口的16.5;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占总人口的69.2;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经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经达到38.3;家庭老老功能不断弱化,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9;死亡人口为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材料二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表。(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目前存在哪些人口问题?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说说它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国人口问题,我国已经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存在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云、贵、藏等省区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较晚的原因。【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单独二胎政策、“人口零增长”时间。【答案解析】(1)问题: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高且不断上升。(6分)人口老龄化:社会赡养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6分)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全;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6分)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高且不断上升:影响着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改变中青年的生活与工作;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于中青年女性的劳动参与。(6分)解析:根据题目信息“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占总人口的69.2;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可知,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根据“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可知,性别比例失调、偏高;根据“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经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经达到38.3”可知,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高且不断上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老龄化:社会赡养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下降,影响经济增长;青壮年负担过重等。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危害社会秩序和安全;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影响。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高且不断上升:影响着老年人的福利水平,改变中青年的生活与工作;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利于中青年女性的劳动参与。(2)赞成。可以改变我国的年龄结构;减轻青壮年和社会的负担。(4分)不赞成。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然较快;将进一步加大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4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无论哪种观点,要保证观点与论据的一致性。赞成的观点,主要是从老龄化方面来考虑;不赞成的观点,主要从材料“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9;死亡人口为966万人,死亡率为7.15,自然增长率为4.95”中得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仍然较快。(3)区域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2分)原因:云、贵、藏等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政策相对宽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4分)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东部地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早,中、西部地区实现 “人口零增长”的时间较晚。原因主要有两个:云、贵、藏等省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政策相对宽松。【思路点拨】人口问题是常考的知识点,本题对文本信息和表格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不大。补充: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每年净增人口较多;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劳动力老化和不足,青壮年赡养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养老问题突出,社会保障服务系统(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压力增大,国防兵源不足。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发展和健全医疗、养老机构(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发展社会服务;进行立法保护老年人权益。【地理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i2 h1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2122题21.据表可以推论:19902010年,该省a. 家庭户数呈减少趋势 b .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22.导致上题中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c人均gdp快速增长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人口数据分析。【答案解析】21.b 22.d解析:21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家庭人口规模呈减少趋势,而家庭户数变化不可知,a错;老龄人口增加,所以社会负担明显加重,b正确;城市化速度先加快后变慢,c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9002000年之间变大,在20002010年之间变小,d错。22题,导致该省.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的原因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大,在199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79,到2010年为9.94,所以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表格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中等。【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孝感高中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201410)】h1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12题。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推迟退休年龄 调整生育政策 输出国际劳工 提高消费水平abcd【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抚养比。【答案解析】1.d 2.a解析:1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先下降,后停滞,a错;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减小,b错;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因素之一,c错;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增加社会负担,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d正确。2题,日本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相对缺乏,所以推迟退休年龄和调整生育政策可以减缓劳动力缺乏的程度,a正确。【思路点拨】人口问题是常考的热点内容,本题对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不大。【地理卷2015届山西省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09)】h1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和“该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213题。外来移民人口年龄结构本地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12读左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 b.p时期劳动力不足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13. 读右图数据可知 a.移民缓解了该国的老龄化问题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c.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d.该国可能是印度【知识点】本题组考查人口增长的过程、人口问题 【答案解析】12.c 13.a 解析:12题,一个地区早起人口的增长往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该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m 时期开始的,排除a,p时期高自然增长率,故排除b,q点过后人口仍为负增长,人口数量不可能增加,排除d,n点是该国人口由正增长转变为负增长之时,此时人口数量达最大,故选c。13题,是该地劳动力的短缺吸引劳动力人口的迁入,而不是人口迁入导致工业布局,因果关系不对,排除b,从人口结构不能看出人口数量的具体多少,排除c,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向外移民的大国,故排除d,大量劳动力人口的迁入可缓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 短缺也可缓解老龄化问题,故选a。【思路点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化的早期往往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以后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伴随经济增长,出生率下降,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死亡率,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而产生的老龄化问题,为缓解老龄化问题而吸引外来移民的迁入。【地理卷2015届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409)】h1 h2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2324题。2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24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答案解析】23.d 24.c解析:2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所示省人口迁出率很高,迁入率很低,最大可能原因就是此地经济落后,使得当地人口大量外出寻求好的就业和教育机会,d正确。24题,根据净迁移率定义,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较少,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人口专题常考的形式,一般情况,只有仔细提取图中信息都可以取得较高的准确率,本题难度不大。【地理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09)】h1读图,回答1314题。13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b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c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d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14老龄化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b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c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d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答案解析】13.c 14.a解析:13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的老龄化速度为(8.876.96),而美国的老龄化速度为(13.0012.10),计算可知,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c正确。14题,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人均寿命大大提高,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a正确。