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形意拳(连环拳).doc_第1页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doc_第2页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doc_第3页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doc_第4页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环拳连环拳也称五行合一,是练完五行拳后的一个综合套路。一、起式:按规矩步骤站好三体式。1、先做好标准站立;2、在下蹲同时两手到位,成为标准下蹲(三体式的预备式,注意检查下蹲的高度 编者注); 3、同时出手出脚,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上立起,两手均做到位。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二、拗步右崩拳:和练崩拳时完全一样,先两手攥上拳准备打崩拳;上左脚打右崩拳,右脚马上跟进。一切要求都和崩拳时完全一样。 三、崩拳收式(青龙出水):由上式的拗步右崩拳开始,撤右脚再撤左脚成标准的剪子步时打出左拳。动作要求请参见崩拳学崩拳收式一节。按理讲,你现在应当能完全标准的掌握这个动作,没有再参照前边的理由。此动作在老拳书中称为青龙出水。四、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在上式青龙出水的基础上,左脚努力蹬地使身体前进,右脚也往前迈步。右脚落地时,打出的右崩拳也正好到位,然后左脚跟进这是右脚在前边的顺步崩拳。左脚跟进和以前讲的规矩是一样的,一定注意脚下的两条线:右脚踩在右线上,左脚外展45,脚后跟的圆切在右线上,两脚相距一拳远。这个动作的感觉应当是,左脚一蹬,身子一拧,顺步右崩拳就完成了。所有的规矩都依然如故,如含胸拔背等等。这个动作在老拳书上称为黑虎出洞。 五、白鹤亮翅:这个动作是一个组合动作,全身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都很强。为了能讲清楚,我把这个动作分解开,分别讲述。然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以保证动作的规范、协调与连续。5.1.腹前对拳:这是白鹤亮翅的准备动作。由上式顺步右崩拳将右拳收回与左拳相对,身体其它部位全都不动。两拳相对方法是两拳都转成手心朝下,两拳的大指在脐下贴着身子。两拳食指关节在腹前相接触。应注意的是右拳往脐下回的同时左拳也在转成手心朝下。右拳也是一边往回来一边转成拳心朝下。当右拳到位、右拳食指与左拳食指相碰时,两拳也都正好是手心向下。右拳往回来主要是小臂的动作,右拳往里一翻,有点象扇扇子的动作。虽然动作很简单但也要非常整齐,眼要一直看着右拳,两拳相对时眼应该正好向下看两拳。5.2.撤左脚,两臂前后展开:先说脚的动作,左脚向后撤一大步,脚落地时仍然是足尖外展45。什么叫后撤一大步呢?这不仅是左脚尽量往后撤,把左脚伸直的问题,而且撤左脚时右腿不但支撑身体重心还要深屈膝,上体要向前倾,这样左脚才能向后撤得最远。(注意后撤脚应踩在该脚的线上 编者注)在撤左脚的同时两手也开始动作。手心都朝下在脐下相对的两拳贴着身子延身体中线往起抬,经过眼前将双拳举过头。然后两拳分开,同时左拳向后砸,右拳向前砸。之所以称为砸是两臂在头上分开后伸直,抡圆了用拳背往下砸。当两臂成水平时后撤的左脚也正好落地。