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1).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1).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1).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1).doc_第4页
【三维设计】高中物理 第二章第11节 简单的逻辑电路同步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的逻辑电路1.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2逻辑电路是指具有逻辑功能的数字电路,基本的逻辑电路有“与”、“或”、“非”三种门电路。3在逻辑运算中,可用真值表表示各种控制条件和控制结果;在真值表中,用逻辑值“1”表示满足条件(或有信号输入),用逻辑值“0”表示条件不满足(或没有信号输入),对于输出,用“1”表示产生结果(或有信号输出),用“0”表示没有产生结果(或没有信号输出)。门电路1门电路(1)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2)逻辑电路:具有逻辑功能的数字电路叫做逻辑电路。门电路是最基本的逻辑电路。2“与”门(1)定义:如果一个事件的几个条件都满足后,该事件才能发生,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与”逻辑关系;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2)真值表:输入输出aby000010100111(3)符号:&y。3“或”门(1)定义:如果几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某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关系叫做“或”逻辑关系;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2)真值表:输入输出aby000011101111(3)符号:1y。4“非”门(1)定义: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关系;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叫做“非”门。(2)真值表:输入输出ay0110(3)符号:。5集成电路(1)构成:将组成电路的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和连线集成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2)优点:体积小、方便、可靠,适于系列化、标准化生产等。三种门电路的类比理解门电路种类类比电路图逻辑关系“与”门两个电键都闭合是灯亮的充分必要条件,逻辑关系可示意为c“或”门两个电键都闭合是灯亮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逻辑关系可示意为cab“非”门逻辑关系表示为ac,c表示结果成立,c表示结果不成立特别提醒(1)上述类比中都是电键闭合作为满足条件,灯泡亮作为结果成立进行类比的。(2)条件成立或结果成立对应逻辑门电路中的“1”,相反时对应“0”,“1”、“0”是逻辑关系中的两种取值,不表示具体数字。1逻辑电路的信号有两种状态:一是高电位状态,用“1”表示;另一种是低电位状态,用“0”表示,关于这里的“1”和“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表示电压为1 v,“0”表示电压为0 vb“1”表示电压为大于或等于1 v,“0”表示电压一定为0 vc“1”和“0”是逻辑关系的两种可能的取值,不表示具体的数字d“1”表示该点与电源正极相连,“0”表示该点与电源负极相连解析:门电路是用来控制信号的“通过”或“截断”的一种开关电路。根据指定条件,门电路对输入、输出的因果关系作出判断。门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都以电高位低来表示。若把高电位看做有信号,表示某个条件存在或信号能通过,且用符号“1”表示;把低电位看做无信号,表示某个条件不存在或信号不能通过,用符号“0”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称为正逻辑。反之,则称为负逻辑。在通常情况下不加说明的都指正逻辑。所以“1”和“0”只是两个符号,是两种变量的两种可能的取值。c选项正确。答案:c逻辑电路的应用逻辑电路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些试题往往要求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门电路完成相关的逻辑功能,要对门电路的种类进行准确地选取,这就要求:(1)准确地对一些实例分析条件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2)熟记“与”、“或”、“非”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意义。(3)理解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门电路的问题分析中,门电路往往要和一些常用的电学元件(如电阻、电键、热敏电阻、光敏电阻、二极管等)一起构成电路,通过电路中某一部分的变化(电键的通断、电阻的变化等)实现门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变化,即电势的高低变化,从而通过门电路的输出端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因此在分析这类问题时,除熟练掌握各种门电路的作用外,还要熟练的掌握电路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准确判断出电路中,尤其是门电路部分的电势高低的变化,从而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2在举重比赛中,有甲、乙、丙三名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丙为副裁判,当主裁判和一名以上(包括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试列出真值表。解析:设甲、乙、丙三名裁判的裁判意见为逻辑变量a、b、c,裁判结果为z,并且对于a、b、c,设:判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对于z,设:上举合格为逻辑“1”,不合格为逻辑“0”。