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知识点概括带答案.doc_第1页
出师表知识点概括带答案.doc_第2页
出师表知识点概括带答案.doc_第3页
出师表知识点概括带答案.doc_第4页
出师表知识点概括带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文章中心: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人物形象:诸葛亮:忠君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人善任,高风亮节;公正公平,赏罚分明。文学常识:表示古代奏章中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考点梳理:一. 重点字词1.一词多义(1)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 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恐托付不效 效果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3)益有所广益 好处 至于斟酌损益 增加 香远益清 更加 (4)兴兴复汉室 振兴 若无兴德之言 发扬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兴旺 百废具兴 兴办 (5)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 谈论 (6)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临表涕零 面对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高踞 临溪而渔 到 2.重点实词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 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 殂 死亡 (2)益州疲弊 疲弊 困苦穷乏 (3)盖追先帝之殊遇 殊遇 特别的知遇 多指帝王的恩宠、信任 (4)诚宜开张圣听 诚 实在 (5)以光先帝遗德 光 发扬光大 (6)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发扬,扩大 (7)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轻视 (8)引喻失义 引喻 称引比喻 义 道理 (9)以塞忠谏之路也 谏 规劝 (10)陟罚臧否 陟 提升,提拔 臧否 评论人物的好坏 (11)不宜异同 宜 应该 (1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 罚 (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彰明,显扬 平明 平正明察 (14)不宜偏私 偏私 袒护私情,不公正 (15)使内外异法也 内 指宫中 外 指府中 (1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 忠良信实 志虑 精神,思想 忠纯 忠诚纯正 (1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 选拔,选择 (18)愚以为营中之事 愚 自称谦辞 (19)悉以咨之 悉 副词,全,都 咨 商议,询问 (20)必能裨补阙漏 裨 弥补,补助 阙漏 缺失遗漏 (21)性行淑均 性行 本性与行为 淑 善良 均 公平,平均 (22)晓畅军事 晓畅 谙熟,精通 (23)必能使行阵和睦 行阵 行伍,军队 (24)优劣得所 优劣 德才高的人和德才低的人 (25)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远 疏远 (26)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倾颓 衰亡,衰败 (27)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痛心遗憾 (2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贞良 忠良,忠正诚信 死节 未保全节操而死 (29)躬耕于南阳 躬 亲自,自身 (30)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 闻名显达 (3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低微鄙陋 (32)猥自枉屈 猥 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 屈尊就卑 (3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由是 因此 感激 感动,激动 驱驰 比喻奔走效力 (34)夙夜忧叹 夙夜 朝夕,日夜 忧叹 忧虑叹息 (35)恐托付不效 托付 托付的事情 (36)深入不毛 毛 指地面所生长的草木 (37)庶竭驽钝 庶 表示期望 驽 劣马 钝 刀刃不锋利 (38)攘除奸凶 攘除 驱除,铲除 奸凶 奸诈凶恶的人 (39)北定中原 北 向北 (40)至于斟酌损益 斟酌 反复考虑,择善而定 损益 增减,兴革 (4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 怠慢,懈怠 (42)以彰其咎 彰 表明,显扬 (43)以咨诹善道 诹 询问 (44)察纳雅言 雅言 正言,正确的言论 (45)临表涕零 涕零 落泪 3.虚词意义及用法(1)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介词,表动作、行为所发生的处所,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 (2)以:咨臣以当世之事 介词,拿,用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表目的,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 表目的,以致 (3)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结构助词,的 先帝称之曰能 代词,指代向宠 (4)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然而” 然后施行 代词,这样 (5)则:不效则治臣之罪 连词,表顺承,就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连词,那么 二文意理解与探究1.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三条建议(1)广开言路(2)严明赏罚(3)亲贤远佞其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臣远小人,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与旧都。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的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2011沈阳)阅读选文,完成1-5题。(17分)【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译文: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表:指上表建议。廖立、李严:蜀汉之臣。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因此史官陈寿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诚心而公正,对国家忠心并有贡献的,就是仇人也奖赏,对触犯国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亲人也要处罚。爱卿,你们怎么可以不钦慕并赶上他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志虑忠纯: 忠诚 (2)悉以咨之 商议,询问 (3)严闻亮卒: 听到,听说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3分)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3分)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2017莱芜)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译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原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译文:诸葛亮围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投向诸葛亮。明帝派曹真都督部队屯兵郿县,派遣张郃攻击诸葛亮的部将马谡,大破马谡军。安定城的百姓杨条等人掳掠了一些官吏和百姓防守月支城,曹真进军包围了他们。杨条对手人说:“如果大将军亲自来,我愿意早些投降。”于是杨条将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过去叛投诸葛亮的三郡相继得以平定。曹真意识到诸葛亮兵败祁山,以后必定带领人马来攻打陈仓,于是派将军郝昭、王生守卫陈仓,并加固城池。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曹军)已有准备,(蜀军)不能攻克。朝廷给曹真增加封邑,加上以前封的,共二千九百户。四年,在洛阳朝见天子,升为大司马,天子赐予他佩剑穿履上殿,入朝参见时不必小步快走的特权。曹真认为“蜀军经常出兵骚扰边境,应当立即前去征伐,如果派遣诸将分成数路并进,必定能获大胜。”明帝采纳了他的计策。当曹真带兵西征刘蜀之时,明帝亲自送行。曹真八月份从长安出发,从子午道南进入西川。司马宣逆汉水而上,两军约定在南郑会合。其它几路军队,有的从斜谷道进军,有的从武威入蜀。适逢大雨连绵,三十多天不见天晴,入蜀的栈道完全断绝,皇帝下诏令曹真等人班师。曹真每次出征,总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军资赏赐不够,往往将家产拿出来赏赐将士,士卒都愿意为他调遣派用。曹真因病回到洛阳,明帝亲自去他的府邸探视病情。曹真去世后,谥为元侯。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躬耕于南阳 躬:_亲自_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_身份卑微,目光短浅_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军: _驻扎_迁大司马 迁: _升迁,升职_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B、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D、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邪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