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doc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doc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doc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doc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1. 细胞中存在哪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答: 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高尔基复合体:加工、浓缩;溶酶体:消化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线粒体:动力工厂, 供能站;细胞骨架:运输等有关。2. 物质进入细胞内可通过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答: 可通过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内。 主动转运特点:要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转运。被动转运特点:不需能量。胞吞作用特点:转运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使细胞成分不断改变。3. 肌肉组织包括几种类型?比较不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答: 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3种。结构特点:(1)骨骼肌:长圆柱形,多核,大量肌原纤维横纹肌。(2)心肌:短圆柱形,有分支,1-2个细胞核,横纹肌。(3)平滑肌:长梭形,1个核,不是横纹肌。功能特点:(1)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随意肌。(2)心肌:自动有节律性收缩,不随意肌。(3)平滑肌:缓慢而持久地收缩,不随意肌。4.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构成,各有何特点?答: 由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特点: 神经胶质细胞特点:多个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数量多 无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具有支持、营养神经元和绝缘等功能 终身分裂。5.上皮组织与结缔组织各有何特点?答: 上皮组织特点: 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分布于体表、体腔的内表面。无毛细血管。有极性(游离面和基底面)。结缔组织特点:细胞少,排列无规则。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无极性。 6.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 答: 结构:胞体、胞突(树突:多个 轴突:1个) 分类:根据胞突数目分: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根据功能分: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 、第二章 运动系统1.骨的构造和化学成分。答: 构造:骨膜:结缔组织;骨质:骨组织.骨松质和骨密质;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 化学成分:有机物(约1/3)、无机物(约2/3) 弹性和硬度2.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运动形式。答: 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运动形式:屈与伸、外展与内收、旋内与旋外、环转3.躯干骨和四肢骨的组成。答: 躯干骨组成:脊柱、胸廓四肢骨组成:1.上肢骨 322块 、上肢带骨: 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 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4.脊柱、胸廓和骨盆的组成、功能。答: 脊柱组成: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及其骨连结所组成。 功能:支架、运动、保护、缓冲。胸廓组成:由胸椎、胸骨、肋骨及其骨连结共同围成。 功能:保护,并参与呼吸。骨盆组成:由髋骨、骶骨、尾骨及其骨连结组成。 功能:保护、运动。第三章 神经系统1.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答: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大脑、间脑、小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按解剖分:脑神经 12对 脊神经 31对 按功能分: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a.躯体运动神经 b.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2.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答:(1)由于膜外Na+膜内Na+以及Na+通道大量开放,使膜外Na+迅速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2)当浓度差促使Na+内流的力量和电位差阻止Na+内流的力量达到Na+平衡电位,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3)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K+外流使膜电位恢复到原来静息时水平,产生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4)为了保持细胞的兴奋性,维持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异,细胞膜上的Na+K+泵,把Na+运出膜外,而把K+运回膜内。3.脊神经和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数量。答:脊神经:数量:31对:8对颈N、12对胸N、5对腰N、5对骶N和1对尾N。 性质:混合性神经。 神经丛名称:颈丛、臂丛、腰骶丛。脑神经:数量: 12对 名称: 感觉性: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 (性质)运动性: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混合性: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4.简述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特点。答:1.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等中央后回投射的特点:交叉;倒置;区域大小与感觉灵敏程度等有关2.大脑皮质运动区:中央前回的4区和运动前区。对躯体运动控制的三个特点:交叉;精细的功能定位;头足倒置。5.皮质脊髓束及其功能。答:皮质脊髓束及其功能(锥体系):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脊髓前角或脑神经核骨骼肌的运动。第四章 感觉器官 1.简述眼的构造。 答:(一)眼球壁 外膜(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感光细胞、双极细 胞、节细胞 (二)眼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2.眼折光的异常及矫正。 答:(三)眼折光异常:折光能力或眼球形态异常。 近视眼: 配戴凹透镜 远视眼: 配戴凸透镜 散光眼: 配戴柱面镜 3.简述耳的结构。 答:一、耳的结构 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 听小骨 内耳: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 膜迷路:蜗管、球囊与椭圆囊、膜半规管4.