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广州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溯源宿愿 绮丽/ 涟漪 差错出差b. 悲怆/ 创伤 邂逅/ 松懈 畜牧牲畜c. 逡巡/ 疏浚 粗犷/ 旷达 模具/ 模样d. 信笺翩跹 沙砾/ 闪烁 分明/ 分外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洁工布里格姆每天推着垃圾车,行走在剑桥市的大街小巷,倾听街边老人的闲聊,耳濡目染,感受了这座古老名城浓厚的学术气息,了解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问路,他不仅指了路,还讲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绘声绘色,把游客给迷住了。后来,许多游客都指名道姓让他作导游,而他也不孚众望,每次都能让游客满意而归。2009年,他获得了“蓝章导游”资格,剑桥大学也授予他荣誉文学硕士殊荣。a耳濡目染 b绘声绘色 c指名道姓 d不孚众望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处在人口红利阶段,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态势。b.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由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所造成的。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d. “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4下面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然而,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一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尽知天下事”。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作品。a b c d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祖诏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赴之,并招慰淮汝,遣羲参石军事。到上蔡,珍奇率文武三百人来迎。既相见,议欲顿军于汝北,未即入城。羲谓石曰:“机事尚速。今珍奇虽来,意未可量,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虽出其非意,要以全制为胜。”石从羲言,遂策马径入其城。城中尚有珍奇亲兵数百人,在珍奇宅内。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羲谓石曰:“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待非常。”其夜,珍奇果使人烧府厢屋,欲因救火作难,以石有备,乃止。明旦,羲赍白虎幡慰郭邑,众心乃定。明年春,又引军东讨汝阴。刘彧汝阴太守张超城守不下,石率精锐攻之,不克,遂退至陈项,议欲还军长社,待秋击之。诸将心乐早还,咸称善计。羲曰:“今张超驱市人,负担石,蚁聚穷城,命不延月,宜安心守之。超食已尽,不降当走,可翘足而待,成擒物也。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石不纳,遂旋师长社。至冬,复往攻超,超果设备,无功而还。历年,超死,杨文长代戍,食尽城溃,乃克之。竟如羲策。延兴初,阳武人田智度,年十五,妖惑动众,扰乱京索。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到,宣示祸福,重加募赏。旬日之间,众皆归散。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李冲贵宠,与羲姻好。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并在任廉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太和十六年卒,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选自魏书列传四十四,有删节)注:将作大匠: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之官。管龠:锁匙。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 做妻子b羲赍白虎幡慰郭邑 把东西送给别人c智度奔颍川,寻见擒斩 被d羲皆申表称荐,时论多之 怨恨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c. d.7.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郑羲明智的一组是(3分)遣羲参石军事不如直入其城,夺其管龠,据有府库观珍奇甚有不平之色,可严兵设备以羲河南民望,为州郡所信,遣羲乘传慰谕羲皆申表称荐赠帛五百匹,诏谥文灵a b c d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不马上入城。郑羲告诉元石,军机之事,贵在神速。现在常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以便全面控制局势。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b在迎降常珍奇的过程中,郑羲还告诉元石,常珍奇虽然投降,但面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防意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在救火时发难。幸亏元石有防备,常珍奇只好作罢。c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于是退军至陈、项,本打算退军长社,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意于此。