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6-01-24 13:47:412006年1月24日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实现了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十五”计划顺利完成。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7亿元,下降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5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3亿元,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44969元(折合5457美元),比上年增长8.1%,是2000年的1.9倍。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比2000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3.8%,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6.4%,提高14.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5:32.7:64.8变化为2005年的1.4:30.9:67.7。“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超出“十五”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2.7%、11.7%和12.3%。表1: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6814.511.1 第一产业97.7-1.0 第二产业2100.511.7 工业1782.412.8 建筑业318.15.9第三产业4616.31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92.98.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17.214.7 批发和零售业640.49.3 住宿和餐饮业176.98.2 金融业792.89.9 房地产业488.98.8 其他服务业1607.213.9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81吨标准煤,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9%,降幅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万元GDP水耗为50.9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8%。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1050.9亿元,增长17%。“十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和支出(一般预算)累计分别达到3244.4亿元和3871.5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7倍和2.6倍,年均分别增长25.3%和18.4%。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5%,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其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1.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1.4%,分别比上年回落1.7个和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0.7%,低于上年3.6个百分点。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6.9%,高于上年3.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7.1%,上升2.8个百分点。表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指 标2005年2004年其中: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5101.9101.0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3100.9101.8食 品104.9103.6104.8烟酒及用品100.0100.2101.2衣 着100.199.298.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799.796.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8.097.799.2交通和通信97.599.595.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7100.0101.5居 住105.9106.91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1%,比上年末提高0.81个百分点,仍处于2.3%的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当年全市共安排19.9万名失业人员就业,6.8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就业压力有所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二、农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4.4%,粮食产量94.9万吨,比上年增产35.3%。其他主要农副产品产量除鲜蛋较上年有所增长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3: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指 标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94.935.3蔬菜总产量万吨423.9-13.3肉类总产量万吨66.7-5.8鲜蛋总产量万吨16.00.5牛奶总产量万吨64.2-8.3水产品总产量万吨6.4-4.5出栏生猪万头448.7-2.6出栏家禽万只16852.5-3.2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较快。农业观光园达512个,比上年增长39.1%,观光旅游收入4.1亿元,增长49.3%;民俗旅游户8691个,接待人数为770万人次,增长28.4%。种业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6%。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7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05.4亿元,增长13.1%。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4%,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表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单位:亿元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工业增加值1705.413.1轻工业345.410.5重工业1360.013.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517.520.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04.010.5其中: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258.714.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0.51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9.214.9 专用设备制造业64.523.1 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9.734.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28.028.0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按现价计算。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17.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20%。其中电子与信息增长22%,生物医药增长10.1%,新材料增长13.2%,光机电一体化增长18.4%;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0.4%、6.8%、8.7%和10.7%。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主要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4%、35.1%和2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全市生产汽车58.6万辆,比上年增长8.8%。其中轿车22.1万辆,增长47.1%。“十五”期间,全市累计生产汽车179.5万辆,年均增长36.1%(“九五”时期汽车产量年均下降6.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7.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91.1亿元,下降1.2%。表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 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钢材万吨966.211.4发电量亿千瓦时209.03.8液化石油气万吨47.410.1化肥(折纯)万吨5.97.6乙烯万吨99.00.8汽车万辆58.68.8 其中:轿车万辆22.147.1彩色显像管万只983.1-6.4显示器万部577.815.7微型计算机万台649.623.4程控交换机万线3652.212.4移动电话机万台9108.235.1饮料酒万千升163.19.8乳制品万吨56.918.3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8.1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51.8亿元,增长29.5%;上缴税金70.3亿元,增长27.1%。“十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比“九五”时期提高0.9个百分点。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增长11.2%,农村投资增长18.7%。表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27.21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595.411.2其中:房地产开发1525.03.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1.818.7 其中:生产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1302.223.4第一产业 11.983.1第二产业409.721.8 其中:工业383.419.0 第三产业880.623.7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10.731.8其中:住宅投资853.81.2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增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2803.2万平方米,增长13.4%;其中住宅2566万平方米,增长12.3%。商品房空置面积1374.2万平方米,增长31.6%。商品房销售额1758.8亿元,增长40.8%。