我国和美国老龄化问题都比较严重,美国靠鼓励生育和移民来缓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状况,我国应该靠加强和提高老年人养老机制和标准来解决老龄化问题。【思路点拨】正确提取表格信息和了解老龄化特点、问题、解决措施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补充: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五大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 造成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赡养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问题严重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问题也更突出。对策: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地理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201410)】h1 h2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10.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分析。【答案解析】9.a 10.d解析:9题,根据提干信息可知,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图可知,2010年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低造成的,a正确;人口数量10年来常驻人口减少较少,人口密度变化减小不明显,b错;常驻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小,而城市人口增加,说明其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迁移人口,即机械人口增长,c错;根据题目信息无法计算出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d错。10题,该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大量的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常驻人口减少,d正确。【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整体难度中等。【地理卷2015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201410)】h1下图为甲、乙、丙、丁等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图,回答12-13题。12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是a甲 b乙 c丙 d丁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人口问题。【答案解析】12.d 13.c解析:12题,由图表判知,乙为原始型、甲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丁国为负增长。所以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是丁国,d正确。13题,甲、丙为传统型,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丁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c正确。【思路点拨】人口问题是大型考试必考的内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分析应用,本题难度不大。补充: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表所示:人口增长模式利弊原因原始型(高高低) 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农业劳动力增长的需求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传统型(高低高)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变慢、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型(低低低) 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和兵员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少年儿童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原因 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地理卷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10)】h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阶段为预测段。完成第44题。44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阶段人口数量b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阶段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数量在拐点达到最高峰【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问题。【答案解析】44.c i阶段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少,自然增长率提高,是i、ii阶段拐点,人口出生率最高,ii阶段开始出生率、死亡率下降,i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i阶段,a错;ii阶段人口自然增长还较高,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b错;是ii、iii阶段人口增长拐点,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最低,iii阶段会出现人口老龄化,c对;人口增长在处是拐点: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很高,人口数量以后还继续增加。d错。【思路点拨】1.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2.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201409)】h1 下图示意某国1940-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17题。 16.该国在图示时间段内,人口最多的年份可能是a1970年 b1985年 c2005年 d2013年17.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人口迁移b提高教育水平c提倡早婚d鼓励生育【知识点】本题组考查 人口增长的数量变化及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答案解析】16.b 17.d解析:16题,人口数量在人口停止增长是达到最多,该国人口在1985年前后自然增长率为0,以后人口为负增长,故选b。17题,目前该国人口为负增长人口问题应是老龄化问题突出,解决措施应鼓励生育,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确定人口数量的变化以及人口问题。【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201410)】h1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 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abcd10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人口出现负增长 ab c d【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红利期。【答案解析】9.a 10.b解析:9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人口红利期在1985年2030年,在此期间,1564岁人口比重较大,所以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说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a正确。10题,人口红利期结束后,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较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1564岁人口比重减少,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和理解人口红利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201410)】h1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5、6题。年份(年)常住人口(万人)人口性别比户均人口数(人)农村人口比重(%)2000358.30100.583.3862.032010450.17101.652.8846.675下列有关表中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6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c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答案解析】5.d 6.b解析:5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2000年农村人口比重为62.03,2010年变为46.67,其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吸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d正确。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00年1559岁人口比重大约为70,2010年1559岁人口比重大约为79,所以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说明该城市劳动力资源丰富,故而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b正确。【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补充: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将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坐标轴,形象直观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经常用来考察人口年龄的构成情况、产业结构构成等问题。常见的三角形坐标图具有如下2个特点: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是100。下面利用例题来说明判读三角形坐标图的巧妙方法。如下图,三种产业的构成图,求图中某点的产业构成比例。第一种方法:如b点。b点四周有六条辐射线,且相邻两条之间相差60;指向其中任何一种产业都有两条辐射线,并对应两个数字,则较小的数值就是这个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如第一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60、80,就取60;第二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20、40,就取20;第三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20、80,就取20。故b点的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20。第二种方法:如a点。首先,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其次,在a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120。那么这三个箭头所指的数字就是其对应的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因此,a点的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0。【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201410)】h1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结合下图,回答3、4题。3甲、乙、丙、丁四类国家中,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峻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4“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知识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类型、人口问题、“空巢家庭”原因分析。【答案解析】3.c 4.a解析: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属于发展中国家,中青年人口数量大,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峻,c正确。4题,根据“空巢家庭”的定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空巢家庭”较多的国家应该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的发达国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国符合此条件,a正确。【思路点拨】熟悉人口增长类型、人口问题及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补充:人口构成 1.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2.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3.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 老年人口百分比(%) 幼年人口百分比(%) 人口增长速度人口金字塔形状年龄中位数(岁)年轻型(扩张型)5以下40以上快速增长山型,上尖下宽20以下成年型(稳定型)510 3040 慢速增长钟型,上下同宽2030 老年型(收缩型)10以上 30以下负增长坛型,上宽下窄30以上(注: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人口问题人口政策年轻型(扩张型)多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压力大,并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实行计划生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