郑羲则认为张超坚持不了多久,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元石不听,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再来攻打张超,结果无功而还。d十五岁的阳武人田智度妖言惑众,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深得河南老百姓的信任,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智度当即被擒拿斩杀。9. 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1)石既克城,意益骄怠,置酒嬉戏,无警防之虞。(3分)(2)羲多所受纳,以李冲之亲,法官不之纠也。(3分)(3)而欲弃还长社,道涂悬远,超必修城深堑,多积薪谷,将来恐难图矣。(4分)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双调沉醉东风村居曹德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1)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3分)(2)“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 ,_ 。(孟子 告子上)(2)_,无以至千里;_,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3)歌台暖响,_;舞殿冷袖,_。 (杜牧阿房宫赋)(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本大题4小题,共l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一l5小题。艺术生活与同情 宗白华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生死离合,喜笑悲啼。这就是艺术感觉的发生,这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同情是社会结合的原始,同情是社会进化的轨道,同情是社会协作的原动力。我们为人生向上发展计,为社会幸福计,不可不谋人类“同情心”的涵养与发展。哲学家和科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宗教家与伦理学家,兢兢然求人类意志行为的一致,而真能结合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者,厥唯艺术而已。一曲悲歌,千人泣下;一幅画境,行者驻足,世界上能融化人感觉情绪于一炉者,能有过于美术的么?美感的动机,起于同感。我们读一首诗,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我们看一幅画,如不能神游其中,如历其境,则不能了解这幅画的美。我们在朝阳中看见了一枝带露的花,感觉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发展,便觉得有无穷的不可言说的美。譬如两张琴,弹了一琴的一弦,别张琴上,同音的弦,方能共鸣。自然中间美的谐和,艺术中间美的音乐,也唯有同此弦音,方能合奏。所以,有无穷的美,深藏若虚,唯有心人,乃能得之。但是,我们心琴上的音乐,本来色彩无穷,一个艺术家果能深透心理,扣着心弦,聊歌一曲,即得共鸣。所以艺术的作用,即是能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而已。这话怎讲?我们知道,一个学术思想,这很不难得全社会的赞同。因为思想,可以根据事实,解决是非。我们又知道,一个事业举动,也不难得全社会的同情。因为事业,可以根据利害,决定从违。这两种都有客观的标准,不难强令社会于一致。但是,说到情绪感觉上的事,却是极为主观,很难一致了。我以为美的,你或者以为丑。你以为甘的,我或者以为苦。并且,各有其实际,决不能强以为同。所以,情绪感觉,不是争辩的问题,乃是直觉自决的问题。但是,一个社会中感情完全一致,却又是社会的缺憾与危机。因为“同情”本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同情消灭,则社会解体。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譬如一段人生,一幅自然,各人遇之,因地位关系之差别,感觉情绪,毫不相同。但是,这一段人生,若是描写于小说之中,弹奏于音乐之里,这一幅自然,若是绘画于图册之上,歌咏于情词之中,则必全社会的注意与同感,而最能使全社会情感荡漾于一波之上者,尤莫如音乐。所以,中国古代圣哲极注重“乐教”。他们知道,音乐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不单是艺术的目的,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本来,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你看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互相了解,悄悄地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时候,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月呀、云呀、水呀、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这时候,不发生极高的美感么?这个大同情的自然,不就是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么?诗人、艺术家,在这个境界中,无有不发生艺术的冲动,或舞歌或绘画,或雕刻创造,皆由于对于自然,对于人生,起了极深厚的同情,想将这个宝爱的自然,宝爱的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艺术世界的中心是同情,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于是,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而已。 (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12一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a. 