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doc_第1页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doc_第2页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doc_第3页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doc_第4页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正义: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何 建 华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正义研究(10BZX06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摘要:发展正义是对发展的正义评价与约束,是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中的正义理念和正义原则。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分离到融合,随着社会不公正在发展领域中的凸现,发展正义问题正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中十分重要的领域。确立发展的正义维度是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合理性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基础。关键词:发展正义 内涵 背景 价值作者何建华,浙江行政学院教授、哲学博士,浙江省“理论创新与浙江模式”研究团队核心成员,浙江省重点研究基地“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杭州 311121)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对正义的追寻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展、由不合理到合理的无限发展过程。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人类对正义的追求也具有历史性。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正义问题的内容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正义是当今时代社会正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种种不公正现象日渐受到普遍关注,发展正义问题正成为当代社会正义问题中十分重要的领域。与此相一致,对发展正义的研究正日渐为学术界所重视。一发展正义是对发展合理性的伦理追问。发展合理性问题在20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突现出来并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问题。美国哲学家L劳丹说:“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1)其中对发展负效应的深刻反思,是人们广泛注意发展合理性问题的根本原因。人们通常认为,发展是对客观世界积极能动的改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天然合理性和绝对权威性。然而,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积极效应、对人的本质力量进行肯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消极的、反主体性的负效应。恩格斯早就指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2)在现实发展中,森林毁坏、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水质恶化、空气污染、物种灭绝、资源匮乏,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发展所造成的反主体性的负效应,是以“天灾”表现出来的“人灾”。要减少、克服、预防发展负效应,就必须反思造成这种结果的诸种原因,对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及其结果的正当性、正义性等进行合理与否的评判,以使发展日趋合理更加人性化。历史表明,发展并非是天然合理的。在发展问题上,既有一个“如何发展”的问题,也有“为何发展”的问题。而“为何发展”正是“如何发展”的价值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对“为何发展”做出合理的回答,我们的发展就会因失去价值论基础而发生意义危机。发展正义正是对发展实践进行反思、寻求发展合理性的伦理维度。发展正义是对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正义评价。对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评价,不仅要有效率的尺度,而且要有人道的尺度。在发展和人的关系中,社会发展只是手段,人才是发展的终极目的。正义的发展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一方面,人们必须按照客观必然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形式结构,才能支配客观,取得自由,实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人们必须按照人的目的、需要去改造世界,才能使自然事物发生恰好符合于主体目的、需要的变化,从而满足人的需要。任何合理的发展,都必须是既遵循客体尺度又遵循主体尺度,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发展正义的目标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从哲学的层面上讲,正义是属人的,是指人的群体活动中的一种“合理的关系”,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追问。正义的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完善。人之所以追求正义不仅仅是为了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制度进行评价,也不仅仅是为了规范或控制人的行为,而是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拥有生活的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等。强调发展正义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正义把人的根本利益的损害和人在发展实践中被物化、工具化、边缘化看作不正义、不合理的发展,它从人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衡量一种发展是否为正义的发展或不正义的发展。发展正义是增长、建设和发展中的正义,它把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看作是支撑社会发展得以正常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认为所谓正义是指发展中的正义,而发展正义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离开了发展,既不存在什么发展正义,更谈不上对不正义的克服和抑制。发展正义要求切实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发展正义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以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发展正义把发展看作是“扩大人的选择的过程”,它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为目标,以提高人的能力为途径,关注人类生活各方面的成就与人权的改善。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手段,人的能力的提高、选择范围的扩大和自由的最终实现才是发展的目的。发展应该让所有的人受益,公平地享有发展的机会。必须反对贫困,给所有人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以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规律普遍起作用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困顽固地存在于富裕之中是现代社会中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之一。”(3)人类的前景如果是蛋糕越做越大,而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不能为全民共享,那社会冲突就不会止息。在现时代,发展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关注弱者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发展正义要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发展。发展正义把抑制和克服不正义、实现正义看作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发展的代价论来看,社会(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往往以某种人道价值的丧失为代价,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科学主义或理性主义的发展观,由于把发展本身看作目的和尺度,把人只是看作发展的手段,因而也就把这种“代价”看作是合理的、应当的。