根据题意及上述假设列出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abcz00000010010001101000101111011111答案:见解析对门电路的理解例1如图2111所示,用1表示有信号输入,用0表示无信号输入,用1表示有信号输出,用0表示无信号输出,则当a、b、c的输入分别为0、1、0时,在输出端y的结果是()a0b1图 2111c0或1 d无法确定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解析a、b输入分别为0、1,由“或”门逻辑关系知“或”门将输出1,c输入0,由“非”门的逻辑关系知,“非”门将输出1,“与”门的两个输入都为1,由“与”门的逻辑关系知,“与”门将输出1,即y为1,b正确,a、c、d错误。答案b借题发挥 对复合门问题的分析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按门的顺序分析,二是输入条件考虑全面,避免出现遗漏,尤其是在填写真值表时,更应注意。逻辑电路的应用例2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电路如图2112所示,其中rh为热敏电阻,rl为光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rh的阻值远小于r1;当光照射rl时,其阻值远小于r2。为使电动机在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能自动启动,电路中虚线框内应选_门逻辑电路;若要提高光照时电动机启动的灵敏度,可以_(填“增大”或“减小”)r2的阻值。图 2112解析为使电动机在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能自动启动,即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小时,输入为“1”,输出为“1”,所以虚线框内应选“或”门。若要提高光照时电动机启动的灵敏度,需要在光照较弱即光敏电阻阻值较大时输入为“1”,输出为“1”,所以要增大r2的阻值。答案或增大随堂基础巩固1在基本逻辑电路中,何种逻辑门电路,当所有输入均为0时,输出不是1?()a“与”门电路b“或”门电路c“非”门电路 d都不可能解析:当所有输入都为“0”时,“与”门电路输出为“0”,“或”门电路输出为“0”,“非”门电路输出为“1”,a、b对,c、d错。答案:ab2如图2113所示的电路图是一个应用“非”门构成一个简易火警报警电路,则图中x框、y框中应是()图 2113ax为热敏电阻,y为可变电阻bx为热敏电阻,y为开关cx为可变电阻,y为热敏电阻dx、y均为热敏电阻解析:热敏电阻受热后,电阻减小,a端出现低电位,经过“非”门后使l两端出现高电位,产生报警信号。答案:c3.在如图2114所示的逻辑电路中,当a端输入电信号“1”、b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c和d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a1和0b0和1c1和1 d0和0图 2114解析:b、d间是“非”门,当输入信号为“0”时d端输出为“1”,故a、d错误;d、a共为“与”门的输入端,由“与”门的真值表可知输出端c为“1”,故b错误,c正确。答案:c4下面是逻辑电路图(如图2115)及其真值表,此逻辑电路为_门电路,在真值表中x处的逻辑值为_。图 2115输入输出aby00001110x111解析:逻辑电路分为“或”门电路、“与”门电路和“非”门电路。本题为“或”门电路。由图表中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得出x值应为1。答案:“或”1课时跟踪训练(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1所示为三个门电路符号,a输入端全为“1”,b输入端全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 1a甲为“非”门,输出为“1”b乙为“与”门,输出为“0”c乙为“或”门,输出为“1”d丙为“与”门,输出为“1”解析:甲为“非”门,输出为“0”;乙为“或”门,输出为“1”;丙为“与”门,输出为“0”,则只有选项c正确。答案:c2(2011上海高考)下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输入输出001011101110图 2解析:根据该逻辑电路的真值表可以判断,该门电路是一个“与”门电路和一个“非”门电路的组合,选项d正确。答案:d3如图3所示是一个三输入端复合门电路,当c端输入“1”时,a、b端输入为何值时输出端y输出“1”()图 3a00 b01c10 d11解析:只有a、b逻辑电路的输出为“1”,这样与c结合才能保证最后输出端y输出为“1”,这就要求a、b必须同时输入“1”。答案:d4两个人负责安装一个炸药包,然后起爆,两个人分别控制两个串联的开关,只有两个人都撤出危险区,在安全区把开关接通时,炸药包才能爆炸,如果有一人没撤出危险区,开关没有接通,炸药包就不能起爆,这就是“与”的概念。如果用“0”表示不起爆,“1”表示起爆,用符号“*”表示“与”的运算符号,则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0解析:“与”的关系是a*b的关系,只要有一个是“0”,则结果为零;两个都是“1”,结果是“1”,故选项a、d正确。答案:ad5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a“与”门 b“或”门c“非”门 d“与非”门解析:由题意知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也就是说只有两扇门都关紧,汽车才能正常启动,所以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与”门,故a正确。答案:a6.如图4所示为一个简单的报警器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1、s2都合上时报警器发声bs1断开、s2合上时报警器发声cs1、s2都断开时报警器发声图 4ds1闭合、s2断开时报警器发声解析:题目中给出了“与”门的符号,表示为“与”门电路,那么只有输入端均为“1”时,报警器才发声。在电路的输入端标上字母a、b,如图所示,当s1闭合时,a接5 v,为高电势,即a输入为“1”,当s1断开时,r1无电流通过,a点电势为0 v,输入为“0”;同理,s2断开,r2无电流,b点电势为5 v,为高电势,b输入“1”,s2闭合,b输入为“0”,由真值表可看出,只有a、b输入均是“1”时,输出才是“1”,这样,s1应闭合,s2应断开,报警器才会响。abz000010100111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7(10分)如图5所示为两个“非”门电路和一个“或”门电路组成的复合门电路,请将该门电路的真值表填写完整。图 5输入输出aby解析:如下表所示:输入输出aby001011101110答案:见解析8(10分)如图6所示是一种应用逻辑电路制作的简易走廊灯电路图,r0是一个光敏电阻,当走廊里光线较暗时或是将手动开关s接通时,灯都会亮。则在电路图的虚线框内的门电路应是_门。当有光照到光敏电阻r0上时,门电路的输入端b是_电势。解析:手动开关接通时,在a端输入高电位;有光线照射时,光敏 图 6电阻的阻值较小,与r1串联后分得的电压小,b端输入低电位。所以s闭合,a输入“1”。