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 《平均数》.docx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 《平均数》.docx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 《平均数》.docx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 《平均数》.docx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 《平均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梁杰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的练习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进行设计。教学重点:1、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2、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如果老师想要比较四(2)班的男生与女生的成绩哪个高一些,要怎么比较?预设:用男生的平均成绩与女生的平均成绩相比较。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一个关键的词,有哪位同学听清了?预设:平均成绩。师:平均成绩,也就说要求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分。那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例子吗?预设: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等。(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平均数,初步体现平均数的作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联系生活,情境激趣师:环保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废弃塑料瓶,出示统计图,同学们通过这个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注意观察统计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预设:(1)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塑料瓶。(2) 小红比小兰多2个塑料瓶,小明比小亮多4个塑料瓶。(3) 小亮收集的塑料瓶最多,小亮的最少师:那同学们,可以在统计图中尝试一下移一移塑料瓶,使得环保小组4个人所得的塑料瓶一样多吗?(投影展示成果)师:你是怎么调整,使得4个人的塑料瓶数量一样多的呢?预设:小明把多出来的2个塑料瓶分给小亮,小红把多出来的1个塑料瓶分给小兰,这样他们4个人的塑料瓶都是13个了。(展示课件,演示分塑料瓶的过程)师:那整理之后的13个塑料瓶代表什么?预设:4个人收集塑料瓶的平均数。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都一样,这样的方法称作“移多补少”。师:同学们,如果没有给出统计图,只给出了数据,我们又应该怎么求平均数呢?预设:通过计算的方法。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如果要用计算的方法,应该要如何计算呢?并把计算过程写到练习纸背后。(投影学生成果)预设:(14+12+11+15)4=13(个)师:谁看懂了这个方法?这样列式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预设:14+12+11+15代表的是环保小组4个人一共收集的塑料瓶个数。师:为什么要除以4呢?预设:因为环保小组有4个人,把全部收集回来的塑料瓶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师:通过计算的方法,我们同样求出了环保小组每人平均收集13个塑料瓶。那么13个塑料瓶就是这4人实际收集回来的数量吗?预设:不是,他们实际收集的塑料瓶数量分别是14,12,11,15。师:其实啊,平均数是我们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列式计算的方法得出来的数值,它是经过处理的数据。师:同学们比较一下平均数与他们4个实际收集塑料瓶的个数,你能发现什么?预设:有人收集塑料瓶数量比平均数13个多,有的比13个要少。师:如果我说环保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塑料瓶个数是13个,那么小红收集的塑料瓶一定是13个,这样的说法正确吗?预设:不正确。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实际收集的塑料瓶数量有可能比平均数高,也有可能比平均数低,还有可能与平均数相等(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充分经历只是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 知识运用(感受平均数的作用)判断:李强所在的小学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所以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 ( )预设:错师:为什么这个说法错误呢?预设:平均身高不是实际身高,李强的身高有可能比160厘米高,有可能比160厘米矮,还有可能刚好就是160厘米。判断:男生队的5名队员在学校举行的一分钟踢毽比赛中获得的平均成绩是17个。那么,这5名队员每人实际踢毽的个数一定都是17个。 ( )预设:错师: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类似,平均数不代表实际的踢毽个数,大家来看一下男生队的这组数据。 师:通过这个表格你能得出什么信息?预设:(1)王小飞踢毽19个,刘东踢毽15个,李雷踢毽16个,谢明明踢毽20个,孙奇踢毽15个。(2) 刘东和孙奇的个数最少,都是15个,谢明明的个数最多,20个。(3)男生队的平均踢毽个数是17个。师:现在我再给出女生队的踢毽成绩,问哪个队的成绩好,可以怎么做?预设:女生的数据比较简单,可以使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19这个平均数 也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18+20+19+19)4=19(个) 男生的平均数(19+15+16+20+15)5=17(个)师:求出他们的平均数后,要如何比较哪一队的成绩比较好?预设:1917,所以女生队的成绩比较好。师:刚才巡视的时候我发现了同学们有2个的比较方法(1)8576 (2)1719(板书黑板)师:谁看懂了第一种方法他是怎么比较的?预设:(1)男生队5个人加起来的踢毽个数等于85个,女生4个人加起来的踢毽数等于76个。 (2)男生队的平均数是17,女生队的平均数是19师:按照第一种方法比较的话,谁会获胜?预设:男生获胜师:同学们觉得第一种比较方法合理吗?为什么?预设:不合理,因为男生有5个人参加比赛,女生只有4个人参加比赛,男生人数多,成绩就比较高,女生人数少,成绩就比较低。师:那第二种比较方法合理吗?为什么?预设:合理,男生队的平均数代表的是男生队的平均水平,女生队的平均数代表的是女生队的平均水平。(板书,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师:所以,我们在比较2个队伍的成绩时,应该用平均数来比较。师:下面是男生队与女生队这组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尝试找一下平均数与他们实际数据的关系。预设:平均数在最低和最高的数据之间。(平均数大于最低数而且小于最高数)(设计意图:在教判断题第二题时,应该体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较哪个队的成绩好?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来说明道理。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的成绩。引导学生体会,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每份都同样多,平均数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3、 课堂训练。比较男生与女生谁的口算能力比较好。(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