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ppt_第1页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ppt_第2页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ppt_第3页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ppt_第4页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宝存liubaocun 主要内容 一 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二 世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三 以提升质量为主旋律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二 世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三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世界性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美国 1983年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 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984年 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 主动学习 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 1986年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 学院 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 1998年 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博耶本科生教育委员会 重建本科生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世界性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英国 1985年 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 1987年 迎合挑战的高等教育 1988年 1988年教育改革法 1991年 高等教育 一个新框架 1992年 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 1997年 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 迪尔英报告 2003年 高等教育的未来 世界性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法国 1984年 高等教育法 1986年 高等教育法 1991年 2000年大学纲要 1998年 建立高等教育的欧洲模式 世界性高等教育改革运动 日本 1984 1987年 临时教育审议会报告 1998年 大学审议会 21世纪的大学与今后的改革对策 在竞争环境中闪耀个性的大学 2001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 大学结构改革的方针 2002年 21世纪COE计划 2004年 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 一 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的挑战 1 国际竞争的加剧 在冷战结束之后 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目标 力图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 各国为了实现国家目标 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战略有利地位 纷纷把改革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加紧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 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英国 撒切尔夫人在为1988年 教育改革法 进行辩护时说 为了在明天的世界里同日本 法国以及美国进行竞争并取得成功 我们需要受过良好教育 训练有素的 富有创造性的青年人 如果今天的教育落后 明天国家的业绩就会落后 法国 1989年 法国教育指导法 教育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事业 美国 1998年12月 美国 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的目标是 领导整个世界 绝不允许出现向它的 领导地位 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美国大学协会2001年白皮书 美国研究型大学 服务于国家的机构 为了维持持续的发展和美国的领袖地位 美国必须倾力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 教育家以及政府和工业界的领袖 他们将是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富足和我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的发动机 2 知识经济的发展 1 知识经济的由来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农业经济是一种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自然经济 生产的分配主要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情况来进行 而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土地占有起重要作用 工业经济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而出现的一种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机制的生产方式 煤 石油 天然气 水力等自然能源的开发 电能的使用 动力工业 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等部门的发展 使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知识技术和信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知识技术和信息发展靠创新 靠人才 因此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为灵魂的经济 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中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和技术 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逐渐从社会经济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美国大学协会2001年白皮书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和信息技术 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将增大 将日益在国家繁荣中发挥越来越大和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现在美国的领先地位已十分脆弱 强大的 咄咄逼人的竞争者增多了 那些创新不足的国家通常都是超级模仿者 能够采用和改进新产品 新工艺或新服务的国家每天都在增加 在发展迅速的领域里 优势往往掌握在最先取得突破的国家手中 研究对于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 3 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互动 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的历史过程和趋势 全球化VS西方化全球化VS国际化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帝国主义 斗争哲学双 多 赢原则 教育必须面向世界 彼得 德鲁克指出 所有的机构都需要以全球性的竞争力作为策略上的目标 不论企业 大学 医院等等 除非它能与同业中世界级的领导者并驾齐驱 否则不会有存活的希望 更不用说成功了 4 信息技术的挑战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发明完成为标志 这是一场动力机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直流电机发明完成为标志 称之为电力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从20世纪中叶开始 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也称 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学习方式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及其物质载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的突破口 二 世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而政府的支持能力却在下降 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许多国家政府教育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 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以后 多数国家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拨款下降 1998年到2011年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3167万人 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人数2308 51万人 在学研究生164 58万人 增长了3倍 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赶不上在学人数的急剧增加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892 