断开s,a输入“0”,光照射强时,b输入“0”,光照射弱时,b输入“1”。电路要求光线较暗或手动开关s接通时,灯都会亮,因此为“或”门。答案:或低电学实验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用“半偏法”测表头内阻用“半偏法”测表头的内阻,其电路如图21所示。图 21在满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rg的前提下,用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只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g的指针指到满偏刻度。(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再闭合s2。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g的指针指到半刻度。(3)得到表头的电阻rgr,这种方法叫半偏法。误差分析:在该实验中能认为电流表指半刻度时rgr,应有一个条件:认为并联r前后对电路无影响,应满足rrg这个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认为并联r后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不变,而实际上,并联上r后,干路中的电流应增大,通过r的电流要大于ig。由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电流大的电阻小,所以严格来说rrg,而在实验中认为rg的测量值等于r,故有rg的测量值应小于真实值。2滑动变阻器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1)限流接法:如图22甲所示。在接通电源之前应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以保证安全,即图中滑片p移到b端。图 22(2)分压接法:如图乙所示。在接通电源之前,滑片p应移到图中的a端。(3)选择方法: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从减小电能损耗和接线方便的角度考虑,滑动变阻器优先选用限流接法,但在出现下述情况时,必须选择分压接法。若采用限流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大于等于被测电阻rx的额定电流或所给电表的量程时,必须选用分压接法。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则必须用分压接法;即滑动变阻器总阻值远小于或者远大于被测电阻rx(或电路中串联的其他电阻的阻值),而实验要求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或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时,必须采用分压接法。3实验仪器的选择(1)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如各电表的实际示数不能超过其量程,电阻类元件中的实际电流不能超过其最大允许电流。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估算回路中的最小电流(一般假设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进行估算)。(2)读数误差因素。一般要求各电表的实际示数不小于其量程的(量程的为最好),以减小读数误差。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估算回路中的最大电流或电压。(3)滑动变阻器的选择。除了考虑安全因素外,分压接法中,一般选择总阻值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中,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应与电路中其他电阻的阻值比较接近(两者的比值一般在2左右为最好)。(4)仪器选择的一般步骤。首先选择唯一性的器材。画出电路草图(暂不接电流表和电压表)。估算回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最大值,在电表的指针有较大幅度的偏转,但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器材的规格,确定实验电路和实验器材。4实物图的基本连接方法(1)依据题意,参照实物位置,在电路图上标明电源的正、负极,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极及量程。(2)从电源正极出发,选择一条包含元件最多的通路,依据“先串后并”的原则依次连接各个元件,一直到电源的负极,最后再将其余的元件和电压表连接在电路的某两点之间。(3)对照电路图检查。连接导线是否接在接线柱上,且导线不能相互交叉,不能横穿实物。电表的量程、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是否接在正确的位置。5数据的处理方法(1)公式法:物理意义比较明确。(2)图像法:有取平均值的效果,测量结果比较准确。(1)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 a的直流电流计 ,改装成量度范围是04 v的直流电压表。她按图23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0约为1 k。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_,电阻器r1应选用_,电阻器r2应选用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电源(电动势1.5 v) 图23b电源(电动势6 v)c电阻箱(0999.9 )d滑动变阻器(0500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 k)f电位器(051 k)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a闭合s1b闭合s2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 ,则图1中被测电流计 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该测量值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给电流计 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k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 改装为量程4 v的电压表。