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1 了解区域的含义 2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 比较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 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目标1 结合实例 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3 运用图文资料 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4 运用案例 比较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基础知识梳理 一 区域的含义1 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 是人们在 的基础上 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空间 地理差异 2 特征 1 层次性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区域 2 差异性 区域之间具有地理差异 3 整体性 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其特定的 条件对 产生深刻的影响 4 可变性 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 性质 下一级 地理环境 区域发展 过渡 水平 方向 2 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 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 30 n 东部沿海 东北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水热 丰富 少 水稻土 高 3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 水田 旱地 油菜 大豆 玉米 春小麦 商业 轻工业 重化工业 三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耕作 鱼米之乡 减少 小 机械化 思考 1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 试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 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 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 如国家 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 但气候区 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 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2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 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广人稀 3 我国北方园林普遍规模宏大 气势恢弘 而且景物包罗万象 不拘一格 南方园林紧凑巧妙 以水为核心 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 造成这种园林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 预习效果自测 1 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区域有明确的界限b 区域是自然生成的c 区域内部有相似性和连续性d 区域之间不发生任何关联解析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 但有的界线是明确的 有的界线是模糊的 区域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与区域之间虽有明显差异 但是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区域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 还能影响到周边区域 答案c 2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有的界线明确 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 如下图所示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国界 省界 热量带 干湿区a b c d 解析图中区域a的边界为明确界线 国界与省界这类政区的界线都是十分明确的 答案c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 聚落景观和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回答3 5题 3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受宗教思想的影响b 从北到南 房屋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 便于雨水的排泄和屋内通风纳凉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d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 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4 下列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最明显的人类活动是 a 农业b 工业c 金融贸易d 服务业5 下列建筑设计符合当地区域特征的是 a 温带大陆内部区域的房屋墙壁较厚b 我国广东省楼房的间距应大于黑龙江省c 西欧沿海国家多建平顶房屋 以便利用其空间进行物品晾晒d 北京文化 艺术建筑应多利用玻璃做屋顶 以便使其四季通透 加强采光效果 解析第3题 a项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条件 a错误 c项建同等面积的住房 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主要是由于北方寒冷 建筑物墙厚窗小 c错误 d项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 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是因为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d错误 故选b项 第4题 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条件等 其中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最为突出 工业 金融贸易 服务业主要受人文因素 如技术 劳动力素质 信息通达度等 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 第5题 温带大陆内部冬季寒冷 因此房屋墙壁一般较厚以御寒 由于广东省比黑龙江省纬度低 因此楼间距应比黑龙江小 西欧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屋顶较尖 利于排水 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气温年较差较大 且夏季多暴雨 从安全角度考虑 不应利用玻璃做屋顶 答案3 b4 a5 a 探究点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活动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 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 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年平均气温高 松嫩平原纬度较高 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 年平均气温低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主要是因为该地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 降水丰富 而北部降水有所减少 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 是因为该地区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 降水也越来越少 3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 耕地多为水田 较为分散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 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粮食商品率高 反思归纳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影响 1 地理位置 决定了该地区气候 土地和资源状况 2 气候条件 影响该地区的水热状况和种植制度 3 土地条件 影响该地的土地生产能力 4 矿产资源条件 影响该地区资源型工业的发展 2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点拨提升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各个区域在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各个区域在经济 社会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 即时巩固 1 我国幅员辽阔 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 据此回答 1 3 题 1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 四川人喜欢吃麻辣 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植被b 土壤c 气候d 地形 2 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 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降水b 地形c 土壤d 热量 3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 西双版纳 竹楼b 江南地区 尖顶屋c 陕北延安 窑洞d 云贵高原 蒙古包 解析第 1 题 广东人经常喝凉茶是因为广东气候炎热 喝凉茶解暑降温 四川人喜欢吃麻辣是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潮湿 吃麻辣可以预防潮湿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 2 题 不同的地方选择发展水田 旱地农业还是畜牧业主要依据当地降水的多少 第 3 题 蒙古包是蒙古高原的民居 答案 1 c 2 a 3 d 2 下图所示为我国三个平原地区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从农业角度来看 