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随堂演练 第二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doc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随堂演练 第二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doc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随堂演练 第二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doc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随堂演练 第二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doc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随堂演练 第二单元第1讲 物质的分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 物质的分类随堂演练巩固1.(2012浙江绍兴期中改编)宣传科学,介绍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教育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油 b.稻草可变成酒精 c.昆虫通过释放气态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解析】 a项不符合元素守恒,水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而油(无论是汽油还是食用油)都含有碳元素,a项属于伪科学;稻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经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一步可生成酒精,b项不属于伪科学;昆虫通过释放气态化学物质(称为信息激素)传递信息,c项不属于伪科学;利用干冰的制冷作用进行人工降雨,d项不属于伪科学。 【答案】 a 2.(2012安徽合肥一模)下图所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x y z a 干冰 氧化物 纯净物 b 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 化合物 c 淀粉溶液 胶体 分散系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解析】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答案】 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b.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的原因: 胶体北京理综,9) c.放热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能量热能 d.用过两种墨水的钢笔笔尖堵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解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看作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过程,利用化学反应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a项正确;能量只能转化,而不能凭空生成,化学反应中的放热现象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错误;用过两种墨水的钢笔笔尖堵塞是因为两种墨水均为胶体,其中的胶粒带不同性质的电荷,相遇时发生了电荷中和,使胶体微粒发生聚集,形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实质上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d项正确。 【答案】 c 4.(2012浙江桐乡模拟)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分类都正确的是( ) a.feo 氧化铁 碱性氧化物 b. 小苏打 盐 c. 明矾 盐 d. 硫酸铜 酸 【解析】 feo的名称是氧化亚铁,不是氧化铁,a项错误;俗称苏打或纯碱,b项错误;属于盐,d项错误。 【答案】 c 5.(原创)下列有关胶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25 ml沸腾中的自来水中滴加5-8滴饱和氯化铁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b.向25 ml沸腾中的蒸馏水中滴加5-8 ml饱和氯化铁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向25 ml沸腾中的蒸馏水中滴加5-8滴饱和氯化铁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原理是 【解析】 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该用蒸馏水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项错误;b项中溶液过量,过量的溶液能使制得的胶体发生聚沉;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原理是胶体。 【答案】 c 6.正确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下图左侧示例来表示事物的不同点。将两种事物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外的部分。请参照下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 【解析】 依据信息,正确找出一组事物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本题答案开放,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a分子 b原子 a由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都在不断地运动(或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a只有一种生成物 b只有一种反应物 c都是化学反应等其他合理答案)课后作业夯基(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2福建罗源一中月考)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解析】 根据”可以跟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c项错误;有些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这些氧化物称为不成盐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是某些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一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一种物质不是电解质,就一定是非电解质 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解析】 可通过列举反例来排除a项和b项,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反应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4价氮可以形成和两种氧化物。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正确;反应co+cuo就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类,d选项正确。 【答案】 d 3.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由液态水变成玻璃态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 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由液态水变成玻璃态水,分子没有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4.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解析】 ”水乳交融”指形成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火上浇油”指燃烧,包含化学变化,a项正确;”落汤螃蟹着红袍”生成了红色的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滴水石穿”伴随化学反应=而”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反应,c项错误;海市蜃楼现象和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有关,d项正确。 【答案】 c 5.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应属于 ( ) 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强氧化性酸 一元酸 化合物 混合物 a. b. c. d. 【解析】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属于:酸、含氧酸、强氧化性酸、一元酸、化合物。 【答案】 b 6.(2012安徽名校高三联考)”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 a.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上升,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下降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类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是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变化的元素只有一种,a错;区别不同分散系的本质是分散质的颗粒大小,不是丁达尔现象,b错;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不仅是溶液,还包含了熔融状态,c错。 【答案】 d 7.(2012天津第一次六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按分散剂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元素周期表中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族是第a族 c.、均为离子化合物 d.漂白粉、福尔马林、钢、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 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a项错误;元素周期表中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族是第b族,因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b项错误;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答案】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漂白粉、水玻璃和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氨基酸、纯碱、芒硝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乙醇中混有乙酸,除去乙酸可先加足量生石灰后再蒸馏。 a. b. c.d. 【解析】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错;纯碱,即碳酸钠,不是碱;芒硝,即十水硫酸钠,属于盐,错。 【答案】 a 9.(2012浙江杭州地区七校联考改编)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概括不合理的是( ) a.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 d.能与金属镁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解析】 碱性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都导电,为电解质,a项正确;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如氮元素的氧化物有:no、且、中n的化合价都是+4价,b项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故化学反应过程伴随能量的变化,c项正确;金属镁可以和氯化铵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项错误。 【答案】 d 10.现有c、co、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归为一类的是( ) a.是否具有还原性 b.是否为氧化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否相同 d.是否为电解质 【解析】 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归为c、co和、两类;根据是否为氧化物可将co、归为一类;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否相同可将、归为一类;根据是否为电解质可分为两组和c、co、。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 11.(12分)a、b、c、d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它们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四种元素形成的五种氧化物中,常温下只有一种为无色液体,其余均为固体,且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从以上信息看,a、b、c、d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和 (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回答,下同)。你推断出有后者的理由是 。 (2)若调整四种固体氧化物的比例,加入足量水可得澄清的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你推测另两种元素分别为 和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五种氧化物中有 种碱性氧化物, 种酸性氧化物。 【解析】 (1)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只有水和双氧水,而该液态化合物为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故只能是水,必有氢元素。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必有一种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只能是氧化铝,故必有铝元素。 (2)根据(1)的分析,固体氧化物中含有氧化铝,调整四种固体氧化物的比例,加入足量水可得澄清的无色溶液,故固体氧化物中必有钠的氧化物。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最后有白色沉淀,故固体氧化物中必有二氧化硅。 (3)五种氧化物分别为水、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为硅酸的酸酐,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答案】 (1)氢 铝 四种固体氧化物中,有三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两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必有一种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只能是氧化铝,故必有铝元素 (2)钠 硅 =或 =(3)1 112.(13分)(2012山东青州期中考试)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b、c 为氧化物,b转化为c时,质量增加25%,c能够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则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d为某金属单质,向c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是 。 (3)若d为强电解质溶液,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则a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符合条件的d物质可能是 (填序号)。 硫酸 醋酸 氢氧化钠 一水合氨 氯化钡 【解析】 (1)若b、c 为氧化物,则为连续氧化过程,b转化为c时,质量增加25%,则可知a可能为硫化氢或单质硫,而b、c分别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根据题意b、c为氯化物,d为某金属单质,则由图示可知必为变价金属,故可知为铁,a、b、c分别为氯气、氯化铁和氯化亚铁。 (3)依题意a和c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则a和c发生的反应应为和的反应。 【答案】 = 13.(15分)(1)现有下列6种物质:、cao、mgo、。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们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5种有明显的不同,请找出这种物质,并写出依据(写出两种分类方法): 。 。 (2)从上述物质中分别找出两种能相互反应的物质,各写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 (3)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请用简单的图示方法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 (4)生活中的食醋和淀粉溶液分属于分散系中的 和 ,用 可以鉴别(填化学专用名词)。 【答案】 (1)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其余是固体 是过氧化物,其余为氧化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或等其他合理答案) = (3) (意思正确、能表示二者的交叉关系即可) (4)溶液 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