这就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实际上,发展是手段,人才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尺度;虽然发展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从人道的立场去评价这种代价是否“值得”。总之,发展正义是对发展的正义评价与约束,是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模式本身是否合乎公正、正义的伦理原则。发展正义的实质是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存在方式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关注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这种发展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发展正义是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中的正义观念和正义原则,它要求人们从正义的角度认识、评价和调控发展。二人类对正义的追求体现了人类憧憬未来、进取发展的本性。正义原则从一开始,就因其反思过去、评价今天、选择未来的理想性为人类发展确立最高准则,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达、由不合理到合理的发展。人们研究与探讨正义问题,确立正义观与正义理论,实质上是为解决那些影响人与社会发展的问题寻找理想性的根据和原则。然而,对于什么是正义,思想家们的答案却各不相同。正如美国法哲学家E博登海默在考察人类历史有关正义的观点时所言:“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背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4)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永恒的正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正义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正义、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在现时代,发展正义问题之所以凸现出来,是有深刻的背景的。首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发展正义凸现的时代背景。发展正义是由发展中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发展运动中率先提出的,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民族独立后争取平等发展机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自己的艰巨任务,都必须回应在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难题的严峻挑战。各个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所实施的发展战略,都以一定的发展观念作为其理论支持和精神导引。在发展实践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无不与发展观念的偏颇相关联。为了适应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未来学、生态学等一大批新学科亦相继建立,其理论主张和发展观念,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政府和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理论与实践经历了由单一到综合、由重物到重人、由局部到整体、由对社会和人的单向关注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对于发展问题的整体性、综合性的哲学思考与解决,已经并仍在引起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组织者的密切关注。从1990年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表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发展的整体性、合理性、正义性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正面影响。自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发表以来,国际社会对人文发展的研究活跃了起来,如哈克的人类发展的反思和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等。发展正义正是在解决人类发展这一世界共同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凸现出来的。它从伦理维度来看待发展问题,以当代人类发展实践提出的伦理问题为对象,通过对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评价等问题的深刻反思,从而为人类发展寻找一个价值和伦理的尺度,充分彰显了人类对正义孜孜以求的情怀以及伦理学关注人类福祉、引导人类未来的理论旨趣。其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分离到融合,是发展正义凸现的理论背景。近代以来,随着主客二分哲学理念的发展以及社会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经济进步”和“政治进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内容。经济与伦理之间、政治与伦理之间出现了实质性的分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分别成为以工具理性为基础、与伦理无关或者缺少伦理关照的“专业化”行动。正如阿马蒂亚森所说:“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伦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被严重淡化了。被称为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不仅在理论分析中回避了规范分析,而且还忽视了人类复杂多样的伦理考虑,而这些伦理考虑是能够影响人类实际行为的。”(6)在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或政治进步,而忽视了发展的伦理内涵,发展与伦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处于分裂状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领域诸多问题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从经济学、政治学和人文主义等不同角度对发展与伦理的分裂进行深入反思,认为离开了对人和人性关注的发展科学不是真正的科学,期望政治学、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重新联姻,呼吁对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维度给予更多的关注。从伦理的角度考察与反思发展问题,正逐渐成为一种共识。正如罗素在20世纪50 年代所预言的那样:“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第一次达到这样一个时刻:人类种族的绵亘已经开始取决于人类能够学到的为伦理思考所支配的程度。”(7)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已经意识到,纯粹技术理性分析方法的局限。人类理性在经历了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分离的一个阶段后,逐渐走向“整体理性”。与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科学相反,伦理学的发展则经历了由抽象思辨分析到规范应用的过程。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一直到19世纪末,规范主义一直是西方传统伦理学的主流。20世纪初,元伦理学开始对规范伦理学提出质疑,认为各派自封的道德标准是无法检验的,并深入到道德语言和逻辑本身的理解中,开始考察建立规范体系的根据,考察的重点是道德规范的真假问题。伦理学由此走上了一条形式主义的道路,它放弃了自身的实践性、规范性使命,脱离实际生活和人的道德行为,从而使伦理学失去了传统伦理学的直接现实性和引导性品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标志,伦理学又回归到规范伦理学的研究上来,转到对规范问题的关注,转向了紧贴当代生活的实践问题,尤其在应用伦理学中,更是如此。这种回归反映了人类伦理思维的一种进步,它恢复了伦理学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实践品性,在更高的起点上填平伦理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鸿沟。因而,无论是从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伦理学的发展而言,都反映了人类在经历了发展与伦理、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分离的一个阶段后,“整体理性”重获青睐。发展正义作为发展伦理学的核心范畴,是发展与伦理、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产物,旨在解决发展领域中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单靠经济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自身显然是难以解决的。