艺术的作用,就是能使社会上所有人的情绪感觉达成一致。 b. “同情”是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但也不能追求全社会感情完全一致。 c中国古代圣哲认为只有音乐才能调和社会的情感,坚固社会的组织。 d艺术的起源与艺术的目的都与人类社会的“同情心”有关。e艺术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空想。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哲学家和科学家追求人类思想见解的一致,所以不能谋求人类情绪感觉的一致。 b我们读一首诗,只要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就一定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 c艺术家如果对自然、人生起了深厚的同情,想将自然、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就会产生艺术的冲动。d. 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同情的结局入于创造,所以有了空想就一定会有创造。14同情与艺术生活有怎样的关系?(4分)15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著名作品,该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请从艺术的目的的角度,简要分析该作品怎样体现了“同情”。(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题。芦苇与人潘刚强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法兰西无愧为诞生思想者的伟大国家。塞纳河穿过巴黎城,河边已经没有芦苇,思想还在生长,像芦苇一样顽强地生长。置身协和广场中央,我抬头仰望,来自尼罗河畔古埃及的方尖碑,三千年了,依然高高地耸立,追求永生的思想,使石头获得与芦苇一样漫长的生命。三百年前,英勇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民主思想武装起来的芦苇,冲破封建专制的禁锢,揭开了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千禧年到来的前夜,埃菲尔铁塔被灯光照射得通体透明,塔架的每一根钢材,像成熟的苇秆一般金碧辉煌。这座用钢铁芦苇编织起来的庞大建筑,象征工业文明迈开巨人的步伐,在曾经布满芦苇的河滩地上,不可阻挡地奔向新的世纪。罗丹雕塑的思想者,成熟男人,赤身裸体,不像芦苇那么脆弱,强壮而健美。可他的肢体与神态表明,思想者是痛苦的。芦苇没有思想,它不会痛苦。人有思想,自以为有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可悲。怪不得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芦苇在思想中得到永生。芦苇并不比人脆弱,它的生存繁衍能力令人惊讶。芦苇的种子会飞天,会游水,它究竟如何播种,我们恐怕永远无法弄清。不是不可能,恰恰它的可能性太多。面对太多的可能性,任何唯一的选择,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会挑花眼,眼前一片茫然。风是天生的播种家,芦苇花絮轻飘飘,借风飞播,随随便便飘到二、三里外。鸟更是天才的播种家,它们常常将杰作,出人意料搬上绝境,墙头,屋脊,高高的宝塔尖,或是寄生在大树的枯洞、腋窝里。每一颗蕴藏生命的种子,收割,搬运,兽钻,牛践,筑坝,垫路,搭棚,盖房,种子落在水中,它随波逐流,掉在地上,它随遇而安,只要粘上泥滩沙洲,春来便会发芽。栽芦苇,移蔸也行,插条也行,芦苇茎秆横着埋入泥土,哪怕不砍断,一脚把它践倒淤泥也行,芦苇只要沾土,全株每一个关节都会萌发新苗。在自然生境中,芦苇的根状茎匍匐横走,发蔸快,纵横交错,形成网状。甚至在水面上都可以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人、畜行走无虞。即使浸泡在洪水中,芦苇叶片还可以呼吸,保持微弱的光合作用。茎秆的节部,会长出不定根,摄取养分保持生长的力量。这就不奇怪,你很难看到单根芦苇独处的身影,它们天性喜欢热闹,抱团丛生,繁衍成庞大的群体,密密匝匝,整整齐齐,决不会空闲半寸土地,也不会浪费一丝阳光,平地蹿起几米高,将河洲湖滩牢牢控制在自己的脚下。芦苇的盘根错节,便是中国社会,便是人在江湖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家族,单位,团体,地方一个举目无亲、孤独飘零的流浪汉,完全彻底融入江湖。人的根深扎江湖,似乎无形,又有形,似乎摸不着看不见,却又切身感受冷暖自知。江湖是一张关系网,利益网,相克相存,罩住每一根芦苇,大自然按照弱肉强食的规则,分配阳光、雨露、空气、泥土、水份,甚至伴生的植物,寄生的昆虫,还有你的天敌,决定你最终的命运,到底是编成苇席,还是化为纸浆,或者干脆被一把火烧掉,化作一股黑烟散去,或者被牛一脚,践倒在泥潭深处。所有这一切的不可预知,中国人,将它归结为命运。听天由命,其实这个主宰一切的天,不在头顶上,而是置身其中的江湖。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离开了群体,它很快会被风雨打倒,沉入污泥浊水。特立独行的思想者,不屑学脆弱的芦苇。他们要学泰山顶上的青松,巍然屹立傲苍穹。侥侥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历史的现实很奇怪:先驱者永远无法摆脱牺牲的宿命,思想在石头底下蔓延,芦芽从枯草丛中钻出来。(选自青年文学2009年第8期)16.文章的开头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与法兰西有关的物、事和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7.作者在文中描写的芦苇有哪些特征?(5分)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芦苇与人”的理解。(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1题。他用二元论看世界 沃尔特艾萨克森 2004年的初夏,我接到了乔布斯的电话,他说很想与我散步聊聊天。这听起来有点古怪。我当时还不知道他喜欢在散步时谈论严肃话题,后来才知道他想让我写一本他的传记。