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doc_第1页
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doc_第2页
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doc_第3页
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doc_第4页
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农业种植标准化”验收电视解说词(希望的田野伴奏) 郸城,位于豫皖交界黄河冲积扇平原的东端,四季分明的气候、一望无垠的沃野、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让这里成为了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食品工业强县。红薯,作为郸城人情有独钟的农产品,伴随着岁月的更迭,从“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艰难岁月,到如今的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据红薯深加工,将传统的“三粉”做成了走出国门的“洋产业”,红薯,在郸城这片沃野上,完成了它自身价值的质的飞跃。这飞跃不仅引来了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客户的登门订购,还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河南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领导以及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等领导的视察和指导。完成这飞跃过程的直接推手就是实施了红薯种植的“标准化”。(出标题:标准化引领新跨越) (音乐转换:天豫之歌伴奏)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销总社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员工400多人,资产总额2亿多元。主导产品已发展到精制红薯淀粉、粉条、快餐方便红薯粉丝等五个系列三十多种包装规格。不仅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自营产品进出口权,还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早在2006年,企业生产就已经达到了年产红薯淀粉2万吨、红薯粉条1万吨规模,企业对原材料的强大需求拉动了当地及周边乡镇近20万亩红薯的种植,不仅在郸城这个传统的红薯种植区域内走出了一条“龙头+基地+农户”的路子,还为郸城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企业产品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标准”所检验,有着强烈进取心和“产业报国”壮志的天豫领导层,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原材料生产的“标准化”对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他们的想法得到了郸城县县委政府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于是,2007年5月天豫正式向国家标准委提出了建立3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标准化示范区的申请。(董事长赵天学: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多年的实践证明,红薯种植必须走标准化之路。为了提高红薯质量,我们建立了优质脱毒红薯标准化示范区,目的就是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种植,提升红薯档次,提高红薯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公司做大做强。)2008年2月,国家标准委正式把天豫薯业公司优质脱毒红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列入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计划。郸城县人民政府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建军为组长,质监、农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县质监局相应成立了领导组。县政府办出台了郸城县脱毒红薯种植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计划和组织领导。设立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红薯种植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齐抓共管,典型带动,打造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关于优质红薯的种植,国内尚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标准,要想在郸城完成3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就必须制定一个可供依照的标准体系。为此,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先后抽调农业、质监等相关单位的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11人,按照国际国内以及河南省对食品种植行业的相关要求,先后制订了脱毒红薯生产技术规程、脱毒红薯种薯繁育技术操作规程等2项地方标准,制定了公司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2项,此外,还采用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3项,引用河南省地方标准2项。从而建立健全了优质脱毒红薯的生产标准体系,在提高优质脱毒红薯产品质量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我县优质脱毒红薯产品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标准体系建立之后,县质监局牵头,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示范区种植户进行栽培标准化生产集中培训,质监局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做到了技术实施有班子,示范基地有牌子,农户操作有册子,大大提高了农户按照标准化种植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逐步实现了红薯从农田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三年来,以豫薯12、13、14、15号,徐州18号,梅营1号脱毒红薯品种为代表的优质红薯标准化种植面积累计达到了30万亩,示范区覆盖汲冢、胡集、巴集、双楼、南丰及其周边县的十六个乡镇,121个行政村,带动农户近10万户,95%已达到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20元。与此同时,为了让红薯的“标准化”种植有一个可靠的示范平台,起到典型带动的作用,2007年,刚申报优质脱毒红薯标准化示范区时,天豫薯业公司就牵头率先在我县创办了“郸城县天豫红薯专业合作社”。2008年天豫薯业分别与汲冢镇梦花园、黄楼两个行政村的农民达成每亩800元的租赁协议,以土地流转形式租赁承包了1500亩成片土地,然后又反租给红薯专业合作社里的种植大户。