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pdf_第1页
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pdf_第2页
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pdf_第3页
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pdf_第4页
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 年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单科组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 第一题 35 分 图示结构由杆 AB BD EC CG 和 EH 组成 不计各杆的重量 尺寸如图所示 各杆之间用圆柱形光滑铰链连接 其 中 A 处为固定端 D 和 E 处为活动铰 链支座 已知 2 321 qaMMM qaF 试求 1 支座 D 和 E 处的支座反力 2 支座 A 处的支座反力 3 销钉 E 对杆 EC 的作用力 解 1 本小题 14 分 以 BD 杆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图 1 1 所示 1 分 由平衡条件得 22 0 DBxBy FFqaFF 3 分 再以 ECG 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图 1 2 所示 2 分 0 x F 得 0 Cx F 2 分 23 20 CE MFaMMF a 得 2 E Fqa 3 分 0 yCyE FFFF 得 3 Cy Fqa 3 分 2 本小题 11 分 以 AB 杆为对象 受力图如图 1 3 所示 2 分 0 x F 得 0 Ax F 2 分 0 yAyCy FFFqa 得 4 Ay Fqa 3 分 1 1 50 AACy MMMF aqaa 得 2 3 5 A Mqa 4 分 3 本小题 10 分 以 EH 杆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 图 1 4 所示 2 分 220 GECyE MFaFaFa 得 1 5 ECy Fqa 3 分 B D 2F D F By F Bx F 图 1 1 H 2 M E F G C Cy F Cx F E F 3 M 图 1 2 A C B q A M 1 M Cy F Ax F Ay F 图 1 3 H E F G ECy F ECx F E F GCy F GCx F 图 1 4 aaa a aaa F F2 q H G E A B C D 1 M 2 M 3 M 再以 EC 杆为研究对象 受力图如图 1 5 所示 2 分 2 0 CECyECx MMFaFa 得 0 5 ECx Fqa 3 分 第二题 30 分 图示平面机构 rOA2 rBO2 1 rBD22 曲柄 OA 以角速度 0 绕 O 轴作匀速转动 套筒 A 套在杆 O1B 上 杆 BD 穿过套筒 C 套筒 C 可绕铰链转动 在图示位 置 杆 O1B 垂直于 O 和 O1两点的连线 rCDBC2 试求 1 杆 O1B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2 杆 BD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3 D 点的绝对加速度大小 解 1 本小题 12 分 以套筒 A 为动点 动系固定在 1 O B杆上 速度图和加速度图如图 2 1 所示 2 分 0 2 A vr 0 45sin eA vvr 2 分 1 O B杆转动的角速度 11 0e vO A 1分 0 45cos rA vvr 1 分 2 1 0 22 Cr avr 1 分 2 0 2 A ar 1 分 根据加速度合成定理 n AreeC aaaaa 1 分 在水平方向投影 45 cos ACe aaa 1 分 得 2 0 e ar 2 1 0 e ar 2 分 2 本小题 12 分 BD 杆做平面运动 1 0 22 B vrr 杆上与销钉 C 重合点的速度沿套筒方向 如图 2 2 所示 BD 杆的瞬心与 1 O重合 0 2 BDB vr 0 2 C vr 3 分 2 M E C CEy F CEx F ECy F ECx F 图 1 5 A a n e a A 1 O B e a r a C a r v e v A v 1 图 2 1 1 D C v C B v 1 O B BD D C a C B C n B a n e a C e a 图 2 2 图 2 3图 2 4 DB a D C B C C n DB a n B a x y B a B a n B a B a r a A B C DO 1 O 0 45 45 以 B 点为动点 动系固定在套筒 C 上 则牵连运动为绕 C 的定轴转动 动系 套筒 C 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 BD 杆相同 0 CBDCBD 如图 2 3 所示 动点 B 相对于动系的速度为 0 2 rC vvr 2 分 B 点的加速度 22 1 10 2 n B aOBr 2 110 2 B aOBr 2 分 