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满分120分) 2013.11卷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这说明: 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a、 b、 c、 d、2、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指a、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及其产品 b、人类的全部意识形态c、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所特有的产品3、抗战初期,毛泽东所著的论持久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为中国人民最终夺取抗战胜利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a、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c、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是物质力量的反映中国好声音除了是2012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外,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回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这些说明: 文化对经济有巨大促进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a、 b、 c、 d、5、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但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材料旨在说明a、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 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6、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不同,这表明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就完全不同同样是分苹果,中国母亲用“孔融让梨”(大让小)来教育子女,而美国母亲则用“约翰争梨”(平等竞争,谁干的活多谁得到大苹果)来教育子女。这说明: 文化具有多样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 b、 c、 d、8、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每天在网络上“行走”的人,每年都在大量增加。网络正在悄无声息地步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兴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9、“烽烟滚滚唱英雄”、“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多么豪迈”每当这些旋律响起,总会让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这说明优秀文化a、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c、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d、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11、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12、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13、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徒 c、教育 d、口语传播14、比尔盖茨曾经说:“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a、 b、 c、 d、15、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d、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6、2013年是中国工农红国长征胜利75周年。我们要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17、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化为乌有。为此,我们必须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c、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a、 b、 c、 d、19、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出了真情实感,转出了踏实求真,改出了清新朴实,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这说明a、文化创新源于文化创作者的努力 b、草根文化才是大众最喜爱的文化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0、漫画之“漫”,就在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批评和讽刺,以警示世人。由此可见a、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b、文化创新是文化魅力之所在c、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d、文学艺术是文化繁荣的前提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 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a、 b、 c、 d、22、要保证文化创新沿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是因为a、任何文化的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思想政治卷ii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得分评卷人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的合理性。2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传媒业发生了巨变。1978年,全国只有186种报纸,电视更是稀罕之物,互联网还是一个没有出现在中国媒体受众视野中的名词。到如今,中国传媒产品已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产品极为丰富的买方市场。据统计,中国的报纸品种已增加到2081种,总印数超过438亿份,期刊品种和印数由改革开放之初的600多种和5亿多册增加到9468种和28.5亿册,电视频道也增加到了3000多个,经常接触互联网的人数已超过2.5亿人,这一系列看似枯燥的数字其实说明了一个很明显的现实:中国已跻身于世界传媒大国之林。(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2)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如何为传播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6分)25、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唱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明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怎样对清明文化进行创新?得分评卷人三、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6、材料一: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和复制的精神力量,它同物质力量一起构筑了国家崛起的基础和前提。在特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 没有历史的国家是苍白的,而没有本土的文化则是乏力的、没有内涵的。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历久弥新才有生命力,一个没有本土气息的文化,只有被动地接受外来的文化熏染,而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即使一个有本土气息的文化,如果不注重发掘继承和发展,同样会面临流失并逐渐泯灭的境地。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任何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动荡的国家都不可能崛起,发展壮大;同样,任何一个文化贫乏落后、本土文化流失,外来文化肆虐的国家,也不可能崛起。(1)放眼世界,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6分)(2)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请你就如何加强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27、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德治爱民”的治国理念等,至今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思想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5:acbdd 6-10:cdbad 11-15:bcbda 16-20:dcbdc 21-22:ca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3、答:(1)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读书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方式,爱读书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3分)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书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会推动民族的发展。(3分)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读书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活动,必然推动社会发展。(3分) (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爱读书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1分)三、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2分,共2 4分)26、答:(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加强文化建设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也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都富有,进而使中华民族能够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反对文化霸权,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还不完全适应。(6分。答出3点即可) (2)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立足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吸收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