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工业革命前提: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工业革命条件: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3)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商品生产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3工业革命过程: (1)工业革命早期阶段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早期阶段和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的比较名称时间标志(特点 )主要发明成果和发明人领先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作为动力)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 蒸汽机(瓦特)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最突出特点: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作为动力)发电机(1866年德国西门子);电动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灯(1879年美国爱迪生);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电话(1876年美国贝尔);汽车(德国卡尔本茨)德国美国5电能与蒸汽机相比有何优点? 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 电站可建在水源、燃料、交通各方面条件适合的地方; 无污染 6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7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积极: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城市病”,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所以,英国作家狄更斯说“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8列举工业革命期间两种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 标准化生产方式; 流水线生产方式(美国 亨利福特) 评价: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更加辛苦。 9、科学的世纪指哪个世纪?有什么表现?最主要的重大突破是什么? 科学的世纪是指19世纪 表现: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这一世纪科学研究氛围浓厚,不仅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大学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而且形成了专门研究科学的科学家群体。 最主要的突破: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1、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原因: 是工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机器创造出巨大生产力,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体世界作为市场 ;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的开通 。2、 整体世界形成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联系加强了,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工业革命后,世界形成了统一的市场,交通便捷又促进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口流动也加快了,人们感到地球变小了。 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表现: 世界基本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4、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后果(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可以分为两方面后果。 一方面后果,促进了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由欧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传播,如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向世界各地的传播等。以印度为例,英国使印度有了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西方先进工业文明。 另一方面后果,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瓜分和殖民掠夺,如侵占土地、倾销商品、掠夺财富等,给落后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同样以印度为例,结果使印度成为遭受西方殖民侵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另外的亚非拉国家命运也同样如此。总之,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使整个世界呈现出了一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进一步野蛮掠夺的画面。5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6、为什么是这一种影响(即文明与野蛮相交织的原因)?(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2)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分完毕,他们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 土地和人口,被称为 帝国主义。从而使整个世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一副工业文明扩散和野蛮殖民掠夺相交织的图景。7、挑战与回应: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广大亚非拉国家积极的回应挑战,试举2例。 海地独立革命:如海地通过奴地起义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 A、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民族危机严重。 B、内容:政府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 仿效西方建立起学校教育体系。 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政府也要求国民向西方学习,采取了“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C、意义: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广州虎门) (1)、主要原因:.鸦片走私使许多白银流如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2)、时间:1839年,销毁鸦片二百多公斤 (3)、意义: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国民族的英雄。二:屈辱的岁月(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战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影响1、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民族的灾难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0辛丑条约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5日军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八年抗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一) 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用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进行殖民侵略。 (2)结果及影响: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南京条约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1)目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2)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强迫中国鉴定北京条约。加深了中国民族的灾难。(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鉴定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大大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马关条约内容: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结果及影响: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详见书本(五)日军全面侵华战争(1937.7.7-1945.8.15)(1)结果及影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三:悲壮的抗争(抗争史) 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事例: (1)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抗英 (2)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抗日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徐骧领导的义军,英勇抵抗日军(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撼) (4)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鸦片战争前后 四、拯救国家的探索史(向西方学习)(一)为什么鸦片战争中,英国仅以极少的代价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 (1)当西方各国先后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进入工业革命,发展经济,壮大国力的时候,清王朝却自大无知,仍沉浸在古代辉煌中。 (2) 朝廷腐败无能 (3)国家经济实力贫弱。 (4)资本主义列强的强大军事优势。 (二)探索的过程: 第一部分:先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师以长技以制夷”(1) 林则徐、魏源: A、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林则徐和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前人的不同及其原因: 不同:从闭关锁国时期的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师夷”才能“制夷”,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倡导实行社会变革,中国才有出路。 (2)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贯彻) A、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 B、口号:自强、求富 C、代表人物(洋务派)奕欣 、李鸿章 D、出现的中国近代新事物: 新式海军北洋海军; 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中国最早新式学堂北京同文馆; 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E、内容:主张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 F、结果: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失所望,这也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第二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一 、维新变法(主张采用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 二、辛亥革命(暴力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1)维新变法: 1895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A、开始时间: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B、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C、内容: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D、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变法失败。 E、失败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孙中山建立) A、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又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B、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意义:(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 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 思考题:18401912中国人民是怎样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结果如何?农民阶级兴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第四课: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的含义(或表现): (1)工业占据主要地位 (2)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 (3)工人越来越多,工人数量超过农民。 2、什么是城市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城市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劳动生产力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坏处:带来工业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4、 如何克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弊端? 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和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1我们身边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界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 生活方式方面;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生活趣味方面: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 生活习惯方面: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 2现代文明生活源头的表现: (1)工业革命改变生活: 物质生活的变化:a、衣:服饰趋向大众化,简洁实用;b、食:注重营养和饮食结构的合理,出现了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c、住:出现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住房;d、行:出现了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 精神生活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休闲娱乐和体育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