全市基础设施投资6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增幅比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1.6%,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全市房屋施工面积1409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4%;其中住宅8043.2万平方米,增长7.1%。房屋竣工面积4679.2万平方米,增长11.3%;其中住宅3024.1万平方米,增长14.1%。“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857.4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17.7%,比“九五”时期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到5974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3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226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6倍。“十五”期间,全市房屋施工面积累计达到55603.8万平方米,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8倍;其中住宅33754.9万平方米,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倍。房屋竣工面积累计达到17311.8万平方米,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8倍;其中住宅11927.8万平方米,相当于“九五”时期的2倍。五、国内贸易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4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6.9亿元,增长8.2%。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8%。表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亿元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02.810.5按商品用途分吃的商品748.716.1穿的商品281.516.3用的商品1638.76.5烧的商品233.916.2按行业分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529.413.6 餐饮业267.97.1按地区分 城镇2519.19.1 郊区383.720.8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增长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2%,家具类增长4.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0.5%。全市销售机动车57万辆,比上年增长27.5%。其中,新车37.2万辆,增长22.3%。全市社会商品购进总值12308.7亿元,增长20%;商品销售总值13400.1亿元,增长18.8%。年末全市连锁商业门店数达到5973个,比上年末增加541个,比2001年末增加3850个;实现零售额9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郊区乡镇连锁超市、便利店达到1123个,比上年末增加681个。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965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利润总额228.1亿元,增长12.4%。“十五”期间,全市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62.9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的1.7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1.8%,与“九五”时期持平。六、对外经济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达125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8%;其中出口308.7亿美元,增长50.1%。地方企业进出口总值40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出口171亿美元,增长61.1%。地方企业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120.5亿美元,增长6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89.9亿美元,增长73.8%;占地方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70.5%和 52.6%,分别比上年提高3.4个和3.9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累计达到 3927.4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其中出口927亿美元,增长85%。地方企业进出口总值累计为1147.6亿美元,其中出口458.4亿美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2倍和1.9倍。表8:全市进出口总值单位:亿美元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255.732.8出口308.750.1进口947.028.0其中:地方进出口总值403.243.6出口171.061.1进口232.233.0全市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136个,比上年增长18.3%;合同外资金额65.2亿美元,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35.3亿美元,增长14.4%。“十五”期间,全市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7821个,合同外资金额219.6亿美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90.8%和87.3%。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123.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4.6%。对外承包工程与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十五”期间,累计完成营业额20.8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38.7%。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517.2亿元,增长14.7%。“十五”期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货物运输总量32530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铁路1976万吨,增长0.9%;公路30050万吨,增长2.7%;民航77万吨,增长5%。“十五”期间,货运总量累计达到15.7亿吨,比“九五”时期增长1.5%。旅客运输总量60839万人,比上年增长22.3%。其中,铁路5778万人,增长6.3%;公路51925万人,增长25.2%;民航3136万人,增长10%。“十五”期间,客运总量累计达到19.2亿人,比“九五”时期增长2.1倍。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含小公共,下同)线路达到622条,运营里程19121公里,比2000年末增长22%。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14公里,比2000年末增加60公里。全市共有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1.9万辆,客运出租车运营车辆6.66万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40%和2.3%。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53.3亿人次(不含出租车),比2000年增长31%;其中公共电汽车运送乘客46.5亿人次,轨道交通运送乘客6.8亿人次。全年出租汽车客运量达到6.5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4.8%。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14.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7%,其中轿车130.8万辆,增长19.3%;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1.1倍和1.7倍。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5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7%;其中轿车9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3.5%;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2.1倍和3.1倍。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7.5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1.3%,比2000年增长94.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5亿元,比上年增长7.8%;电信业务总量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02.6万户,年末达到950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54.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5.5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62.7线/百人,比2000年增加28.3线/百人。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29.3万户,年末达到1470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97部/百人,比2000年增加70.5部/百人。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6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国人311.6万人次,增长16.2%;港、澳、台同胞51.3万人次,增长8.2%。全市旅游外汇收入36.2亿美元,增长14.2%。全年出境旅游者达51.7万人次,增长0.7%。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25亿人次,增长4.6%。国内旅游收入1300亿元,增长13.5%。“十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4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 148亿美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21.3%和21.4%。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68.7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26.3%和1.3倍。八、金融、证券和保险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92.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十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比“九五”时期下降6.