(2)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 改装成直流电压表,但他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 、一个电池组e、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先将待改装的表 直接与一个定值电阻r相连接,组成一个电压表;然后用标准电压表 校准。请你画完图24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图24实验中,当定值电阻r选用17.0 k时,调整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4.0 v时,表 的指针恰好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当r选用7.0 k时,调整r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是2.0 v时,表 的指针又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由此可以判定,表的内阻rg是_k,满偏电流ig是_ma。若要将表 改装为量程是15 v的电压表,应配备一个_k的电阻。解析(1)考虑到减小误差,电源应选电动势较大的b.r1要选能读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电阻箱。r2在电路中是限流连接,应选用总阻值大于30 k的电位器f。电流半偏法的具体操作顺序是:a.s1断开,s2闭合;b.调节r2,使电流计指针满偏;c.闭合s1;d.保持r2不变,调节r1,使电流计指针半偏。e.读出r1,即为电流计内阻值。根据半偏法原理,rgr1300 。由于闭合s1后,干路电流会略为变大,故半偏时,流过r1的电流略大于电流计的电流,故r1的阻值略小于电流计的内阻。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应串一个大电阻r,rrg300 19.7 k。(2)电路图见答案。设电流计量程为ig。由题意知:当r为17.0 k时有ig(17.0rg)4 v;当r为7.0 k时有ig(7.0rg)2 v。两式联立得rg3.0 k,ig0.50 ma。若要改装成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串联电阻阻值rrg(3 000) 27.0 k。答案(1)bcfbcae300略小于串19.7(2)如图25所示3.00.5027.0图251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若估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3 ,为减小误差,并尽可能测量多组数据,要求金属丝的发热功率p0.75 w,备有器材如下:a6 v直流电源;b直流电流表a1(00.6 a,内阻为0.5 );c直流电流表a2(03 a,内阻为0.01 );d直流电压表v1(03 v,内阻为1 k);e直流电压表v2(015 v,内阻为5 k);f滑动变阻器r1(0100 ,最大允许电流1 a);g滑动变阻器r2(020 ,最大允许电流1 a);h开关、导线若干(1)上述器材应选用_(用字母表示)。(2)画出实验电路图。(3)在图26中连接实物图。图 26解析:(1)首先选出唯一性的器材,即a、h。要求p0.75 w,故imax a0.5 a所以电流表选用b(00.6 a,内阻为0.5 )又umax v1.5 v所以电压表选用d(03 v,内阻为1 k)若采用限流接法,提供的两个滑动变阻器都不便于调节,而题目中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故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选择g(020 ,最大允许电流1 a)。故器材应选用a、b、d、g、h。(2)因为rvrx,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甲所示。(3)实物连接图如图乙所示。答案:(1)a、b、d、g、h(2)(3)见解析图2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 v开始变化。图 27(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接法(填“分压”或“限流”)。(2)某同学已连接如图27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a_;b_。图 28(3)电路连接正确后,分别测得两只灯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8中和所示,然后将灯泡l1、l2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恒定)连成图29所示电路,多次测量后得到通过l1和l2的电流平均值分别为0.30 a和0.60 a。a在图28中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 图 29b由该曲线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v,内阻为_(取2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 v开始变化,所以电路应采用分压接法。(2)连接电路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性原则,要求连接电路时电键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电压最小的位置,即本题应置于b端。(3)a.在图中画出一条直线,要求直线与图线、的交点对应电流分别为0.3 a和0.6 aba中画出的图线与u轴的交点对应电源的电动势,图线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电阻。答案:(1)分压(2)a.电键s不应闭合,应处于断开状态b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位置不当,应将其置于b端(3)a.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b4.62.6第二章恒定电流(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1全国高考)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解析:根据题意,由电流定义式可得,闪电电流瞬时值i1105 a,选项a正确;整个过程平均功率为p21010 w31010 w,选项b错误;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e1106 v/m,选项c正确;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equ6109 j,选项d错误。答案:ac2.