65元 2007年仅为2596 77元 2008年开始增加至3235 89元 2010年增至4362 73元 2011年增至7459 51元 高等学校从创造知识的角度看 引导着变化的潮流 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 它却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学科和自己的科研顶目 而对学生往往只关心如何完整系统地传授自己学科的知识 对于社会在人才要求方面的变化往往不敏感 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大过问 2 高等学校对社会需求反应迟钝 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 由于缺乏专业预测和预警机制 许多高等学校对市场需求解读错误 或盲目设立所谓热门的专业 或不能及时更新专业设置 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 农 林 水 地 矿 油 信息 生命科学等国家急需学科和未来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足 而法学类 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则出现结构性过剩 3 科研与教学的割裂 教学 教学与科研 教学 科研与服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割裂要么出版 要么出局 publishorperish 我国大学重科研 轻教学的倾向 由于管理体制上重科研 轻教学的原因 许多教师特别是高水平教师不愿意从事教学特别是本科生教学 高等学校仍然大量存在教授不讲主干课 基础课 名师不上讲台 只听讲师讲 不见教授教的现象 据统计 到2004年 全国仍有29 4 近3万名教授 副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 4 工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工业化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深受工业生产的批量化 标准化和劳动分工的精细化 专门化的影响 大学以狭窄的学科 专业组成院系 为具有大体相同的年龄 知识水准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相同的学习标准和学习进度 大批量 标准化地 生产 出一批批学生 为了提高效率和标准化的程度 大班讲授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为了满足工业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 大学越来越重视专业教育和知识传授 而普通教育和价值塑造则日益萎缩 5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各国批评大学毕业生在高等学校没有学会做人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社会责任感 不会合作 他们缺少强烈的学习愿望 学习的动机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他们缺少创造性和适应能力 麦肯锡2005年调查报告 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 2005年有310万名大学毕业生 是美国的2倍多 但只有不到10 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 缺少实际应用技巧 糟糕的英语水平 未来10年 中国将需要7 5万名拥有一些国际经验的管理人员 但目前只有5000多名 中国大学教育只注重理论教育 书本教育 无法提供实用的和团队工作的技巧 中国每年有60万名新工程师 诞生 比美国多出9倍 但仅有1 6万拥有在外国公司工作的实用能力和语言能力 6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难以协调 在许多国家 高教育 低就业 青年失业率高于一般失业率 毕业即失业 的现象相当普遍 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过度教育 overeducation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多年持续扩招 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 再加上高等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结构性失调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但没有缓解 而且有加剧之势 近几年每年全国至少有上百万毕业生无法按时就业 加重了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负担 三 以提升质量为主旋律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二者往往变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同一时期很难兼顾 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 高等教育法 中强调 法国政府认为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 1984年 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 指出 美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质量问题 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 1 重新审视本科教育 投身学习 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 1984 学士学位的所有接受者至少要受整整两年的文理教育 文理教育的课程内容不仅直接着眼于学科知识 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交流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生和教师能使各科知识互相结合 融为一体 学院 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 1987年 1 加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2 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3 提高本科生语言能力 4 建立一体化普通教育课程 5 加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6 鼓励教师从事本科生教学 7 增强教学的探究性和创造性 8 加强校园生活与社会的联系 重建本科生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1998年 1 建立以 研究为本 的学习标准 2 建立以探索为本的新生年 3 根据新生基础实施教学 4 消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 5 把交流与沟通技能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 6 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 7 营造高峰体验 8 加强对研究生助教的培训 9 改革教师奖励机制 10 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及学术团体 2 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江泽民 教育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 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 技术创新成果方面 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美国 投入学习 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 美国高等教育 为未来的最好的准备 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面窄的训练 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使培养的人才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综合大量新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语言技巧 批判性阅读 有效写作 语言清晰 虚心听取意见的能力 重建本科生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 探索 调查 发现是大学的核心 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 学习者 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一种综合教育 造就出一种特殊的人才 他们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 拥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巧 拥有丰富的多样化的经验 这样的人将是下一个世纪科学 技术 学术 政治上富于创造性的领袖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 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 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 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 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 成为更完善 更成功的人 哈佛大学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 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 是独立思考能力 分析能力 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麻省理工学院规定 MIT的本科教育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现代社会挑战所需要的理解力 成熟的性格以及其他能力 MIT的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 