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1页
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2页
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3页
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4页
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庆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题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说明: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于答题卡中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是图A和D所代表的生物,B和C不是B图B代表的细胞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C在遗传物质传递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仅存在于C和D细胞中D四种细胞中只有A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卵细胞表面积较大,因此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高。B人成熟红细胞内02含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旺盛。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所有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B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水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5构成人体细胞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获得人的糖蛋白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噬菌体D肺炎球菌6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B以上七种结构均参与了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结构有a、b、f、g,但不一定都能发生AT、GC之间的互补配对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而在b内能将葡萄糖分解7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可用于细胞的其他生命活动B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C内质网形成的具膜小泡包裹各种水解酶构成溶酶体D分泌蛋白在细胞内运输不需穿越生物膜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脂人群相对增多。脂类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进行运送,并可与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进入细胞内进行代谢(如图所示)。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中物质X很可能是具有识别功能的受体蛋白B物质X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氨基酸C该过程的完成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D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直接提供的能量9如图为不同因素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AB代表酶促反应速率坐标(0100%),AC代表温度坐标(070 ),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各线段含义提示:例如EH线段表示温度为E时,该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为H)AGH线段所代表的酶其最适温度在DE范围内BFI线段可用来体现胃蛋白酶的作用特点C据图可说明影响某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酶的数量和底物浓度DGH、GI线段所代表的某酶酶促反应速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10 ATP合成酶是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它由两部分组成,F0为嵌入生物膜的疏水端,F1为生物膜外的亲水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合成酶与ATP的共有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一磷酸腺苷(AMP),AMP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ATP合成酶存在于原核细胞细胞膜,真核细胞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等生物膜上;构成这些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磷脂分子具有疏水端和亲水端D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供能,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没有活性1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线粒体的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B没有叶绿体的生物只能是异养型的C物质跨膜运输中,逆浓度梯度的只能是主动运输D需要载体蛋白参与运输的只能是协助扩散12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呼吸作用过程,结合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有水产生,同样需要水的参与B经过程将导致细胞内H的积累C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D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过程提供能量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 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实验时间/min液滴移动距离/mm1001532.52065251003013035162.5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在2030 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3/min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14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速率和CO2的产生速率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eCO2产生速率(molmin-1)1.21.01.31.63.0O2消耗速率(molmin-1)00.50.71.23.0A. 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于苹果的储藏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7 molmin-1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无氧呼吸15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是(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B乙图中c点与d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消耗量多C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是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16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盒子中。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放氧速率(molO2/m2s)叶片A-20-10-5-15152828叶片B-2-0.51.536101211A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阳生植物的叶片是AB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中H、ATP的生成C光照强度为50mol光子/m2s时,叶片B产生的氧气大于叶片AD光照强度600mol光子/m2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CO2浓度限制172012年4月15日21日,是第1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其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癌症”,旨在引导公众关注癌症和癌症患者,正确认识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易发生扩散和转移B癌细胞因膜上蛋白质的改变,易被效应T细胞识别而裂解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只是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遗传物质并未变化D癌痛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肿瘤直接压迫并刺激神经18右下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三种细胞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表示基因表达,“”表示呼吸酶基因基因未表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A肯定是胰岛B细胞,细胞C可能是神经细胞B细胞B不可能是红细胞,三种细胞都只能进行有氧呼吸C三种细胞在发挥功能时,都伴随着膜成分的更新D用血红蛋白基因作探针检测三种细胞,均可检测到血红蛋白基因19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B.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D.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20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的AB段产生的原因相同B甲乙两图中的BC段可能处同一个细胞分裂时期C图乙中FG段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D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不可能处于图甲中BC段21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代表染色体D中的数量比是244122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22题图第23题图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3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24.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和B等量混合后,加入待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样液呈现紫色;卡尔文使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F1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配子随机结合因此F2代出现3:1性状分离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过程。A. B. C. D.25雄性蝴蝶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蝴蝶的触角棒形和正常形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种性状正交与反交子代结果一样,其中黄色与白色分别用Y与y表示,触角棒形与正常形分别用A与a表示。在下列各组合中,能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ayyAAYYAAYyaayyAaYYaaYyAAYYaaYY A BC D26有一种名贵的兰花,有花色为红色和蓝色两种类型的品种,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现将纯合的红色品种与纯合的蓝色品种杂交,F1为红色。若让F1红色品种与纯合蓝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蓝色3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兰花的花色遗传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若将F1红色植株自花授粉,则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蓝色151C花色的色素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酶来催化合成的,这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D兰花的花色素贮存于细胞的液泡中,与叶绿体中的色素一样能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反应27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A13B21 C12D3128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与a、B与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29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甲丁乙丙乙丁 长翅红眼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残翅白眼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甲为BbXAYB乙为BbXaYC丙为BBXAXA D丁为bbXAXa30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 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99 bp和43 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D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 bp片段的概率为1/2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说明:请将答案写于答题卷上31(7分)乔治埃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在探究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运输、分泌蛋白质途径的经典实验中:他们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1)上述实验中,乔治埃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采用了_等技术方法,通过控制_来探究3H标记的亮氨酸转移路径,证实了分泌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及分泌与_等细胞器直接相关。(2)如果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后立即观察,会首先发现放射性出现在细胞质基质中的一种核酸上,该核酸是_;若最终发现放射性出现在豚鼠的小肠腔中,则说明该分泌蛋白是_。(3)如果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放在含3H标记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则放射性出现在细胞结构中的先后顺序是_。(4)若将控制合成分泌蛋白的基因直接导人大肠杆菌中,则_(填“能”或“不能”)产生该分泌蛋白。32(5分)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的原因是氧气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而不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锥形瓶、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1)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下装置三套,依次编号为A、B、C ,设定A套为对照组。1号锥形瓶中都加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3号锥形瓶中都加澄清的石灰水。NaOH溶液的作用是_。(2)A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_;B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 mL试剂2、10 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 mL ATP溶液;C装置的锥形瓶2中加入10 mL的试剂2、10 mL 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2 mL蒸馏水。(3)A、B、C三套装置均先持续通入氮气1 min,去除锥形瓶中的氧气,再将A、B、C三套装置分别做如下处理:A套持续通入N2,B套_,C套_。 (4)将三套装置放在温度适宜(2535 )的相同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810 h)。(5)观察实验现象。预期实验结果_,并由此得出酵母菌无氧呼吸受氧气抑制而不是有氧呼吸产生的ATP抑制的结论。33(12分)图甲表示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日变化关系图;图乙表示在温度适宜条件下栽培有小麦的密闭容器内的氧气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曲线l表示小麦叶片_;小麦叶片呼吸作用最强出现在_(时刻)。(2)从图甲可知,13:00时小麦光合作用常表现出“午休”现象,此时小麦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内C5化合物含量将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3)图乙中,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在515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