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耗材资料.doc_第1页
打印耗材资料.doc_第2页
打印耗材资料.doc_第3页
打印耗材资料.doc_第4页
打印耗材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有 IR:异戊橡胶Polyisoprene SBR:丁苯胶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 BR:顺丁胶Polybutadiene IIR:丁基橡胶 Butyl Rubber EPDM:乙丙胶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 CR:氯丁胶Polychloroprene NBR:丁睛胶Nitrle Rubber PU:聚氨酯胶Urethane Rubber CSM:氯磺化聚乙烯胶Hypalon Polyethylene ACM:丙烯酸酯橡胶Polyacrylate Rubber ECO:氯酯橡胶Epichlorohydrin SI:硅橡胶Silicone Rubber FPM:氟素橡胶Fluoro Carbon Rubber HNBR:氢化丁睛胶Hydrogenate NitrileFLS:氟素硅胶Fluorinated Silicone Rubber导电橡胶属于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指高分子材料本身不具有导电性,但在加工成型时通过加入导电填料,如炭黑、金属粉末箔等,利用分散复合、层基复合、表面复合等方法,使制品具有导电性。其中,分散复合最为常用。导电橡胶的工作机理一般橡胶均为良好的电绝缘体。复合型导电橡胶的导电机理有两种理论,即链锁式导电通路和隧道效应。链锁式导电通路的机理认为,填料粒子必须在零点几纳米以内的距离靠近,这样就可产生压差,使填料粒子的电子依靠链锁传递移动实现电流通过。橡胶中填料粒子的分散状态形成链锁必须有一定的填料用量,才能出现强的导电现象,因而支配橡胶导电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填料的用量,这是最经典的一种解释。 导电橡胶广泛应用于电子产业(相片提供Photo Courtesy: 台湾邦达)链锁式导电通路是建立在填料必须形成链锁的前提下的。但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拉伸状态的橡胶并不存在炭黑链锁,却仍有导电现象,这就是隧道效应。当导电颗粒间不互相接触时,颗粒间存在聚合物隔离层,使导电颗粒中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受到阻碍。这种阻碍可视为具有一定势能的势垒。对一种微观粒子来说,其能量小于势垒的能量时,它有被反弹的可能性,也有穿过势垒的可能性。微观粒子穿过势垒的现象称为贯穿效应,也称为隧道效应。电子作为一种微观粒子,具有穿过导电颗粒之间隔离层阻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与隔离层的厚度以及隔离层势垒的能量与电子能量之差值有关。厚度与该差值越小,电子穿过隔离层的可能性就越大。当隔离层的厚度小到一定值时,电子就能很容易地穿过,使导电颗粒间的绝缘层变为导电层。这种由隧道效应产生的导电层可以用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并联来等效。即:导电性是由填料粒子的隧道决定的。同时并有试验证明,随着填料粒子间距的增大,体积电阻亦随之升高。此外,还有电场放射导电机理,这是因为在研究填料填充的高分子材料的电压、电流特性时,发现其结果不符合欧姆定律。认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填料粒子间产生高压的电场强度而产生电流导致电场放射。综上所述,无论从哪种导电机理来理解,都认为填料的种类和配合量是支配材料最终所表现出的导电性的主要因素。导电橡胶的应用导电橡胶的应用是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和大规模电子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的。随着消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许多高精尖技术的新型电子产品。与之相匹配,各种高精密的新型导电橡胶制品也相继问世。等向性导电橡胶等向性导电橡胶在各个方向都具有均一的导电性,既有弹性又有适宜的电阻,不产生振荡,开关负荷小,可制成任意形状的按键开关。