这个动作是抬双拳、撤左脚、右腿下蹲(屈膝)、上体前倾要同时进行,并且一撤左脚上体要向左扭转45,使左拳真正能向后砸,所以这时的上体与正前方是90,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侧身。眼睛一直看着左拳,左拳在后面向下砸时要回过头去看。两臂抡圆前后砸平时,左脚正好也落地。这是个过程是动作的瞬间不是定式,这要特别注意。 5.3.上式不停,两拳继续向下砸:为了讲清楚,还是先说脚下的动作。就在两臂前后砸平的瞬间,相当是给出一个信号,这时弯屈着支撑身体重心的右腿要猛的向前蹬劲、使身体后移,把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同时右脚离开地面(所谓离开地面就是离开一点,不是抬得很高。因为右腿向前蹬,开始肯定是全脚用力把右腿蹬直,当腿快蹬直时肯定是脚踝用力用前脚掌继续蹬地,来增加身体后移速度。脚是向前蹬劲,不是起跳,故右脚不可能离地很高)。右脚离开地后在空中就象飞机降落一样,按一定角度向后落地,最后脚后跟象刹车一样挫到地上,停在左脚前,与左脚相距一拳远。两脚的相对位置仍然是两条线,右脚踩在右线上,左脚脚后跟的圆切在右线上。左脚外展45,左线通过左脚的脚心。右脚向后撤,停住落地的方法和形意拳上步脚落地的方法道理是一致的。说完脚,再说手的动作。回头侧身两臂抡圆砸平以后,两手继续向下运动:前边的右拳继续往下砸,后边的左拳把手张开,把手转成手心朝下。由于胳膊是以肩为轴抡圆了的,所以左拳张开转成手心向下后,是随着抡的圆弧轨迹先往下按,再往前搂,这时身体是侧着的,左胯不会影响左手向前搂至小腹前。就在左手经过左胯到达小腹时,右拳正好从前边砸下来,砸在左手的手心上,这时右脚也正好落地。落右脚和砸手掌是同时的,要做得很干脆。眼睛一直跟着左拳,右拳砸在左手的手心上时,眼睛正好看砸中的两拳。 这个动作从撤左脚开始要连续的一气呵成,中间不可有停顿。在来访者中我发现有不少人做这个动作时,两臂砸成水平时停顿一下,然后再做身前的砸手掌、撤右脚。我感觉这些人是没能把书中分解写出的动作连贯起来。故再次提醒你一定要把书看懂后再练,不仅要注意动作的标准与规范,并且要注意连续性,切不可使动作脱节,丢失了拳应有的味道。 连续的动作示意: 六、上右步打左炮拳:在上式的基础上,右拳不离开左手掌,两手同时贴着身体往上提至心口。当提至心口时,相当于发出一个指令,与练炮拳时不同之处是现在是直着往前打。左脚用力向后蹬地,右脚向前迈一大步,然后左脚跟进。与此同时左拳由心窝处向前打出,打到位;同时右拳极力裹着劲,向上顶,拳到鼻子前边时,小臂在身体前几乎是垂直的。这时右拳突然极快地外翻,使右拳的手背贴着右前额。左拳到位时,右脚也正好落地。左右拳和右脚落地一定要同时完成。(注意,下图只表达动作形态,不表达动作方位 编者注)此动作就是打一个左炮拳,要注意胯的动作,肩胯相合。脚下是两条线,左脚跟进要及时,两脚相距一拳远。七、撤左脚,右倒劈拳:7.1 单点指因为这时手形有变化,先说一下单点指手形的做法。在五指尽量张开的基础上,把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前两节努力往回弯。这三个指头所剩的没有弯曲的一节和食指、大指仍然是尽量的挺直并尽可能张开。这种手形使手感到很吃力,而且很痛。要特别注意,不要象小孩用手比做手枪似的把那三个手指的三节全都蜷起来,那样就使不上劲了。只有蜷前两节,手再尽力挺直并尽量张开才能使得上劲,才能体会到手上的特殊感觉。 7.2a脚的动作:接上式左炮拳,左脚极力直着往后撤一大步,心里要有脚下的两条线概念。左脚落地时踩在左脚线上,足尖外展约30;右腿在左脚撤步时要往下蹲并支撑身体重心。左腿向后撤要伸直,后撤的左脚和向前倾的上身成为一条直线,落地后两腿形成一个右腿在前的大弓步。