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1945年雅尔塔体系确立 b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 c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 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军事集团c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统一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成立北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4主导雅尔塔体系的国家是 ( )a美、苏 b美、英 c 英、法 d英、苏5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6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的重要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7导致苏联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事件是 ( )a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b1991年,苏联就是否保留苏联举行全民公决c1991年“八一九”事件 d1991年独联体的成立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配世界局势四十多年的两极对峙格局宣告瓦解的标志是 (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社会主义中国迅速崛起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9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措施不包括a提出“杜鲁门主义”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01991年成立的独联体 ( )a是一个主权国家 b是苏联的别称c是主权国家的联合组织 d其性质与华约组织相同 11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是 ( )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c非集团、不结盟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2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b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举行会谈c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d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13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雅尔塔体系的建立c.联合国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14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两极格局解体 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1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 bc d16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主要包括 ( )a.美、日、英、法、中 b中、日、欧盟、俄罗斯c.美、日、欧盟、中、俄 d美、日、中、欧盟、苏 17“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是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世界面临核战争威胁 c美国、西欧、日本成为“冷战”对手 d多极化格局已形成18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分裂国家分别是 ( )a. 朝鲜和日本 b朝鲜和德国 c. 德国和法国 d 英国和德国19.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0欧洲联盟是 ( )a. 经济政治实体 b经济实体 c. 政治实体 d 军事集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40分)26.(25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1)材料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6分)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简述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6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材料五 据美国市场观察报2010年11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在横滨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重申美日同盟关系,并称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还称赞双方关系是 “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腾讯新闻网(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 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一一大国崛起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一一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一一大国崛起回答:(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6分)(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4分)(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晓天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c 4a 5c 6c 7a 8d 9d 10c11d 12c 13b 14d 15b 16c 17a 18b 19a 20a26.(1)战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分)(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实力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等。 (6分)27.(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4分)(2)变化: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分)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2分)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3)轨迹:控制(占领)扶植竞争伙伴。(2分)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28.(1)法、德。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