柯氏加速度 2 C 0 22 2 Cr avr 1 分 根据加速度合成定理 nn BBBreeC aaaaaaa 1 分 在 e a 方向投影得 2 2 n BBeC aaaa 2 0 2 2 e ar 2 分 所以 2 0 22 BDCe ar 1 分 3 本小题 6 分 BD 杆做平面运动 以 B 为基点研究 D 加速度图如图 2 4 所示 1 分 222 0 0 4 2 2 2 n DBBDDBBD aBDraBDr 1 分 加速度合成公式 nn DBBDBDB aaaaa 1 分 2 0 24 2 n DxBBDB aaaar 1 分 20 nn DyBBDB aaaa 1 分 222 0 4 2 DDxDy aaar 1 分 第三题 35 分 小车上固定了一个 1 4 圆弧形轨道 小车可在水平方向自由移动 忽略小车与水 平面的摩擦 轨道上匀质轮盘D 的半径为 r 质 量 为m 小 车 连 同 轨 道 总 的 质 量 为 mM3 轨道的半径为rR6 其 B 端离地 面的高度为rh2 轮 D 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因数为3 1 S f 1 如果轮D从 0 处无初速静止释放 为保证轮 D 沿轨道做纯滚动 试求最小角度 min0 2 设轮D从 min0 处无初速静止释放 试求纯滚动到角度 时小车的水平位移 s 和 R h r D A B min0 轮质心 D 相对于轨道的速度 3 试求轮 D 离开轨道 B 端后到达地面时的角速度以及质心 D 所行进的水平距离 忽略空气的阻力 解 1 本小题 12 分 设在 0 时自由释放 轮 D 的初角速度 0 0 设其角加速度为 与轨道的接 触点 C 为瞬心 轮 D 的受力图如图 3 1 所示 2 分 对瞬心 C 列动量矩方程得 2 C 0 d3 d 2 cos L mrmgr t a 2 分 再根据质心运动定理 0 0 sin n DN maFmg b 2 分 0 cos D mamrmgF c 2 分 由式 a 和式 c 解出 1 03 cosFmg 由式 b 得 0 sin N Fmg 2 分 为保证轮 D 做纯滚动 根据库伦定理有 sN Ff F 代入有 0 1 1 3 tan s f 由此得 0min 45 2 分 随着 的增大 F 不断减小 N F不断增大 故在轮 D 的后续滚动过程中都能满足纯 滚动的条件 2 本小题 12 分 设轮 D 由 0min 运动到任意角度 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 和 质心相 对于轨道的速度为 D v 小车的水平运动速度为 e v 如图 3 2 所示 初始时刻 0min 时系统静止 1 0 x p 2 分 设运动到 位置时 小车向左移动 s 距离 由于系统 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 根据质心运动守恒 有 0min coscos 0mRrsM s 2 分 0min coscos 4 Rr s d 2 分 对上式求导得 A B D r 0 min C mg N F F 图 3 1 A B D r 0 min C D D v e v 图 3 2 sin sin 44 eD Rr vsv f 2 分 根据动能定理 初瞬时系统静止 1 0T 运动到 位置时 222 2 221 2 2 2 2sin 3sin 222224 DeDe D eD m vvv v mrvrM vmv T 2 分 由 210min sinsin TTmg Rr 得 0min 0min2 40 sinsin 6sin D gr v g 2 分 3 本小题 11 分 当轮 D 离开轨道 B 端的瞬间 90 由式 f 和式 g 得 4 D e v v 2 22 D vgr 2 分 此时轮 D 的角速度为 1 2 22 D vg rr 2 分 质心 D 的绝对速度水平向右 3 1 5 22 4 DaDeD vvvvgr 2 分 轮 D 离开 B 端后仅受重力作用 如图 3 3 所示 根据对质心 的动量矩定理知 轮 D 的角加速度0 作匀速转动 故 轮 D 落地时的角速度为 1 2 22 g r 2 2 分 质心做自由平抛运动 轮 D 落地所需要的时间 24hr t gg 1 分 质心 D 所行进的水平距离 3 22 DDa sv tr 2 分 1 mg a v D 图 3 3 第四题 20 分 图示平面机构 当曲柄OC 绕O 轴转动时 滑块A 沿曲柄OC滑动 从而带动杆 AE 在光滑铅直滑道B 内做平行移动 连杆CD与匀质轮盘D铰接 轮D在水平轨道上 做纯滚动 转轴O和各铰链均为圆 柱形光滑铰链 已知OC CD 2a OB a 轮D的半径为r 在杆AE 的E端作用铅直方向集中力F 在 轮D上作用外力偶M 方向如图所 示 套筒A与转轴O之间连接一个 线性弹簧 弹簧的原长为a 刚 度系数为k kaF 试确定机 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时M与F之间 的关系 解 曲柄 OC 作定轴转动 AE 杆作平动 连杆 CD 作平面运动 轮 D作纯滚动 设轮 D 质心的虚 位移为 D r 各点的虚位移图如 图 4 1 所示 2 分 根据虚速度法求出各点的虚位移 如下 2 2 CD rr 2 分 21 22 AeCD rrr 2 分 1 2 ArAeD rrr 2 分 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