7.2b手的动作右手是从右额前由拳变单点指而且向前劈打,感觉应当是手在额前拿着石子拽出去一样,手停在与肩同高的高度。一定注意要有力度并要沉肩坠肘,向前劈打的方向是身体的正前方。右脚后撤的同时,身前的左拳也是变化单点指手形后和劈拳的回手一样往后拉,但不是停在脐下而是停在侧面的胯骨上。左手掌的大指根贴在胯骨上。同样左脚撤到位时左手也正好拉至胯旁。应当注意的是右手的倒劈拳,两只手从拳变到单点指是个渐变的过程:也就是左脚后撤的同时,右拳向前劈打、左拳向后拉、两手的手形逐渐由拳变成单点指。换句话说,撤左脚、劈右手、拉左手、两手由拳变成单点指是同时进行的,左脚落地时不但是左右手到位,而且这时左右手也正好变成单点指。这样做动作才会流畅、整、脆、有力度。 八、撤右脚、左倒劈拳:8.1 下肢的动作:承上式,前边深弓的右腿用力向前蹬劲,使身体向后移;蹬完的右脚顺势离地往后撤,当右脚后撤到左脚旁时,这时身体重心全在左脚上,这时左脚也向前蹬劲使身体加速后移,使右脚向后撤一大步。身体向后移的过程应该是平移,头的高度没有起伏。开始右脚蹬完地,左腿是由直逐渐弯曲以保证身体的向后平移;当重心移到左脚时,左腿继续蹬劲同时右腿后撤使身体继续向后平移。右脚后撤落地时两脚的距离,相当劈拳时向前垫步的距离。右脚落地后左腿微直,身体重心不在两腿之间而是重心稍偏后一些。8.2 手的动作在右脚向前蹬的同时,左手从胯旁贴着身子向上抬(应注意这时两只手都是单点指手形,但手上不是特别用力只是保持手形)。这时身体正在向后平移,左手贴着身子往上抬,右手在身前没有动作;当身体后移到右脚在左脚侧、两踝相蹭时,左手正好提至腋窝前。这时身体重心已全部在左脚上,左脚用力前蹬使身体加速后移,这时似乎给了一个信号,右手保持单点指的手形,和劈拳的回手一样向回拉至右胯旁,大指根贴着胯;左手极力从右手的上边蹭着向前直着劈打出去,或者说是快速戳出去。当右脚在身后落地时,两手的动作也正好到位。应当注意到位时两手要格外用力,手要用力挺而且五指尽量张开,手上特别有痛的感觉。右脚落地时,不仅两手开始发力而且两脚也是左脚向前蹬劲,右脚向后蹬劲,手脚都是用力的坚持着完成这个动作的定式。在要做下一个动作前不要松懈下来,两眼盯住左手食指尖。只有这样才能把动作做得干净利落、脆,同时眼神也到位,才能达到孙存周先生教的形意拳的味道。九、连环拳的包裹式:这个动作是由几个动作组合而成的。要分步讲才能讲清楚。9.1.包裹式预备式:承前式,左脚向前蹬劲使身体后移,把身体重心全部转移到右腿上;左脚顺势撤回到右脚前,用左脚前脚掌点地。与左脚后撤的同时,左手和劈拳落手一样落在小腹前,但手形不变。这时两手在小腹都裹着劲,小指关节贴在耻骨上沿,两手好像拿两把手枪一样。以这个姿势稍停片刻,目视前方。稍停片刻也就是此动作做完略停一下,与下边动作不连续,好像是要为下边动作做好充分准备一样。这时两手也只是保持手形,并不用力。 9.2.左手贴身上提至颏下:把左手贴着身子往上提,单点指手形要保持住。一边提一边往里裹劲,当手提至颏下时,左手已裹成大指指向前方。这个动作虽然很简单,但也要特别注意,这个动作只是个过程,不能有停顿,要连续地马上做下边的动作。只是这个向上提手的过程做的较缓慢,似乎是在为下边的快速猛烈的动作做好充分准备一样。 9.3.包裹式:承上式不停,左手从口向前裹着劲钻出,手形不变,胳臂逐渐伸直,身体也跟着向前有些倾倒。当胳臂裹着劲快伸直时,这时身体重心已前移,原来前脚掌点着地面不吃力的左脚,这时大脚趾已经非常吃力;就在这时右脚用力向后蹬地,使身体往前象要摔出去一样,如果左脚不及时向前快速迈出一大步就会摔倒。因为左脚向前迈的这一步又快又大,左脚落地后右脚只能用前脚掌蹭着地往前跟步到一个合适的距离。这是讲两脚两腿的运动过程,下边再来讲两脚落地后成为定式的标准。