当时我刚出版一本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传记,并在写爱因斯坦的书。我第一个反应是觉得有点儿开玩笑,他把自己视为这个序列的下一人选。因为我猜想他依然处于其职业动荡时期,还有许多成功和失败未曾经历过。所以我表示反对,说可能再过一二十年,等你退休后写合适。 但我后来意识到,他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正是他第一次手术前夕一2003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有一种罕见的胰腺癌。 我见证了他与病魔的斗争,他让人敬畏的毅力和惊人的浪漫主义,我发现了他内心深处令人瞩目的方面,我意识到他是如何将他的个性扎根到苹果产品之中。他的激情、完美主义、欲望、艺术性、恶作剧和控制欲都与其商业方式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决定尝试将他的故事作为一个创造性的案例写出来。将个性与产品结合在一起是乔布斯最突出的特点,这种特点使他用二元论看世界,乔布斯的同事提到了这种“英雄一傻瓜”二分法:你要么是这种,要么是另一种。在创意、产品上如此甚至是食物上也是如此,要么是“有史以来最好吃的”,要么就是烂透了。 出于对完美的追求,乔布斯对苹果的每一件产品都会进行端到端的监控。乔布斯对于控制欲的追求意味着,当他想到伟大的苹果软件在另一家公司低劣的硬件上运营时,他会出现焦躁,就像出了荨麻疹;当他想到未经许可的应用程序或者内容玷污了苹果设备的完美性时,他会感到担忧,像出现过敏一样。 将硬件、软件和内容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使得苹果产品变得简洁。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称,大自然喜欢简单和统一,乔布斯也是这么想的。这一理念使得乔布斯决定让mac电脑的操作系统与其他硬件不兼容,从长远来看,乔布斯的模式被证明是有好处的。 他坚持端对端一体化使得苹果在本世纪初期实施数字中枢开发战略时占得先机,台式机可以与多个便携设备连接,并管理数字内容。例如,ipad就是一个封闭和高度集成体系的一部分,要使用ipad,必须先使用苹果的itunes软件,并从itunes商店下载内容。这种结果最后演变成,与其他不提供无缝端对端体验的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ipad和iphone等成为一款典雅的产品。“我们做这些事件不是因为我们是控制狂,”他解释道,“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想生产出伟大的产品,因为我们在乎用户,因为我们愿为整个体验过程负责,而不是成为诸如其他厂商制造的垃圾。” 在这个充斥着垃圾产品、笨拙的软件、难以理解的错误信息和烦人的界面的世界里,乔布斯对于整合的坚持造就了令人称奇的产品,并拥有愉快的用户体验。使用苹果产品就像是漫步在乔布斯所喜欢的一个京都禅院中,感觉到了升华。这种感觉不是在一个祭坛前顶礼膜拜的感觉,也不是控制l000朵花盛开的感受。 数周前,我在乔布斯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家中最后一次拜访了他。他搬到了楼下的一间卧室,因为他太虚弱无法上下楼梯,由于病痛,他蜷缩着,但他的思想依然很犀利,充满了幽默。我们谈论了他的童年,他给了我一些他父亲和他家人的照片,用于传记中。作为一名作者,我习惯超然物外,但当我准备说再见的时候,伤感油然而生,为了掩饰我的情绪,我问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只是为了这一本书,为什么平时很注重隐私的他如此迫切在过去两年内敞开心扉,与我进行了50次的面谈和聊天?“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乔布斯说道,“我不是总和他们在一起,我希望他们能够知道原因并理解我做的事情。”(选自东方早报,有删改)19.对于乔布斯要为自己写传记的想法,“我第一个反应是觉得有点儿开玩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分)20. 作者在文章最后引用乔布斯的话,作用是什么?(5分)21. 怎样理解文中所提到的乔布斯的“英雄一傻瓜”二分法?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 3月4日某公司老总张某外出开会,8日,他的朋友老王有事打电话找他。下面是他办公室记录的老王的电话内容。如果你是张某的秘书,请在接到电话的第二天将电话中老王的要求简要转告张某。(6分)电话内容:老张你好!我是老王。我现在正在南京开会。告诉你,我们的老同学刘明现在是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他约我们明天去花园大酒店聚会,并要你带上嫂子和孩子。9号晚上六点半,不见不散!花园大酒店就是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刘明的电话是15771588。吃饭时,我们可以跟他聊聊业务问题。再见!23.校运会刚结束,高二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运会中抓拍的部分竞技照片。请你帮他们写一段栏目介绍词,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6分)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抑或人生,都存在吸收与给予的现象。有人强调吸收,有人强调给予,也有人既吸收也给予。由于立足点不同,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同。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013届高三南海区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 (a. s,q/y,ch/chi ; b. chung/chung,xi,x/ch; c.qn/jn,gung/ kung,m; d. jin/ xin, l/shu,fn / fn。)2d(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应改为“不负众望”。)