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异同。 答: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 布 视网膜中央凹 视网膜周边 感光色素 感红、绿、蓝光色素 视紫红质 适宜刺激 强 光 弱 光 光敏感度 低 高 分辨力 强 弱 专司视觉 明视觉+色觉 暗视觉+黑白觉 视 力 强 弱5.螺旋器、椭圆囊和球囊、壶腹嵴的功能。答:1.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2.椭圆囊和球囊是感受线性加减速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受器。3.半规管的壶腹嵴是感受旋转加减速刺激的感受器。第五章 血液1.血浆渗透压的分类答:晶体渗透压:大。NaCl等,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交换,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胶体渗透压:小。白蛋白等,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2.红细胞生成条件答:维生素B12、叶酸缺乏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骨髓 再生障碍性贫血 3.输血的基本原则。答:1.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符,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2.Rh血型也相符育龄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病人第六章 循环系统 1.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答: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冠状窦右心房。 动脉血 静脉血。 意义: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保证新陈代谢不断进行,人体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静脉血 动脉血 意义:2.试述心脏各腔的出入口和瓣膜。答: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右心室:右房室口、三尖瓣肺动脉口、肺动脉瓣左心房: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左房室口、二尖瓣主动脉口、主动脉瓣瓣膜:防止血液逆流。3.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组成、功能。答:功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的自动节律性运动。组成: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第七章 呼吸系统 1.何为呼吸?完成呼吸需要哪几个环节?答: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3个环节:(1)外呼吸(肺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组织呼吸)2.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呼吸系统:呼吸道: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3.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答:导气部:主支气管支气管树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具有输送气体的功能。 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具有气体交换的功能。 4.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为什么?答: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具有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肺的导气部由主支气管支气管树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具有输送气体的功能。深而慢的呼吸吸气量大,进入肺部的氧气量大,则呼气时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多。气体交换量大,更好的达到气体交换的目的,因此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第八章 消化系统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答:组成:消化管和消化腺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出残渣。2.简述肝的结构与功能。答:肝的结构:肝小叶:肝板、肝血窦、胆小管。 中央静脉。3.简述胃壁结构特点和胃内消化。答:粘膜较多,肌织膜发达。(胃腺:分泌胃液。)(一)胃液的成分和作用:1.盐酸2.胃蛋白酶3.胃粘液碳酸氢盐(HCO3-)保护屏障。4.内因子:促进回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二)胃的运动:1.胃的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2.胃排空排空速度:水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4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如何被消化和吸收的?(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答:单糖是糖类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糖被吸收后,主要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在肝内储存或进入血液循环。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小肠吸收。是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主动转运而吸收的。在小肠内,脂肪的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很快与胆盐混合成微胶粒。携带脂肪的消化产物通过覆盖小肠绒毛表面的非流动性水层到达微绒毛。并释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透过细胞膜进入粘膜上皮细胞。第九章 泌尿系统 1.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答:1.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2.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2.简述肾的结构与功能。答:结构:1.肾单位(泌尿部)肾小体: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2.排尿部:集合管、乳头管功能:肾单位:(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滤过膜滤过膜的通透性:主要取决于被滤过物质的分子大小。(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主要部位:近端小管。99%以上Na Cl、99%水、葡萄糖。正常肾糖阈:180mg%。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分泌H+、K+、NH33.终尿的形成排尿部1.输尿管:促进尿液向膀胱运输2.膀胱:暂时储存尿液3.尿道:排出尿液3.试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体外的途径。答:泌尿部(肾单位):肾小体: 肾小球(滤过膜) 肾小囊(原尿) 肾小管:近端小管 髓 袢 重吸收 远端小管 排 尿 部: 集合管 乳头管(终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