目前,已用于制作电脑和电子游戏机的键盘,今后将大量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上。异向性导电橡胶异向性导电橡胶具有一定方向的导电性。它适用于液晶显示器内的高电阻连接器或印刷电路板触头的低电阻连接器。其制造方法有2种:(1)将含有炭黑的导电橡胶薄层交替重叠,经硫化后沿垂直方向切成薄片;(2)将导电纤维或金属线定向排列在橡胶中。压敏导电橡胶压敏导电橡胶的导电性随着压力的增加电阻变小,在不受力时一般为绝缘体。它有2种类型:(1)开关型,不受压力时为绝缘体(断路),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电阻急剧降低至导电状态(接通);(2)类比型,其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而逐渐变化。开关型压敏导电橡胶可用于制造固态开关元件及无冲击开关元件,如高速公路或道路用的车辆资讯感测器等。电磁屏蔽用导电橡胶由于电子仪器、通讯器材和电脑本身会产生电磁波,同时也会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因此,要对电磁波进行屏蔽。 表1 体积电阻系数与屏蔽效果的关系众所周知,很多因素影响屏蔽体的屏蔽效果,如屏蔽体的形状、厚度、安装方法、导电性能,但主要因素为材料的导电性。根据场论分析,屏蔽体对电场和高频磁场的反射损耗较大,吸收损耗较小。反射损耗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减小,吸收损耗与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变化。实验表明,材料的导电率越高,反射能力越强。所以屏蔽外来电磁波的干扰要选择导电率高的材料,日本学者根据实验得出如下经验公式:SE=50+log(f)-1+1.7t(f/)1/2式中:SE为屏蔽效果(dB),为体积电阻系数(.cm),f为电磁波的频率(MH z),t为屏蔽体的厚度(cm)。按上式计算,可得出不同体积电阻系数屏蔽材料对不同频率电磁波的屏蔽效果,结果如表1、表2。 表2 电磁波屏蔽效果的一般水平由此可知,作为一般的电磁屏蔽材料,其体积电阻系数应在1.cm左右。传统的导电橡胶采用乙炔炭黑或高导电炭黑作填充剂,虽然既保留了橡胶的弹性,又具有导电性,但最小的体积电阻率只能达到2-3.cm,无法满足电磁屏蔽的要求。选用纯银粒、镀银铜粒、镀银铝粒或镀银玻璃珠等作为导电填料,与硅橡胶或氟硅橡胶配合,即可制成这类导电橡胶。该橡胶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磁和电磁屏蔽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压力密封性和抗腐蚀性。还有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橡胶是将标准线材Monel(蒙乃尔高强度耐腐蚀镍铜合金)、Ferrex(镀锡包铜铜线)和其他金属或合金线(如铝线、镀锡磷青铜线等)双层编织在矩形或圆形的CR、硅橡胶海绵橡胶或空芯、实芯的硅橡胶芯子的表面,组成复合结构材料。其表层具有对电磁波屏蔽的导电、电磁性能,内芯橡胶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压力为0.345-0.691MPa)。这类材料对灰尘、雨和空气具有密封性能,但不能做压力密封胶。抗静电导电橡胶抗静电导电橡胶的体积电阻率为104-108.cm,过去这类导电橡胶多以炭黑为导电填料,制品为黑色,且橡胶老化后析出炭黑会污染环境。近年来,国内多采用硅系硅化物填料,可制成不同颜色的彩色抗静电导电橡胶,其体积电阻率为105-107.cm,抗静电性能比黑色橡胶要好。实验发现,将各种金属粉末或炭黑粒子混入各种橡胶中后,材料的导电性能随导电填料的浓度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导电填料浓度较低时,材料的电导率随浓度增加很少;而当导电填料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电导率急剧上升,变化值可达到十个数量级以上。超过这一临界值后,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又趋于缓慢。用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果发现,当导电填料浓度较低时,填料颗粒分散在聚合物中,相互接触较少,导电性较低。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颗粒间接触的机会增多,电导率逐步上升。当填料浓度增加到某一临界时,体系内的颗粒相互接触,形成无限网链。