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2 城市化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2 城市化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2 城市化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2 城市化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2.2 城市化课件 中图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城市化 一 二 三 一 城市化的概念1 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 表现 一 二 三 二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 城市化的本质内容第二 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2 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 城市化进程加快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提示 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城市化速度 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 二是城市人口数量 发展中国家多于发达国家 一 二 三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思考讨论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 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提示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 城市化水平高 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因此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 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 一 二 三 3 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100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数量快速增多 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 超大城市发展速度很快 4 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世界最著名的城市带有6个 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日本东海岸城市带 英国南部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从自然条件看 世界六大城市带形成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 提示 从地形上看 都位于平原地带 便于农耕 居住和交通联络 从地理位置上看 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气候适宜 适合人类居住 此外 世界六大城市带均位于河湖沿岸 或者是沿海地区 水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 一 二 三 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1 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垃圾污染等 2 城市交通问题 主要表现为交通阻塞 交通事故 停车问题等 3 城市住宅问题 发展中国家 多表现为住房紧张 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 发达国家 表现为城市中心区空房过多 形成贫民窟 市中心区逐渐衰落 4 城市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为就业 贫困 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一 二 三 2 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控制城市规模 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城市管理 治理环境污染等 思考讨论针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你认为如何解决 提示 工厂外迁到城市边缘 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加强绿化 增加绿地面积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城市化的表现下图是某大城市1947年和1981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结合材料探究 1 从图中看出 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表现 提示 郊区城市化 或城市区域扩大 人口向郊区迁移 工厂向郊区迁移 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 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2 在城市化过程中 该城市的城市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有何变化 提示 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 城市化的表现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误区警示易错点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辨析 这一认识是错误的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若比重增大 则城市化水平提高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但如果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得更多时 城市化水平仍会降低 2 城市化的标志特别提醒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3 城市化的动力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例题1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1 20世纪下半叶 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a 大幅提高b 持续提高c 大幅下降d 持续下降 2 该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0 上升为60 大约用了 a 30年b 40年c 50年d 70年 3 该国位于 a 亚洲b 欧洲c 北美洲d 拉丁美洲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20世纪下半叶该国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乡村人口总量变化不大 因此乡村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国188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约为30 1950年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 大约用了70年时间 第 3 题 2000年该国总人口约有2 8亿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5 左右 应为美国 答案 1 c 2 d 3 c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 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 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 在郊区兴建了许多超级市场 高级住宅 大型停车场 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结合材料探究 1 材料中叙述的现象是什么 主要出现在哪一类国家 提示 逆城市化 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 2 形成材料中叙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大城市中心环境恶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再加上交通发展 人口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 时间差异 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形曲线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2 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方法技巧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例题2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1 上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某年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绝对数量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绝对数量 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 b c d 2 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b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 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小于40 d 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大于发达国家解析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目前一般都高于70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水平低 但发展非常快 目前城市人口绝对数量高于发达国家 答案 1 d 2 d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面是反映当前城市问题的一组图片和漫画 探究一 探究二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三 结合材料探究 1 四幅图片表示的城市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示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堵 c环境污染 d地价房租昂贵 2 产生图中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 城市人口密集 长期产业活动强度大造成的 3 你能针对图中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吗 提示 合理规划城市 加强管理 建设新区和卫星城 扩大绿化面积 治理污染等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城市化问题及整治1 城市病 城市环境问题 2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3 城市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4 图示法记忆城市化对地表景观产生的不利影响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误区警示易错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辨析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全面考虑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3 读甲 乙两幅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1 据图甲信息 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原因 一是效应 其成因是 二是效应 其成因是 2 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请从图乙中找出其中的两条 一是 二是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主题活动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解析 由图中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 上海市比周围地区气温高 降水多 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的热岛和雨岛效应 其成因与治理措施如下所示 答案 1 热岛城市人口 工业 交通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雨岛生产 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 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 使城市上空多云 雨 2 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 1 2 3 4 5 6 下图是某地区1950 1980年人口增长图 读图 完成第1 2题 1 30年间该地区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2 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 大幅提高b 略有提高c 没有变化d 略有下降 1 2 3 4 5 6 解析 第1题 根据图分析 30年间该地区的乡村人口由1000万人增加到2000万人 增加了1倍 总人口由1500万人增加到3000万人 增加了1倍 城市人口由500万人增加到1000万人 第2题 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950年的城市化水平为500 1500 100 33 3 1980年的城市化水平仍为1000 3000 100 33 3 没有变化 答案 1 b2 c 1 2 3 4 5 6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 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 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 完成第3 4题 3 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 工业b 园艺c 物流d 商务4 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a 郊区城市化b 城市空心化c 逆城市化d 过度城市化 1 2 3 4 5 6 解析 第3题 读图可知 高铁客运站是以旅客集散为主 交通便利 人流量大 消费市场广 适宜布局商务活动 d项对 工业一般需要有便利的原料和产品运输 该处是客运站 不适宜布局工业 a项错 园艺业占地面积大 适宜布局在城区边缘 不适宜在人口集散中心区布局 b项错 该站是客运站 不适宜布局物流业 c项错 第4题 高铁站的兴建 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会出现郊区城市化 a项对 城市空心化 逆城市化 是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不是高铁站修建的结果 b项错 过度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不合理形态 是经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不协调的表现 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水平 不会导致过度城市化 d项错 答案 3 d4 a 1 2 3 4 5 6 5 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 公交优先 的政策 其目的是 a 扶持国有企业 突出 以公有制为主 b 提高公共汽 电 车公司的经济效益c 抑制私人出租车d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解析 我国和国外许多城市都有 公交优先 的规定 这主要是针对大城市交通拥挤 交通秩序混乱提出来的 公交车的大客容量可以同时解决几十甚至上百人的交通问题 一方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社会效益 减少了交通阻塞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答案 d 1 2 3 4 5 6 6 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城市的 空心 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 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 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 在郊区修建了许多超级市场 高级住宅 大型停车场 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 图甲 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 图乙 甲 乙 1 2 3 4 5 6 1 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 这种现象 我们称之为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双选 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 正确的说法是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 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水平 二者的关系是 4 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