a b c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 a 光照较丰富b 地形平坦广阔 地广人稀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 玉米 甜菜d 土壤肥沃 黑土广布 2 b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 水土流失 荒漠化b 荒漠化 盐碱化c 盐碱化 酸雨d 酸雨 水土流失解析第 1 题 读图 根据经纬度可知 a是三江平原 b是宁夏平原 c是华北平原 从农业角度来看 三个平原地区的共同点是光照较丰富 宁夏平原面积小 华北平原人口稠密 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第 2 题 b平原地区降水少 蒸发量大 属于半干旱地区 大力发展种植业 可能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该地降水少 水土流失问题 酸雨问题少 答案 1 a 2 b 探究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探究活动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 史记 中记载 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 江南卑湿 丈夫早夭 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读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 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3 苏湖熟 天下足 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 主要原因是什么 4 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 专业化 机械化的今天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全国粮仓 地位已经下降 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平原上河流 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地势平坦 土质黏重 开垦困难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 在开发早期 人们只能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 木棒 石器等 从事农业活动 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 利于简单工具的耕作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黏重 开垦困难 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 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掌握的灌溉技术发展农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 排水难度大 黄河流域平原广阔 利于发展交通运输 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 成为交通的阻隔 3 雨热条件好 粮食种植历史悠久 劳动力资源充足 4 稠密的水网使耕地破碎 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难推广 建设用地增加 人均耕地减少 农业结构的调整 反思归纳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 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3 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 4 不同发展阶段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 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规律方法分析区域差异的四大步骤第一步 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1 自然条件 包括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等 2 人文条件 包括人口 经济 文化 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 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文字整理归类 成因分析 数据分析 图表绘制等 第三步 区域差异分析 比较 1 区域发展条件 优势和劣势 2 区域经济分析 3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制定可持续发展模式 即时巩固 1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 1 2 题 1 下列有关图示区域从阶段 到阶段 发展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有 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小 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 冬季流量增大a b c d 2 从阶段 到阶段 的发展过程中 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b 交通运输c 劳动力d 市场 解析第 1 题 从阶段 到阶段 林地面积减少 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变差 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小 聚落由村庄发展为小城镇 中等城市 说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属于城市化现象 第 2 题 从阶段 到阶段 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 蔬菜用地 是城市人口增加 市场扩大的结果 答案 1 a 2 d 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 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 在发展速度 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 因此 在制定经济政策时 应因地 因时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 完成 1 2 题 1 关于t2时刻各区域发展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区域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b 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c 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d 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2 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 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 正确的是 a 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b 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c 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d 要实现经济 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解析第 1 题 读图可知 在t2时刻 区域1处于发展的顶峰时期 即将进入衰退阶段 区域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3进入起步阶段 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不相同 第 2 题 若用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 根据图示信息 现阶段我国经济仍是以工业为主 多数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仍在提高 现阶段我国区域1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内陆向沿海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经济 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需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答案 1 c 2 d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1 区域 区域的类型 区域特征 地理环境 区域发展阶段 2 区域地理位置 气候 土地 矿产资源条件是如何影响区域发展的 3 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社会 经济 技术等因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某区域水系示意图 完成1 2题 1 有关甲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水量较丰富 含沙量较大b 有双汛期 春汛长于夏汛c 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d 水位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小 2 有关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全年湿热 适宜水稻种植b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c 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冬冷夏热d 地广人稀 粮食商品率高 解析第1题 读图 根据经纬度判断 甲河流是黑龙江 水量较丰富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高 河流含沙量较小 有双汛期 夏汛长于春汛 纬度较高 有结冰期 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所以有凌汛现象 水位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 第2题 图示区域纬度较高 气候冷湿 水稻种植热量条件没有优势 该地属于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为黑土分布区 属于温带季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