无限网链就像一个金属网贯穿于聚合物中,形成导电通道,电导率急剧上升,使橡胶变成了导体。再增加填料的用量,对橡胶的导电性就不会有多大贡献,电导率趋于平缓。零件表面经过加工后,看起来很光滑,经放大观察却凹凸不平。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一般是由所采取的加工方法和(或)其他因素形成的。零件表面的功用不同,所需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不一样。零件图上要标注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用以说明该表面完工后须达到的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高峰顶线和最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目前,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主要选用Ra。Ra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Ra=1/l t0Y(x)dx或近似为Ra= 1/n Yi。式中,Y为轮廓线上的点到基准线(中线)之间的距离;为取样长度。 粗糙度多用于表征钢板,因为钢板涂覆前必须要有一定得粗糙度,否则油漆的咬合力不足,容易脱落。 编辑本段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是指零件在机械加工后被加工面的微观不平度,也叫粗糙度,以RaRzRy三种代号加数字来表示,机械图纸中都会有相应的表面质量要求,一般是工件表面粗糙度Ra=0,一般要用表达式修改参数);n 有效圈数;n2 两端并紧圈数;pz 两端并紧磨平偏置参数(默认是d/4刚好磨平一圈的3/4,可根据实际调整,如果=d/2则接近在截面象项点,=0刚好通过圆心磨平)。 弹簧装配基准:如果你用模型作为装配参考套件,建议将坐标系或建基准轴、点添加到模型参考套件,以便装配作参考基准。 下载:/UG/chzggxh-LJMB/TH 怎样在装配部件建立可变形部件:以弹簧为例,本部件(TH)已从工具/定义可变形部件设计好弹簧以上列出的全部可变参数,一般只改变常用参数k。(TH-zp)进行装配完成时会提示你输入用于变形组件的新参数,修改参数/点击确认会在装配部件建立相应可变组建特征,点击取消就与正常装配一样可以后建立可变组建特征。点击装配/组件/变形组件/选择组件(TH)确定/选择要在其中变形的父部件(TH-zp)/新建确定/点击参数按钮/点击表达式的启用公式编辑器修改参数/点击确认,就可定义一个可变形组件特征。这时装配部件会建立可变形特征(TH(66)“TH”),双击特征可随意编辑参数。与弹簧可变组件相关的装配组件(QL)会随同步改变装配关系如图。 定义可变形部件注意事项:删除、替换可变形部件相关特征会使定义的参数失效,包括其父部件要重新定义,可定义的可变形参数只有一个,如果重新定义会覆盖原来的,其父部件会更新部件,如果原来可变形部件与更新的部件参数不同会在装配部件建立原来可变形部件特征参数,可删除、隐藏特征,新部件与原来的部件更新建立的装配关系,在开始就要考虑周全的可变参数避免重新定义。与变形有相关的特征一般要导入。机械制图方面=齿轮计算公式1 齿轮 模数 :m=p/ 齿轮模数 m=齿距 p 除以 3.14 测绘时的简易计算 m=齿顶圆直径(外径)d 除以 (齿数z+2) 2 齿轮 分度圆直径:d=mz 分度圆直径d=模数m 乘以 齿数z 3 齿轮 压力角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度 压力角 标准为20度 其他还有 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 4 齿轮 变位系数 :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刀具中心线不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刀具中心与齿轮的分度圆的距离除以模数所得的商就是齿轮的变位系数。刀具中心线在齿轮的分度圆之外,为正变位,变位系数为正,反之为负。 