3a(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所造成的” 杂糅; 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无端)指责”或“的说法”;d.搭配不当,“推销”不能与“人”搭配。)4d(总起观点;分说原因,两句间是层进关系;类比总结。)5. d( 多:赞颂。)6. d (译为“才”,均为副词。a “的”,助词/代指“张超据守的城池”,代词;b.“作为”,动词/“为所”表被动,介词;c.“用来”,表目的,连词/“因为”,连词。)7. a ( 表现了皇帝对他的信任,表现了皇帝对他的肯定。)8. d ( 智度不是当即被擒拿斩杀,而是逃往颍川后不久被擒拿斩杀。)9. 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克”、“虞”各1分,大意1分)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以”1分,句式1分,大意1分)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涂”1分,“深”活用1分,“图”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郑羲,字幼麟,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臣郑浑的八世孙。刚成年就考中秀才,尚书李孝伯把女儿嫁给他。高宗末年,朝廷任命他为中书博士。天安初年,刘彧(南朝刘宋明帝)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依仗汝阳来投降朝廷。显祖下诏,让殿中尚书元石为都将前去迎降,并招慰淮水、汝水,派郑羲参预元石军事。到了上蔡之后,常珍奇率领文武官员三百人前来迎接。相见后,大家商议要把军队驻扎在汝水以北,并不马上入城。郑羲对元石说:“军机之事,贵在神速。而今珍奇虽然来了,但意图不明,我们不如直接进入他的城中,夺其锁匙,占有其府库。虽然这样做并非出自我们的初衷,但我们是要把全面控制局势作为胜利。”元石接受了郑羲的意见,于是策马径自进入常珍奇的城池。城中还有珍奇亲信兵马数百人,驻扎在常珍奇宅第里面。元石已经攻克城池,意气更加骄横怠惰,只管喝酒嬉戏,毫无警戒防备之忧虑。郑羲对元石说:“看常珍奇很有不平之色,应该严兵设防,以备突如其来的变化。”这天夜里,常珍奇果然派人焚烧府邸厢屋,想趁机在救火时发难,因为元石有防备,只好作罢。第二天,郑羲送来白虎幡旗安慰城中百姓,大家的心情才安定下来。第二年春天,他们又率领军队向东讨伐汝阴。刘彧的汝阴太守张超据守的城池攻克不下,元石率领精锐兵马攻打,不能攻克,于是退军至陈、项,商量打算退军到长社,等到秋天再行攻打。众将都乐于早点回去,全都说这是好计策。郑羲说:“现在张超驱使市民,挑着石头,像蚂蚁一样聚集在这穷困的城池,其坚持的最大限度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应该安心地守在这里。张超粮食一完,不投降也会弃城而逃,我们可以翘足以待,他自然会成擒拿之物了。但是我们如果放弃包围返回长社,路途遥远,张超听说后必定修整城墙深挖堑壕,多积柴粮,将来恐怕难以攻打了。”元石不听,于是还师长社。到了冬天,又来攻打张超,张超果然有防备,他们只好无功而还。几年以后,张超死了,杨文长代其戍守城池,粮食用尽,城中人心溃散,这才攻下城池。竟然与郑羲所预计的相同。延兴初年,阳武人田智度,十五岁,妖言迷惑众人,扰乱京索。朝廷因为郑羲在河南百姓之间很有名望,被州郡长官信任,便派他前去安抚。郑羲到该地以后,宣示祸福缘由,重加悬赏。十天内,聚集的民众纷纷归去散开。智度奔逃颍川,不久就被擒拿斩杀。李冲受宠,与郑羲结为姻亲。郑羲接受过很多贿赂,因为他是李冲的亲家,执法官员也不弹劾他。酸枣令郑伯孙、鄄城令董腾、别驾贾德、治中申灵度,都为官廉洁贞正,勤恤百姓,郑羲都上表称赞推荐他们,时论也称赞他的行为。太和十六年去世,朝廷赠帛五百匹,加谥文灵。10.(1)“宽”实际上是窄,以“茅舍宽如钓舟”来形容茅舍的窄小;(1分)“闲”的不是沙鸥,而是“老夫”,(1分)说明作者生活自由。(1分)(2)清江映白发,早降的寒霜使菊花凋零,作者借酒浇愁,(2分)流露出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2分)11(1)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3)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4)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12.b d(a项出自第三段,“所有人”范围扩大,原文是“使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琴,同入于一曲音乐”;c项出自第五段,“只有音乐”说法过于绝对化;e项出自第七段,原文是说“所谓艺术生活者,就是现实生活以外一个空想的同情的创造的生活”。)13c(a项出自第二段,前句现象与后句结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出自第二段,原文说“如不能设身处地,直感那诗中的境界,则不能了解那首诗中的美”,选项把必要条件替换成充分条件;d项出自第七段,原文说“同情的发生由于空想”,并不等于说有了空想就有创造。)14同情是艺术感觉的起源,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2分)同情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2分)15艺术的目的是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是谋社会同情心的发展与巩固。(观点1分)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年代,目的是唤起中华儿女奋起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中华儿女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16.运用比喻,选取大量的材料,生动形象具体地说明法兰西无愧为诞生如帕斯卡尔一样的思想者的伟大国家,思想像芦苇一样顽强地生长。(3分。手法1分,分析2分)也与下文写芦苇形成比较,从而更加突出人虽脆弱却能思想的可贵。(1分)17借风飞扬播种; 移栽沾土即活; 抱团丛生,繁衍成群; 盘根错节。这些特征都是为了表现芦苇生存繁衍能力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