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单元测试A卷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九单元测试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某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选用了右下侧图片,他可以用其来说明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3.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原因是()a.宣扬古代经学 b.批判儒家思想c.否定孔子的权威d.宣扬变法维新4.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一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因素不包括( )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揭竿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进展缓慢5.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份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6.“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这反映了维新派()希望参与政治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反对君主专制a. b. c. d.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8.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9.维新变法时期张之洞在其所著的劝学篇中说:“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大乱四起。”其基本用意是()a.减少变法的阻力b.竭力拉拢维新派c.捍卫专制制度d.投机变法运动10.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1.19世纪末,在民族处于危亡的历史关头,戊戌变法运动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主要是因为它( )要求救亡图存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a b c d12.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二、非选择题(13题14分,14题12分,15题12分,16题14分)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在,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分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 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当百日维新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材料四(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6分)(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4分)(3)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4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请完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的认识不足之处是什么? (4分)(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3)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4分)15.(2011浙江高考t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6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雷颐维新的挫顿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6分)(2)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变法的失误之处。(3分)(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角度分析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c解析:材料中中国的领土遭到分割。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2.d解析: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梁的维新思想,由时间限定即可排除a项。由题干引文中的“创世”“变局”“不世出之机”可知该文作者积极评价西学之东渐,是主张适应时代需要进行变革的,排除b、c两项。3.d解析: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的代表作,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因此他并没有批判儒家思想和否定孔子的权威。清政府下令毁版是因为其宣传变法思想。4.d解析:注意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5.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含义,认真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其患不可胜言”等。明确民主民权之说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6.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从“通晓中外政体”可知为维新派,从“士民公举产生”“议郎”可知模仿西方议会政治,通过这两点可知也是正确的。7.a解析:本题是因果关系选择题,解题关键是首先要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做法。其次,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具体内容全面掌握。8.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其入仕之路。9.c解析:从材料中的“民权之说一倡大乱四起”可以看出,张之洞反对兴民权,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政体。10.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新政在经济上提倡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从题干材料不难看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错在“广泛”,c错在“成功”,d与题意不符。11.c解析:维新派的典型特点是要求通过改良的方式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排除带的选项。12.c解析:a、b两项在中国行不通;c、d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历史经验”之意的是c项。13.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2分)异:后者还主张开国会,行三权分立之制。(2分)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分)(2)由要求“大开国会”到反对开国会。(2分)主张以君权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光绪帝无实权,变法阻力大。(2分)(3)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2分)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分)14.答案:(1)主张:君主立宪。背景: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不足之处: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4分)(2)现代化史观。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4分)(3)促成民族觉醒,起到思想启蒙作用。(4分)15.答案:(1)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整个戊戌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