注 : 一般一对齿轮啮合一大一小相差悬殊时,小齿轮要做正变位,大齿轮做负变位,以保证它们的使用寿命比较均衡 5 齿轮 跨齿数:k=z/180+0.5 跨齿数k=齿数x压力角/180+0.5 (注:必须四舍五入取整数) 6 齿轮 公法线长度 直齿公式 Wk=mcos(k-0.5)+zinva 简化为;Wk=m2.9521*(k-0.5)+0.014z 斜齿公式 Wk=mcos(k-0.5)+zinva+2xtan =20时 tan-=0.01490438 其中:= 压力角 标准为20度 其他还有 14.5度17.5度15度25度和28度 K = 跨齿数 X=变位系数 inv=tan()- 7 齿轮 齿跳 Fr一般为0.025 (表示各齿跳动公差) 8 齿轮 齿向 F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向公差) 9 齿轮 齿形 Ff 一般为0.008 (表示各齿形状大小公差) 10 齿轮 齿距 p=m m 模数 11 齿轮 齿顶高 ha=ha*m 12 齿轮 齿根高 hf=(ha*+c*)m 13 齿轮 齿顶圆直径 da=(d+2ha) d :分度圆直径 ha ;齿顶高 14 齿轮 齿根圆直径 df=d-2hf=(z-2ha-2ca*)m 15 中心距 a=(d1+d2)/2=(z1+z2)m/2 d1和d2配对的两个齿轮分度圆直径;z1和z2两齿轮齿数。【基本参数】模数:m 齿数:z 压力角:a分度圆直径:D=m*z基圆直径: Db=D*cos(a)=m*z*cos(a)齿顶圆直径:Da=m*(z+2)齿根圆直径:Df=m*(z-2.5)【渐开线公式】压力角范围:0 range(range=90,常选range=60)横坐标:xt=Db*cos(range*t)/2+Db*PI*t*range*sin(range*t)/360纵坐标:yt=Db*sin(range*t)/2-Db*PI*t*range*cos(range*t)/360【斜齿轮画法】画好齿形以后,用分度圆拉伸一个曲面,在其上建立一个相切的平面,在平面上绘制一条直线,把直线按照曲面的法向投影,得出引导线。齿形沿引导线扫掠即可。4.6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一、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和啮合特点 1、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原理与直齿圆柱齿轮相似,所不同的是,发生面上展成渐开面的直线KK不再与基圆柱母线NN平行,而是相对于NN偏斜一个角度,如图所示。称斜齿轮基圆柱上的螺旋角。显然,越大,轮齿的齿向越偏斜,而当 时,斜齿轮就变成了直齿轮。因此可以认为直齿圆柱齿轮是斜齿圆柱齿轮的一个特例。2、斜齿轮齿廓曲面的啮合特点 两斜齿轮啮合时,齿廓曲面的接触线是斜直线。如图所示,在两齿廓啮合过程中,齿廓接触线的长度有零件逐渐增长,到某一啮合位置后,再逐渐缩短,直到脱离啮合。因此斜齿圆柱齿轮是逐渐进入和退出啮合的,同时,啮合的齿数比直齿圆柱齿轮多,从而齿轮的传动的重合度大,齿轮上所受的力,也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故传动较平稳,冲击和噪声小,承载能力大。 二、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斜齿轮具有三组基本参数:在垂直于齿轮回转轴线的截面内定义的端面参数(下角标为t)、在垂直于轮齿方向的截面内定义的法面参数(下角标为n)和在通过齿轮回转轴线的截面内定义的轴面参数(下角标为x)。 由于斜齿圆柱齿轮的齿面为渐开螺旋面,因而在不同方向的截面上其轮齿的齿形各不相同,故斜齿轮具有三套基本参数。加工斜齿轮时,刀具通常是沿着螺旋线方向进刀的,所以斜齿轮的法面参数应该是与刀具参数相同的标准值;在计算斜齿轮的大部分几何尺寸时需要按端面参数进行计算,因此必须建立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螺旋角把斜齿轮的分度圆柱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如(a)图, (螺旋线导程、斜齿轮分度圆柱面上螺旋角,简称斜齿轮螺旋角、 基圆螺旋角将上述两式相除,并考虑到 ,可得 或 (式中, 为斜齿轮的端面压力角。)齿距和模数(a)图中,直角三角形两条边 与 的夹角为 ,由此可得式中, 为法面齿距, 为端面齿距。考虑到, ,故有 式中,为法面模数(标准值), 为端面模数(不是标准值)。 压力角为便于分析,用斜齿条来说明法面压力角与端面压力角之间的换算关系。考虑到 ,可得 则 为法面压力角(标准值), 为端面压力角(非标准值)。 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无论从法面还是端面看,齿轮的齿顶高和顶隙都是分别相等的,即 及 考虑到 ,故有 式中, 和 分别为法面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标准值), 和 分别为端面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非标准值)。 