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的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doc_第1页
元宝山的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doc_第2页
元宝山的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doc_第3页
元宝山的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宝山区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08级一班姓名:李哲行学号:080415354元宝山的资源利用与经济转型元宝山,还有另一个闪亮的名字“煤电名城”。这个名字伴随这片热土前进的脚步,走过半个世纪的骄傲与荣光。元宝山区境内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1亿吨,其中可采储量17亿吨;现已形成以煤炭生产能力超2100万吨的平庄煤业(集团)公司、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的东北最大坑口电站元宝山发电厂为主的国家级煤电基地;50年来的不间断开采,2亿多吨优质煤炭,正从这里运往大江南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元宝山区是先有矿山,后有企业,先有企业,后有城市。丰富的地下资源为这里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时期这里就有煤炭勘探活动。1959年平庄煤业集团公司前身平庄矿务局创建,之后“缘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元宝山区,开始了光与热的发展历程。自1964年煤矿大规模开采以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提高,现今的年2000万吨煤炭产量更是创造了煤业生产的“巅峰时刻”。从平煤露天作业场里亚洲最大的巨型开掘机,到元宝山发电厂高耸入云的现代化烟塔,无不昭示着技术与力量交相辉映的生产热潮。煤电联手,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写下浓重一笔。近年来,在元宝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煤电两大企业的贡献率一直稳居高位。未雨绸缪吹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集结号” “地下的煤挖尽了将来我们的后代怎么办?” “发展中显露的矛盾如何合理科学解决?” “什么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长久之路?”当这些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问题,需要一一回答的时候,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矿竭城衰”是资源型城市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资源型城市转型则是改变“危机”的必须之选,而且随着资源的逐年递减这一“选择”越来越被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也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比重较大的我国,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中,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20%的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赤峰市作为国家4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之一,也位列其中。对此,“靠山吃山”的元宝山区并没有坐等“坐吃山空”。富有远见的元宝山人居安思危,“醒得早,起得也早”。在矿业鼎盛时期,在城市主导产业出现“断档”之前,就开始站在转型的拐点上,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早在“九五”初期,就确定了经济多元化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区域位置特殊的资源型城市,元宝山区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优惠政策,国家、自治区和赤峰市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视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体制保障,为元宝山区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平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赤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元宝山区正式列入赤峰市唯一的资源转型试点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五个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地区之一。元宝山区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场”上率先吹响了“集结号”。在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这条艰难而必然的探索之路上,元宝山区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稳妥推进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转型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全面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地面工业,积极进行资源工业的优势转移和扩散,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在实施煤炭产业纵向转型的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等新兴产业进行横向转型。实现从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调整,建立“非资源化”主导产业群,逐步构建起更为科学、合理、平衡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使城市由“专业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型为“综合服务型”城市,从而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煤化工无疑是煤业转型的首选之路。与平煤集团重组并购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国性发电企业集团”之一。总投资25.9亿元一期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项目就是公司的第一个煤化工项目。该项目利用元宝山露天煤矿丰富的褐煤资源及区域内煤层疏干水资源,采用目前世界广为应用的德国鲁奇碎煤加压气化技术,依据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工业卫生等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将地方资源优势有效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年消耗原料煤83万吨,燃料煤86万吨,年用电2亿度。年产值可达8.58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2.2亿元,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于一体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填补了蒙东地区煤制尿素产品的空白,将对赤峰及蒙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同时,煤电材产业链仍然是发展煤产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个循环圈上,煤炭企业作为圆的起点,连接着“下游”电业企业和建筑建材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除了元宝山发电厂仍然是煤转电的龙头老大,平庄煤矸石热电厂可谓一家以吃“粗粮”为主的热电联产企业。按照煤矸石与煤2:1的比例,每年将有25万吨煤矿废弃的煤矸石在这里转化为新的优质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而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的根本动力,在煤产业链条延伸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技术革新,与红庙煤矿为邻的天宇建材自主创新的“凝石”技术,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技术突破。利用每年“吃掉”的10万吨煤矸石,产出空心砖6000万块,为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开拓了新的空间。拓展横向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现有产业步伐基础上,大力推动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不断形成。能源、化工、加工制造、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使元宝山区产业结构日益呈现多点开花,色彩纷呈的动人春色。立足本地及内蒙古东部盟市的玉米、动物内脏等资源,以瑞阳化工为主体的生物制醇产业、以华北制药为龙头的生物制药产业、以盛森钛镁为核心的硅化工和硅材料产业,引领起元宝山区化工产业的兴起热潮。招商引资企业瑞阳化工集团通过先进工艺将本地丰富的玉米资源转化为年产6000吨的乙醇化工产品,同时其一副产品玉米粕又为近邻企业帅威元兴饲料厂提供了生产原料,而另一副产品则成为铸造企业的制模原料,打造了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开发本地区及周边各行业适用的装备和备品备件,力争在2015年-2020年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经济转型的重点接替产业之一。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异军突起。贺麒铜业作为煤电-铜产业链的下游企业,生产的内螺纹等各类大型铜管产品,畅销青岛海尔、天津LG等30多家空调和制冷设备企业。宏文机电则以生产煤矿液用支架为“拳头产品”,几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1.36亿元。元宝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先后被国家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立为绿色产业示范区。在由30多万亩耕地铺就的另一块绿色版面上,元宝山区确立的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推进“菜(果)、乳、肉、饲(草)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产品科技含量更高、农产品加工链条更长、生态功能更为显著的种植业生产格局。全区规划建设了5000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8个,设施农业总面积到年底可达10万亩。奶牛存栏近4万头,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9个,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11个,肉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70个。全区粮食产量达15.7万吨,蔬菜产量达50万吨。先后培育了赤峰伊利乳业、燕京宝山啤酒、大牧场肉食品加工、康绿源蔬菜、恒升淀粉等一批具有雄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农牧业加工企业。2008年元宝山区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3家,实现销售收入26.7亿元。此外木材加工和羊绒纺织两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既充分利用了区域富集的资源优势,又成为煤矿工人转移就业的“蓄水池”。全区3大木材加工园区,吸纳加工户310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巴林奥雪”等多家羊绒纺织企业,以产品的高质量树立了品牌的高品味。煤炭作为不可再生有限资源的特性,正随着煤炭开采量的逐年攀升日益显露。一组来自国内外有关煤炭的数字,令人堪忧:据世界能源观察机构分析,世界煤炭能源将在155年内全部枯竭;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煤炭开采国,经探明1.3万亿吨的煤炭储量,可开采年限仅为5481年。“地下窟窿越来越多,地上渣滓越堆越高,天上空气越来越呛”对这些看得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