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8970亿元,比年初增加5093.6亿元,同比多增1764.9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15335.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1993.1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表9: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贷款单位:亿元 指 标2005年末数比年初增加额增加额同比增减各项存款余额28970.05093.61764.9其中:企事业存款16340.03046.6933.8储蓄存款8315.81161.5448.7各项贷款余额15335.51993.179.7其中:短期贷款5167.2354.7-256.1中长期贷款8632.41159.4-67.6票据融资1140.0354.7362.9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9322.5亿元,比上年下降49.6%。其中股票成交额4343.7亿元,下降40.1%;国债成交额305.4亿元,下降54.5%;基金成交额91.3亿元,增长15.7%。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44家,比上年增加13家;保险中介机构227家,增加47家。全年保费收入497.7亿元,比上年增长78.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7.1亿元,增长1.3%;人身险保费收入389.4亿元,增长1.2倍;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41.3亿元,增长21.3%。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财产险赔款35.2亿元,寿险业务给付2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1.2亿元,分别增长2.7%、1.2倍和37.3%。九、开发区年末全市28个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34630家,其中投产企业25723家,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271家和1839家。全年各类开发区实现总收入64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出口销售收入995.1亿元,增长68.9%;实现利润357.2亿元,增长13%;应缴税金267.6亿元,增长22.2%。中关村科技园区投产开业企业21257家,实现总收入48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销售收入730.3亿元,增长1.2倍;实现利润270.2亿元,增长5.8%;应缴税金167.5亿元,增长14%。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开业企业942家,实现总收入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73.4%,其中出口销售收入444.6亿元,增长1.3倍;实现利润85.9亿元,增长30%;应缴税金42.6亿元,增长40%。十、教育和科学技术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79 所,比2000年末增加20所。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6万人,本专科在校生达到53.7万人,毕业学生11.7万人。全市共有51所普通高校和115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在学研究生达到16.5万人。本专科在校生与在学研究生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25.4万人和10.1万人。年末全市有普通中等学校917个,全年招生25.9万人,在校生85.9万人,毕业生30.4万人。小学1403所,招生7.1万人,在校生49.4万人,毕业生9.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5所,招生635人,在校生6353人,毕业生1043人。幼儿园1358所,在园幼儿20.2万人。年末全市民办学校数达到517所,在校生31万人,毕业生5万人。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十五”期间,R&D经费支出累计达到1343.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2.1倍。全市开展科技活动的单位7400个,拥有科技活动人员34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2倍和30.3%。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批准量分别为2.3万项和1万项。“十五”期间,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累计分别达到8.4万项和4万项,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1.3倍和77.8%。全市签订技术合同3.8万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89.6亿元。“十五”期间,技术合同签订项目数与成交总额累计分别达到15.6万项和1592.2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71%和2.8倍。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6个,总藏书3465.6万册,比2000年末增长14.8%。全市11个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举办国际国内演出6905场。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82万户,比2000年末增长68%;有线电视入户率为64.1%,比2000年末提高18.3个百分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99%。北京地区出版的报纸、期刊和图书分别达到253种、2810种和10.6万种,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3种、458 种和5.1万种。全市各类电影院全年放映电影22.6万场,比2000年增长79.3%,观众达到873.8万人。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64处。北京地区注册登记的博物馆达到129座,馆藏文物323.8万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236个,比2000年末增加1132个。其中,医院511个,卫生院145个,乡村卫生室2329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7.8万张,比2000年末增长10.1%。其中,医院7万张,卫生院3688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1.6万人,比2000年末增长0.8%。其中执业医师4.8万人,注册护士4.2万人。全市医疗机构共诊疗7097万人次,健康检查343.6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6105个,比2000年末增加1432个。全民健身工程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总投资6.62亿元。全市共有专业体育运动员820人,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307.5枚,其中金牌118枚,银牌94.5枚。“十五”期间,全市运动健儿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1461枚,比“九五”时期增加600余枚。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5.3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174.4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6.3,死亡率5.2,自然增长率1.1。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8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8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73.2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53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其中,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9%,20%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十五”期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递增10.4%,高于“九五”时期3.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8%,比2000年降低4.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60 元,比上年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其中,20%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6.7%,20%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增长5.3%。“十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9.9%,高于“九五”时期3.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比2000年下降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2.7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 8平方米。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520万人、574.8万人、394.6万人和328.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60万人、90.8万人、86.6万人和69.9万人。其中,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28.4万人和106.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比2001年末增加358.2万人。全市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参合率为81%,高于上年17个百分点。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5.5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7.8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其中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达到4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表10: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变化情况单位:元/月项 目2005年2000年失业保险金382-491300-385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00280职工最低工资580412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