其它几何尺寸斜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是按端面参数计算的,即 标准斜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也可按端面参数求出,即有 注:由于 ,故标准斜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比直齿轮的要少。三、斜齿轮的当量齿数和最少齿数 斜齿轮的加工、弯曲强度的计算都涉及法面齿形,所以需要找出一个与斜齿轮法面齿形相当的直齿轮来,这假想的直齿轮称为当量齿轮,其齿数称为当量齿数。 图示为齿数z的斜齿轮分度圆柱,椭圆为nn处的剖面,C处齿形近似为斜齿轮法面齿形。以C点曲率半径作圆,作为直齿轮的分度圆,并设直齿轮的模数、压力角和法面相同,该直齿轮就为当量齿轮,其齿数为当量齿数,以 表示。 显然 由图可知,当斜齿轮分度圆柱的半径为r时,椭圆的长半轴 ,短半轴 。 椭圆上C点的曲率半径为 又因为 ,可得 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名称 符号 公式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分度圆压力角 端面齿顶高系数 端面径向间隙系数 当量齿数 端面最少齿数 端面变位系数 端面啮合角 分度圆直径 标准齿轮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 中心距变动系数 齿高变动系数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节圆直径 端面齿顶圆压力角 重合度 四、斜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受力分析在斜齿轮(斜齿轮结构虚拟现实)传动中,作用于齿面上的法向载荷 Fn。仍垂直于齿面。如图所示,Fn 位于法面Pabc内,与节圆柱的切面Paae倾斜一法向啮合角n。力Fn可沿齿轮的周向、径向及轴向分解成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首先,将力Fn在法面内分解成沿径向的分力(径向力)Fr和在Paae面内的分力,然后再将力F在Paae面内分解成沿周向的分力(圆周力)Ft及沿轴向的分力(轴向力)Fa。各力的方如图所示;各力的大小为: 式中:节圆螺旋角,对标准斜齿轮即分度圆螺旋角; b啮合平面的螺旋角,亦即基圆螺旋角; n法面压力角,对标准斜齿轮,n=20;t端面压力角。由上式可知轴向力Fa与tg成正比。为不使轴承承受过大的轴向力,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螺旋角不宜选得过大,常在=820之间选择。在人字齿轮传动中,同一个人字齿上按力学分析所得的两个轴向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力为零。因而人字齿轮的螺旋角可取较大数值(1540),传递功率也很大。人字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分析都可沿用斜齿轮的传动公式。五、斜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1、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轮上的计算载荷与啮合轮齿齿面上接触线长度有关。对于斜齿轮,如右图所示,啮合区中的实线为实际接触线,每一条全齿宽的接触线长为b/cosb,接触线总长为所有啮合齿上接触线长度之和。在啮合过程中,啮合线总长一般是变动的,据研究,可用作为总长度的代表值。因此式中为斜齿轮传动的端面重合度,可按机械原理所述公式计算,或由图标准圆柱齿轮传动的端面重合度查取。斜齿轮的纵向重合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斜齿轮计算中的载荷系数,其中使用系数与齿向载荷分布系数的查取与直齿轮相同;动载系数可由图中查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与可根据斜齿轮的精度等级、齿面硬化情况和载荷大小由表中查取。 2、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如右图所示,斜齿轮齿面上的接触线为一斜线。受载时,齿轮的失效形式为局部折断。斜齿轮的弯曲强度,若按轮齿局部折断分析则较繁。现对比直齿轮的弯曲强度计算,仅就其计算特点作必要的说明。首先,斜齿轮的计算载荷要比直齿轮的多计入一个参数,其次还应计入反映螺旋角对轮齿弯曲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