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配套作业(解析版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配套作业(解析版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配套作业(解析版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配套作业(解析版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 专题十一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配套作业(解析版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时间:40分钟)1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下列有关研究和调查正确的是()a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d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维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最大4如图t11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t111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甲和乙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则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5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6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林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竞争关系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7如图t112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图t112a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寄生b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表示病毒感染率c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死亡,又导致病毒减少,感染率降低d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8棉蚜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监测棉蚜种群的发生情况,避免虫害的发生,某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棉蚜靠捕食棉花的叶和茎而生存b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d消灭棉蚜的最佳时间是7月10日9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是严重危害我国生态环境的外来物种之一。某研究小组为阐明紫茎泽兰种群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了紫茎泽兰入侵的四种不同生态环境即阔叶林林缘、云南松林、路旁坡地及阔叶林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下图表示部分调查的结果。图一图二图t113请分析回答:(1)调查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图一为四种环境中紫茎泽兰种群汇总后的年龄结构图,据图分析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型,由此推测在未来5年内该种群的发展趋势为_。(2)图二表示紫茎泽兰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曲线。由图可知紫茎泽兰在_年龄段出现死亡高峰,推测可能是由于_、_等的结果;据图推测紫茎泽兰对四种环境的入侵顺序为_。(3)紫茎泽兰在入侵后能够成片密集生长,以极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他植物,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_。研究发现,用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控制紫茎泽兰有一定的成效,这种方法利用了生物之间的_关系。(4)如果让紫茎泽兰在入侵地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相比()a基因库的变化相同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10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米30 kg降到0.2 kg,这些替代植物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如图t114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图t114(1)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森林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2)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中的曲线_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常采用_法。(3)若曲线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点是_,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是_。(4)若曲线的oe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生长曲线,若要适时砍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保证砍伐后的数量为_。(5)相对于示范区建成前,示范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_。11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值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图t115(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增长,第5年变小的原因是_。(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对上述昆虫的存活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实验步骤:_。实验组用_的牧草饲喂,对照组用_的牧草饲喂。将两组昆虫置于 _饲养。_。结果预测及结论:若_,说明_;若_,说明此化肥对昆虫没有影响;若_,说明_。 是哪一种。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c解析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同生死,共患难”,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分开后双方不能独立生活或至少一方生活不好;寄生的生物从寄主那里获得营养,所以是异养的,寄主则既可以是异养的也可以是自养的;竞争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生物之间的,同种生物个体间对生活资源的争夺,属于种内斗争,不能叫做竞争。2d解析 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间接决定种群密度,a项错误;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值左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b项错误;黑光灯是夜间用来诱杀昆虫,而不是用来调查蚯蚓的,c项错误;样方法用于调查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和植物,所以可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项正确。3b解析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在纵轴上找出k值和k/2值,然后再找出k/2值在s型曲线上所对应的点,仔细分析比较就可以发现,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最大,而斜率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就是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大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种群在该点的恢复能力也最强,b项正确;而选项a、c是种群个体数量在k值时所具有的特征,故a、c项错误;选项d是k值的定义,则d项错误。4c解析 对比甲、乙曲线的变化,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5b解析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用于调查动物类群数,a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上述三种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没有明显差异,b项正确;农用地第1层的个体数明显较少,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结果,c项错误;由表格中数据不能判断动物种群的增长规律,d项错误。6b解析 红松林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存在,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红松林取代杨树和白桦的原因是红松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竞争关系;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7d解析 病毒寄生在昆虫体内,属寄生关系,a项正确;分析病毒对松线小卷蛾的感染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知,病毒感染率随着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的变化而变化,b、c项正确,d项错误。8b解析 由于棉蚜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因此二者之间是寄生关系,a项错误;由于棉蚜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的数量,b项正确;棉蚜的种群数量是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可以确定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是“s”型,c项错误;消灭棉蚜的时间最好在k/2之前,由表可知k值大约是2 170,因此消灭棉蚜应该在6月30日之前,d项错误。9(1)样方法增长种群数量越来越大(2)12种内、种间竞争环境条件作用路旁坡地阔叶林林缘阔叶林云南松林(3)下降竞争(4)d解析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由图甲可知25年龄段的个体较多,1015年龄段的个体较少,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未来几年种群的数量会增加。(2)由图乙可知四种环境下的紫茎泽兰存活数量1年的个体很多, 2年的个体较少,3年的个体数量比2年的个体多,则紫茎泽兰在12年龄段出现死亡高峰,内因是种内、种间竞争激烈,外因是环境条件的作用。入侵顺序可从各个环境中出现的最大年龄的个体来分析,出现了最大年龄的个体则入侵该环境最早。(3)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生物的种类、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呈正比,紫茎泽兰入侵后导致其他生物的数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与紫茎泽兰争夺阳光、水分,则它们的关系是竞争。(4)紫茎泽兰在入侵地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会发生变异,使基因库发生改变,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项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则与原产地的紫茎泽兰的性状不同。是否产生生殖隔离要看两个地区的紫茎泽兰能否交配产生可育后代。10(1)演替(2)样方(3)ced(4)k/2(5)强解析 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适应了生长环境后,由于没有天敌,环境适宜,所以在短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因为豚草为双子叶草本植物,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数量。在三裂叶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内,森林阶段的群落替代了最初的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这种现象称为演替,由于演替后物种丰富度升高,因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更强。自然状态下的种群数量变化一般呈“s”型增长,其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点应为种群数量处于k/2,增长速率高,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快,这也是为什么在植被砍伐、动物猎捕时要保证伐捕后的数量在k/2的原因。11(1)“j” 型环境阻力增大(其他答案合理也得分)(2)次生演替恢复力 (3)将生理状况相似的昆虫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