左脚落地时脚尖内扣约45,左脚斜踩在左线上,即左线通过脚心。左腿的小腿与地面形成75夹角,即小腿不是垂直地面而是向后斜着,左腿的大腿与地面近似平行。上体前倾,把左边的小肚子压在左大腿上。右脚用前脚掌蹭着跟步,右脚停住时也是正好踩右线上。但这样做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开始练习时右脚掌可以往右线外边偏一点,以后功夫长进了,逐渐就可以踩到右线上了。右脚脚后跟尽量抬高,以撅着的脚趾和脚掌的最前端着地,脚面是象跳芭蕾舞一样绷直的。抬起的右脚脚后跟向外拧着,膝关节向里扣,从而保证膝关节的弯曲方向与脚尖保持一致。右腿的小腿要与地面平行,右腿的大腿与地面基本垂直。可以看出这个动作腿的定式就比较复杂,要多看几遍,看懂再去做。做好后要一个内容一个内容的去检查,要这样练就一定能达到孙存周先生对练拳的要求和标准。现在再回过来讲手的动作,就在前边讲的左脚要及时向前快速迈出一大步的同时,在身前裹着劲伸出的左手也翻转下按回拉,右手也同时裹着劲与左手手背蹭手背的向前钻出去。这个动作基本和钻拳一样,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两手手形均保持着单点指手形。2.左手回拉到左胯旁,大指尖抵在胯骨轴上,同时左手还要极力地往里拧劲往外翻劲,食指尖几乎要触到小腹。胳臂自然弯曲着,腕子极力的往上翘着,手掌向下按着劲,使小臂前面的肌肉非常紧张,显得有些疼痛。要做好这个往里拧劲往外翻劲,肘也要努力往外往前用力,这时左肩会感到很不舒服。虽然左臂向里拧劲,但身体一定要挺直、沉肩,肩仍然是向后用力使身体挺拔,不可形成扣肩。3.右手向前钻,但不要象钻拳那样把手臂伸直,而是裹着劲把手臂伸展到约90时停住。手臂虽然没有伸直,但右肩一定要伸展到位,做到位时右手的单点指要扬着腕子,也就是右手的单点指好像托着东西一样把手掌托平,手的高度和嘴同高。食指指向正前方,两眼盯住食指尖,右手仍然极力裹着劲。就在左脚落地时,两手也均都刚好做到位,然后右脚也非常及时地蹭着地跟步到位。成为定式时身体的情况是,抽左胯放右胯,使身体成为偏左的45,身体前倾,把左边小肚子放在左大腿上。身体要挺直、收颏、两眼瞪着前边右手食指尖。 十、狸猫上树:这个动作和崩拳回身式的狸猫上树基本相同,只不过崩拳回身式是在抬起右腿的基础上做狸猫上树。而现在是要在包裹式的基础上来做狸猫上树。在包裹定式的基础上,后边的右脚先蹬劲,使左脚顺势向前垫一小步。因为包裹式两脚的距离已经很大,故左脚向前垫步只是向前挪动一点,把原来向内扣的左脚垫步后成为脚尖朝前。右脚用力蹬,向后蹬完地,身体迅速前移,身体重心逐步移到左脚上。右脚蹬完地马上顺势离开地面,把腿蜷起来。当身体过渡到身体重心刚到左脚时,右脚正好抬到脚后跟贴着裆,整个右腿和脚的状态与崩拳回身式的抬右脚的方法和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练崩拳时抬右脚是在静止情况下抬腿。现在是在动态下抬腿,是右脚蹬完地身体的前移过程中抬起右腿,而且要在身体重心移到左腿时右腿也正好抬到位。应当注意这不是定式,只是个运动过程。虽然是动的过程,但这时身体的总体姿势和崩拳时狸猫上树前的抬腿情况是一样,只是这时两手仍是单点指,而且左手在左胯旁。就在左脚全部支撑身体重心后,左脚马上蹬地使身体快速前移。相当于左腿的蹬力把身体向前拽或者说身体向前扑出去。左脚蹬地的同时右腿也平着向前猛力平着蹬出。这时两手的动作也和崩拳狸猫上树的动作一样,两手也不是单点指了。蹬出去的右脚能蹬多远是多远自然落地。这完全是一个蹬踏动作。右脚落地后左脚马上跟进成为狸猫上树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