再次,传统发展模式的单向度价值取向及由此造成的各种危害,是发展正义凸现的客观背景。人类当前所走的发展道路,仍然是近代文明所形成的发展道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主要体现为经济因素支配非经济因素。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由于注重经济发展,注重科技发展,从而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巨大的发展。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技术,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就结束了几千年来人类缓慢发展的旧时代,开创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日趋以人为中心的新时代,把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新阶段。但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世界观带来两个最严重的问题:一是对自然的破坏,“对自然的征服在其功德圆满的时候却是自然对人类的征服” (8);二是人自身的文化危机,“人的内心的崩溃”。面对着许多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问题、全球性问题,如核武器;污染、人口过剩;与日俱增的犯罪、野蛮和残暴行为;民族和种族歧视;以及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等问题,人们在苦苦思考,该怎样解释和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呢?发展正义是在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基础上产生的发展理念和正义原则。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与发端于西方而流行于世界的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有直接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既是发展观、价值观的危机,也是一场伦理危机,本质上是人类发展实践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危机。传统发展模式(即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主要是经济增长)得更快,而对于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和为了什么而发展的问题却漠不关心。”(9)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言:“我们惟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10)可见,忽视发展的伦理之维,缺乏对发展的伦理关照,这是人类发展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对发展问题进行一次“哥白尼式革命”的伦理反思,对人类发展投注伦理关怀,确立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发展正义正是对整个人类发展所带来日感不安的后果进行反思的伦理尺度,旨在思考、研究发展的合理性、正义性问题。第四,社会不公正在发展领域中的凸现,公平正义成为时代主要问题,是发展正义凸现的现实背景。无论是在国际范围内还是在国内,社会公正问题都日益引人注目,成为现实生活世界及理论界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各国间制造着越来越大的不平等。应该承认,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全球资源要素更广泛的流动,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有效配置,从而促进了全球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然而,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价值规律也导致了全球范围的贫富两极分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各竞争主体、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从而使正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现。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平等事实主要表现在:一是机会不平等。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权利的优劣序列,即排序靠前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使国与国之间、各经济竞争主体之间存在着机会不平等。二是决策权的不平等。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谁出钱,谁就有权决定游戏规则”。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发达国家起主要作用,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无权、被动的地位。三是贫富差距严重。全球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和贫富鸿沟进一步扩大了。南北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贫富鸿沟上,也表现在“数字鸿沟”上。信息霸权或者话语权垄断产生的潜在后果可能要比经济上的控制更为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也不是公平分配的,即出现了某些“第三世界化”(相对贫困化和边缘化)的迹象。四是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不平等。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遇到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发展中国家除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要承受压力以外,还要承受全球自然生态日益恶化的后果。自从1999年11月美国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贸易部长会议以来,世界反全球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反全球化”运动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弱势群体对发展正义的呼唤。发展正义也是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反思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模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高效地运转,社会进步也非常有效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十分严重的问题,付出了很多代价,其中就包括正义的代价。当前我国在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都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伦理缺失。比如:在发展理念上,我们一度把发展当成唯一的目的,放弃了对发展的价值意义的追寻,强调所谓的效率而忽视了公平,强调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存在,把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剥夺和利益损害看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发展方式上,我们的发展是以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为基本特征的,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基础上的;在发展结果上,城乡分割的体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而构成的制度性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极大差距,在城市的发展中农民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工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解决发展正义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实践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在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发展机制中坚持正义原则,从正义的角度认识、评价和调控发展,努力选择正义的发展模式,才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构建繁荣而公正的和谐社会。总之,发展并非天然合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在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丰饶的同时,也使人类失去很多,该是重新调整发展的伦理价值取向的时候了。