按照种植标准与种田大户签订包括种植和红薯最低保护价收购在内的相关协议,实施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同时,为降低种植大户的生产投入,公司对种苗实行补贴,统一预先垫支供应肥料,还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以及灌溉设施等配套农机械让其免费使用。建立示范平台的同时,县技术监督局、天豫薯业公司在脱毒红薯的种植上,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红薯科研所、徐州国家甘薯研究中心联姻,优质红薯示范基地成了他们科研、实习、实验的基地。(红薯种植大户:以前我们种植的红薯品质差,产量低,出粉率低,卖不上好价钱,你看,这是我们按县技术监督局的标准要求进行种植的,长势好,产量高,不用去卖天豫薯业公司就来人收走了,省时省力又多卖钱)2008年,示范区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万亩。随着示范种植大户亩均产量、品质、收入的不断提高,榜样的作用随之凸显。2009年,在全面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的合力作用下,全县及县域外临近周边红薯 “标准化” 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5万亩,今年完成了30万亩的优质红薯标准化种植目标。从而为天豫薯业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优质原材料基础。二、靠加工技术的标准化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规模。标准化优质红薯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受益最大的不仅是红薯种植户们,还有作为红薯深加工企业的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豫人深深知道:好的原料仅仅是为提升产品品质奠定了第一个台阶,要想把土产品“红薯”做成大产业,就必须按照标准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去加工产品,去开发产品,不断提升规模和档次,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必须是走加工工艺的“标准化”创新之路。2007年以来,在天豫人的“标准化”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天豫薯业技术攻关小组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帮助下,从高水平、高起点、高档次出发,先后对整个工厂的工艺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技术升级,并新增了两条生产线,扩建了冷藏车间、现代化仓库以及基础设施,使年加工鲜红薯能力到2008年达到了30万吨,年产精制红薯淀粉达到3万吨,粉条1万吨,快餐方便红薯粉丝产量达到了1万吨。为了做出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形成自身独到的竞争优势,从2008年开始,天豫薯业公司就从改进生产工艺、强化技术标准入手,增购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机器设备,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改造了制粉除砂的关键工艺,特别在淀粉浆渣分离、黄浆处理以及除砂、离心脱水等关键工艺方面,将成熟的生产工艺标准和先进技术设备完美嫁接,不仅提升了淀粉品质,也一下子使自身的淀粉和粉条生产制作工艺跃居全国领先水平。其中,经过无数次实验研发的淀粉除砂新工艺,还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天豫薯业公司不仅制定了国内红薯淀粉、粉条和方便粉丝的行业标准,其产品质量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的最高要求。2009年以来,为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的苛刻要求,天豫薯业公司又先后投资287万元,对红薯淀粉及其制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起了312平方米的检测中心,购置了23 套精密的检测仪器,设立了更严格的检测标准,完成了从原料到销售终端产品质量考核的“四检制”。 “四检制”就是产品的自检、选检、专检和联检。这四检环环相扣,责任落实,奖罚分明,确保了产品出厂100%的合格率。与此同时,公司还实施了红薯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检验检测,从而实现了“从产地到市场”、“从品质到安全”、“从投入品到产出品”所有环节相关指标标准的全程检测,在检测标准的实施下为产品质量安全健全了稳固的防控体系。由于产品从原料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科学严格的标准化监控下进行的,天豫系列产品品质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2008年、2009年,即便“金融危机”的影响,天豫薯业公司凭借“标准化”带来的竞争优势,依然实现了产品价格、销售业绩、出口规模的“逆势增长”。2009年,天豫共销售优质红薯淀粉2万吨,优质红薯粉丝1.6万吨,遥遥领先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今年初,面对产品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天豫薯业公司又把这种态势当做了企业升级的最佳时机。依据新标准的要求,新年过后,公司就把新上一条年产2万吨高标准优质粉丝速制集成生产线项目摆到了重要日程上。该项目总投资5865万元,新增制丝生产线2条,冷冻设备4套,自动烘干线1条,自动包装线1条及供电、供水、环保设施等。天豫公司年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64亿元,新增税后利润1007万元。在30万亩优质脱毒红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和推动下,在郸城县委县政府和技术监督局的关怀指导下,在红薯加工从原料到产品标准化的引领下,经过天豫人锲而不舍的科技创新,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脱胎换骨,不仅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红薯深加工企业,其红薯淀粉的精度也达到了99.99%空前高度,真空制作技术标准也使得加工出的红薯粉条外观洁白剔透、口味滑爽劲道。现在天豫80%的产品走向国外,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好评。今年3月份,天豫公司的红薯生产基地、生产车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又通过了美国“好事多”世界连锁超市的严格验收,天豫产品获得了进驻“好事多”连锁超市的批准许可,不久,天豫产品将随着“好事多”的世界网络而更广泛的走到全世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餐桌上。在以出口为主体的同时,天豫薯业公司还通过打商场超市、进卖场,启动电子商务,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等,在全国构建了庞大的国内销售网络,网络功能已经显现,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额已经完成6000多万元。如今,“天豫”品牌已名扬天下。为进一步发挥天豫品牌优势,实施技术和品牌输出就成了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又一步发展战略,2007年2010年他们分别在江西南昌、湖北鄂州相继合作兴建了两个红薯淀粉制品厂;与漯河铭富和新乡封丘公司合作,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