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 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的机会之外 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 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 能够独立追求学问 MIT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 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 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熟悉艺术 文学 数学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能够收集 筛选 综合 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 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造新的知识 能够与人合作共事 并创造性地转换其环境 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需的技能 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的社会和伦理意义 能够处理模糊性 能够灵活思考并具有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智识的技能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第一次审议报告 在未来的社会中 教育不仅仅是单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 还必须重视自如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 培养独立思想 创新 活用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 指出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 21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 高等院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 理想崇高的公民 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 会分析社会问题 能研究和运用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 而且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课程指导思想上 强调课程的研究性 多样化 个性化 课程内容上 强调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平衡 重视跨学科专业和课程 课程方式上 强调一年级习明纳尔 荣誉课程 探究性学习 以发现和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服务性学习 本科生科研 课程实施与评价上 重视对教师授课的指导 强调教学的评价 课内与课外关系上 强调通过共同仪式 宿舍生活 合作性研究小组和项目小组 兴趣小组活动 重大事件研讨会 讲座 多元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等方式 加强学生间沟通和联系 培育良好学术氛围及学术团体 3 构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辅修跨学科普通教育跨学科课程 1 跨学科教育改革 2 普通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普通教育的四种形式 核心课程 学生自己设计的普通教育课程 分配必修课 巨著课程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 在一个设计得比较好的主修计划中 主修课程量应该不少于学生四年学习总量的1 3 但是 如果主修课程占整个学习计划的2 3以上 学生就难于获得和探索广度课程的价值 4 大力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1 加强探究性学习苏格拉底教学法习明纳尔 案例教学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课题的学习一年级习明纳尔 freshmanseminar 高峰体验 capstoneexperience 本科生科研 undergraduateresearch 2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践能力的传统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 英国的三明治课程 美国的合作教育 日本的官产学合作培养实践能力的新模式 服务性学习 3 创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直接经历知识的创造过程和使用过程 使教学过程个别化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 积极学习 二 调整大学与政府间的关系 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 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的民营化趋势小政府 大社会 政府承担高等教育经费的愿望和能力的减弱 私立院校的数量和入学人数有了明显增长 学生的学费在高等教育支出中的比例显著增长 2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法国2007年8月颁布 综合大学自由与责任法 核心是赋予综合大学最大的自主权 在大学与政府间建立一种契约关系 代替之前的监护关系 行政关系 以契约的形式强制大学承担政府期望大学承担的责任 新法律明文规定 国家从以往事无巨细的直接管理人转变为大学的合作人 监督人 保证人 资助人的角色 赋予综合大学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最大自主权 使之真正成为能够自主决策 自负其责的 市场主体 2007年6月 为了继续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德国联邦和各州密切合作 共同制定了 2020年高校公约 按照 自主负责 提高效率 的原则 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日本于2004年4月正式实施 国立大学法人法 法人化把以前从属于政府官僚体系的国立大学 转变为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 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国立大学的性质 并把一些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的市场机制引人到大学的管理中 法人化之后 日本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从较微观的模式走向宏观管理 通过中期目标 中期计划以及引入第三方评价等手段 在宏观管理中体现政府的意志 新加坡政府于2005年5月发布了 大学自主 迈向卓越巅峰 的改革报告书 改革的目标是 让新加坡国立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拥有自己的组织纲要和章程 以非牟利 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册 两所大学自主后带来的改变包括重组大学理事会 自行分配使用经费 自订学费标准和招生条件 自行调度各院系招生人数 全权处理人事的征聘 升迁和薪金分配等内容 为了确保大学自主后能善用公款 办学目标适应国家需要 政府还确立了新的 大学问责制 框架 3 建立大学与政府间的中介机构 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英国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由于这些组织的工作 使得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大学的日常运转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不能不考虑大学的自身利益 三 实施以政府资金推动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 2005年6月 德国正式通过了 联邦与各州促进德国高校科学与研究的卓越计划 联邦与各州将在5年内对人选 卓越计划 的研究生院 研究项目及大学给予19亿欧元的资助 卓越计划 第一轮资助18个研究生院 17个卓越集群以及慕尼黑大学等3所大学 第二轮又有6所大学人选 卓越大学 计划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2年出台了 21世纪COE计划 重点建设世界性研究教育基地 引导和促进各大学发挥自身优势 个性和特色 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特色鲜明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大学 在 21世纪COE计划 取得积极成果的基础上 日本政府又于2007年启动了作为其后续计划的 全球COE计划 1999年 韩国实施的是 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 旨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体制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 通过政府与社会在人力 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 有重点地把一部分高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 培养出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所需要的新型高级人才 在1999一2005年第一轮计划实施期间共投人1 2亿美元 2006一2012年实施第二轮计划 进一步支持研究型大学 帮助大学成为世界级的研究机构 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四 强化高校的质量保障与问责机制 1 尝试建立新的质量标准英国建立了新的国家教学专业标准 并设立新的国家组织 教学质量学会 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英国政府提出 和优秀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