确立发展的正义维度既是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合理性进行反思的结果。三人类追求正义,目的是为了实现正义的理想、创造正义的现实。研究发展正义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克服、避免、减少发展的不正义性或发展的负效应,使发展活动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进行,使客体的变化适合人性。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完善作为发展正义理论的真正根据和基本出发点,来对待、理解与追求正义,并把关注弱者的生存权利和约束强者的权力意志的正义原则贯注于现实的发展实践,才能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正义观念并发展、转化为正义的实践。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坚持发展正义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在发展观、发展评价、发展模式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变革或转向,要求我们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一种发展正义观,在发展评价上确立发展正义的评价尺度,在发展模式确立一种正义的发展模式。首先,必须树立发展正义观。坚持发展正义原则,首先要使得社会成员普遍地具有发展正义理念,使社会成员无论在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政策、选择发展手段、评价发展结果等方面都能遵循正义原则。只有树立普遍的发展正义观,发展正义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由自发转为自觉、由个别转为一般。发展正义是一种从正义角度把握和认识社会发展的一种新视角,是人们基于当代发展实践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伦理理念,它是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合理性的伦理追问。依据发展正义原则,发展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随意的、不择手段的发展,而是一种受到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严格限制的发展;发展实践既要受到发展规律性的制约,也要受到发展价值目标的影响。而发展正义就是指导发展实践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原则。迄今人类所走的发展之路基本上是一条高效率的道路。面对着日趋严重的发展问题,人们极力寻思着克服之策、化解之道。而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等的提出及其实施,实际上反映了人类要走正义的发展之路的愿望和做法。换言之,由发展效率向发展正义的转移,是当今时代正在发生着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转向。从伦理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是一种发展正义观,或者说是以发展正义为伦理基础的发展观。其次,必须确立发展正义的评价尺度和体系。坚持发展正义原则,还必须以正义为标准对发展进行价值评价。这是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调适、相互促进的;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不直接等同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不仅有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一面,也有制约和规范人的发展的一面。这就需要对社会发展进行评价,揭示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促进发展,规范发展,使其沿着能符合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方向前进。为此,必须相应地确立社会发展的正义评价尺度,以正义为原则建立健全发展评价体系,评价、规范人们的发展活动,使发展活动更公正、更合理。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尺度,具体评价发展是否使发展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得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得到改善。如果能使发展主体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解放,使发展主体的个性及创造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与展示,使发展主体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能使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程度得到提高,人们之间更加亲密无间、坦诚相见、互助互爱、使人与自然之间各方面力量均衡、比例适当、结构合理,人与自然组成的系统呈协调状态,良性运行,这样的发展就是合理的,也是正义的。人的发展活动只有在不危及整个自然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基础不构成威胁时,发展的目标和结果不危及他人乃至整个人类利益时,这种的发展才是可行的、积极的,因而也是合理的、正义的。再次,必须探寻公正合理的发展模式。坚持发展正义原则关键是要选择公正合理的发展模式。确立发展正义观和正义的评价尺度,在本质上说这还只是属于“精神”领域的活动,要想将精神的力量变为物质的力量具体说要想按照发展正义的价值评价要求来落实发展正义观,走正义的发展之路,还必须借助实践机制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立起一种公正合理的发展模式。所谓正义的发展模式,简单说就是把发展正义“模式化”、“机制化”的现象或情况,具体而言是指社会有机体在发展演进的一定时期人们所自觉而普遍选择及实行的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式、途径、原则和结果的统一体。选择正义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实现发展正义的机制、体制、方式等。公正合理的机制、体制、方式等是公正合理的发展模式最主要的构件。各种各样的体制、机制或方式如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保障机制、预警反馈机制等等是克服和抑制发展代价的有力武器和工具,也是正义的发展模式得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性要素。在中国,要确立和构建正义的发展模式,必须实现由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向合理的的思维方式转变,实现由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高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向具有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循环经济形态的转变,实现由挥霍型、浪费型、享乐型的消费方式向具有全面的、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转变,必须建构和完善一系列有关发展正义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发展代价预警反馈机制、矫正社会激励机制,等等。只有在生产、生活、体制、机制支撑等方面体现发展正义的理念和原则,才能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正义的发展模式。总之,发展的正义维度不仅是我们在理论上必须坚持的,而且是在实践中必须积极建构的。今天,发展正义事实上已成为新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所言:“发展必须被视为是一个既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又包括社会结构、国民观念和国家制度等这些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11)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正义原则,通过人人机会公平与均等,促进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满足其基本的人的需要,实现其个人的尊严、安全与创造力。只有把正义原则贯注于现实的发展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秩序,使社会高效而有序地发展。注释(1)美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0版,第116页。(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3)美巴里克拉克: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王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206页。(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5)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6)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页。(7)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