如图1所示,一幢居民楼里住着生活水平各不相同的24户居民,所以整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电器,例如电炉、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停电时,用多用电表测得a、b间的电阻为r;供电后,各家电器同时使用,测得a、b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则计算该幢居民楼用电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图 1api2rbpcpiu d以上公式都可以解析:因居民楼内各种电器都有,所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能用功率公式piu计算。所以c正确,a、b、d错误。答案:c3(2011海南高考)如图2,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b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图 2c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d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解析:当s断开后,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增加,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减小,故路端电压ueir增加,即 的读数变大;由于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r3两端的电压增加,通过r3的电流增加,即的读数变大;选项b正确。答案:b4.如图3所示是一电路板的示意图,a、b、c、d为接线柱,a、d与220 v的交流电源连接,ab间、bc间、cd间分别连接一个电阻。发现电路中没有电流,为检查电路故障,用一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得b、d两点间以及a、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220 v,由此可知()aab间电路通,cd间电路不通bab间电路不通,bc间电路通cab间电路通,bc间电路不通图 3dbc间电路不通,cd间电路通解析:bd间电压为220 v,说明ab与电源之间是连通的,断路点必在bd之间,b错误;ac间电压为220 v,说明cd与电源之间是连通的,断点又必在ac间,a错误;两者共同区间是bc,故bc断路,其余各段均完好,故c、d正确。答案:cd5.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 4所示,可知两电阻大小之比r1r2等于()a13b31c1 d.1解析:根据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得:。 图 4答案:a6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原因是()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而导线电流小b电炉丝和铜导线消耗的电能相同,但铜导线散热快,所以不热c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小得多,在串联的情况下铜导线的发热量小d电炉丝的两端电压比铜导线两端的电压小得多解析: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但铜导线不热的原因是电炉丝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得多,两者串联,使电炉丝分得的电压大,发热功率大,故c对,a、b、d错。答案:c7.如图5是由晶体二极管组成的有两个输入端的门电路,a、b是输入端,y是输出端,电压表显示输出电压的值。下列有关门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门电路是“与”门关系,a、b都输入1,输出端有电压输出b门电路是“与”门关系,a、b都输入0,输出端无电压输出c门电路是“或”门关系,a输入0,b输入1,输出端有电压输出 图 5d门电路是“或”门关系,a输入1,b输入0,输出端有电压输出解析:当a输入为1,b输入为0,或a输入为0,b输入为1时,均有一个电源对r供电,电压表有示数;当a、b都输入为1时,两二极管均导通,电压表仍有示数,故此门电路为“或”门关系,c、d选项正确。答案:cd8.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6所示,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a35.8 w b43.2 w 图 6c48.2 w d76.8 w解析:电动机未启动时,通过灯泡电流为i10 a,电压u112.5 v100.05 v12 v。所以灯泡电阻为r 1.2 。电动机启动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212.5 v580.05 v9.6 v。故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p43.2 w。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9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小于1.5 )b电流表g(偏满电流2 ma,内阻10 )c电流表a(00.6 a,内阻约0.1 )d滑动变阻器r1(020 ,10 a)e滑动变阻器r2(0100 ,1 a)f定值电阻r3990 g开关、导线若干(1)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填写序号);(2)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利用本题提供的器材所设计的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六组i1(电流表g的示数)和i2(电流表a的示数)。请在如图7所给的坐标纸上作出i1和i2的关系图线;序号123456i1/ma1.401.361.351.281.201.07i2/a0.100.150.230.250.350.50图 7(4)根据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为_v,内阻为_。解析:(1)为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太大,选择d比较合适。(2)由于没有电压表,给定的电流表g可与定值电阻r3串联作电压表使用,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3)依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所画i1和i2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