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时规范训练.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8湖北黄石调研)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方式一直以撤离和暴动为主,很少有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进行斗争,这样的局面到了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后发生了重大转变。平民通过第三次撤离运动,迫使贵族制定了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A限制了贵族的特权B维护了平民的公民权C体现了贵族与平民的妥协D确立了“以法治国”的原则【解析】 材料主要论述平民通过斗争维护自身权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平民通过第三次撤离运动,迫使贵族制定了成文法”,平民通过撤离的方式迫使贵族制定成文法,维护平民利益,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体现的是贵族对平民的妥协,故C项错误;材料中一部法律的制定,不能反映治国理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 B2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D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解析】 法律规定内容是对债务人的保护,体现出限制了贵族欺压债务人的权力,故D项正确。从债务人由于欠债而被拘禁,可知无法体现人权至上,故A项错误;债权人可拘禁债务人体现权债双方不是自由平等的,故B项错误;债权人拘禁债务人体现保护债权人财产,但材料中体现了债务人也要受到保护,不是侧重于债权人的利益,故C项错误。【答案】 D3(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C极力维护私有财产D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解析】 题目中并未体现“严酷野蛮”,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牵涉法治的重要性,并未提到良好道德的培养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应负赔偿责任”得出,当侵害他人财产安全时需要担负赔偿责任,体现了法律的实质是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古罗马奴隶主阶层的利益,故D项错误。【答案】 C4(2018山东滨州调研)英国法学家梅因曾论述到:“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一论述()A指出了罗马法的弊端和缺陷B说明了成文法诞生的必要性C表明罗马法促进了对外贸易D揭示了万民法产生的必然性【解析】 材料信息“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故D项正确。【答案】 D5古罗马万民法“通过公民权的逐步扩展,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这说明万民法()A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 B废除了罗马公民特权C促进了共和体制建立 D吸纳了自然法的内容【解析】 万民法“通过扩展公民权,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有利于调节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答案】 A6古罗马的法律谚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这一法律谚语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遵循()A证据法则 B民主法则C程序法则 D自然法则【解析】 据材料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可知强调的不是证据,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故B项错误;材料说“是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并未提到处理事情的程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适用于一切人”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了自然法则,故D项正确。【答案】 D7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解析】 唐律的规定具有残酷性,体现了司法制度的野蛮特点,而罗马法的规定更为公正合理,故B项正确。A项能体现出该规定的震慑性用意,但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唐律和罗马法的内容,而不是司法执行,不能体现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故D项错误。【答案】 B8(2018山西孝义模拟)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反映了罗马法()A注重交易的形式和程序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C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D调解经济纠纷并保护贸易【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可知,罗马法非常注重交易形式与程序,故A项正确。【答案】 A9(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界定物权适用的是()A最先占有原则 B劳动所得原则C既有习惯原则 D自然理性原则【解析】 材料“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体现了劳动所得原则,材料“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体现了最先占有原则。A项仅体现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A项错误;B项也仅体现材料一层信息,片面,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罗马法界定物权的最先占有原则与劳动所得原则源于既有习惯,故C项错误;最先占有和劳动所得原则都是自然理性原则的表现,故D项正确。【答案】 D10在古罗马,若债务人到期不将某款项偿还,先是会被债权人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后转变为对债务人实行监禁,再而转变为对债务人实施信用破产的丧廉耻制度。这反映出古罗马()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道德因素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法律充分保护罗马贵族利益D法律具有保护人身权利的人文精神【解析】 古罗马法律体系是逐渐完善,不能说已达到完备的程度,故A项错误;信用制度的建立有道德的因素,但不能说它起到决定作用,且B项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中债务人人身的变化,排除;债务人和债权人没有贵族和平民之分,所以C项不正确;材料中债务人人身遭遇的变化反映了人身权利日益受到重视,体现了古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答案】 D11(2018武汉重点中学模拟)“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确保了罗马境内的居民权利平等B推动了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解析】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而奴隶是不享有平等权利的,故A项错误;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是由于统治区域的扩大,各种矛盾凸显,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故B项错误;这项“原则”保证了被告的权利,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民主并非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故D项错误。【答案】 C12有学者认为,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这反映了古希腊与古罗马()A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B两国国情基本相同C有类似的经济生活 D都尊重公民的权利【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尊重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公民的民主权利,这些理念正是罗马法要规范的内容,即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尊重公民的权利,故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8安徽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材料三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解析】 第(1)问不同可以从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角度进行比较。第(2)问价值可以分别从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都是人类社会宝贵遗产的角度回答。【答案】 (1)保护对象: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立法理念:中国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经济主张: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14(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套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解析】 首先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可提炼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而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两者在内容上是不同的;结合所学可知两者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性质、作用等均有不同,从中再选出一条不同即可。其次进行说明,结合所学,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选取的两条不同进行说明,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简要总结,进行升华。【答案】 示例:信息一:内容不同。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说明:韩非子时期,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